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中的冷战表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表征论文,银幕论文,冷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6-0171-09
从四十年代末①到九十年代初,冷战绵延近半个世纪,从外交到政治,从意识形态到日常生活,冷战意识四处蔓延,无孔不入。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自然不会例外。好莱坞的敏锐嗅觉融政治和商业于一体,在银幕上大显身手,电影中的冷战表征已成为人们认识冷战、了解冷战、发现冷战和反思冷战的一个重要渠道。冷战时而置身前景,时而又退隐为背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好莱坞对冷战的表现内容和方式也不同。在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美苏冷战爆发,对峙势态迅速上升,美国国内反共反苏气氛日渐趋浓,这也成为了银幕上的一个常见主题;六、七十年代对峙出现缓和趋势,五十年代占主导地位的“一致化”社会形态在日趋高涨的黑人民权运动、青年反文化运动和各个阶层的反战运动等裹挟下开始变化,对于冷战的反思则形成了银幕上的一种潮流,而与此同时,冷战也为电影人讲述各种引人入胜的故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背景;八十年代里根时期,冷战似乎在一夜间阴魂重现,里根上台之初对苏联态度强硬,称苏联为“邪恶帝国”,让人们又想起了冷战开启时的杜鲁门主义,把世界一分为二,自由世界对峙专制国家。八十年代的银幕上也随之出现了对冷战的怀旧情绪,崇尚武力的影片成为了好莱坞冷战电影的拳头产品。
冷战起始于美苏外交关系的变化,从二战时的盟国到战后的短暂合作再到很快步入对峙的局面,美国对苏关系的变化形成了冷战初期的一个主要特征。可以与之类比的是,好莱坞在表现美国与苏联的关系时也经历了一个类似的变化过程。战争期间好莱坞生产了几部赞誉苏联的电影,成为了美苏友好关系的见证人。其中有两部电影后来成为了歌颂美苏关系的经典,值得一提。1943年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出使莫斯科》(Misson to Moscow)是一部带有浓厚的赞誉苏联气氛的影片。电影改编自美国前驻苏联大使约瑟夫·戴维斯的同名回忆录。戴维斯受罗斯福指派,在1936年至1938年间任美国驻苏联大使,回国后于1941年出版回忆录。电影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戴维斯赴任过程以及在苏联的所见所闻,影片着重记述了苏联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坚决态度和行动,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电影中斯大林被描述成一位具有深邃眼光、睿智头脑、态度和蔼可亲的长者,影片中的戴维斯还亲历了莫斯科审判的过程,对苏联当局对布哈林等人的判决表示认同。这部电影的拍摄据说得到了罗斯福的直接授意,目的是为美国加入反法西斯战争做舆论准备。1944年米高梅公司出产《俄国之歌》,同样也是热情洋溢地为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高唱赞歌。影片讲述一位美国音乐指挥家到苏联巡演,爱上了一位漂亮的女钢琴师,他们一起在苏联各地演出,见证了苏联人民无忧无虑、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但这种美好生活被德国法西斯的入侵打破了,美国指挥家回国,而他的恋人则投身到了保卫家乡的战斗中去。
四十年代末冷战开启后,这两部影片都成为了国会非美活动委员会的指控对象,《出使莫斯科》的剧本撰写人上了黑名单,《俄国之歌》(Song of Russia)中饰演美国指挥家的好莱坞影星罗伯特·泰勒也在1947年被该委员会召去作证共产主义对好莱坞的影响。好莱坞也紧跟冷战的步伐,生产了一大批符合冷战形势需要的影片,其突出的主题是反共、反苏。在1947年至1954年间,有五十多部含有这个主题的影片在好莱坞出产,这个举动似乎是要表明与此前亲苏行为的决裂,同时也是对自己曾经有过向共产主义的示好表示忏悔。这些反共影片在五十年代更是直接迎合了当时社会中把任何“邪恶”的东西都与共产主义挂起钩来的简单思维逻辑,对广大观众来说,尤其是美国社会的中产阶级而言,这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意识形态宣传和灌输。
