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主义能使科学方法论自然化吗?论规范化自然主义方法论的发展前景与问题_科学论文

工具主义能使科学方法论自然化吗?论规范化自然主义方法论的发展前景与问题_科学论文

工具主义能实现科学方法论的自然化吗?——论规范自然主义方法论的发展前景与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自然主义论文,发展前景论文,主义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0)11-0021-07

科学方法论的辩护,普特南称之为“方法论崇拜”,是科学合理性论证的一个重要理论内容。但20世纪后半期以来,“科学方法论看起来已陷入了困境。方法论曾经为自己在科学哲学中拥有的地位感到骄傲,但现在许多人对其前景感到怀疑。”① 劳丹点出了传统规范主义方法论面临的基本状况。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受到奎因、库恩等人的激烈批判,“科学中存在的诸多争论,并不像逻辑实证主义,如赖兴巴赫、亨普尔等人(以及默顿这样的科学社会学家)所给出的对科学变革的说明所能解决的。”② 从自然主义的理论特点来看,科学方法论的自然化或者带来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或者如奎因、西格尔(Harvey Siegel)等人所断言的:科学哲学的“自然化转向”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就是对科学的“工具化”理解。劳丹的规范自然主义(Normative naturalism)正是试图利用工具主义实现科学方法论的合理性,因此西格尔强调说,“科学的重要哲学问题(包括相互竞争理论的规范性评价和接受——拒斥这些理论的合理性选择等)都适当的建立在了经验基础之上。劳丹都接受规范合理性的合法性,又坚持认为应从工具性角度理解合理性(方法——目标模式)”。③

一、科学方法论:从“取消主义”到“规范自然主义”

奎因的自然化认识论主张提出后,在科学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奎因主张认识论是“心理学的一章和自然科学的一部分”,那么认识论研究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自然科学的经验方法,“认识论应该是完全非规范性的事业,实际上是描述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仅仅记录我们怎样建构我们称之为‘科学’的‘知识’体系。”④ 因此,奎因相信随着基础主义的消亡和知识论的“科学化”,传统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规范性的和描述性问题就失去了合法的存在空间。在此意义上,普特南把奎因的自然化认识论称为“认识论的取消主义”(eliminativism)。⑤ 但劳丹认为奎因的断言是错误的:“方法论的规范化并不随着自然化而消失,现在就取消方法论事业还为时过早”,其实一个完全“科学的”并且严格“描述的”方法论也将具有规范的作用。规范自然主义正是这样一种元方法论,它主张方法论可以抛弃其传统的规范化角色,但是仍然保持对于经验证据的敏感性,所以,“方法论的自然化并非必然会破坏其规范化。恰恰相反,可以证明,完全‘科学的’和具有极强‘描述力’的方法论将会导致规范的结果。”⑥

规范自然主义克服认识论“取消主义”的主要途径包括方法论和价值论两个部分。其中,方法论告诉人们怎样解释科学中的方法论规则;价值论则是对科学中的认知目标的说明,它是多层面的。规范自然主义既是自然化和规范化的,又是认识论的:它关注于科学知识或信念问题(至少是科学方面),是一个元认识论问题,是关于方法论规则和规范如何确证的理论,它不仅仅是哪些标准被接受的问题。劳丹为了实现方法论规范化和价值论的统一,把传统方法论理解为一种假言判断(hypothetical imperatives)的形式,“如果你想实现A,就要做B”(在这里A代表认知目的、目标,M是某种达到A的方法或程序),方法论规则都能重写成那种连接目的和手段的或然陈述。这样,方法论在本质上是与科学进程相一致的,是对经验的评价。如果把所有的方法论都看作由那种断言目的和手段协变性的论断,那么关于元方法论唯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于任一已提出的方法论规则(表达为适当的条件陈述句),我们有(或能找到)证据表明那个规则提出的手段比它现在的竞争者更好地实现相应的认识目的吗?”⑦ 而其答案都可以适当的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

