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子痫的处理论文_陈秋红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子痫的处理论文_陈秋红

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 要】目的:探讨子痫患者观察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患者经过综合治疗,效果满意,无孕妇死亡,无新生儿死亡,发生新生儿窒息18.75%。结论:一旦发生抽搐,孕产后和围生儿的病死率及母婴发病率均明显增高。设法控制抽搐,预防并发症,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控制血压降低颅压;适时终止妊娠。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子痫;临床处理

子痫是在先兆子痫背景的基础上,因高血压脑病发作引起的偶然事件。子痫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前,称为产前子痫,多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称为产时子痫,较少见;发生在产后,称为产后子痫,大部分在产后48小时以内,个别甚至在产后10天发生。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基础上进而有抽搐发作,或伴昏迷,称为子痫。子痫系产科急症,一旦发生,母儿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故应特别重视,紧急处理[1]。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子痫的临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为我院分娩患者中收治的子痫患者32例,年龄21~37岁,平均 26±2.5岁。均为初产妇,入院时8例孕周≤36周,≥36周者24例。定期产检20例,不定期产检12例。本组患者中,产前子痫30例,产后子痫2例。入院时血压≥160/110mmHg者20例,血压≤150/100mmHg12例。

1.2 方法

1.2.1控制抽搐

①静脉注射地西泮(安定):地西泮具有镇静、松弛肌肉和抗惊厥作用,对胎儿和新生儿影响小,且可减少体内儿茶酚胺分泌,有助于子宫收缩和宫颈口扩张,对产前及产时子痫尤为适用。方法:地西泮10mg+25%葡萄糖10ml静脉缓慢推注,可有效控制抽搐。如再次抽搐可重复用药。静脉推注后,为维持疗效可以安定40mg+5%葡萄糖500ml于24h内滴完。

②静脉滴注硫酸镁:单纯镇静药物不能彻底控制子痫抽搐,必须解决全身小动脉痉挛这一基本病理改变,目前国内外仍首选硫酸镁作为解痉药。用25%硫酸镁20ml+25%GS20ml静脉慢推(>5min)继之用以2g/h静脉滴注,维持用药浓度,同时应用有效镇静药物。

③抽搐难以控制或病人烦躁不安可用人工冬眠。冬眠1号组成: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哌替啶(度冷丁)100mg,以上为一个剂量,共6ml。用法:冬眠1号1/3剂量静推,余2/3剂量4ml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2]。

1.2.2静注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并能增加尿量。常用于子痫治疗。方法:地塞米松20~30mg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用甘露醇脱水治疗 甘露醇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30min内静脉滴注。应注意心率<100/min、尿少、肺内无啰音才能应用,否则易诱发心力衰竭。如心率≥100/min可考虑用呋塞米20~40mg静脉推注。利尿对胎盘循环不利,可加重胎儿缺氧,不宜反复应用,对存在血液浓缩者更应慎重[3]。

1.2.4控制血压 脑出血是子痫致死的主要原因,控制血压为重要环节。用拉贝洛尔100mg加入5%GS250ml静脉滴注,始滴8滴/min,根据血压情况调速或应用酚妥拉明。

1.2.5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旦发现心率增快,≥120/min时:①应及早给强心药,用毛花苷C0.4mg+25%葡萄糖20ml,静脉缓注,4~6h可重复;②同时用呋塞米20~40mg静注,以减轻心脏负荷;③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避免用高张液体。

1.2.6纠正缺氧和酸中毒 纠正酸中毒除依靠扩容,恢复组织灌注清除代谢产物,还要酌情应用碱性缓冲液。

2 结果

32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患者经临床治疗,自然分娩3例,剖宫产29例。发生新生儿窒息6例,窒息率18.75%。所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患者经过综合治疗,效果满意,无孕妇死亡,无新生儿死亡。

3 讨论

子痫是以高血压脑病形式发作,先有脑血管痉挛,随后是高血压的出现,伴凝血病和纤维蛋白的沉积。有报道,85%惊厥是在孕妇最后随诊的一周内发生的,其中77%发生在医院。38%在病案记载里在蛋白尿和高血压出现之前发生,38%出现在分娩之前,18%死亡。35%至少有一种并发症存在,产妇死亡率2.2%,新生儿死亡率3.4%。大多数孕妇更常见于妊娠20周之前出现子痫,相反,神经病学缺陷的子痫则多发生在分娩期。皮质性视觉缺失很少发生。

在子痫前期基础上进而有抽搐发作,或伴有昏迷,称为子痫。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子痫前期的征象不明显而骤然发作。子痫的典型发作过程为:首先表现为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头偏向一侧,牙关紧闭;继而口角面肌颤动,数秒后发展为全身及四肢肌强直,双手紧握,双臂屈曲,迅速发生强烈抽动。抽搐时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持续1分钟左右,抽搐强度减弱,全身肌肉松弛,随即深长呼吸,发出鼾声而恢复呼吸。抽搐发作前及抽搐期间,神志丧失。抽搐次数少,间隔时间长,抽搐过后短期即可苏醒,抽搐频繁且持续时间长,往往陷人深昏迷[4]。在抽搐过程中易发生多种创伤,如唇舌咬伤、摔伤甚至骨折,昏迷中呕吐可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控制抽搐首选硫酸镁,降低颅内压使用甘露醇,出现肺水肿则用呋塞米(速尿),使用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等)预防感染。指定专人护理注意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吸氧,防止舌咬伤,防止窒息,防止坠地受伤,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智、尿量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心力衰竭、肺水肿、脑出血、胎盘早剥、肾衰竭、DIC等并发症。并作相应积极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体格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参考文献:

[1]胡继芬,何顺之,马炎辉.妊娠期高血压和先兆子痫的处理[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4,31(2):129-131

[2]黄艳仪,姚细保,陈敦金,罗嘉,佘若菁.重度子痫前期诊断标准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7):414-416

[3]龙素萍.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9):43-43

[4]詹志先,刘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子痫的护理观察[J].健康必读旬刊,2012,11(5):310-310

论文作者:陈秋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  ;  ;  ;  ;  ;  ;  ;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子痫的处理论文_陈秋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