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持久竞争优势探源:多重理论视角分析及其内在一致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优势论文,视角论文,持久论文,理论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天世界上都有新的企业不断地诞生,每天也有企业走向衰败和消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则昙花一现;有的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和壮大,而有的企业则从辉煌归于沉寂。面对企业的大千万象,面对企业的生生死死,是什么决定了企业生存和发展呢?这不仅是从事经营管理实践的企业家们在急切寻找答案的问题,而且也是管理学和经济学作为科学需要回答的问题。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有关企业竞争优势和持久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围绕竞争优势,有三方面的问题一直是企业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一是什么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即企业竞争优势的“源”的问题;二是产生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与企业绩效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联系,即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逻辑”问题;三是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即影响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因素有哪些,怎样获得企业可持久性的竞争优势。(注:郭斌:《企业异质性、技术因素与竞争优势:对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一个评述》,《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2期。)对于这些问题,尤其是第三方面问题,即持久性竞争优势的源泉问题,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阐释,包括资源理论、能力理论、知识理论和创新理论等。本文试图在评述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探求这些不□的理论对持久竞争优势源泉问题的解释的内在一致性。
一、竞争优势与持久竞争优势:基本界定
竞争优势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张伯伦(E.Chamberlin)1939年的《垄断竞争理论》,1978年霍弗和申德尔(Hofer & Schendel)把这个概念引入到战略管理中,而真正对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却始于波特20世纪80年代的贡献。对于竞争优势的界定,有不同的描述,有的学者认为是一个组织通过其资源的调配而获得的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独特性市场定位;还有的学者将竞争优势描述为:当一个企业能够实施某种有价值创造性战略而其它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不能同时实施时,就可以说该企业拥有竞争优势。著名战略管理学者波特(M.Porter)则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是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即消费者)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注:蒋学伟:《动态环境中的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经济管理》2002年第2期。)而戴维·贝赞可(D.Besanko)等则认为,一个很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但同时牺牲了股东利益的公司不会真正具有超过竞争者的优势,而当一家公司获得了超过本行业平均利润的利润率水平,该公司就获得了竞争优势。(注:[美]戴维·贝赞可等:《公司战略经济学》(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2~374页。)当然,这些描述互相并不矛盾,只是强调点不同而已,归结起来,竞争优势就是企业在特定的业务经营中所具有的能够超越或优于竞争对手的方面,这些“超越”的根本在于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向消费者提供更高价值,具体表现为同等价值条件下的低成本或同等成本条件下的高价值,而且这些“超越”还必须能够保证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利润水平高于本行业的平均水平。
如果进一步从动态角度分析竞争优势,可以得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概念。由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只能维持到竞争对手能够成功模仿、学习或超越之前的一段时间。因此,所谓持久竞争优势就是指企业能够在长期(相当长或足够长,而不是永远)具有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持久性虽然表现为一段很长的日历时间,但这段时间的长短是由竞争对手的学习复制速度决定的。因而有的学者强调竞争优势的持久性本质上既不是一个日历时间,也不意味竞争优势将永远地存在,它只说明由于某些原因这些优势不能够被其它企业复制而消失。
二、持久竞争优势的内生性:资源理论、能力理论与知识理论的解释
持久竞争优势是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基础。要研究什么构成了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基础,会涉及到两个相关的问题,一是哪些因素形成的竞争优势本身具有不易学习模仿性,从而可以使企业竞争优势持久时间相对较长;二是什么机制或条件能够阻碍竞争优势的消失,或竞争优势丧失的障碍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产生不同的理论解释。有的学者将其归纳为环境决定论、资源(能力)基础观、行为制度观、战略选择观及综合观等。(注:有关这些观点的综述文章参阅贺小刚:《企业可持久竞争优势》,《经济管理》2002年第4期。)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企业竞争优势的产生和持久性的原因归为两类,一类是外生论,一类是内生论。外生论认为,企业是同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是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结构决定的,新古典经济学、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和企业竞争战略的产业结构分析方法,都可归于这种观点。