正是这个原因,科学的“历史对于方法论的关键作用是提供有关目的和手段联系的证据。当然方法论在说明科学史的某些惊人特征上也起重要作用。”在方法论与科学理论的关系问题上,传统认识论强调规则是优先于理论的。劳丹认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科学规则是通过某些假定的理论来为自己辩护的。在劳丹的网状解释模型中,科学理论和方法是相互依赖的,这抛弃了等级模型(the hierarchical model)中方法先于理论的旧见,方法论的自然主义本性决定了“规则优先于理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在劳丹这里,方法论规则与科学理论一样,并不是先验存在的。劳丹指出,“我认为我们应当这样看待这些规则或规范,它们的基础是关于经验世界的论断,对这些论断进行检验的方式也正是我们检验其他经验理论的方式。这样看来,方法论规则就成为了经验知识的一部分,而不是完全不同于它的东西。”⑧ 方法论是在特定背景下的科学认识过程中作为一种“假设规则”而被建构出来的,只是这些规则实现了特定认识目的,它才构成了科学研究的手段并与科学认识的目的相贯通。这是方法论经验化的中心含义。与此同时,“把方法论规则解释为方法论手段与科学目的相连接的条件陈述,这必将导致方法论的可变性”,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劳丹承认科学方法“不但确实变化,而且如果它们没有变化的话,那对于整个科学事业来说将是非常奇怪的”。⑨ 他通过进一步的历史案例分析指出,历史主义进路已经明白无误的表明,“不但科学理论随着时间而变化,科学方法与科学目标也是如此”,⑩ 也就是说,规范自然主义中的科学方法像科学理论一样是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方法论的自然化意味着科学方法本身的“进化与发展”。科学方法论像自然科学一样也能够并且应该是经验的,方法论规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根据它们所依赖的经验要求而被检验,并使在这些方法论规则的基础上获得的任何可观察事实和经验陈述具有了某种合理的可评价性标准。

二、相对主义的挑战与历史主义辩护策略

为了解决历史主义的“元方法论命题”(MMT),即说明“任何方法论都必须说明过去科学家的方法论选择是合理的”以实现科学方法论的自然化——“方法论规则就成为了经验知识的一部分,而不是完全不同于它的东西。”(11) 劳丹强调方法论和价值论的共变,但同时这还意味着,科学的目标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并且方法论的合理性要依据其达到目标的能力为标准来作出判断。在这里,劳丹没有彻底摆脱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相对主义特点,沃勒尔(John Worrall)为此指出,“假如真正的、‘隐含’方法论中的变化确实是如此,那么劳丹的‘网状模型’就陷入了相对主义。如果评价原则保持不变,也就没有客观性的观点我们可以表明进步的产生,我们只能说这种进步的发生是相对于我们恰巧接受的标准而言的。然而这可能是一种伪装,它是相对主义的。”(12) 在沃勒尔看来,劳丹强调科学方法的发展和变化的特性,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方法论导向了“相对主义”,这与库恩等人的整体论模型的命运是一样的。

但劳丹认为,方法论的变化并不与相对主义有着必然联系。而且,相对主义正是规范自然主义的主要反对目标,“认识论相对主义的中心主张,……不是那些标准的改变,而是它们(无论变化与否)是否有独立的、非循环的原理和基础。即使人们一直用同样的推理方法(自科学产生之日起),相对主义无疑还会问,并且确应如此,‘它们辩护的理由是什么?’”(13) 这也就是说,要克服相对主义对认识论的威胁,关键在于能够为科学认识论提供可靠的确证理由。