这些影片的一个最明显的目的是要突出美国“共产党分子”的形象,让观众看清楚他们的行为和言语特征及行动目的。所谓“共产党分子”都是指美国共产党以及受共产党影响的人,他们的形象都有一些共同点,比如穿戴邋遢,面容凶恶,走路身子倾斜,暴力倾向明显;不过更多的是另外一种面貌,这些人往往是衣冠楚楚,一幅很文雅的模样,但那只是表面现象,实则他们是一些阴谋分子,在背后策划各种活动,西装领带的模样更能表现出他们的伪善;他们往往阴险狡猾,且冷酷无情,对表露出不满情绪的同类下毒手,毫不手软。他们的阴谋活动通常是组织工人罢工,或者是收集情报,搞破坏活动,而驱使他们搞破坏的指令则会是直接来自莫斯科。好莱坞在表现这些“共产党分子”的形象时,直接套用了一些犯罪片的模式,这样使得观众能够很容易地将这些人对号入座。在一些行为细节上,表现出一些罪犯共有的特征,比如他们在抽烟时往往会将烟从鼻孔里喷出来,这表明他们即将要开始害人的行动。此外,“共产党分子”的行为还常常被描述为与美国中产阶级的一些生活方式和家庭理念格格不入,比如他们对动物很残酷,他们缺乏幽默,他们说话声音很大,往往近似咆哮,他们好像都没有孩子——这似乎是要告诉观众,这是一些不会有孩子的人。如果说他们自己有家庭的话,那么他们的行为往往给家庭带来极坏的影响和破坏,而这是在情感上对中产阶级观众的一种严重打击。
我们可以以几部此类影片为例加以具体说明。1951年华纳兄弟公司出品了《我为联邦调查局充当共党分子》(I Was a Communist for the FBI),影片根据一个名叫麦特·塞维蒂克的人写的故事改编,故事讲述了他本人的事迹,这个人是联邦调查局的探员,曾打入美国共产党组织达九年之久,为联邦调查局报告组织的活动。影片描述了塞维蒂克的机智和勇敢,赢得了组织头目的信任,通过他的视角,让观众看到了“共产党分子”的阴谋活动,煽动工人罢工,在暗中组织打手凶狠殴打来劝说工人回工厂的工会人员,并嫁祸于犹太人。这个联邦调查局的“间谍”需要忍辱负重,一方面要与“共产党分子”周旋,另一方面则要忍受家庭的冷眼相对,因为他的“共产党分子”的身份,他去看望生病的母亲时,遭到兄弟们的责骂,后来母亲病逝时,他的家庭成员拒绝告诉他这个消息,而更让他不能忍受的是他自己上中学的儿子告诉他“永远不要再靠近我”。但为了完成他的使命,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他给他儿子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这封信被他儿子的老师、一位女“共产党分子”发现,但她没有告发他,而是深深感动于他的行为。影片的后半部分描述他保护这个老师脱离险境;最后在国会非美活动委员会的质询会上他当场揭露了那些“共产党分子”的身份和阴谋活动,他的作证使得他们的犯罪行为得以成立,得到了法律的制裁。影片结尾时,他儿子回到了他的身边,为他的父亲骄傲不已。这是一部典型的充满了冷战话语的电影,“共产党分子”虽则西装革履,实际上却是凶神恶煞,而那位联邦调查局的卧底者则是有勇有谋,且富有人情味,在保护那位女老师的戏中,他则更像是一个西部片中的孤胆英雄,一人独战几个“共产党分子”的武力围攻,毫不费神地把他们一一消灭。相比于好莱坞的犯罪片,这部影片中英雄与罪犯的特征与区别更是一目了然,一清二楚,这当然是很适合冷战的宣传。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也采用纪录片的方式,与1943年的《出使莫斯科》类似,影片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故事类纪录片的提名。通过这部片子的拍摄,华纳兄弟公司似乎是完成了一种赎罪仪式,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影片依据的原故事的作者塞维蒂克后来被披露有醉酒和精神问题历史,其所讲述的故事真实性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悬疑。
饰演这部影片中塞维蒂克的演员是好莱坞小有名气的弗兰克·赖武乔伊(Frank Lovejoy)。在1952年的一部同类影片《大个子杰姆·麦克莱恩》(Big Jim Mclain)中,好莱坞则启用了大明星约翰·韦恩(John Wayne)饰演影片中的国会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调查人员。这位大个子和他的助手一起到夏威夷调查一个共产党组织的小集团,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破获了一起阴谋活动,但他们也付出了代价,麦克莱恩的助手被“共产党分子”谋害了。同样,这部影片也展示了“共产党分子”的阴险狡诈,无情恶毒,他们的阴谋同样也是密谋罢工,他们也是接受来自国外的指令搞破坏活动;同样,他们的行为也会给普通家庭带来严重打击,影片通过麦克莱恩的走访调查,描述了一个移民家庭的儿子参加了美国共产党组织,本来这个家庭的那对老夫妻可以颐享天年,但现在却整天要为儿子担忧,惶惶不可终日。值得一说的是,麦克莱恩本人在夏威夷的生活与这家人形成了鲜明对照,他在调查过程中偶遇一位女护士,很快就恋上了她,两人卿卿我我,驾驭快艇出海兜风;一边是通过他的调查让观众看到了那些“共产党分子”的邪恶形象:凶狠、歹毒、残酷,另一边则是让观众感受麦克莱恩自由自在、风光无限的浪漫恋情,这种对照方式显然是有意为之,影片处理故事的这两个方面的格调也是截然不同,前者是色调阴暗、沉重、呆滞,后者则是阳光笑语,充满喜剧色彩。通过这两方面的对比,“共产党分子”的不近人情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此类影片中,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从思想“深度”上来看,最值得一提的是一部1952年的影片《我的儿子约翰》(My Son John)。