现状与电影艺术_艺术论文

现状与电影艺术_艺术论文

当下处境与电影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处境论文,艺术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艺术的尴尬处境

“我们从来没要想到艺术会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简·亚历山大讲。“艺术家应该怎么办?我也不知道。躲进象牙之塔,不行!随大流,搞些庸俗的东西,也不行!”这也许是一种悲观的论调,但当前艺术的处境确实值得讨论。

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从时间来说是20世纪即将向下一个世纪转折的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来讲是一个改革的时代;从科学与技术来看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从人类文明发展来分析是几千年来的努力达到的高峰。在这样的情境和形势下,很多传统的观念与理论——不仅仅在文化艺术领域中,都面临着挑战,然而一些所谓新的观念或理论观点由于缺少实践的检验,一时也很难树立起来,大多数人从感觉方式到思维逻辑都出现了混乱,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活得轻松些”,“别太累了”等混世观念变成流行的东西——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这种观念已经影响到年轻一代的成长,当然,同对所有事物一样,对目前这种形势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乐观的认为,第二次大战后长期存在的冷战政治对立已经结束,代之是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从整个世界来讲经济形势是本世纪来最好的阶段;科学技术的飞越发展(特别是电脑与通讯技术)为人类将带来更大的繁荣。人类不会毁灭,人类文明也不会沦亡,作为人类文明一部分的文学与艺术将会更向前发展,只不过会有些变化。

悲观的看法则截然不同。很多人指出,目前人类正在感受到本世纪来的最强烈,最痛苦的生存苦闷,传统的人类价值观念正受到冲击,而新的价值观又难确定。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环境,生活与生存的方式,但也动摇与摧毁传统的价值观念与理想精神。目前最为流行的价值观,多倾向于经济和功利上面。传统的对英雄的崇拜已被“谁能赚钱谁是老大”所替代,这就是目前国内所谓大款与大腕的产生,以及对他们的崇拜。在西方,不但艺术,几乎所有的领域都为拜物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经验主义等所控制。结果,一切都是为了盈利。因此,悲观的看法认为,人类文明已面临崩毁。

在这种形势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艺术的价值也随之下降。艺术的功能与价值仅在于娱乐——为大众提供趣悦于感官的娱乐。对多数人来说,传统的艺术概念象衡量艺术美的概念,如崇高美,悲壮,道德理想等,都是太难接受的东西——谁都想活得轻松一些。这些人由于数量多而被视为大众。他们对艺术的要求并不高,仅在于娱乐——能帮助逃避生活的痛苦经验,能提供一时的感官的快乐欢娱,能发泄心中的不满与苦闷等。当代生活节奏的改变,也影响到对艺术作品的要求。因此趣味性,新奇性,富有刺激性——特别是感官刺激,通俗性,为第一;然后是要简短,节奏快,大量生产而且价廉等。由于大众传播的普及,特别是电视的大量普及——在美国电视的覆盖率已经达到地区的95%,一方面对文学与艺术作品的需求量大大地增加——目前,美国电视剧节目每年生产的数量是60年代时期每年生产数量的6到7倍左右,电影录像带的每年生产数量是70年代每年的10倍;从而使得艺术的商业化更为加剧。新的行业“娱乐业”出现,且就业人数很多。另一方面,大量的粗制滥造的,廉价的,平庸的甚至于低级下流的作品蜂拥而出。人们,包括一些艺术家们,不再追求著作的长久价值——很少有人再对自己的作品能否流芳千古与流传百世感兴趣;也不再追求艺术作品的严肃性;更注意的是时间速度——谁先发表谁赚钱,这样很多文艺作品出现了“双包案”。

从艺术与人们的关系来看,可以讲是更为密切,她已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可再仔细看看,艺术不过是生活中的点缀,是人们忙碌空余中的消遣与娱乐。因此最为流行的是通俗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电视的大型演唱会(Show),30-60分钟长短的电视连续剧,“卡通”(Cartoon)(指报刊上的通俗漫画),通俗小说(简装的小本),各种各样的杂志等等;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录音带,录像带,CD盘大量生产使得更多的作品/艺术商品涌现。取悦大众,通俗,价廉,成批大量生产,迅速上市,是这些作品的特点,因此,不单从电影来讲,整个艺术都在向工业化与商业化转变。

