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类型及保育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环境问题论文,生态旅游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
生态旅游正以迅速发展的态势在全球得到普及,有关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文献迅速增多,似乎发展生态旅游对旅游环境就没有多大影响,因而有关生态旅游的环境保育讨论的文献也就寥寥无几。其实,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既加以利用而又加以保育,但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即使如生态旅游,也会对生态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发展生态旅游,如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旅游环境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类型及其保育对策。
1 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类型
1.1 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的成因类型
┌生态旅游环境破坏
┌原生生态旅游环境问题┤
生│└生态旅游环境退化
态│
旅│┌生态旅游环境破坏
游┼次生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生态旅游环境污染
环│└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境│
问│
题│
└社会生态旅游环境问题
图1 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的成因类型
Fig.1 Causing types of ectourism environment problem
1.1.1 原生生态旅游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作用而引起的生态旅游环境问题,包括因自然灾害引起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以及自然因素(如风化等)而引起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质量的劣变。
1.1.2 次生生态旅游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不合理的生态旅游活动、生产、生活等引起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污染和价值降低等问题,包括因旅游经营者、管理者和旅游者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生态旅游活动及其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三废”(废物、废水、废气)等而造成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质量下降(退化)以及建筑或其它景观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和谐等。
1.1.3 社会生态旅游环境问题是指因人类社会经济畸形发展或政治动乱(如战争、交通事故等)所造成的生态旅游环境质量降低或破坏。
1.2 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的程度类型
生态环境问题按其影响程度也可划分三类:
1.2.1 生态旅游环境破坏。 生态旅游也有着旅游开发和旅游者的活动,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科学的规划和引导,就会导致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见表1)。 如旅游者到墨西哥太平洋沿岸观看月夜沙滩上乌龟下蛋,为让旅游者看清楚,海滩饭店打出耀眼的灯光,使乌龟无法辨认海岸方向,也下不了蛋。此类事枚不胜举。
1.2.2生态旅游环境退化。 生态旅游虽然是以不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经营者、活动者的行为都多少对生态旅游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生态旅游环境退化(见表2)。 如生态旅游者所产生的固体垃圾中往往含有重金属、酚、氰华物等,毒性很强,经雨水淋溶而进入土壤,使土壤寸草不生;有时导致土壤酸化或碱化;也可能含有杂草种子而影响生态旅游地草木、花卉生长,影响环境绿色美;如被直接抛入水体或由天然降水冲入水体,或经由土壤进入地下水等,引起水体BOD、COD、SS病原菌等污染,影响水体水质、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等,固体垃圾还会助长苍蝇、鼠类、蟑螂、蚊虫以及其它害虫繁殖,传播疾病,导致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健康受损等等。又如大气污染通常将氟化氢、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经叶面气孔→海绵组织→栅栏组织来破坏叶绿素;粉尘附于叶面之上,擦伤叶面,阻碍光照,使植物叶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植物叶片枯萎脱落,轻者可使植物生理机能受阻致使病虫害侵袭,重者使植物死亡等[1]。
表1 生态旅游环境可能破坏的类型与内容
Tab.1 Types and contents of possible destruct in the ecotourism environment
破坏类型 破 坏 内 容
破坏动植物1.破坏繁殖习性
种群结构 2.猎杀动物
3.影响动物迁徙
4.植物因采集而遭破坏
5.因砍伐植物建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而改变植被
覆盖率或性质
6.游人践踏而导致植物死亡
破坏地表 1.导致地表水土进一步流失和侵蚀
2.增加地面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的危险性
3.改变雪崩的危险性
4.破坏地质特性(如突岩、洞穴等)
5.损害江河、湖、海岸线
6.破坏景观地貌
破坏自然 1.导致地下水枯竭
资源 2.导致为旅游活动提供能量的化石资源枯竭
3.增加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4.降低大气环境质量
破坏社会 1.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单一,易崩溃
经济环境 2.导致社会政治信仰等崩溃
3.导致传统文化艺术的消失
1.2.3 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生态旅游在很多人眼中在很大程度 上都属于自然旅游,特别强调旅游活动场所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但是有 些旅游设施、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行为、旅游者行为仍与生态旅游环境 不协调(见表3)。如黄果树瀑布下游7km处的天星景区,其内修了一个 体量过大、黄色玻璃瓦屋顶的茶室,与景区似一个天然喀斯物盆景公园 特色很不协调,破坏了自然美,违反了自然法则[2]; 又如突尼斯要求 在游览地新建饭店的高度不得超过周围地区棕榈树一般高度,在加那利 群岛的兰萨特岛上,旅游局不仅规定了建筑风格,而且还规定了门窗油 漆的颜色只能是白色、蓝色和绿色等[3]。
2 生态旅游环境保育对策