该片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美国人家庭的故事,爸爸妈妈和三个儿子,两个小儿子是双胞胎,棒球健将,影片开始时,这对双胞胎双双参军即将上朝鲜战场,他们是母亲的骄傲,但妈妈的心中更牵挂的是大儿子约翰,文质彬彬,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在华盛顿工作,不过具体干什么工作,她并不很清楚。在母亲心目中约翰机智幽默,很有学问,但也比较激进,时常会对父母说上几句讽刺的话,尤其是对父亲态度不敬,讥讽父亲那种老派爱国主义姿态,两个人闹出不大不小的矛盾。但这些都不重要,最让母亲放心不下的是,她怀疑约翰与美国共产党有关,因为联邦调查局的人来她家里调查过他儿子的行动。所以她乘约翰在家的时候,询问约翰,但约翰矢口否认,直到后来母亲亲自到了华盛顿,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儿子的秘密,她不得已把她的发现告诉了联邦调查局。而此时的约翰似乎也开始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思,决定要脱离组织,但他的想法被组织发现了,随后遭到了他们的暗算。此前约翰已接受向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发表演讲的邀请,他知道自己的处境,事先录好了演讲内容。影片结尾的场景是学生们在礼堂里聆听约翰的讲话录音,他告诉学生们他是如何迷恋上了激进思想,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在讲话的最后他告诉学生们他是这个国家的敌人,是外国势力的仆人,“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谎言,我是一个叛徒,我是一个美国本地的共产党间谍”。约翰忏悔的声音在礼堂里回响,这也让他的父母感到了一份安慰。如果说其他同类影片依循的往往是一种犯罪片的模式,那么这部电影则更像是一部情感伦理片,而情感的冲突则发生在母亲和儿子之间,对“共产党分子”的反面刻画与儿子和母亲间的冲突形成了两条平行线。在美国社会和文化中母亲往往会成为理想化和浪漫化的对象,是社会和家庭道德的守护神。在五十年代的美国,母亲的这种象征意义尤其突出。约翰与母亲的冲突,特别是对母亲的撒谎,母亲拿着《圣经》让约翰发誓与美国共产党没有关系,约翰按照母亲要求举手发誓,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母亲这个道德守护神的亵渎,从观众的角度来说,约翰便是一个毫无道德可言的人,而他后来的忏悔则是说明受到了母亲道德力量的感召。通过母亲与儿子的冲突和对比,所谓的“共产党分子”隐藏的面貌得到了揭露,而约翰的被杀则更是表明了组织的危险和冷酷无情。由此也会遭到大众的蔑视,影片在这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
除了一些反共宣传电影外,冷战也为五十年代的一些影片提供了故事背景,与冷战有关的一些事项则成为了电影的主题,如神秘的核材料以及人们对核力量的恐惧。1955年的《死亡之吻》(Kiss Me Deadly)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影片的主要人物是一个洛杉矶私人侦探,在一次偶然事件中发现了一个神秘组织,其中有些人在寻找一个神秘的铁盒子,里面被认为是藏有宝贝。这个神秘组织中的一个女性人物后来干掉了她的上司,一人独占了这个盒子。但当她打开盒子时,里面根本没有什么宝贝,而是放射性材料,这些材料溢出来后迅速燃起熊熊大火把她吞噬在其中。美苏冷战对峙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双方的武器竞赛,而核武器在五十年代成为了两国倾力发展的对象,美国于1945年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美国氢弹爆炸成功,四年后苏联也拥有了氢弹。对于核武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核力量的恐惧也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话题②,这部影片改编自畅销小说家米基·斯皮莱恩的同名小说,采用惊悚和恐怖片的模式,非常巧妙地表达了这种恐惧心理,票房也很好,而冷战与核武器这个主题在十年后会再次在阴谋上重现并得到更深层次的探索。