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求艺术家再像贝多芬、莎士比亚、曹雪芹、或鲁迅那样创作,恐怕是很难的。同时艺术家们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很难再承担教育、宣传、政治的责任了。从大多数艺术家来讲,经济状况是不佳的,当然除了少数的“星级”之外。在以经济为衡量一切的主要标准的西方世界中,艺术家的“价值”自然不会很高。何况,训练一个艺术家需要很长的时间与教育。比如,教育训练一个好电脑技师大约用三年时光,而培养一个好画家则需要5至7年,一个好音乐家则更难一些。另一方面,正如一些学者们指出,由于教育的偏见,年轻一代中有才华的多被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商业金融与经济等专业所吸引。早在30年前,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索罗金(P.A.Sorokin)就惊呼:“莎士比亚、但丁、歌德、席勒、雨果、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都属以前的世纪。巴赫、贝多芬、瓦格纳与勃拉姆斯也都是以前世纪的人物。拉斐尔和伦勃朗更是如此。同前几个世纪相比就是同19世纪的伟大的创造天才们相比较,20世纪在任何一个艺术领域之中,都没有产生一位天才。我们生活在一个艺术矮化的时代。”(见索罗金:《时代的危机》)。当然索罗金的话有些过激,我们不能同意;但比较起来,第一流的艺术家是越来越少,而庸庸之辈自称艺术家的却越来越多。

伴随着这种变化,在文化艺术中一种新的说法或“主义”而诞生出世。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我们不妨从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现象与理论观点来分析当代电影艺术,(请允许我继续使用“艺术”这个词)特别是她的性质特点。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电影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指在70年代之后出现的一股文化艺术潮流。从时间上讲,后现代主义的历史研究者们强调1968年的西方学生运动而带来的文化现象:嬉皮士,性解放,反文化,乃至极左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等等。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大动乱的产物。它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后期的反抗与厌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后现代主义强调“集体”,“大众”,的作用;从而侧重于“共同性”,“通俗性”;因此忽略或干脆否认“个性”和“特殊性”。这样从理论上讲,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有很大的差异。后现代主义不强调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个人情感的抒发,特别反对一些现代派艺术家自豪地“为艺术而艺术”。后现代主义一方面发展了西方现代哲学上的“存在主义”,但又不同于法国的“存在主义”观点。照后现代主义的看法,当代人的存在条件取决于当代社会的结构——即当代工业化,都市化的庞大的,严密的社会结构组织。在这个社会结构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利害是互相关联。这样所谓的“社团性格”要强于个性。西方的现代教育就是以培养社团性格为宗旨的。

垄断资本主义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与商业形式,是当代西方社会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人们的衣食住行几乎没有多大的差异;以可口可乐为例,从美国到西欧,到亚洲几乎没有多少不同;麦当劳在世界各地卖一样的汉堡包。因而,在这样的社会里,文化艺术自然也趋于商业化,艺术作品也如同汉堡包一样,大量单一样式的生产与销售,大众传播的发展对上述几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到后来大众传播干脆起到主导作用。当代社会的另一个特点是“时间”观念的改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特别是把时间列为“四维宇宙”世界中的重要部分,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当代人对时间的认识。随之而来的是速度的要求:谁抢先谁赢,抢消息,抢股票,抢车道,抢名人,抢明星,抢一切……都靠时间快。因此“忙”,“累”,“乱”等成了大家的口头禅。这样,对文化艺术的要求也要改变,于是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