在企业同质和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下,实际上这种外生论并不承认存在所谓的持久竞争优势。由于企业同质性的假设、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企业进入和模仿的无成本,企业竞争的结果必然会使产业租金迅速耗散和企业利润为零。所谓内生论则认为企业是异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决定于企业内部的资源、知识和能力的差异。由于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差异以及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不易流动,优势企业能够保持低成本并获得超额利润。(注:杨瑞龙、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资源基础观就是内生论的代表观点。资源基础观的最基础观点可以追溯到马歇尔(A.Marshall)关于有专业化分工而导致技能、知识和协调不断增加而推动企业不断进化成长的观点。1959年彭罗斯(E.Penrose)在《企业成长论》中,正式提出了企业是一个具有不同用途、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由管理决策决定生产的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的观点在1984年经过沃纳菲尔特《企业资源观》一文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以此为基础,围绕企业是什么、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从何而来等问题企业资源观演化成了三个学派:能力学派、资源学派和知识学派。这些学派的观点构成了对持久竞争优势理论解释的核心。
1.资源理论关于持久竞争优势的观点
资源理论关注企业资源、持久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资源理论在假定资源要素市场是不完全的、企业是异质的和资源有限流动性的前提下,认为企业是资源的特殊集合体,那些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资源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并能够与外部环境匹配得当的企业会具有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会由于要素市场不完全和资源有限流动而具有持久性。在资源理论中,所谓企业资源是企业控制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质、信息、知识等等,是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效益和效率而用来创造并实施战略的基础。(注:马昀:《资源基础理论的回顾与思考》,《经济管理》2001年第12期。)一般认为这些资源可以被分成三类,即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这些资源中对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进而对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的部分被定义为战略性资源。战略性资源首先是有价值的,有助于企业通过战略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其次有价值的资源还必须是稀缺的,一个企业具有的有价值的资源只有是稀缺的,才可能形成相对于其它企业的竞争优势;最后这些有价值的、稀缺的资源还必须是不完全模仿、不完全替代的,否则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不可能长期保持,会由于竞争对手的模仿、复制和寻找其它替代因素而消失。也就是说,只有战略性资源才是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彼得·瑞夫(M.A.Peteraf)指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产生需要四个前提条件,一是产业内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它将导致“李嘉图垄断租金”的产生;二是对竞争的后验限制,它使得“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三是资源的非流动性,它阻止“创新租”被企业外部或竞争对手所分享;四是对竞争的先验限制,指在企业建立起具有竞争优越性的资源地位之前,市场竞争必须是有限适度的。(注:郭斌:《企业异质性、技术因素与竞争优势:对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一个评述》,《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2期。)这四个条件可以对应四种竞争战略,第一种是资源异质性竞争战略,第二种是事后限制竞争的战略,第三是不完全流动性的竞争战略,第四是事前限制竞争的战略。这四种战略的组合是获得持久性竞争优势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从战略管理角度分析,如果说产业组织理论给战略管理提供了一个“市场——结构——绩效”的分析范式,那么可以认为企业资源理论为战略管理提供了一个“资源——战略——绩效”的分析范式。基于上述对战略性资源的认识,柯林斯(D.Collis)、福克纳(Foukner)和鲍曼(Bowman)等人认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育企业在特定行业中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在企业竞争实践中,每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同一行业中的企业也不一定拥有相同的资源和能力。这样,企业战略资源和运用这种资源的能力方面的差异,就成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还应说明的是,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和资源的有限流动性假设对于资源理论非常重要,因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会因为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资源的流动而无法保持持久,而只有在要素不完全市场和资源有限流动的条件下,会存在异质性资源和事后限制竞争的机制,从而限制竞争优势被模仿。这些限制竞争优势被模仿、复制和被消弱的机制被称之为隔绝机制(isolating mechanisms)。隔绝机制又可以分为模仿障碍(impediments to imitation)和先发优势(early-mover advantages)两类,模仿障碍是指阻止其它企业通过模仿资源和能力而构成企业竞争优势基础的隔绝机制,具体有法律限制(如专利、版权、商标以及政府控制市场准入的许可证、执照和配额等)、独特的资源投入和良好的销售渠道、市场容量和规模经济、一些无形的模仿障碍等等;先发优势指企业一旦获得竞争优势就不断地扩大其相对竞争对手和潜在进入者的竞争优势的隔绝机制,包括学习曲线、声誉、网络外部性、消费者转换成本等等。(注:[美]戴维·贝赞可等:《公司战略经济学》(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58~480页。)