用冷战作为电影故事叙述的背景也成为了一些大导演的常用手段。悬疑电影大师希区柯克在五、六十年代拍摄了一些与冷战有关的一些影片,包括《知晓过多》(1956) (The Man Who Knows Too Much),《西北偏北》(1959)(North by Northwest),《冲破铁幕》(1966)(Torn Curtain)和《托巴兹》(1969)(Topaz)。前两部电影把冷战作为一种模糊的背景,后两部则直接与冷战相关。《知晓过多》的故事讲述了在摩洛哥度假的一个美国人家庭遇到的各种神秘事件,他们的孩子被一个神秘组织绑架到了英国,孩子的父母亲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最终单枪匹马救出了孩子,同时还制止了一起暗杀事件,还帮助打掉了那个神秘组织。《西北偏北》是希区柯克的名作,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广告经营商,他被一个间谍组织误认为是政府暗探,遭到了追杀,最终在一个双料女间谍的帮助下脱离险境,并成功消灭了那个间谍组织的头目。这两部电影里都出现一个神秘的组织,而且还都有着国外背景,但同时似乎又和政府有着某种关联,希区柯克试图通过这种复杂的关系来表明冷战造成的复杂国际背景。不过,这两部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些普通美国人和冷战没有多少关系,他们被偶然卷入到了这种复杂关系之中,这多少也说明了冷战其实是无处不在。影片赞扬了这些普通美国人的超人之勇和机智,依靠个人之力摆脱险境,希区柯克实际上是通过他们的行为赞颂了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精神,而在冷战背景下,这种个人主义精神则更凸现了美国价值观的重要和优越。这一点在后两部电影中则有更明显的表现。
《冲破铁幕》讲的是一个研究火箭的美国科学家在丹麦开学术会议时,突然消失,后来出现在东德境内,东德政府宣布他叛逃到了这个共产主义国家。实际上他的真实目的是利用叛逃的名义和东德的一个科学家合作,乘机获得一个对研制核武器至关重要的一个数学方程式的机密。与这位科学家一同在丹麦开会的女朋友不知真相,暗中跟踪他也来到了东德,影片于是讲述了这两个美国人在东德的各种惊险经历,他们获得了机密,并在自由世界在东德的地下组织的帮助下,逃脱了东德秘密警察的追捕,回到了自由世界。《托巴兹》讲述的是以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为背景的间谍故事。一个苏联克格勃高级间谍叛逃到了英国,之后与其家人一起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从那位苏联间谍口中得知,苏联要在古巴布置导弹,美国人于是招募了法国驻美国大使馆的一位外交人员兼特工德福拉,这位特工通过巧妙安排从来美国参加联合国会议的古巴官员那里偷窃到了一份导弹布置方案,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德福拉亲自来到了古巴,在古巴地下组织的帮助下得到了导弹布置实景图。这个法国特工因为帮助美国人被法国政府召回到了法国,临离开美国时,从美国人那里得知在法国情报部的高层有一个苏联人安插的名叫“托巴兹”的秘密间谍小组。回到巴黎后,德福拉和他的家人历经艰险,终于让那个秘密间谍组织的头头露出了水面,却原来那个人是他的朋友和情报部的同事。
这两部电影与前面两部不同的是,冷战从背景走向了前景,《突破铁幕》中的那些有关东德的描述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缺乏自由、生活拮据、很多人向往西方世界的国度;而在《托巴兹》中,观众则看到了一些古巴人对政府的反抗以及古巴高官和警察对他们的镇压和杀戮。与前面两部影片一样,这两部电影也是对个人英雄的歌颂,前者是一位假扮叛逃间谍的美国科学家,后者虽是一位法国人,但在为美国人服务,这两位个人英雄都能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深入“虎穴”获得情报。不同的是,前面两部电影叙述的完全是个人行为,而后两部中的个人完成的却是国家交给的任务,显然,这里的“个人”更具有了一种代表国家的意味。但不管怎样,个人主义的精神都是值得颂扬的,而这或许正是希区柯克的冷战电影要表述的象征含义。
在对冷战作出正面表述的同时,对于冷战的反思、乃至批判也开始在银幕上出现。前面提到的《死亡之吻》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表现了对作为冷战标志的核物质扩散的反思,进入六十年代后,这种情况在银幕上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1960年一部根据英国小说家格林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们的人在哈瓦那》(Our Man in Havana)对冷战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部电影也是一部间谍片,但与希区柯克的电影不同,影片尽管也有谋杀事件出现,但没有多少惊险的情节。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假戏真做的间谍的故事。影片故事发生在革命前的古巴,英国特工组织试图招募在哈瓦那经营吸尘器生意的英国商人詹姆斯。因为需要钱,詹姆斯同意成为英国间谍,他的一个任务是发展特工人员,但詹姆斯根本不知道如何行动,于是他便随便把他认识的一些人的名字上交给他的上司。此外,他还把吸尘器的图片放大,这些东西看上去很像火箭发射台,英国情报部门在伦敦的头目看到这些照片后认为詹姆斯的工作很有成效,特别派了两个工作人员到哈瓦那协助他工作。