1.电影艺术与大众媒介,大众文化

电影与其它艺术(Fine Arts)的不同在于它的多媒体性,以及创作方法与技术上的区别。电影,通常被称为综合艺术,是用多种媒体创作的:运动的彩色的图片,人语言声音,天然声音加音乐,讲故事的文学叙事法则,舞台式的灯光与布景设计,演员的表演——像戏剧又不同戏剧表演,加上舞蹈,“功夫”技巧——像杂技等等,创造出丰富的“瞬间视觉的娱乐”。创作上的另一个特点是,电影需要一组人共同合作创造——而大多数艺术只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电影也离不开“工厂式”的生产——胶片冲洗,录音,合成,到最后制拷贝,全靠技术人员工作。因此,电影业从某方面讲是一种工业。然而当代电影,毕竟不是简单的工业产品。我曾就“电影的性质”请教了不少老师——包括学者,电影导演,艺术评论家,工程技术人员等,还没有人讲电影就是工业的。电影工业(FilmIndustry)专指电影胶片的生产(从底片生产,冲洗,声画合成,到成批拷贝的生产等),只是整个电影业的一部分。电影商业则指的是另一些东西,如宣传广告部门,发行部门,电影网线——电影院,以及拍片前的酬款银行,经纪人与商业公司等。当代电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但有一点大家都提到了,即当代电影与大众传播、传播媒介、大众文化的关系。

大众传播一般指印刷、电讯、广播、电视、交通等。大众传播媒介(MassMedia)是指摄影照像,电视,录像,广告,报刊,杂志,漫画“卡通”,平装书本,录音录象带,CD盘等等。所有的大众媒介的共同之处,就是它们的大规模的,成批的,机器的生产,它们都离不开机器:摄影机,放映机,录音机,录像机,印刷机,电脑,电缆,卫星等等来制作,编辑,合成,播放,传播。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得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文化产品的价格相对便宜,流通广泛,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虽然,它们起到了交流的作用,但它们毕竟是机器生产的产品,不是人与人的直接交流。这样它们也异于传统的表演艺术。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大众媒介的机械式的大规模生产使得文化不仅单为少数人所专有,可以说是文化的民主化。从消极的意义上讲,这种情况使得文化更为商业化,成亿的观众成为了文化商的忠实顾客。

当代电影越来越变成了大众传播媒介——有的学者干脆就把它列为大众媒介中,电影和电视的关系紧密,像美国东南部我所在的北卡州有线电视中就有四个台专播电影。电影录像带大量发行,而且价格下降;连大的超级市场都有录像出租服务。据美国《娱乐》杂志统计,美国每个家庭每年至少租15部录像带。大电影公司从发行录像带的收入中大赚其钱,有时是影片发行所赚钱的5到10倍。同时电影也利用大众传播与媒介为自己服务,新片上映前,电视上大作广告,如迪斯尼制片厂为《巴黎圣母院》(又译《钟楼怪人》)所作的广告在十几个台放播。当代电影,特别在美国,越来越商业化。

商业化也是当代电影更为大众文化服务的原因与结果。随着大众传播与媒介的普及,这种新型文化迅速发展。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先锋,“朴普”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总结大众文化的特点如下:(1)流行性,为广大群众所设计;(2)短暂性(速溶);(3)可消费(易忘易丢);(4)低成本;(5)大量生产;(6)有朝气(吸引年轻人);(7)诙谐;(8)性感;(9)有鬼把戏(有诀窍);(10)有诱惑力;(11)大买卖(大商业生意)。(见约翰·沃克著,《大众传播时代中的艺术》)。大众文化的通俗性与流行性。使之很快就成为西方当代文化的主流。因此,也就有了所谓的“通俗文化”和“流行文化”等概念。由于大众媒介可以作为运输载体和通道,能将已经存在的信息再加工传播;这样,它就有本领把过去的文化,艺术作品,来再加工创作:不论高低,从贝多芬的交响乐,到“天桥的把戏”等。但由于是为大众服务的,所以,“成功”是第一要求。(但当你了解到,成功是以赚钱盈利为原则的,你就明白了西方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意义。)

2.角色:观众,“明星”与艺术家

“观众第一”是美国好莱坞的口号。但您千万别认真,这如同超级市场,麦当劳等夸口的标语“顾客第一”一样,是商业招牌。观众就是顾客,一位电影导演对我说,“观众就是财神爷和财神奶奶,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作品。”从大众文化的作品来看,绝大多数是以观众的口味为准。为了迎合观众的味口,不惜降低艺术水准。这跟可口可乐公司一样,为了吸引中国顾客,可以改新的配方,出种新可乐。

