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2)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小儿推拿方法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推拿方法,按揉小儿左侧上肢穴位及双侧足三里,摩腹及捏脊的疗法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汗证,每日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1~2个疗程,治愈4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小儿推拿方法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汗证疗效显著,简单方便,值得广大广大人们推崇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推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汗证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323-02
汗证是小儿常见病之一,但常被家长们所忽视,多以上呼吸道感染而反复就医。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多汗是缺乏某种维生素如低钙或因小儿神经发育不完善所致,多以补钙、镁、锌或提高免疫力等方法来治疗,但临床效果并不很理想,祖国医学认为小儿汗证的病因有多种,但最常见的是胃肠积热,笔者用推拿手法治疗此型患儿45例,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的患儿,其中男孩16例,女孩29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18个月。病程最长2年,最短4个月。
1.2 治疗方法
上肢穴位按揉左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补脾300次,揉板门200次,揉肾顶100次,推小横纹各100次,运内八卦200次,退六腑100次,清天河水100次,摩腹5分钟,揉双侧足三里300次,捏脊7遍。每日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1]
治愈:汗止,其他症状消失。好转:汗出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未愈:出汗及其他症状均无变化。
2.结果
本组45例,经过1~2个疗程,治愈42例,占93.33%,有效3例,占6.67%,无效0 例,总有效率100%。
3.典型病例
张某,女,3.5岁。于2015年4月就诊。小儿多汗2年余。患儿近2年自汗和多汗,以头颈、胸背部为多,动则尤甚。平素易烦躁、疲劳,常俯卧位入睡,夜间睡眠辗转不安,有时夜啼,1年来经常感冒发烧。曾服“虚汗停”、“玉屏风颗粒”等中成药及中药方剂治疗,效果不明显。证见:患儿微胖,神清,语明,面色晄白,口臭,舌质淡,尖红,舌苔微黄腻,掌中热,指纹紫滞。诊断:汗证(胃肠积热),治则:健脾和胃,清热除烦。按治疗方剂经3次治疗后,患儿口臭,大便秽臭明显减轻,舌苔薄白。经2个疗程治疗后汗出正常,夜间睡眠佳,观察至今,发热感冒症状明显减少。
4.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汗是人体五液之一,……,大为心所主,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汗孔排出的液体。小儿在清醒的状态下,温度适宜、安静时,如坐、卧、睡眠时,或轻微活动全身或局部过多,甚至大汗,淋漓不止,称为汗证,为病态。小儿的汗证原因很多,但不外于表虚不顾、营卫失调、气阴两虚、脏腑积热等。小儿饮食常不知节制,而伤及脾胃,脾运化失常而成积滞,积滞化热,湿热熏蒸津液,外泻为汗,头颈为阳所主,头颈汗多,胃热盛扰心,心胸汗多,热绕心神,夜卧不安宁,积滞化热,口臭,大便臭秽,苔微黄腻,常俯卧位为食积[2],指纹粗紫为慢性营养紊乱[3]。脾为肺之母,小儿脾常不足,受邪之后,肺失宣泄,气机不利,同时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之后易从热化,脏腑娇嫩,又易于入里,故又常表现为表里同病,除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外常伴其它症状如痰多、喘、惊厥等,我们发现临床上很多感冒、肺炎的患儿都有多汗的病史。
小儿推拿疗法有几千年的历史,《幼科铁镜》推拿代药赋:“退下六腑,凉可除烦。运八卦则水火既济。……退下云腑,替来滑石、羚羊;天河引水,还同芩柏连翘。指脾面旋推,味似人参白术”。补脾揉板门推小横纹运内八卦均健脾和胃,消胀导滞,揉肾顶可固表止汗,退六腑和清天河水可清热除烦,疗效显著。小儿脏器轻灵,对药物的反映迅速灵敏,病例中患儿曾服用中药汤剂,出现腹部疼痛及腹泻等不适症状,不思饮食拒绝服用。小儿推拿疗法是有效简便无副作用的绿色疗法。随着人们对健康理念的更新,对绿色医疗的需求和期望的日益增长,小儿推拿疗法定会被广大人们推崇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6.
[2]刘明军,王金贵.小儿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7.
[3]张奇文.幼儿条辨[M].山东:山东科技出版社,1982:18.
论文作者:陈颖1,康亚秋1,张小卿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小儿论文; 上呼吸道论文; 患儿论文; 疗程论文; 症状论文; 疗效论文; 头颈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