这让詹姆斯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与此同时,英国人在哈瓦那的对手发现了詹姆斯的行为,开始对他采取行动,他认识的一些人遭到了谋杀。詹姆斯也因此假戏真做投入到追杀谋杀他的朋友的行动中去。最后古巴警察把詹姆斯驱逐出境,他回到了伦敦,詹姆斯的上司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误,并没有揭穿詹姆斯编造的谎言,相反,给了他荣誉,指派他到一所间谍学校去教书。这部影片被评论者视为具有“十足的幽默”(Crowther,1960),其实,与其说是幽默还不如说是讥讽。詹姆斯的假戏真做一方面是出于他对于金钱的贪欲,另一方面则是陷入了为他所不知的真实间谍战的凶险环境之中,他编造出的一些假特工们成为了真实间谍战的牺牲品,这可能是他从未想到过的,这多少可以说明冷战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另一方面,英国情报部门能够那么容易地接受詹姆斯的假情报,且事后还要维持詹姆斯的身份不被揭穿,这则表明冷战这种看不见的硝烟给了一些人制造自己存在的理由。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冷战思维。相比于这部影片的喜剧加讽刺的表述方式,五年后同样也是间谍片的《来自冷战的间谍》(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则更具有苦涩的滋味,冷峻、阴郁的色调。英国情报部派驻西柏林间谍机构的头目利马斯因为工作失误叛逃到东德。东德情报部门对他很重视,因为从他给予的情报中,他们得知东德情报部门的一个名叫蒙德的高层官员有可能是英国间谍,但这个情报并不很确切,这使得东德情报官员费德勒感到很棘手,因为是他从利马斯那里获得的这个情报。之后,蒙德和费德勒都遭到了逮捕,但后来利马斯被发现他的情报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此时他的英国女朋友派瑞也被带来作证说明他有可能作假,在这种情况下利马斯不得不承认他其实是英国间谍。于是,蒙德被释放,而费德勒则被枪决。正当利马斯以为他的任务没有完成,他也即将被枪决时,蒙德释放了他,原来这正是英国情报部门的计策,利用他的叛逃达到消除费德勒的目的。影片结尾时,利马斯和派瑞到达了柏林墙边,利马斯先翻越墙准备进入西柏林,派瑞爬上墙的一半,此时突然响起了枪声,利马斯看到派瑞从墙上掉了下来,他跳下墙来救派瑞,这时响起了第二声枪响,影片就此结束。柏林墙边的枪声结束了利马斯的间谍生涯,也同时结束了他的生命,在这场间谍连环套的游戏中,其实无所谓赢家。这些落在陷阱中的间谍们只是一些被随便摆动的棋子,他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纽约时报刊登评论说,影片表现了间谍游戏中的“欺骗、无信、恶行、肮脏的行为”。但更重要的是,这场“肮脏”的游戏表明,冷战双方都是这场游戏的幕后策划者,是它们一手导致了游戏的非人性的本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影片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揭示了冷战对人性的摧残,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如果说上面这两部冷战电影中的故事都发生在美国以外的地方,或许会有与美国无关之嫌,那么1962年的《满洲候选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则是一部与冷战中的美国紧密相关的政治讽喻片。影片开始的场景是在朝鲜战场,主人公雷蒙·萧和他所在的一个排的美国兵遭遇袭击后被捕,这些人后来被带到中国东北,一个苏联人领导的心理战术中心对他们进行了心理灌输和洗脑,雷蒙的战友们都认为是雷蒙拯救了他们。战争结束后,雷蒙回到了美国,他被当成了英雄,被授予荣誉勋章。但这时的雷蒙实际上已经在无意识中受控于他人,其中就有他自己的母亲伊莉娜。后者是一个隐秘的美国“共产党分子”,其丈夫、雷蒙的继父约翰是类似麦卡锡那样的参议员和副总统候选人,他指控美国国防部受到共产党人把持,他的言行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为他捞到了不少政治选票。约翰完全听从于伊莉娜,她的一个更大的阴谋则是要让约翰当上美国总统,这样就可以让美国共产党在背后控制美国,而这一切的成功都在于让雷蒙成为一个枪手,扫除她眼中的障碍。在伊莉娜的指示下,雷蒙在无意识中枪杀了他的恋人和她的父亲,参议员约旦,他是约翰的政治死敌。影片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是雷蒙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马可,他在军队情报部门工作,对雷蒙的行为产生怀疑后一直在跟踪他,最终让雷蒙明白了他的无意识行为是受人控制的结果。影片的高潮是伊莉娜指示雷蒙在共和党全国大会上暗杀总统候选人,这样副总统候选人的约翰就可以成为总统候选人。雷蒙选好了位置,枪口对准了目标,此时,马可也到了现场,试图阻止雷蒙,不过似乎已经无能为力。但最后雷蒙还是改变了目标,把枪口对准了他母亲和约翰。枪响之后,雷蒙随即自杀。这部影片情节复杂,构思奇异,讽刺意味浓厚,既讽刺了麦卡锡之类的政治丑角,也把矛头对准了美国共产党,实际上是利用美共这个视角,打了一把“红色恐惧”牌,其实质则还是冷战氛围中的反共思潮在作祟,其结果是对美共的丑化。