观众也是角色。美国电视中的"Talk Show"(由一位主持人主持的讨论与访问专题节目)每每有不少观众被请参加。特别是电视中经常有现场直播节目,有成千观众在场。从大众传播理论讲,是观众参与。但实际上,一方面满足观众的“表现欲望”,一方面把观众当成角色,从而,产生一种“真实感”。

“明星”是商业文化艺术的另一产物。有位电视台的老板“大腕”对我说,“我可以在一个月之间造出几个明星来。”“什么?造出明星来!”但仔细一想,美国不少“明星”的确是人为造出来的。这位“大腕”对我还讲,哪怕再难看的人,你让他连续在电视上,出现十天半月,他就会成为“明星”。大众文化是“众星闪耀”的文化——歌星,笑星,舞星,丑星等等,到了“超级明星”那就名利双收。在这种诱惑下,一些“星们”干脆撕下脸皮。美国著名的电影明星沃霍尔就大言不惭地说:“商业艺术不过是艺术的第二步。我由广告艺术家起家,到商业艺术家为止,……生意成功就是最好的艺术。艺术为赚钱,可赚钱也是一种艺术,工作也是艺术,而好商业好买买是最好的艺术。”(见安迪·沃霍尔著,《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哲学》)。我倒很欣赏他的直言与坦率,这总比有些人“假惺惺”好得多。

好莱坞的电影工作者们也不全是这种看法。拍过《教父》,《现代启示录》的克波拉,电影演员达斯廷·霍夫曼和罗伯特·雷德福等,就很严肃地声明。“我是艺术家——电影艺术家(FilmArtist)。”他们都反对目前电影中的“脱”“打”“杀”,认为电影不能靠这些来迎合某些观众的“低级口味”。也有一些艺术家虽然没有公开批评,但在自己的创作中很鲜明地表现了不随大流的特点,如斯皮尔伯格,他主张宁可拍少但要拍好。前不久,美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为他颁奖时,有的记者问他如何想,他说想拍部更好的艺术作品。斯皮尔伯格的确是值得学习的,他第一个把现代科技用在电影中,但他的影片一方面很受大众欢迎,一方面很有艺术内涵。美国好莱坞中也有严肃的艺术家。

一些严肃的电影评论家、作家也对当前的文化现象提出批评。美国知名的电影评论家米切尔·麦迪维德在很多公开场合批评美国的电视是最糟糕和最下等的,电视中过多的性爱与暴力,使得青少年变坏。我曾经在一次会议上,听到罗伯特·雷德福很严厉地批评美国电视是彻底反文化的。美国作家并曾拍四部影片的诺曼·梅勒就声明,“大家都不读书了,只看电视。我讨厌电视,但我也看,只是不停地换台……还有一件让我更为生气的,就是这整个国家都是那么虚伪。这个国家精神上有病了,而且是越来越严重。”移居法国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新作《慢速》(Slowness)是一部很值得介绍的好书。主人公以第一人称叙述:他和妻子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准备到郊外的别墅度假。公路上大家都把车开得很快。主人公想其原因,从而放慢车速。他后面的车很不耐烦又无法超车,结果是一直紧跟,于是,主人公自问:“为什么过去的那种悠闲缓慢的兴趣没有?那些过去的漫步逍遥的人都哪里去了?难道他们都随同这些小道与大自然一起消失了?”然后故事沿过去与当代两条线发展:十八世纪中,法国巴黎的悠闲而无意义的生活,一对情侣在一夜狂欢之后,坐在缓慢的马车昏昏欲睡回往巴黎。当代故事则是一个昆虫学的国际会议,学者们胡说八道,争论不休,记者们除了打听个人隐私,就是插科打诨。最妙的是,来自捷克的一位学者,上台来先是一大顿诉苦,大谈20年来所受的政治迫害,谈得老泪纵横;又讲到自己不懈努力成为科学家,说得激动喜上眉梢。在座听众听得极为感动,站起鼓掌。讲演者在闪光灯下,骄傲地回席。坐定一想自己根本没有发表准备好的学术论文。昆德拉的此作把当代的文化现象“幽了一大默”。有的评论家讲这部小说本身就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但我认为这部作品是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有力批评。