所以,“科学史在这幅图像(规范自然主义)中起着中心作用”,劳丹对自然化方法论的合理性辩护首先诉诸于他所擅长的历史主义案例分析。劳丹一直试图寻找“科学方法论转变的详细文献”以便确凿地证明规范自然主义的合理性:“如果我们能够表明为什么某种方法要比其他方法更好,那么就能够为当前的科学方法提供辩护,即使它们与300年前的科学方法不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能解决相对主义的元哲学难题,无论方法是恒定或变化的,它也完全偏离了论题。”劳丹还指出,其实按照沃勒尔的观点(只强调方法论本身的固定,而不是为科学方法找到有效辩护),传统科学方法论仍然是相对主义的,因为“如果科学哲学的主流传统鼓吹科学方法是约定,其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兴趣的选择,那么就不难发现导向相对主义的倾向”。(14) 劳丹集中研究了17到19世纪科学方法论的案例。劳丹认为,从近代科学革命到19世纪初,科学界公认的主流方法是“归纳推理”,一直到18世纪还占统治地位;与归纳方法相对应,“按照当时的理解,方法论原则事先排除了理论或假说实体的假定”,强调“不作假设”的方法论原则,劳丹认为,这种方法论禁止出现一切理论化的实体假说,而且也不鼓励科学理论的成功预测。但科学史发展到“19世纪末,传统方法论主张差不多从科学家和方法论家的著作中消失了”,(15) 归纳方法为一种更自由的“假说—演绎”方法所替代,由此可见,科学史上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沃勒尔针对此指出,“没有方法论原则是纯粹形式的。这并不能如其所得出的结论那样,每一个方法论都以世界的进一步发现而修正。”所以,我们必须要“抵制从‘实在’(并且因此是严格可错的)到‘严格可修正’的推理”,虽然理论与方法之间确实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但我们不能因此过于极端强调它们间的“不可区分”。只有从劳丹宽泛意义上的方法论来理解科学方法,“狭义的方法可能是实在的,但没有证据表明需要认真考虑它们是可修正的。”(16) 劳丹在历史案例分析中有陷入相对主义的危险。

总的来看,劳丹对方法论自然化的历史主义解释一直处在某种困境之中:一方面,如果劳丹所宣称的科学史上的方法论变革是在“无形方法论”上的变革,那么他的网状模型就不能说明科学变革中存在的合理性,其网状模型实际上就退化为了历史主义的“整体论模型”,确如沃勒尔评价的,“它或者陷于相对主义(因为潜在的承诺在方法论原则中存在一个不变的内核),或者导向一个苦心经营的旧路(the older approach)”。在另一方面,如果这些方法论的变革只是在“有形的方法论”上的变革,那么它就不能构成对传统“等级模型”的任何威胁。即无论如何,“劳丹的网状结构模型事实上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第三种选择。”(17) 劳丹规范自然主义没有完全克服相对主义对科学哲学的威胁。

三、方法论的合理性与工具主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劳丹自然化方法论仅仅靠求助于历史主义的案例分析还是难以实现对认识论相对主义的超越。石茂斯(Warren Schmaus)对这其中的关键问题作了精辟论断:相对主义的克服还在于确定“方法论规则是否能被视为关于手段与目的之间关系的经验假说”。(18) 为了克服方法论自然化可能带来的相对主义问题,说明规范自然主义的合理性,劳丹进一步强调科学合理性的经验内涵,即“对认识论的经验研究要求我们关注在认知目标和方法之间的规范性联系,它构成了科学的合理性”。(19) 通过对科学目的和手段的分析,他求助于用工具主义的合理性来阐释科学方法的自然化和规范化的统一。

首先,规范自然主义把科学合理性做了区分:我们一般所理解的科学合理性包括绝对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如果存在着证明的自主性原理,那么它们就会提供常称之为绝对的或无条件的合理性的标准。但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弱的和有条件的或工具的合理性的形式。”(20) 其中,所谓工具合理性,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可信的方法来帮助实现预期的目的……,这些东西在工具的意义上是合理的”。而不符合这种模型的行为则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工具合理性主要在于“使用的方法不仅是可以相信的,而且事实上是有助于实现预期的目的”。(21)