冷战中对核力量的崇拜和恐惧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则更是让人们看到核武器对世界的毁灭性危险近在咫尺。1964年的两部电影《奇爱博士》(Dr.Strangelove)和《故障安全》(FailSafe)用奇异的手法想象了核武器可能对人类产生的致命打击,成为这方面的经典影片。《奇爱博士》讲述的是美国空军战略基地长官杰克是一个偏执狂,断定苏联要用一种神奇的生化武器毁灭美国,于是他命令载有氢弹的轰炸机开往苏联领空待命,他的副手发布了命令,但后来意识到没有告知实施攻击的条件,即在确定遭到苏联攻击后再实施攻击,这就意味着派去的轰炸机要对苏联进行攻击。这位副手向长官索要召回飞机的密码指令,但遭到了拒绝。形势危在旦夕。美国总统一方面下令美国军队进攻杰克所在的空军战略基地,拘捕杰克,逼他交出密码指令,另一方面则与苏联驻美国大使商量解决对策,不料对方透露苏联已经制造了一种名为“世界末日”的巨弹,一旦苏联遭到核攻击,这个巨弹就会自动爆炸,整个世界就会陷入毁灭之中。召回美国轰炸机的密码终于得到了,那些没有被苏联打下来的美国飞机被召回美国,但有一架飞机因为受伤接收不到指令,还是飞向了目标。影片结尾时,出现了这样一个镜头:飞机指挥员到机舱里检查机门,他坐到氢弹的上面,这时机门突然打开,于是他就像西部牛仔骑在马背上一样,坐在核弹上面向着地面冲去。《故障安全》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美国空军发现可能袭击美国的可疑目标,战略基地发布指令,要求载有核弹的轰炸机跟踪这些目标,后来发现目标并无可疑迹象,于是基地发出指令要求飞机回来。但发出指令的设置突然发生了故障,向飞机下达了攻击莫斯科的指令,飞行员试图和基地核对指令,但无线通信受到苏联的干扰,无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执行指令向莫斯科发起核攻击。美国总统不得不在紧急时刻与苏联领导人商量解决办法,要求苏联帮助打下那些飞机,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一架飞机飞临莫斯科,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苏联因遭遇核攻击而进行反击,世界因而陷入毁灭的局面,美国总统想出了一个折衷办法:当核弹在莫斯科投下的时候,他也会命令美国自己的飞机向纽约投下核弹。影片结尾时,核弹已经在莫斯科投下,美国核载飞机也已飞临纽约上空,银幕上出现的是晴好天气的纽约,一派祥和。瞬间,这一切都将陷于毁灭之中。这两部影片的故事情节都很有点匪夷所思,但离奇的情节背后是冷战时代核武竞赛的自然逻辑,核武器的制造和对其依赖都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冷战双方非理性的极度膨胀,在捍卫所谓的国家利益的名义下,人类极有可能成为这种疯狂行为的牺牲品。根据影片中的说法,在核武器使用过程中都有一种“故障安全”设置,能保证设置万无一失,但这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实际上影片的情节表明,正是机器设置的故障导致了核毁灭的到来,另一方面,冷战导致的人的偏执狂——如《奇爱博士》中的美国空军基地长官,则会绕过这种“故障安全”,给人类带来人为的灾难。
冷战偏执狂形象也出现在同一年的《贝德福德事件》(The Bedford Incident)这部电影中。“贝德福德”是美国海军的一艘驱逐舰,舰长封蓝德是一位笃信冷战的海军老兵,对苏联抱有极大的敌意。“贝德福德”在格陵兰海域发现了一艘苏联潜艇,尽管苏美两国并没有处于战争状态,但是封蓝德还是命令舰艇紧紧跟上苏联潜艇,舰上其他一些人对封蓝德的做法表示了异议,但他都不予理睬。封蓝德的偏执行为使得全舰上下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贝德福德”于是一直与苏联潜艇处于敌对的对峙中。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封蓝德表示他不会先开火,但他手下的一个下级军官在高度紧张中误解了他的指令,向苏联潜艇发射了反潜艇火箭,封蓝德没有办法,只得看着苏联潜艇被炸毁,但几乎在同时,“贝德福德”舰上的官兵发现有一组鱼雷正向他们射来,这是苏联人发射过来的装有核弹头的鱼雷,封蓝德采取了躲避措施,但最终没有避开,轰然声中一团蘑菇云冉冉升起。这部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而小说则是取材于十九世纪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著名小说《莫比·迪克》,小说中的船长亚哈伯就是一个一心要征服一头白鲸的狂人,最终船毁人亡。这部电影中的舰长封蓝德也是这么一个偏执狂,不同的是他要征服的不是自然,而是他的对手和敌人——苏联潜艇,这种偏执狂来自一种狂热的信仰,本能地认定对方是要将自己置于死地的敌人,而保护自己的办法则是首先将对方置于困境,这是冷战思维中一些美国人笃信的逻辑。这部电影用一个虚构故事象征性地表达了这种冷战思维逻辑。