2.能力理论关于持久竞争优势的观点
能力理论与资源理论具有很多共同点,都接受企业是异质的、资源是不完全流动的等假设,都从企业内部出发研究企业竞争力问题,并都以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为研究主题。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不加区分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的情况下,有的学者将两个理论通称为资源(能力)理论。但由于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与哈默(G.Hamel)的开拓性贡献,能力理论逐渐独立于资源理论,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企业核心能力”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自于核心能力,也已经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能力是企业拥有的为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虽然广义的资源包括企业能力,但能力理论认为能力与资源不同,能力是以人为载体的,是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的主体能力。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企业能力的差异,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深层次因素。在核心能力理论看来,能力是决定企业异质性的根本,企业是一个能力系统或能力的特殊集合。更进一步,企业所有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他各种能力,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挥和效果,这部分被界定为核心能力。在普拉哈拉德与哈默看来,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核心能力来自于企业组织能力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积累与整合,使企业具备了独特的、持久的竞争力。一般说来,核心能力具有如下特征:(1)稀缺性:是企业所特有的;(2)可延展性: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进入各种相关市场参与竞争;(3)价值性:核心能力能够使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4)难以模仿性:核心能力应当不会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最终产品是核心能力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物质载体。基于上述对核心能力的认识,从战略管理角度看,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核心能力,企业才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在顾客心目中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只有在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独特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从上述对能力理论观点的介绍看,它与资源理论的关键区别在于: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而资源理论则认为战略性资源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之源;能力理论将对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能力作为核心能力的一部分,而资源理论则把企业能力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能力理论强调围绕核心能力制定战略,而资源理论则强调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注:许可、徐二明:《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经济管理》2002年第2期。)实际上,两种理论在回答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竞争优势来源问题的基本逻辑是相同的,只是用了不同的表述体系,资源理论采用“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来表述,而能力理论采用“能力”和“核心能力”来表述。比较而言,能力理论的表述更为具体、专有,核心能力属于“专有名词”,而资源理论的表述较为泛泛,但资源理论关于隔绝机制的观点非常经典,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源理论是能力理论发展的基础。
3.企业知识理论及其对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解释
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是知识,隐藏在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背后并对能力有决定作用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企业的异质性决定于企业知识、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差异,正是由于各企业所吸纳的人员知识专业化方向和程度是不同的,并且各类人员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时间也不相同,从而导致企业所积累的知识和能力的具有差异性,最终决定了企业异质性。既然核心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而核心能力具有难以模仿、复制和交易等特征,那么与核心能力对应的知识应是不可交流或者可交流但经济上不适合交流的那类知识。具体而言,知识分类是比较复杂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各种类型。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将知识按照人的认识角度分为默会知识和明晰知识(explicit),或者称之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而从本体论角度可以将知识分为个人知识和共有知识,或称之为个体知识和集体知识。而这两种分类又可组成四类知识,如文后表1所示,即抽象性知识(embrained knowledge)、实践性知识(embodied knowledge)、编码性知识(encoded knowledge)、根植性知识(embedded knowledge)。抽象性知识指个人具有的显性知识,主要依赖于个人的概念技能和认知能力,一般是正式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实践性知识指个人具有的默会知识,一般是指个人在实践中通过经验而获得的行动导向的实际知识;编码性知识是显性的共有知识,是通过符号、编码来表示的,也被称为信息。企业的编码知识可以存在于计划、制度、程序、技术方案等各类企业文件中;根植性知识是蕴藏在组织行为和组织惯例中的隐性的共有知识,根植于企业的长期实践过程。所有企业组织都是这四类知识的组合体,只是在不同的企业这四类知识的相对重要性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数量,从而决定了企业具有异质性。对比这四类知识,由于显性知识具有易于学习的特征,而个人知识往往是可交易的,因而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多属于企业共有的隐性知识,即根植性知识。
