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资源的分类与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性论文,知识管理论文,图书馆论文,知识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引言
“知识正成为当代图书馆学的核心概念”[1]。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思想应用于图书馆的信息收集、整理、存贮、传播活动中,无论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还是工作实践都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诸多的适应性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对象——“特定的知识资源构成”便是首当其冲需要明确的问题。
波拉尼(Michael Polanyi)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与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2],前者指能够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媒质记录和传播的知识:后者指难以记录和传播的知识,这种分类方法给当代图书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术界逐渐接受其两者作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对象,并以此调整图书馆学研究和工作实践的目标、方法、流程。
问题在于,以文献为代表的显性知识原本就是传统图书馆在“藏书建设”理念下的工作对象,整合难度相对不大;而隐性知识的收集、采编、整合服务是知识管理赋予图书馆工作的新内容,清晰认识其概念内涵、类型划分、表现特征,继而进行整合应用,才能将图书馆知识管理落到实处。然而,已有的相关研究在隐性知识的概念框架构建方面或生搬定义、或主次混淆[3],对其类型划分和整合应用更是鲜有涉足,致使图书馆知识管理一直停留在概念推广和必要性阐述层次。基于此,探讨上述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
2.隐性知识的概念辨析
2.1隐性知识的界定
继承并发展先前的定义,笔者将隐性知识定义为无需或难以记录和传播、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常识、经验、感悟、诀窍等精神财富。隐性知识既难获得又难以理解和交流,主要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是相对主观的,这类知识往往是以非结构化的、非正式的方式存在,具有专有性。隐性知识是在技能为基础的活动中创造的无形资产,隐含在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在决策和行动中体现出来。
2.2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比较
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提出,其对比关系如表1所示。虽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表现特征不同,属性亦相反,但两者的划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难以记录、表达的隐性知识随着科技、物质条件的进步可转化为能够甚至易于表达的显性知识。因此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边界是模糊的。
表1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比较[4]
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对于显性知识的工作重点在于优化作业流程、筛选文献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扩大传播范围;对于隐性知识的工作重点在于转变工作观念,识别、提取、精炼隐性知识,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建立隐性知识库,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3.隐性知识的分类
3.1一般隐性知识的分类
在某一时点上,对于绝大多数隐性知识来说,尽管还没有成熟到有必要或易于整理、记录的程度,但依然是人们以为其存在合理的成分,不自觉用以指导自身思想和行为的“纲领”。从人们获取隐性知识的途径来看,可将隐性知识分为如下四类:
(1)常识。常识是指人们根据以往经验和直接感受而取得的知识。人们凭常识可以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的种种问题。常识帮助人们对各种事物和现象做出判断,发现问题。某些常识性知识具有有形记录、专门学习的途径,但人们常常避免这些方法,直接在工作、生活中通过口头传授、模仿、观察而获得。
常识是有价值的,人们凭借常识得以在社会中相互沟通和共同生活,常识是人们接受新知识的基础。然而,常识毕竟不够深刻,它没有经过严格和系统的证实,只是接受“人人皆知”的准则来判别是非或合理与否,违反一般的习惯和做法就不合理。
常识既然是个人亲身经历所获取到的知识,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空环境和经历的事件各不相同,因此,所具备的常识也各异。正是个体间常识累积量的差异,为隐性知识的共享造就了可能和必要性。
(2)经验与诀窍、思辨与顿悟。人们重复活动中的经验会形成常识,并且熟能生巧,获得诀窍。这些隐性知识无法描述,但却可通过启发、诱导、示范等手段进行传授。