封蓝德的形象是作为一个讥讽的对象出现的,与此相反,冷战中的英雄形象也出现在银幕上。1968年的《冰封“斑马站”》(Ice Station Zebra)就是这样一部歌颂冷战英雄的电影。影片主人公费雷德是一艘美国核潜艇舰长,正在休假中的他突然被召回舰上执行一项神秘任务,到北极营救被冰雪围困的几位科学家。与费雷德一同前往的还有一位英国情报人员琼斯,此外还有海军陆战队的黑人军官安德斯和从苏联叛逃过来的间谍鲍里斯。费雷德对这些人的背景和行动目的一概不知,这给这次任务增加了很多神秘色彩。潜艇到达北极气象站点后,琼斯和鲍里斯开始到处找寻东西,这时从琼斯口中费雷德才得知,苏联人盗窃了英国人的一种先进摄影设备,里面有美国人生产的高级感光胶卷。苏联人把这个设备放到卫星上拍摄美国的导弹基地,但不料拍摄设备出了问题,把苏联的导弹基地也一同拍摄了进去,后来又出现一次事故,拍摄设备从卫星里掉出落到了北极一个民用气象站里,琼斯和鲍里斯的任务就是搜寻这个设备。在寻找过程中,鲍里斯露出了真面貌,原来他是一个双料间谍,他在暗中打昏了琼斯,但被安德斯发现,正当两人搏斗之时,琼斯苏醒过来,他误认为安德斯是敌人,开枪打死了他。但琼斯最后还是发现了鲍里斯的身份,把他打死了。之后,一排苏联伞兵从空中降落来到现场,包围了费雷德和他的士兵,费雷德命令交出找到的胶卷,苏联士兵于是把装有胶卷的盒子系上绳子运到在空中盘旋的直升机上,但当绳子上升到一半时,费雷德按动了此前他找到的一个雷管遥控器,装胶卷盒子里的雷管爆炸了。苏联伞兵上校眼看事已至此,只能宣布事件结束,他们撤了回去。这场面对面的对峙以双方不分输赢结束,但费雷德的沉着冷静还是表现出了英雄气概,他表现出的克制避免了与苏联人更多的武力冲突,这或许也反映了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双方要求缓和的姿态。
有意思的是,十五年后,这种面对面的对峙竟然会演变成面对面的交火。1984年米高梅公司出品了一部大胆想象苏联入侵美国的影片《红色降临》(Red Down)③。故事发生在1980年代的某一年,背景是北约大部分国家除了英国以外都撤出了北约,美国面临苏联和华沙组织的进攻的极大危险。9月的一个上午,在科罗拉多一个小镇,一所中学的老师正在上课,突然他看到窗外有一群伞兵从空中降落到了学校的操场上,他遭到了伞兵的枪击。小镇被苏联和古巴军队占领了。这所学校的两个学生杰德和他弟弟麦特以及他们的朋友罗伯特、丹尼、达尔在一家运动枪械店里武装了他们自己后,决定逃到山上打游击去,后来又有一对姐妹托尼和艾丽克加入了进来。这些年青人第一次袭击对象是来山上休闲的几个苏联士兵,打死了两个。之后他们正式开始了武装抵抗活动。苏联人对他们进行了报复,他们每一次行动后,苏联人就屠杀一些被拘的镇民,杰德和麦特的父亲就这样被苏联人杀害了。两个月后的一天艾丽克发现了一个从被击中的飞机上跳伞下来的美国飞行员安德鲁,从他那里这些年青人知道了一些情况,华盛顿、肯萨斯城等一些交通枢纽地方已经被核弹毁灭了,苏联人占领了中西部的很多地方,大批苏联军队越过白令海峡进入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在加拿大和美国边境地带,美国军队顶住了苏联军队的进攻,现在正处于胶着状态,美国分成了被占领区和未被占领区两大部分。苏联人希望能占领一个不被完全毁掉的美国,而美国也不希望在自己的国土上打一场核战争,所以目前的战斗使用的都是常规武器。安德鲁加入了年青人的武装斗争,帮助他们袭击苏联人,而苏联人也开始认真对付起这些游击队员来,战斗变得异常激烈和残酷,安德鲁和另外一个年青人牺牲了。后来的一次战斗中女孩托尼和其他几个人也战死了,六个月后只剩下了杰德、麦特、丹尼和艾丽克四个人。之后,杰德和麦特下山到镇上偷袭苏联和古巴军营,一去不归。影片结尾表明美国人最后还是把苏联人赶了出去,小镇上立起了一块碑以纪念那些为保卫家乡捐躯的年青人。这部影片背景想象出人意料,但拍摄手法却很传统,让人想起一些描述二战时抗击希特勒德军的游击队员的电影。有一个影评网站把这部电影列为“保守主义最为严重的电影”中第十五部(维基百科)。所谓“保守主义”当然是指对于苏联入侵美国的想象,但就八十年代的冷战气氛而言,这似乎也不出格。八十年代被称为“第二次冷战”时代,里根上台后要重振国威,大幅度提高军费开支,对苏联态度强硬。1983年在一次演讲时称苏联为“邪恶帝国”(Reagan),同年提出要建立反导弹战略防御计划,也就是“星球大战计划”,这些都是直接针对苏联。1983年8月31日韩国航空公司一家波音747航班飞入苏联领空,被苏联导弹击落,机上269人全部丧生,包括61个美国人,美国随即展开了对苏联的激烈的舆论攻击。在这种背景下,《红色降临》中对苏联人入侵美国的描述似乎也就可以理解,而那些拿起武器英勇抵抗入侵者的年青人则多少也是在象征意义上参与了对苏联的舆论攻击,冷战的气氛在他们的武装行动中又一次被燃烧了起来,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了五十年代冷战开初,杜鲁门政府对苏联的遏制态度。这部电影在评论者眼里并不看好,但票房却异常出色,这也说明了它适合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冷战情绪。