因为自然化科学哲学的目标是一种科学理论,而不仅仅是对科学活动的描述。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为自然主义进行辩护就需要求助于任何自主的规范原理。科学家们经常进行关于解决他们的主题的最佳方法的理论争辩,但并不绝对求助于自主的规范原理。但作为一个自然主义者,劳丹不可能宣称方法论是先验的,而诉诸于这种绝对合理性。吉尔(R.Gire)更深刻描述了这一问题:规范主义认识论“相信有可能揭示出独立于科学的认识论原则。这些原则能够为规范主义的主张(科学家应该怎样去做)提供一个独立的保证。他们为科学家提供了绝对的、或无条件的合理性标准”。但“自然主义反之则相信,不存在独立的认识论领域。这不是要否认存在更好或更坏的科学探索途径,或者拒绝对怎样更好进行研究提出意见的可能性。相应的合理性原则只是工具性的,或者是有条件的。他们把研究策略与目标相联系。并且,建立这些联系本身需要科学的调查。”(22)

自然主义视野中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可实现性“具有偶然性”,科学的普遍特征为其观点(科学史上的目标是变化的)提出了一个严重的挑战。(23) 当把“实现同样目的存在不同途径当成一个规范方法论的经验假说时”,(24) 相对主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这是规范自然主义的基本思路:通过第二种合理性概念(即工具合理性),自然化的科学哲学也“能为规范性的判断提供基础。当然,这些判断只能是工具性的,并不是绝对的、规范的。对自然主义而言,这是任何人都能合理做出的唯一种类的规范性判断。没有更高性质的合理性”。(25) 劳丹指出,规范自然主义的科学合理性涉及的是“科学认识的目的与方法之间的规范联系”,“认识论的合理性是工具合理性的一个种类,正如其他形式的合理性,只是目标与手段的结合”。所以,这种科学的合理性,只能是工具主义的。为此劳丹强调只要我们有理由相信某一特定的研究过程能使我们达到我们的目的,这一研究行为就是合理的。(26) 而且,吉尔等人进一步对这种工具合理性观点表示了赞同:“规范自然主义的支持者事实上无不赞同认识论合理性的这种类型的工具主义说明。”(27)

事实上,自然化认识论在处理规范性与描述性难题时的解决方法都倾向于工具主义的方法。例如奎因诉诸于“把规范性保留在了自然主义的‘求真技术’(the technology of truth-seeking)之中”,(28) 而戈德曼则用“判断规则”,吉尔用“条件性规范”来协调二者的关系。他们都把认识论的规范性解释为一种达到目标的特定手段的有效性,“认识论只有在工具主义理性的框架内才是规范的,而且这种规范依赖于工具主义理性的规范”,(29) 他们对科学合理性的理解都是从工具主义的视角予以解释的。

劳丹通过把方法论规则理解为假言命令句,把行动同目的联系起来,从而确定了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这些规则和规范所依据的基础是关于世界的论断,对论断的检验方法也正是我们用以检验其他经验理论的方法,因此,“方法论规则不是别的,只是一些借以实现某人的认识目的的假定性工具;简而言之,科学规则就是被计划当作达到认识目的的方法或完成任务的工具来使用的。”(30) 把方法论规则理解为“工具”,理解为所希望的目的和实现这些目的的有效方法连在一起的假言命令句,这对劳丹来说,直接表明了方法论自然化的含义所在。于此,劳丹得出结论:“好的理性是工具主义的理性;没有其他种类的。”(31) 劳丹方法论的合理性最终落实在了工具主义合理性方面。