3.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当代电影

实在讲,很难说明后现代主义是什么东西。只能讲,最初此词指的是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出现的建筑风格和流派,它的特点是所谓的“国际性”,同是使用了大量的现代建筑材料和玻璃、钢材、马赛克等,到了目前,所谓后现代主义是指所有的反现代主义的东西,包括众多的“前卫艺术”流派与风格,女权主义文艺批评,文化研究的多元文化理论,文化艺术与科技等相结合的复合多元性,艺术上的主观主义,通俗大众文化理论,商业文化论等等;有时这些理论观点甚至于相互对立。我们不妨总结一下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点和对当代电影的影响,根据一些研究,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特征:

(1)艺术风格的多元性(Plurality)或复合性。折衷主义,杂交风格成了明髦。

(2)对历史与传统的再反思与新认识——包括对现代派艺术的再认识。其结果是文学艺术上的一大批对历史与传统进行批评的作品出现。

(3)艺术的装饰风格成为时髦,甚至华而不实,矫揉造作,过分华丽。

(4)语言的两重性:一方面语言的通俗化——俗语,俚语,笑话,诙谐,甚至于骂人的脏话下流的挑逗等全可以引进文学艺术作品;(什么语言学上的比喻、隐喻、符号学与结构主义的分析等全没有用处。)一方面语言的华而不实——矫揉造作,多用形容词,而且创造出一大堆语意含糊的词语,还不时出现一些外来语。视觉艺术的语言也同样产生了通俗化与国际化。

(5)艺术作品中的内容和形式的复杂与对立。一方面新的形式如电脑艺术等把几种传统的艺术形式结合;同时文艺作品千方百计以通俗来戏引大众;另一方面。作品又试图把高层文化与低层文化相结合,以及有时产生内容与形式上的对立。

(6)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商业经济,政治,哲学,法律,交通,通讯等交织组合,出现了互相联系,甚至于牵一动万。文学艺术不再单独而存在了。

后现代主义对电影的影响虽然不如建筑,美术等,但是也很严重。从对电影的新认识到电影的创作:从电影对观众的吸引法到拍摄技巧;从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到电影的商业经济管理;等等,都使得当代电影发生了大变化。

后现代主义直接影响了电影的主题与内容。最近美国电影除了拍了不少“黑人电影”之外,又出现了打着女权主义旗号的荒唐作品,戴米·摩尔的《脱衣女郎》(Striptease)脱的不能再脱了,连她丈夫全不敢看。移居美国的一位大陆影星也不甘落后,拍了描写同性恋的《野性》(WildSide),由于太过了点,被列为十七岁以下禁看。对历史与传统的再批评在当代电影中也是重要主题。美国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由古典名著改编的影片。1995年就出现了一批这样的作品,如李安执导的《理发与情感》等。最妙的是迪眯·摩尔主演的根据美国著名文学家霍桑的小说《红字》改编的同名影片。我认识的一位教美国文学的老教授看完——实际上只看了一半——对我讲“鲍,我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实在是如此,霍桑原作中的伟大思想在影片中被糟踏殆尽。我的另一位教东亚研究的朋友,他曾三次去中国学习访问,曾在北京大学进修中国文学,对我讲他最爱读鲁迅的小说。他曾经读过三遍鲁迅的《祝福》(中文版),也曾到中国电影资料馆看过影片《祝福》。他说这是他看过的最好的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作品。我问他要是美国电影会怎么样改编。他说首先这部影片一定会引起女权主义者的兴(性)趣,会在主题上加强对封建婚姻的批判,但也会把祥林嫂变成个反抗者,从而彻底改变原著人物的性格。好莱坞的商业片式样的改编,起码会加上三场戏——三场脱戏:婚姻第一夜,和祥林的一夜,老祥林嫂看见别人的小孩回忆一场戏,从三场脱戏中,表现人物的心理。我听了哭笑不得,也许这符合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说,但这是鲁迅的作品吗?不过,由此我也多少理解了为什么把霍桑的《红字》改变成那个样子。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电影的影响,也反映在对科学技术的更大更多的依赖。多少年来,电影一直是个独立的艺术。为了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电影运用科技工具机器仪器等作出一些特技效果——称之为“特技镜头”。当代电影中的特技镜头是越来越多。有时干脆让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没有任何布景,然后到实验室中用电脑合成。我曾经参观过几个电影制片厂并同一些技术人员交谈,了解到目前电影创作是更多地依靠科技工程——这也说明了邵牧君先生的“电影是工业”说法有道理。我有一位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朋友,目前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他讲目前完全有能力不用任何演员,100%运用电脑来制作一部影片。从编剧开始到拍摄,录音合成,剪辑,成片,拷贝,乃至放映,完完全全由电脑工作。他的公司已经设计了一种软件可以用来合成广告片。我不由得又有个问号:“这叫电影艺术吗?”

