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6论文_闫玉杰

闫玉杰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中医医院 中医内科 743400

【摘 要】目的:总结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20 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66 例)和对照组(54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辩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较西医单独使用更好,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中医辩证;高血压;糖尿病;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8-033-01

糖尿病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西医以综合的降压降糖治疗为主,旨在控制血压以及血糖,避免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但疗效仍然不令人满意,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安全性问题[1,2]。本研究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辨证论治,旨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 年6 月6 日-2014 年6 月6 日收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20 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6 例,其中男40 例,女26 例,年龄在55-77 岁,平均年龄(65.7±3.6)岁,病程1-16 年,平均病程(8.4±2.5)年;对照组54 例,其中男33 例,女21 例,年龄在55-75 岁,平均年龄(65.4±3.5)岁,病程1-16 年,平均病程(8.3±2.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本组采取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片,每天3 次,每次0.5g,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每天1 次,每次5mg。

1.2.2 观察组本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辩证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可以分为2 种类型,分别为阴阳两虚型及肝肾阴虚型。①阴阳两虚型:熟地黄30g、桑寄生24g、淫羊藿24g、怀牛膝24g、杜仲20g、山萸肉12g、山药12g;肾阴虚偏的患者加女贞子及墨旱莲,阴虚内热的患者加知母及黄柏,肾阳虚偏的患者加巴戟天及肉苁蓉。②肝肾阴虚型:给予患者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钩藤30g、怀牛膝24g、生地黄24g、桑寄生20g、石决明20g、葛根20g、黄芩12g、白芍12g、天麻12g;口干多饮的患者加石斛及花粉,大便干结的患者加决明子及玄参。均加入清水500ml,清水煎药30 分钟,煎至300ml,分早晚温服,每天1 剂,持续治疗2 个月。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临床疗效标准,治愈: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完全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0%;有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有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不符合上述情况;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n×100%。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组间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血糖及血压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79.6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8 例,发生率12.12%,对照组不良反应9 例,发生率1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基础,二者共存可能极大程度的增加危险性。一般此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高血压使糖尿病老年患者出现各种其它并发症,成为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因素[3]。并且老年患者免疫力较低,临床治疗也较为棘手,况且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目前也尚无特效的治疗方式。因此采用综合的降压降糖治疗需要考虑到治疗效果,也需要考虑老年人的耐受,保证安全性。

本研究利用中医辨证论治,旨在提高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效果。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一般归于消渴,眩晕范畴,由于肝阳上亢,阴虚燥热,肝肾阴虚等因此发头痛、眩晕等症状,一般而言患者分为阴阳两虚以及肝肾阴虚型两类,中医理论中对该两种类型均进行针对性用药,并且根据患者症状加减,可行性较高[4,5]。本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总有效更高,说明中药根据患者症状加减,可以起到降压降糖作用,并且还会起到调理作用,调节心脏、脑部血供,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也可以有效的辅助西医治疗。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老年人中的应用较为安全,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行性较高,可以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并且十分安全。

参考文献[1] 彭城.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0-11.[2] 韩淑辉,李康增,郑建明,等.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2):199-204.[3] 徐佩英,吴铱达.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其中医证候[J]. 中国临床医学,2012,19(3):329-330.[4] 宋武元.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法[J]. 中国保健营养,2015,(7):106-106,109.[5] 陈月容. 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3):377-377.

论文作者:闫玉杰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6论文_闫玉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