四、结论:纯粹工具主义不能超越科学认识论的立场

如果我们从劳丹规范自然主义的主要理论内容来看,能够更充分地理解工具主义在其中的重要位置。按照西格尔的总结,规范自然主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方法论规则的解释,认为它是把认识目的与方法连在一起的“工具”;(2)工具主义的科学合理性概念;(3)对待科学价值观的自然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态度;(4)对科学哲学中彻底的自然主义的信奉。(32) 简言之,工具主义是连接这四个方面内容的内在线索,是实现自然主义与规范主义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但劳丹的工具主义思想与其自然主义立场并不完全融洽,很难真正实现规范化与自然化的统一。多普利特(G.Doppelt)指出,劳丹对“工具理性概念的理解是不充分的”,因为如果真的能够以经验来检验一个方法论规则的有效性,那么我们将会看到方法论更宽泛的一致性。换言之,方法论规则不能简单等同于假言命令,而且,方法论规则得到证明的往往也并不是方法与目的之间的工具关系。归根到底,能够使方法论规则获得证明的不是别的,而正是这些规则的认识论特征。所以,劳丹的自然主义作为一种从手段到目的或一种工具主义合理性被嵌入了科学合理性的哲学范式内,他的自然主义预先假定了合理性的实用主义分析。当然它本身并不能用自然主义的论证模式加以辩护。(33) 进一步而言,具有工具效益的活动也可能是不合理的,即工具效益与合理性之间的关系比劳丹所承认的要复杂得多。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应当谨慎对待劳丹的这一主张:在实现一个人的目标的过程中,此人对自己活动的工具效益的信念只是合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此外还应有另外两个理由:(1)信念本身必须是合理的,(2)事先假定的这项活动将会导致的结果本身也必须是合理的。但这种评价就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非工具论问题了。(34) 所以西格尔认为,劳丹拒斥任何非工具的合理性形式,他对合理性的说明是彻底的工具主义的。

其实,劳丹的工具合理性本身依赖于一个非工具合理性的概念。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求助于构成工具合理性基础的绝对合理性概念,那么工具合理性就得不到一贯的解释。在这里,劳丹把证据与已知证据的认识力量混为一谈了。

不仅如此,按照劳丹自己的观点,科学方法论建立在世界的实在经验假说基础之上,那么在假设和绝对规则之间的区别也是可疑的。(35) 由于科学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建立在经验世界的假说基础之上(包括人类认知能力的假说)。(36) 如果方法论被解释为连接方法与认识目的的假言判断,那么这依然是分析性的。甚至假使我们能够表明这些规则不是分析的,我们还是面临着一个奎恩提出的问题:经验证据怎样证明指引达到目标的行动过程的规则是最好的呢?(37) 如果确是如此,方法论怎样起到规范化的作用?规范自然主义解答这一问题的代价是:它不是一般性的方法论规则,而仅仅是我们寻求达到目的的特殊语境关系。由于“科学方法论革新依赖于关于世界结构的‘真实发现’(substantive discoveries)”,“当代科学的许多方法论程序建立在我们对世界某种事物的发现基础上”。(38) 沃勒尔说“没有方法论原则是纯粹形式的。但这并不能如其所得出的结论那样,每一个这样的方法论都以世界的进一步发现而修正。”沃勒尔强调我们必须要“抵制从‘实在’(并且因此是严格可错的)到‘严格可修正’的推理”,虽然理论与方法之间确实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但我们不能因此过于极端强调它们间的“不可区分”,只有从劳丹宽泛意义上的方法论来理解科学方法,“狭义的方法可能是实在的,但没有证据表明需要认真考虑它们是可修正的。”(39) 劳丹在这里还是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之中。