所以,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帮助电影使之更为通俗化,大众化,电影与电视的关系更为紧密;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后现代主义彻底地把电影更商业化,更工业化了。

从美国好莱坞能学到什么?

按照法国一位电影史,电影理论家的主张,同时参考美国一些学者的意见,当代电影起码有四种类型:(1)美国好莱坞电影类型;(2)法国电影类型;(3)前苏联电影类型;(4)中国电影类型。他们认为从文化学角度分析,这几种电影类型也是当前的主要文化类型。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人类最古老文明之一,有长期传统的文化的结晶与成果。中国电影与前苏联电影可以用“现实主义”电影来归类。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精神大不同与前苏联的虚假的“现实主义”。(当然,前苏联电影也有很多优秀的真实作品。)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带有很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中国电影又受到中国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特别是绘画与诗歌。张艺谋的作品就很鲜明地表现出这些影响。张艺谋先生在《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等片所使用的长镜头,不同于法国式的长镜头:后者强调真实感,动作的完整等。而张艺谋的长镜头是一种抒情性的,缓慢的,如同中国长卷式绘画指中国国画中的长卷形式)缓缓地展开;每一部分都有一定的情境,每一部分又与其它部分相联。张艺谋的长镜头又如同中国式的长诗——异于西方古典文学中的史诗,如希腊的《伊利亚特》,德国的《尼伯隆根的指环》,英国的《亚瑟王之死》等——是一种伤感的感情抒发。只有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环境之中,才能产生出像张艺谋等人的艺术家们与中国电影。

我不十分同意这些外国学者们的论述,如其中有位学者从心理学角度(性心理与社会心理)分析张艺谋的创作,得出张是个感情丰富的“诗人”型的人物,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了他对自己经历的反思,一方面是他个人情感的抒法——包括他对爱情,性欲的认识。我只能讲,“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但有一点我的确想了很久,“既然中国电影已经被世界公认为一种电影类型,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千方百计要以美国好莱坞式来衡量她,甚之想改变她呢?”反过来看,中国电影到底能从美国好莱坞学习到什么?

其实美国好莱坞对中国电影来讲起码有三“不”:1.学不起;2.学不到;3.不能学。如大明星制,像戴米·摩尔、莎伦·斯通和朱丽叶·罗伯特等,片酬都在500万以上。美国的大多数学者们都认为,这种明星制是资本主义在艺术上的毒瘤,不值得学也不值得提倡。好莱坞的高成本制作也同样学不起。目前拍片成本是越来越高,美国好莱坞自有赚钱之道,如影片出口,录像带发行等,一部影片少说要上百万。好莱坞的大制片制度也学不起,同时也不能学。我参观过北卡州的一个中型电影厂,其资本为二亿美元。一位朋友对我讲,他们如走钢丝,随时有掉下来的危险。因此,很多地方中国电影界学不起美国好莱坞。