此外,涉及人的价值观和偏好的领域以及发现新知识的过程,以可重复、可建模、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方法往往无能为力,常运用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力。爱因斯坦在一封信中写道:“无论是在写作的时候还是在论述的时候,所使用的单词或语言对于我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几乎不起丝毫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实体只是某些符号以及时而清楚、时而模糊的意向,它们可以‘自愿地再生和复合’”,“对我来说,上面所说的思维元素是形象的,并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一些无意识动作。只有当这种思维的前因后果已为我完全确定并能再现的时候,我才去努力寻找表达思想的语言或符号。”爱因斯坦所描述的这个前期阶段可理解为直感思维。
还有无数的科学家描述了类似的模糊思维过程。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描述他一个好几年没有证出来的算术定理,他说:“但在两天前,我突然证出来了,这简直不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由于上帝的恩赐。如同一个闪电那样突然出现在我脑海中,而且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我自己也说不清现在这种思路与以前我所认为颇有成功希望的想法之间究竟存在什么联系。”
专业人员或科学家的这种诀窍、创作灵感及其萌发时的“工作状态”是最宝贵的一类隐性知识,若能创造条件,有效地给予提取和共享,将极大地促进知识创新。因此成为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3)因袭知识。人们有许多共识和约定俗成的说法,如冬小麦的秋播夏收,稻谷的清明前插秧伏天收割,月晕生风、初润而雨等等,这些都是前人知识的积累。人们只是接受它,极少去研究和验证,这种因袭是人类知识进展不可缺少的方式,任何一个人都是处于承上启下的继承地位来开发新知识的。
然而,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致使大量的因袭知识濒临灭绝,如河南开封的家传年画制造技术,大量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地方药方等,挖掘这些因袭而来的隐性知识,不仅可传承发展这些技艺,服务、美化生活,而且对保护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意义重大。
(4)权威辐射。人们的知识许多来自心目中的权威。像孩提时期的父母,幼儿园的老师,青少年时期所崇拜的教师或社会人物,有声誉的政治家、科学家、医学专家、教育家等,他们往往成为知识的来源。他们的生活饮食习惯、言行举止气质、为人处事方法、品质修养情操都成为别人效仿、追随的对象,这种影响和知识的传播过程是潜移默化的。
知识无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求助权威看作是最有效、最令自己放心的求知方式。但必须认识到,通过权威辐射获取有效隐性知识的前提是:建立适当的机制筛选出真正的权威。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应该在这方面开展开创性的工作。
3.2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组成
黄克文(2002)在《知识管理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一文中将图书馆的隐性知识分为人的隐性知识和图书馆隐性知识[5],前者包括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隐性知识和读者的隐性知识(反馈信息):后者指图书馆组织的经验和形象中包含的隐性知识,尤其指图书馆长期积累的办馆思想、方法、规律以及图书馆的品牌。
不否认上述的分析有可取的地方,但笔者认为其对隐性知识的理解过于局限或笼统,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对象之一——隐性知识,应该包括散落于社会角落、存储于人们头脑之中的未成型、未记录的社会百科常识、工作生活经验、科学研究灵感、业务创作状态、问题处理诀窍等各种知识。它是与人类文明留存下来的显性知识相对的一个庞大信息、知识库,其中包括读者的反馈、馆员的经验、图书馆的品牌,更包括这之外的巨量“无形文献”。合理、有效地挖掘、编排这些隐性知识,甚至只是创造条件让广大读者实现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将大大扩展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范围,增强对社会提供文献、情报、知识的服务功能,促进图书馆工作跃升到新的层次。
4.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应用
分析知识资源的构成只是知识管理的起点,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在图书馆知识管理过程中,对于社会隐性知识的获取和营销,提出如下的途径构想:
(1)构建知识地图。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某组织知识资源总目录及各知识款目之间的综合体。图书馆知识地图的描绘可包括这样两个过程;一是建立图书馆知识资源总目录。可根据上述的知识资源构成图来建立,它应有别于传统的图书馆典藏目录,必须加入隐性知识资源部分。二是描述目录内各款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包括:人与文献之间、各类文献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传统载体与现代载体之间等多种联系。并且随时间和环境变迁随时修改这一动态系统。
(2)建立专家隐性知识信息系统,对大型图书馆,针对不同文献类别,聘请特定专家组成隐性知识导航专家组,对不同学科、类别、领域的非文献知识的检索、咨询、讲解、交流进行指导,并借助于专门建立的信息系统在线完成。力求以专家隐性知识系统为基站,收集、营销特定领域内专家群体的隐性知识。
(3)建立读者、馆员BBS论坛系统。为读者、馆员、出版商等多元主体提供广泛沟通的信息平台,借鉴高校论坛系统的板块设置,实现图书馆周边人群的隐性知识共享。并定期整理隐性知识资料,编排发行二次文献,创立图书馆知识管理新的经济增长点。
(4)深入、广泛收集社会隐性知识。通过同类或区域图书馆间隐性知识库的共享、共建,扩充隐性知识储量,构建与显性知识服务匹敌的隐性知识虚拟服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