如果说《红色降临》中美苏正面冲突只是一种蕴含政治含义的想象,那么1986年《伤心山岭》(Heartbreak Ridge)则是把现实中发生的实际行为——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搬上了银幕,以达到为冷战宣传的目的。著名影星伊斯特伍德出演影片主人公海军陆战队中士托马斯。即将退役的托马斯被分配了一个新任务,训练一个以纪律松散、毫无斗志闻名的侦查排。托马斯到任后遭遇了这个排里的士兵耍弄的各种诡计以及强硬对抗,但最终托马斯以硬汉的手段和铁板一样强壮的身体制服了那些捣蛋鬼,并让士气重新回到了他们身上。同时,托马斯也试图与他已经离婚的妻子重归于好。影片的后半部分描述托马斯带领这个排的美国兵参加了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战斗,在地形不利的情况下,依靠他们的机智、勇敢,顶住了那些古巴军人的围攻,并最终消灭了他们。托马斯回到了国内,这个上过朝鲜战场并得过荣誉勋章的美国老兵又一次成为了风光无限的英雄。影片的结尾是一个特写,托马斯走下飞机,看到了在欢迎人群中他的前妻,拿着鲜花在等着他。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是冷战后期以维护自身利益的名义显示军事实力的表现④。影片通过托马斯的硬汉形象表达了美国军队和军人的英雄气概,为冷战后期里根时代重振国威坚持冷战遏制的政策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支持。影片也得到了不少好评, 《华盛顿邮报》的一则评论说,“那些热爱硬汉斗小鸡这种情节的人会喜欢上伊斯特伍德在影片中制服那些年轻混混的行为:他要比他们跑得更快、喝得更凶、打架更厉害,正是这个过程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一个真正的海军陆战队士兵”。这种看起来简单的表现方法其实自有其逻辑存在:士气的提升与重振国威结合在一起,前者是后者的保障。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四十年前凯南在“长电”中着力强调的遏制思想:战胜对手的法宝是战胜我们自己,不让我们自己变成我们的对手。四十年后又回到了出发点,好莱坞在制造娱乐的同时,其实也为冷战意识形态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1946年2月时任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给美国国务院发去著名的“八千字”电文,提出对苏遏制思想,此后美国政府将其发展成为遏制政策。在整个冷战过程中,冷战遏制从外交、政治、军事延伸到了文化、意识形态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了一种影响整个美国社会的“叙述语言”,产生的一个结果是对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推崇。好莱坞的冷战电影叙述自然也参与其中。从反共到反讽,从揭示偏执狂到赞颂强悍英雄,从想象的战争到战争的真实,从对核物质的恐惧到把这种恐惧变成梦魇,从国家到个人,从娱乐到政治,从文化到意识形态,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催生了涉及冷战多个方面的冷战电影,它们是冷战的见证人,也是冷战的参与人,更是冷战文化的传递者。冷战的轨迹或多或少可以从这些影片中得到印证。
注释:
①1946年3月5日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讲”(Iron Curtain Speech),宣称一道铁幕隔开了东西欧洲,有学者认为这标志冷战正式开始(参见James W.Muller,ed.,Churchill’s“Iron Curtain” Speech Fifty Years Later,Columbia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99)。也有学者认为美国总统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参众两院上发表的“杜鲁门宣言”,把世界一分为二,专制世界对峙自由国度,此后冷战正式开始(参见刘金质《冷战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页)。
②五十年代有一些科幻片与这些主题有关,如1954年的科幻片《他们》讲述核爆炸后生物发生变化,蚂蚁变化成巨型动物,对人类造成巨大危险。
③米高梅公司几年前重拍了这部电影,原定于2010年前上演,后因资金问题改为2012年推出。影片中的入侵美国者原为中国军队,后考虑到影片的发行,后期制作改为朝鲜(参见Red Down Wikipedia)。
④格林纳达是东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国,其政府曾经奉行亲美政策,后来国家内乱,反美力量上台,美国指责苏联和古巴掌控了格林纳达。1983年10月25日美国出动了7000人的军队,很快攻占了格林纳达。
标签:美国共产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