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利率衍生工具应用分析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银行业论文,利率论文,启示论文,工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美国银行业利率衍生工具应用情况
20世纪80年代,在利率不断上涨且波动性增强背景下,美国大型银行开始利用利率衍生工具进行资产负债管理,规避自身利率风险。而随着竞争加剧以及传统业务信贷损失增加,美国商业银行作为交易中介积极参与利率衍生工具市场,这既带来丰厚的手续费收入与交易收入,也更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提升了竞争力。
1.概况
利率衍生工具是指以利率或利率的载体为基础工具的金融衍生工具。1982年,第一笔利率互换出现,由学生贷款营销协会(Student Loan Marketing Association,简称Sallie Mae)将债务固定利率利息支付,转换为以3个月国债利率为参照的浮动利率利息支付。利率衍生工具主要包括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上限(Cap)、利率下限(Floor)、利率双限(Collar)以及互换期权(Swaptions)等,其中以利率互换应用最为普遍。
2001年以来,美国商业银行持有利率衍生工具的名义金额占全部衍生工具名义金额的80%以上。其中,2007年1季度末,持有利率衍生工具名义金额为118.6万亿美元,占所持有全部衍生工具名义金额的81.90%。而近年,美国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工具交易收入也占全部衍生工具交易收入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左右。其中,2007年1季度,利率衍生工具交易收入为24.13亿美元,占全部衍生工具交易收入的34.31%(见表)。此外,大型商业银行是美国银行业利率衍生工具交易的主要力量,前五家银行利率衍生工具名义金额占全部的97%,交易收入则占全部的81%。
2.参与市场的两类角色——最终使用者(end users)与交易商(dealers)
商业银行处于利率衍生品交易的核心,通常以最终使用者或交易商或同时以两种身份参与利率衍生工具市场。在美国,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是利率衍生工具的最终使用者,同时大型银行还作为交易商向客户提供利率衍生产品及相关服务。就名义金额而言,美国商业银行作为交易商进行利率衍生工具交易的比重均在95%以上,且呈逐年提高趋势,而作为最终使用者交易的比重不断下降(见下图)。
不同使用者类型名义金额占比图
数据来源:OCC's Quarterly Report on Bank Derivatives Activities(First Quarter 2007)。
作为最终使用者,商业银行利用利率衍生工具对冲相关利率风险,成为利率风险的最终出售或购买方。相对于进行表内调整的传统利率风险管理做法,利用利率衍生工具对冲,具有不需要变动银行资产负债组合、能以较低交易成本、灵活快速改变资产负债组合利率敏感性等明显优势。通过合理的对冲,银行能够降低现金流不确定性并实现节税效应,有助于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此外,部分最终使用者还将利率衍生工具应用于降低融资成本、分散融资来源与增加收益等方面。
交易商角色则是商业银行发挥金融中介职能的重要方面。作为交易商,大型商业银行研发、出售利率衍生产品,并通过撮合双方交易或充当交易的买方/卖方,从中赚取买卖差价与手续费收入。历史上,美国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工具交易商活动由简单到成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进行匹配交易,寻找合适的交易对手,银行充当两个最终使用者间的中介,撮合双方交易。虽然这消除了交易活动的大部分市场风险,但银行承担了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然后,拓展成为做市商,直接充当其客户的交易对手。与匹配交易不同,因交易日内市场波动,做市商日内头寸可能出现额外盈利或损失,故需要通过买卖价差抵补相应的市场、信用及流动性风险。最后,进行更为积极的配置(positioning)。与做市不同,配置活动中衍生工具头寸能被持有多日以待市场形势更为有利而获利,而这也含有类似投机的风险,需要被认真监测与控制。
二、主要经验
1.健全先进的风险管理制度与能力
(1)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完善明确的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是美国银行业利率衍生工具业务良性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它主要包括:清晰描述不同部门的风险管理责任,建立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审批程序,开发科学的风险度量系统,设定合适的风险限额,实施独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全面及时的风险监控与报告等内容。而银行高管人员每年也会根据市场状况,审查已制定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的适用性。