研究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的成因、类型等,其目的是为了生态旅游环 境保育,促进生态旅游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表2 生态旅游环境可能退化的类型与内容
Tab.2 Types and contents of possible degenerate in the ecotourim environment
退化类型退 化 内 容
动植物生长 1.旅游者践踏使土壤板结,影响动植物生长
环境恶化2.土壤被废水、废物污染,影响动植物生长
3.大气环境污染而导致动植物生长受阻
4.噪声污染影响动物迁移与生长
5.水体污染导致水生生物环境恶化甚至死亡
6.动植物病虫害增多
人类生活环 1.助长某些害虫繁衍
境质量下降 2.大气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发生
3.水体污染导致某些疾病传染
4.噪声污染干扰休息,损伤听力,引发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5.受旅游者影响,当地居民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变化
6.犯罪率提高
7.当地传统文化同化、庸俗化与伪民俗出现
8.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隔离与冲突
旅游气氛环 1.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超载,影响对景观的感知
境恶化 2.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超载,导致交通拥挤、食宿紧张
等,影响旅游体验质量
3.大气污染导致旅游体验质量下降
4.水体污染导致旅游体验质量下降
5.噪声污染导致旅游体验质量下降
6.旅游经营者、管理者素质偏低,导致旅游体验质量下降
降
表3 生态旅游环境可能不协调类型与内容
Tab.3 Types and contents of possible discoordinat by the ecotourist envinnment
不协调类型不 协 调 内 容
建筑设施与生1.建筑设施体量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态旅游不协调2.建筑设施形式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3.建筑设施颜色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4.建筑密度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三废"与生态1.固体垃圾堆放与生态旅游环境美不协调
旅游环境2.废水排放导致水体污染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3.废气排放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旅游地域城市1.旅游地域商业化内容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化、商业化与2.旅游地域商业点分布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生态旅游环境3.旅游地域商业形式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旅游者行为与1.旅游者行为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生态旅游不协2.旅游者行为结果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人造景观与生1.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不协调
态旅游环境不2.人造景观与文化环境不协调
协调3.人造景观与社会经济环境不协调
旅游灯光等配1.旅路设置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置与生态旅游2.灯光设置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环境不协调 3.停车场等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
2.1 认识与利用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规律
生态旅游开发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环境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伴随经济效益增长的是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文化特色和传统习惯等付出的代价。生态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生态旅游资源也是有限的,那种对生态旅游资源“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方法,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效益,造成旅游越发展,环境污染越重的状况,并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总目标,因此尊重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不断改进环境质量,促进人类和环境和谐共处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必须从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中探寻内在规律,以针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研究,采取合适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措施,促进生态旅游与自然、文化、环境融为一体。
2.2 认真做好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导向与行政管理工作
政策往往是发展的先导,是进行管理的前提和条件。认真做好生态旅游发展政策导向与行政管理、发挥政府或行业学会主导作用是生态旅游环境保育的重要条件(见表4)。
表4 生态旅游环境保育的政策对策
Tab.4 Policitics counter- measures of the ecotourism environment protection
对策方面对 策 的 目 的 与 内 容
认真做好生 1.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特性及分布,旅游者类
态旅游规划 别及需求特征、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大小、旅游地生物多
样性保护要求、旅游社区公平发展等.
2.认真筛选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和规划模式,进行科学
合理的功能分区.
3.科学合理地安排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科学合理地制定
游览组织系统.
制定和实施 1.制定和实施发展或引进对资源环境破坏作用小的产
旅游发展政 业发展经济政策;
策[4]
2.制定和实施旨在保护生态旅游环境的环境保育政策
(如征收"环境税"或设立无污染奖金等).
3.制定和实施具有地方特色、融古老技术和现代技术
于一体的技术发展政策.
4.制定与实施让所有与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有关的人
和群体均受益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政策.
认真进行环 1.拟开发的生态旅游剖析.
境影响评价 2.生态旅游区环境质量调研评价.
