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的分析论文_廖庆锋

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的分析论文_廖庆锋

中山市立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加之常规能源的稀缺,建筑能耗相关问题逐渐突显出来,节能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21世纪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热点。绿色施工在我国尚处于初步阶段,大部分企业仅仅关注“表层”上绿色施工,如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控制扬尘及环境污染等,并未进行深入探索和系统综合治理。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前提下,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已成为刻不容缓,急待解决的广泛问题。

关键词:建筑节能;绿色施工;施工管理

引言

建筑节能、绿色施工在我国尚处于初步阶段,很多地方仍以传统的、欠成熟的思维模式进行施工,未实现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同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动员不够、管理不到位、监管不严格等。简而言之,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关注绿色生态、保护绿色环境的思路观察、考虑问题,事物认知的出发点不再是自然界中狭隘的人类子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下面就围绕着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展开分析。

1选择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原因

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也对环境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南极冰川融化、大片森林消失、珍贵物种灭绝等。这些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反作用,人们开始思考这么做存在的问题,开始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开始追求环保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对于建筑的要求,人们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以往建筑仅仅是给人类提供一片空间,而现在建筑实现了环保、节能等绿色功能,于是人们对于这类型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认可。选择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是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的表现,也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进步的表现。选择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已经成了目前世界上人们选择建筑的潮流思想。

2我国目前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于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管理的认识起步也较晚。因此,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在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2.1缺乏对环保理念的足够认识

由于我国目前尚处在发展阶段,对于环保理念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人对环保理念的具体含义不是很了解,甚至有的人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理念。同时建筑施工管理者对于环保理念的认识也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这样的情况在建筑行业中是普遍存在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在施工效益上,在如何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收益上,对于环保理念无暇顾及。

2.2缺乏有效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粗放型施工、能源消耗严重、不重视污染等情况,这都和我国缺乏有效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有关。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对于施工过程中能源浪费、污染排放等能够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对绿色施工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在绿色施工管理这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因而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的污染行为,不能有效控制。

2.3建筑节能情况较差

我国建筑节能情况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和我国当前建筑水平的总体情况有关,和建筑施工人员的环保素质低下有关,也和我国的绿色施工起步晚有关。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建筑施工仍然延续了传统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绿色的施工要求,对于绿色施工理念认识不到位,因而导致我国的建筑节能性不强。当前对于建筑节能性的要求日益增加,建筑企业应当对建筑的节能性重视起来,制定相关的建筑节能标准,实现我国建筑节能性的有效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的建议

绿色施工和其他施工方法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旨在满足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管理的同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关于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管理的方法,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3.1 节能的管理

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的现场管理,需要做好现场布置、材料资源利用、循环水使用、用电等管理工作。

3.1.1 施工现场的布置,是在绘制施工总平面图的基础上,充分准备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房屋、用水、用电、环境保护设施。一方面是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现有的动力、交通资源,减少临时设施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是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仓库、加工区,尽量缩短施工运输的路线,减少施工运输对周边绿化环境的灰尘污染。

3.1.2 材料资源利用,充分利用施工现场 200 公里的建筑材料,将材料用量控制在总材料量的 70%左右,同时合理安排工序,提高模板和脚手架等材料的周转次数,尽量采用全钢化的施工技术;利用工厂化的模式加工钢筋、搅拌混凝土、生产钢构件、生产门窗等。

3.1.3 提高施工现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首先是清洗时使用厕所回收的废水,减少使用清洁水源,其次是用回收的废水清洗车辆和洒路,节约用水的同时避免扬尘,再次是利用废水作为绿化带灌溉的用水。

3.2 环境保护管理

除了采取节能技术的措施,施工现场需要做好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扬尘控制、噪音、水污染、土壤等环境保护管理。

2.2.1 扬尘控制。首先是在运送土方、建筑垃圾的时候,提高运输车辆的清洁和封闭严密,避免运输时物料的散落,在工地的出口设置洗车槽。其次是采用洒水和覆盖的方式,将扬尘的高度控制在 1.5 米以下,确保不会扩散到场区外。

3.2.2 噪音控制。按照国家的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规定控制噪音排放,实时监测和控制噪音,尽量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设备,并采用隔音的设施,减少施工噪音污染。

3.2.3 水污染控制。按照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要求控制施工现场的污水排放,并采用化粪池、沉淀池等污水处理设施,针对性治理不同的污水,同时要注重保护地下水资源,尤其是在地下水资源匮乏的区域,基坑降水时要尽量减少对地下水的抽取,并地下水回灌大于 50 万 m3的抽水量,防止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

3.2.4 土壤保护。一方面是防止土壤受到侵蚀或者流失,采用种植植被或者覆盖砂石的方式,并设置排水系统稳定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回收有害的废弃物,譬如油漆、墨盒、涂料等,交给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3.3 技术管理

绿色施工的建筑节能技术不同于传统施工,要求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绿色施工建筑节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中经常涉及到的建筑节能技术,有以下几种:

3.3.1 绿色施工的节能设备技术,尤其是用电控制设备。建筑施工现场的绿色清洁能源设备比较少,大多是一次型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绿色能源的利用效率。因此,绿色施工要尽量采用功率和负载匹配的施工机械,譬如逆向式的电焊机和高效低能耗的手持电动工具。在办公和生活区域安装太阳能设备,并推广采用节能灯。

3.3.2 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对收集系统各种设备进行更新,提高系统收集循环水的水平。通常是在施工现场周围的排水沟当中收集雨水,然后通过地下排水管,储存和沉淀在雨水收集池当中,然后用高压泵送到高位水箱,提高雨水的循环利用效率。

4 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建筑业的能耗日益增多,节能就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21世纪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本文围绕着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展开分析,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建筑节能.2011年03期.

[2]张希黔.林琳.王军.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J].施工技术.2011年08期.

论文作者:廖庆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的分析论文_廖庆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