(2)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特别是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工具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正确度量并管理市场风险得到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险值(VaR)技术被美国银行业广泛应用于市场风险的度量、监测、报告与管理中。大型银行纷纷开发市场风险度量系统,量化因市场因子变化产生的风险敞口,评估市场因子不同变化对盈利和资本的潜在影响,并迅速采取对应措施。例如,2003年末JP摩根大通银行交易组合的VaR值为2.81亿美元,意味着交易组合一天发生超过2.81亿美元损失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一。而同期JP摩根大通银行的总资本为430亿美元,可见其衍生工具业务风险可控。同时,高度重视压力测试在市场风险度量中对VaR方法的补充作用。压力测试通常被用于估计异常市场条件下(如价格出现较大变化、市场缺乏流动性以及主要交易对手违约等)银行的概率损失,并据此设定、实施风险限额。
(3)信用风险管理。利率衍生工具业务中的交易对手是信用风险,也是美国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首先,银行信用风险政策与流程中体现董事会对信用敞口集中的风险容忍度,并明确提出对单一交易对手是信用风险敞口限额。同时,确保对相关审批人员的授权独立于交易部门,审批人员则根据既定的政策、流程,审批被提交的衍生品交易。其次,利率衍生工具,特别是利率互换信用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市场因子(如利率等)波动性、合约期限、交易对手信用实力等诸多因素。因此,美国银行业开发相关模型与系统,度量利率衍生工具的信用风险,并定期校验以确保模型中主要假设与变量符合实际。最后,信用风险监测独立于前台交易部门,负责及时监测和报告信用额度使用、集中度、信用质量、限额执行情况以及大额交易对手信用敞口等信息。
(4)法律风险防范。利率衍生交易中涉及大量非标准合约,相应法律风险不容忽视。例如,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为吉布森礼品(Gibson Greetings)和宝洁(Proctor & Gamble)公司进行了多笔复杂利率衍生工具交易。由于遭受巨额损失,两公司均以交易中欺诈为由起诉信孚银行。被认定欺诈并支付巨额赔偿后,信孚银行名声扫地,最终导致衰落。有鉴于此,美国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利率衍生工具法律风险的防范,加强了以下要求的审查:交易对手有能力和权力进行交易;从交易对手处获得的保证金或担保易操作、可执行,并足够抵补交易对手违约损失;衍生工具合约中相关条款,尤其是交易中止时机、交易中止后清算金额的计算方法等在法律上有效。
2.强大的研究与产品开发能力
强大的研究与产品开发能力也是支撑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工具业务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一。通过对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深入研究,能够对利率未来走势以及期限结构等进行精确预测,为相关产品设计与定价、风险管理等提供可靠依据。银行利率衍生品交易收费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提供产品的复杂程度与服务质量。例如,标准利率互换手续费通常为每年万分之七到万分之十二,随着复杂程度提高,那些根据客户具体需求定制设计的产品收费也越高。而对不同类型客户财务结构、融资需求等方面的分析,也有助于为客户量身定制相关服务方案或产品。例如,银行只有对客户风险管理目标、客户对衍生工具(包括衍生工具本质及相关风险等)了解程度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后,判断交易对客户是否合适,进而才能向客户推荐相关衍生工具,并给予税收、法律及会计方面咨询。例如,美洲银行着力加强与突出其研究分析能力,涉及金融、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定制化风险管理服务方案与产品帮助客户管理利率敞口,消除利率波动性或利用利率波动性增加收益。而通过分析研究,发现金融机构、交通、建筑、矿业、工业机械等周期性、高负债行业对利率波动较为敏感,进而确定为利率衍生工具业务的重点营销对象。
3.人员与信息系统保证
利率衍生品交易涉及结构化交易与管理风险,是高度专业化的业务,要求复杂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因此对相关从业人员与信息系统的要求很高。只有拥有足够的人力与信息科技资源,才能及时正确地度量、报告与管理风险,最终确保衍生品业务的安全运营。信孚银行尖端的风险管理系统、人才优势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曾使其处在国际衍生品业务的领先位置。1990-1993年,信孚银行成为美国最盈利的银行,其利润的三分之二均直接或间接来自衍生品交易。同样,美洲银行、花旗集团也正是基于人员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巨大投入与优势,得以在利率衍生工具市场中表现优秀。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与对策建议
美国银行业的上述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下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工具应用的外部环境与现状,提出发展利率衍生工具业务的相关对策建议。