总而言之,理论不仅解释了方法论规则的成功,它们也为方法论提供了规范力。在这个意义上,认识论的合理性还是有依据的。但劳丹通过工具主义来实现方法论自然化和规范化的统一的努力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他忽视了工具主义论证背后的认识论因素。西格尔认为劳丹对科学价值的分析基本是概念性的,这与自然主义重视经验检验的态度相矛盾。更重要的是,这说明自然主义不可能在内部为自己做出有效辩护,使方法论规则得到证明的并非是方法与目的之间的工具关系,而应该是这些规则的认识论特征。劳丹也承认,“某项既定的探索活动,只要我们有根据相信其探索过程有可能实现我们的目标,那么该活动就将是合理的。”(40) 但这种依据将会是什么样呢?它们本身不会是“工具”,而应是一些认识论证据。因此,仅有工具合理性对于自然化认识论来说是不够的,还需要目标的合理性,因为如果追求一个非理性目标,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理性行为。也就是说,劳丹仅仅强调通过工具主义实现自然化与规范化的融合以避免相对主义是不够的,也是不可能的,方法论的理性化和规范化是难以超越的。

注释:

① Larry Laudan.Progress or Rationality? The Prospects for Normative Naturalism.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1987,vol 1.p.19.

②⑩(12)(18) John Worrall.The Value of a Fixed Methodology.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1988,vol.2.p.276,p.274,p.274,p.274.

③ Harvey Siegel.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naturalized philosophy of science.Philosophy of science.1996,vol.3.p.116.

④ W.V.O.Quine.Epistemology Naturalized.Naturalizing Epistemology.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1997.p.25.

⑤ Hilary Putnam.Why Reason Can't Be Naturalized,in Realism and Reason,Philosophical Paper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p.244.

⑥(11) Larry Laudan.Progress or Rationality? The Prospects for Normative Naturalism.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1987.vol.1,p.19,p.24.

⑦⑧⑨(14)(15)(30) L.Laudan.Beyong positivism and relativism.Westviewpress.1996,p.24,p.24,p.24,p.274,p.272,p.34.

(13) Larry Laudan.If It Ain't Broke,Don't Fix It.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1989,p.369.

(16)(17)(38)(39) John Worrall.Fix It and Be Damned:A Reply to Laudan.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1989.vol.3,p.376,p.387,p.387,p.387.

(19) L.Laudan.Science and Value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p.41.

(20)(21)(22)(25) Siegel,Harvey.Scientific Rationality as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1989.vol.20,p.379,p.380,p.377,p.383.

(23) Karyn L.Freedman.Normative Naturalism and Epistemic Relativism.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2006.vol.3,p.310.

(24) Warren Schmaus.The Empirical Character of Methodological Rules.Philosophy of Science,1996,p.99.

(26) L.Laudan.Methodology's Prospects.PSA,1986.vol.2,p.349.

(27) Harvey.Siegel.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naturalized philosophy of science.Philosophy of science.1996,vol.3.p.118.

(28) W.V.Quine.Ontological Relativity and Other Essays,Columbia UP,New York,1969,p.87.

(29) Dan Mcarthur.Normative naturalism and the relativised a priori.Journal for Gener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2005.vol.36,p.342.

(31) L.Lauden.Aim-less Epistemology?.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90.vol.21,pp.318-320.

(32) Siegel,Harvey.Laudan's normative naturalism.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1990.vol.21,p.295.

(33) G.Doppelt.The Naturalist Conception of Methodological Standards in Science:A Critique.Philosophy of Science.1990,p.7.

(34) Siegel,Harvey.Laudan's normative naturalism.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1990.vol.21,p.330.

(35) Resnick,D.Discussion:Are Methodological Rules Hypothetical Imperatives?.Philosophy of Science,1992,vol.59,p.499.

(36) L.Laudan.Relativism,Naturalism and Reticulation.Synthese 1987.vol.71,p.231.

(37) Quinn,P.Comments on Laudan's "Methodology:Its Prospects",in A.Fine and P.Machamer(eds.),PSA.1986,pp.355-356.

(40) L.Landan,Methodology's Prospects.PSA,1986.vol.2,p.349.

标签:;  ;  ;  ;  ;  

工具主义能使科学方法论自然化吗?论规范化自然主义方法论的发展前景与问题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