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的阶段性经验介绍
哈尔滨市道外区教师进修学校 刘羽芬
2016年9月13日,中国核心素养课题组向社会发布了核心素养框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关注“面向未来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我们必须要找到打开这门课程核心素养的钥匙。
2016年9月小学一年级将《品德与生活》教材换成了《道德与法治》教材,课程标准依然依据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将课内学习延伸至其它学科的学习或校内外其它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新的教材,新的思路,给教师们留出了更多的创意空间,为了进一步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科层面的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区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策略》的研究,本课题研究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方法,寻找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最佳整合点、依托点、切入点,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我们找到了——“整合”这把打开《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钥匙。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道德与法治课上最大的误区就是说教化,教学活动盲目,有的学校教师将几本教材罗列讲授,有的学校教师将几课时内容合并一课时进行教学,有的学校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大半堂课让学生画画、看图说话、表演节目、计算数据、看动画片、讲故事等,整合目的不明确,缺乏不同学科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相互整合,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我们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将整合的理念转化成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走出一条整合的创新之路,让我们的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教学观。让我们的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它学科教学整合的平台上自主学习,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为日后能成为一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课题组成员每学期都要至少交流4篇整合教学设计,每学期我们都要选出4篇典型教学设计进行全区课堂教学交流,团队教师进行互动式课例展示,让教师们在面对面交流中,在微信群中提出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大家互相研讨,诚恳提出自己建议,就学科教学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整合其它学科课程资源畅谈自己想法,各位教师在不同意见之后进行对比分析,在倾听、接纳、互动、争辩、协商中达成共识,形成自己新的教学思路,形成最后的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的整合课堂教学设计,所以说每位教师专业成长都是团队智慧的结晶。课题组教师通过现场展示和利用微信群进行了学习、课例研讨与交流活动,围绕教学开展教学设计思路、策略和流程等内容的交流,经历了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争鸣、理论的提升,帮助教师完善思路,拓宽视野,为每位教师写出自己独特的整合教学设计打好基础。这样既可以让其他成员避免犯重复性的错误,又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策略,同时,成功经验得以推广。
实践中我们要基于经验,小处着眼,深刻挖掘,注重理论提升。老师们实验时选择的切入点要小,可以是和绘本整合、和德育活动整合、和其它学科整合、和班队会活动整合、和学生生活整合、和信息技术整合等。要找出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教学方法的结合点、教学进度的结合点、教育目标的结合点,组织线索的结合点,教学活动的结合点,课堂教学上的结合点,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点。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主,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进行协同教学,不是几个学科或相近学科的叠加,更不能把几个学科的内容平均罗列进行,而是以一个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与它整合的一种整合实施路径,如何找到整合的学科,整合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进行了深入备课,深度思考,努力找到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的点,并且要突破这个整合点,真正在整合中提升教学的质量。要考虑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哪个环节需要渗透什么学科知识,运用什么学科的技能,要非常合理地进行安排和运用。
研究成果
1、整合课例有和绘本整合12课、和德育活动整合6课、和其它学科整合18课、和班队会活动整合7课、和学生生活整合22课、和信息技术整合11课。
2、道德与法治课开发的课程资源
在老师们课例中体现的课程资源有:教材、实物、课外等实物资源;学生、家长、其它学科教师、社会一些行业人士等人力资源;学校、社区、社会等场景资源;课件、网络、影视等多媒体资源;具有特色的地域资源;美术、音乐等其它学科资源;学生生活资源;课堂生成资源等。开发课程资源时教师们紧紧围绕三维目标,注意了开发的度与量;注重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善于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关注了活动式教学,关注了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全面性和达成度。开发的资源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社会实际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很有思维含量。
3、课堂教学特点
课题组每位老师在备课时都能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把握教材并用好教材。课例中我们看到所有位老师都确定了全面(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与能力;知识),明确,透彻,规范的教学目标,开展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媒体,学生与环境,学生与生活……的多元互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都利用情境引入,揭示目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目标,归纳提炼,明确目标,深化拓展,内化目标,总结延伸,升华目标。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学习方式。
4、实践价值:有效指导了我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教育行为;有效规范了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工作行为;提升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素质;注重了知识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改善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方法;建构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评价体系;探寻创设教学情境产生情感共鸣、整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资源的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品质的方法。
一年多来,我区实验教师用行动践行了整合——打开《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钥匙这个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每位实验教师都能做到以人为本,重研究重资源,深挖教材内涵,找准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注重课堂效率,做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整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也深知研究永无止境,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们会在课程改革中大步前行,会顺素养之势,为学生幸福人生铺就底色,利用整合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论文作者:刘羽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学科论文; 法治论文; 素养论文; 道德论文; 教师论文; 核心论文; 学生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