1.我国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工具应用背景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企业与银行利率敏感性逐渐增强,利率衍生工具需求十分巨大。从企业看,本外币利率上升背景下,财务成本上升,利率风险凸现。而从银行自身来看,一方面,资产负债不匹配情况依然严重,表内调整的传统管理方式面临极大挑战;另一方面,经营结构的调整,也需要拓展新的业务收入来源。但无论自身利率风险管理,还是代客交易领域,利率衍生工具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仍尚处起步阶段。虽然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均持有一定数量利率衍生工具,但规模相对较小且以外币为主。例如,2006年中国银行利率衍生品净交易收入仅为其净利息收入的千分之二,同期中国建设银行所持利率互换名义金额仅为其资产负债缺口的31%。而随着2006年初我国开始利率互换试点工作,相关市场建设、交易主体资格认定,以及定价参考利率推出已相继完成。应该说,我国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工具业务,未来发展面临着难得机遇与广阔空间。
2.相关对策建议
(1)正确认识,科学规划。尽管曾出现个别银行因衍生品交易而破产,但并不意味利率衍生工具本身有风险,缺乏有效的内控与风险管理,才是导致银行遭受巨额损失的真正原因。从美国银行业经验看,利率衍生工具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十分突出。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自身利率风险管理,还可用于代客交易,赚取手续费收入,间接降低对客户风险敞口。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当认识利率衍生工具业务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今后战略发展重点。
由于我国利率衍生工具市场刚刚起步,故商业银行应对该类业务科学规划、循序渐进。首要的是加大投入,夯实衍生工具交易的相关基础性工作,如市场与产品知识、风险管理、内控制度、人员及信息系统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资产负债管理的实际需要,利用利率互换等较为简单的衍生工具进行对冲,作为最终使用者,积极参与国内外衍生品交易市场。随着交易经验逐渐丰富,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逐步涉足相对复杂的品种,如利率双限、互换期权等。对于不太熟悉、复杂的利率衍生工具,应在掌握其风险特征并准确量化后,再考虑进行交易。同时,针对现有客户群体加大产品宣传与培训力度,将利率衍生工具和信贷产品捆绑营销,并作为交易商代客买卖,赚取手续费收入。依托强大的研究实力,针对客户特定需求,定制、出售更为复杂的结构化利率衍生产品,帮助客户实现规避利率风险、优化财务结构等目标,并充当做市商,进行更为积极的市场交易。
(2)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建立严格的限额体系与独立的授权制度。针对不同产品市场风险与不同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大小,设立不同限额,对相关风险承担活动予以适当约束。同时,将利率衍生品交易置于授权之下,由有权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签批。
其次,提高风险度量与监测水平。我国银行应借鉴国外市场风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等先进方法(如VaR方法、压力测试等),开发适合自身的风险度量模型与系统,并将其逐步应用于风险评估、限额设定、产品定价、估值以及绩效评价等方面。应用过程中,尤其要确保相关模型以及估值方法前提假设的合理性,至少每年对所用定价程序与模型校验一次,并保留详细记录以保证校验过程的可靠性。同时,加强交流,经常听取前台交易人员意见,发现问题后及时修正。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利率衍生工具业务整个流程的实时监测,内容包括前台交易是否经授权、审批的政策合规性、限额执行及敞口变化情况等。
最后,防范流动性风险与法律风险。我国利率衍生工具市场刚刚起步,做市商制度尚不健全,市场难以具备良好流动性,直接导致既有估值模型难以适用、定价不准确等问题。对此,既要改进模型,增强其适用性,又要做好压力测试,充分估计流动性缺乏对定价模型、风险度量指标以及交易敞口等因素的潜在影响。而目前我国衍生品交易主协议缺失,进行交易时还需逐笔订立书面形式的交易合同,容易引发大量法律风险。为此,我国银行一方面应在国际通行的ISDA协议基础上,尽快制定出适用于我国法律体系的衍生品交易主协议;另一方面,还应在实践中积极交流与总结,不断完善对利率衍生品交易合同主要风险点的法律审查工作。
(3)培育研究与产品开发的核心能力。研究与产品开发能力,既是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工具业务核心竞争力之一,更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同业的最大差距之处。因此,首先,应加强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同业竞争,尤其是对利率走势、期限结构等内容的研究,为利率衍生工具定价、自身及客户利率敏感性度量等提供依据。然后,开展行业及客户分析,尤其是对金融、保险、航空、房地产、矿业、建筑等行业中贷款客户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经营、财务以及风险敞口的不同特点。最终将所有研究成果落实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利率衍生产品及风险管理服务上。根据客户对冲利率风险、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等需求,不断创新、推出新型利率衍生工具或嵌入利率衍生工具的结构化产品(如利率连接票据等)。
标签:利率风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金融衍生品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利率论文; 美国银行论文; 交易银行论文; 交易风险论文; 金融论文; 银行论文; 利率互换论文; 信用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