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尴尬”演变成的研究性学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学习论文,尴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教师而言,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尴尬”,自己本能的解脱是对“尴尬”的第一反应,但若能与学生共同探索和解脱“尴尬”,那其不是一次很好的研究性学习?下面是我在高三复习时和学生一次冲破课堂“尴尬”的研究性学习课。
一、“尴尬”在“类比”中降临
方程是什么?”问题简单自然,我从没有想过,也没有从相关资料中见到过,搪塞过去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少点“尴尬”,但少了一次让学生探索研究的机会。所以,我诚实的告诉学生“我不知道,那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
二、“联想”解脱不了“尴尬”
也许一声“我不知道”刺激了学生,他们个个琢磨着,尝试着,也争吵着,讨论着,但大多数在类比联想,不一会儿有了下面的结论:
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争议及探索还在进行,但大多数同学对“尴尬”的解决还是满意的,起码他们学会了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探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