和环境审计 3.生态旅游环境过程和变化规律研究.
4.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旅游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5.进行环境审计.
2.3 实施生态旅游教育与管理
生态旅游教育与管理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之一,无论是对生态旅 游经营者、管理者还是生态旅游者都可以起到从观念上到行动上的许多 改变,实施生态旅游教育与管理的对策措施(见表5)。
2.4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结构
生态旅游环境会影响到生态旅游产业结构,这是勿庸置疑的。同样, 生态旅游业开展如何、生态旅游产业结构怎样也影响到生态旅游环境的 保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利于生态旅游环境保育的生态旅游产业建设对 策(见表6)。
2.5 建立定位观测站点
在生态旅游区建立定位与半定位观测站、点对生态旅游环境进行跟 踪观察研究,以确定其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以及注意生态环境的变化,以 采取适当的对策与措施。
表5 生态旅游环境保育的教育与管理对策
Tab.5 Education and managernent counter- measures of the ecotourism environment protection
对策方面对 策 的 目 的 与 内 容
生态旅游管 1.促使重视生态旅游资源普查与科学评价.
理者教育2.合理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3.确立合理、科学的生态旅游发展政策、方向、目标、重
点、实施方案.
4.组织或支持制定、接纳一些保护生态旅游环境的生
态旅游标准.
5.对生态旅游经营者和生态旅游者实行有效管理.
6.传递有关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信息.
对生态旅游 1.对生态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环境教育.
经营者管理 2.实行生态旅游经营者资质审查.
3.对生态旅游经营者实行等级划分与管理.
对生态旅游 1.旅行前的生态教育,如开设自然学校、建立生态博物
者的教育与 馆,制作与宣传生态旅游者须知.
管理2.对生态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环境保育技术引导:
(1)建立与制作生态旅游科学解说系统,生态旅游环境
保育指示牌;
(2)多渠道、多途径地对生态旅游者进行旅游教育,如
在门票、导游图、导游书册等上添加生态旅游知识和注
意事项;
(3)给生态旅游者提供废品收集袋,并让其交回;
(4)充分利用道路、池塘、天然小径、停车场、饮食点以
及信息中心等设施布局,引导游者分流[5];
(5)利用经济手段(如淡旺季价格、征收较高超常能源
和资源使用税及排污费等)调节生态旅游者流量与流向;
(6)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等对生态旅游者实行奖惩等.
表6 生态旅游环境保育的生态旅游产业结构对策
Tab.6 Ecotourism industry counter- measure of the
ecotourism environment protection
对策方面对 策 的 目 的 与 内 容
生态旅游 1.尽量利用己存在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生态资源,
产品 为旅游者提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氛围,建立自然型
活动项目.
2.充分利用原有地势、地貌、生物、气象气候以及已有
民族村寨等景观,利用已有设施等,规划设计自然型旅
游线路.
生态旅游 其服装图案取材于自然,选择植物作染料和没有化学
服装业加工的布料,在制衣过程中减少使用有毒化合物,争取
衣物能进行生物分解.
生态旅游 供应生态旅游地在能保证其新陈代谢阈限范围内的动
餐饮业植物类食品、调味用芳香类植物、食用菌等,接待场所
废弃物能作动物饲料或植物肥料.
生态旅馆 建筑材料可部分利用再生原料,旅馆提供用品尽量不
业含化学物质,如不含酸的信笺,床单、毛巾等用在种植
过程中未曾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杀虫剂的棉花或亚麻
制成,肥皂可用植物油炼制;电子过滤系统清除自来水
中的有毒微生物等,客房内装配根据客人要求释放的
果味或花香的香味发生器,旅馆废水可直接用于浇灌
植物,粪便可集中收集制作沼气,沼气用于照明,沼渣
用作植物肥料.
生态旅游 专营各种天然食品、饮料、化妆品、纯棉服装、手工艺品
商业 及有关生态环境保育的书刊和小型技术设备.在生态旅游地
及附近使用太阳能驱动或电能驱动车、船、自行
车、畜力车、帆船、独木舟等.
总之,生态旅游环境保育要遵循生态旅游与环保规律,从生态旅游 政策、开发规划等的制订和环境影响评价与审计到建立生态旅游产业结 构、实施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及旅游者生态教育、生态管理等,进行全 方面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以达到生态旅游可持续的目的。
收稿日期:1999—07—26;修回日期:200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