学不到的地方也不少。美国好莱坞的每个电影制片厂都有自己的赚钱诀窍,是高等秘密,如《真实谎言》中的特技拍法,特别是电脑合成技术绝对保密。迪斯尼的制片技术是绝不外传——你可以到那里参观,也可以试试镜头,表面上什么秘密也没有,可一位在里面工作的朋友对我讲,每天上班进门都要检查。同中央情报局一样,工作人员不得到处乱串。

好莱坞电影不能学的地方太多了。“脱”,“打”,“杀”,“性”等等绝不能学,也不值得学。我写此文前,不少严肃的美国学者与艺术家对我讲,告诉中国的同行们千万别被美国电影的一些表面的现象所诱惑。美国好莱坞的不少电影是比“鸦片”,“大麻”,“可卡因”更厉害的软性毒品,连美国人全知道。中国电影不能和美国好莱坞电影一样。

我以为中国电影有些地方应该学一学好莱坞。

(1)好莱坞制片人员的敬业精神。我到美国几家电影厂参观时,最受感动的是那里的每个人工作都那么认真。分工合作是大制片厂的特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都是同样的重要。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少有人谈天、看报、打毛衣,每个人都积极极努力——明明知道,有时连自己的名字全不能出现在影片中。导演,有时是大导演亲自抓每个环节。当然,这同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有关。美国的大制片厂制度很复杂,结构也很严密;但工作效率高,耽误时间很少。

(2)好莱坞的编剧法与理论。我有几个朋友是教电影电视编剧的,他们都写过剧本。从他们那里,我了解到美国电影电视编剧的方法和理论。美国好莱坞的电影编剧研究已有近60年的历史。美国的一些优秀影片,特别是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的经典影片,都在编剧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因此,我以为应该在编剧方法上学习美国好莱坞。

(3)电影与电视的合作关系。美国好莱坞电影业和美国电视业有很好的合作:新片上映一年间不许上电视播放;录像带也一样。这样保证电影的首映权与营利。另外电视为电影新片作广告时价格也比商业广告低很多。同时,还开辟了专放电影的电视台。我想如果让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一家电视台合作,办一个专播放经典中国电影的电视节目,一定会受欢迎。

(4)好莱坞电影的娱乐性。同中国电影比较,中国的影片节奏慢一些,对白太多也太长,特别是费话空话太多。有时一些电影由于侧重政治教育,造成内容与故事苍白。像最近拍的几部大型的战争片,(我仅看了几部录象,不敢多言,)可以拍的更好一些,艺术水平不如美国的经典片如《巴顿将军》、《遥远的桥》、《十二怒汉》等。

(5)对观众的重视,即“观众第一”。虽然,这一口号纯为赚钱,但仍值得学习。好莱坞一些大制片厂中专有一个部门研究观众的反映。在一个电影制片厂中,我曾看到电脑屏幕上输出的观众反映的一些数据。根据观众的反映,不断地进行调节,如制片生产计划等。

我以为不断地学习一些好的经验,中国电影完全有能力创出一条新路。目前,中国电影出现一些问题,包括盈利问题等不足为怪。但有些现象实在难以理解,如“捧明星”捧得令人肉麻。我以为,包括一些评论家理论家们,多研究些中国的真正的为电影作出贡献的艺术家们与他们的创作,如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顾长卫、胡玫等,以及谢飞、郑洞天、吴贻弓、黄建中、黄蜀芹、王好为、张华勋等老师。这些艺术家们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拍摄创作出一批很好的电影艺术作品,在国内与国际上受到一致的好评。他们是中国电影的真正骄傲。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创作条件,包括经济条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风格,为中国也为世界拍出更好更多的电影作品。

※本文写作时,多蒙一些外国学者专家与艺术家们帮助,并允许引用他们的著作与观点,仅在此表示谢意。我还引用了郑雪来、邵牧君、李少白、周传基等国内老师,及台湾的余光中、何怀硕等先生的著作与观点,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标签:;  ;  ;  ;  ;  ;  ;  

现状与电影艺术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