附件:
表1 企业知识的分类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资料翻译和综合
有的学者则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知识的分类,即关于事实的知识(know-what)、关于原理和规律的知识(know-why)、关于技能的知识(know-how)和关于人的知识(know-who),提出了与不同方面核心能力相对应的知识分类:人力知识、技术知识、组织知识、客户知识和社会知识。这五类知识作为企业资本分别对应核心员工能力、核心创新能力、核心组织能力、核心营销能力和核心关系能力。(注:范徵:《论企业知识资本与核心能力的整合》,《经济管理》2001年第22期。)基于这样分类,“人力知识与核心员工能力”、“技术知识与核心创造能力”、“组织知识与核心组织能力”、“客户知识与核心营销能力”、“社会知识与核心能力”共同构成了所谓“企业核心能力轴”。不同的企业通过组织学习可以在不同方面逐渐积累和整合知识,当知识积累和整合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形成上述五类核心能力的一种或者几种。这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企业的核心能力表现不同,以及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期内核心能力的表现也不同。一般认为,要从知识分析角度识别企业的核心能力,可采用以下三个步骤:一是对企业知识的整体运行机制进行分析;二是寻找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起到关键作用的知识,判断这些知识是否是企业内部的、特有的、隐性的、蕴含于整个企业组织之中;三是寻找对企业知识本身的创造、融合和内部交流起重要作用的知识,这种能创新企业特有知识的知识是难以模仿复制的重要原因,是企业拥有核心能力的内在基础,也正是竞争优势的持久性的基础。(注:方统法:《企业核心能力及其识别》,《经济管理》2001年第20期。)
三、核心能力的动态性:创新理论的观点
自熊彼特(J.Schumpeter)开拓性的贡献以来,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一直在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的创新行为是商业周期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有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具体来说,这种新组合或创新包括五种:引进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质量);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形式(特别指组成托拉斯或某种其它类型的垄断组织)。按照熊彼特的逻辑,企业家首先制定创新决策,其次执行创新决策,其结果会产生所谓的新组合,在自由市场体系下,新的组合又将给企业家带来利润,从而打破了原来的经济均衡状态。由于示范效应会产生许多模仿跟进者,互相竞争的结果使获得利润的机会逐渐丧失,从而又产生了新的均衡。因此,企业家作为创新者,其作用是通过创造性的破坏市场均衡,推进经济发展。
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可以引伸出关于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新的论点。由企业家主导的企业的创新活动而产生的创新,将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然而,由于竞争对手的模仿、新技术的出现、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或政府政策改变等原因,一项或几项创新不可能保证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如文后图1a所示,也就是说,基于单项创新而产生的企业竞争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存在从形成、维持到侵蚀的周期过程。而且,这种周期随着竞争的激烈而不断缩短,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以加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和侵蚀掉。实际上,在激烈竞争的动态环境下,永远存在的企业竞争优势是不存在的,仅仅依靠模仿障碍和先发优势之类的隔绝机制是无法保证企业竞争优势的长期性,这些隔绝机制很大程度上是在静态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因而,所谓持久竞争优势只能是通过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保证在原有的竞争优势被侵蚀之前产生新的支撑企业经济盈利性的竞争优势,从而从长期角度看企业具有的不断持续存在的竞争优势。如文后图1b所示,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创新不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1、竞争优势2、竞争优势3……能够不断地产生和更迭,从动态长期看,企业就存在所谓的持久竞争优势。所以可以认为,持久竞争优势是各个竞争优势的连续积分的过程。(注:有的学者参照“领导模式连续统”(Leadership as continuum),将这种连续竞争优势的过程描述为“竞争优势连续统”。参见蒋学伟:《动荡环境中的企业持续竞争优》,《经济管理》2002年第2期。)
图1 竞争优势与持久的竞争优势
归结起来,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而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则是不断的创新。然而,由于“创新”概念过于泛泛,如果我们采用上述能力理论提出的核心能力这个“专有名词”,并接受核心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那么,从创新理论角度分析,核心能力应该是企业能够不断创新的能力。也就是说,具有核心能力的企业能够通过不断创新保证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实现从图1a到图1b的过渡。实际上,这里赋予了核心能力动态性特征。从普拉哈拉德与哈默给出核心能力最初的界定看,即核心能力是组织中共同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注:该段话的原文为:“the collective learning in the organization, especially how to coordinate diverse production shills and integrate multiple streams of technologies”,参阅 Prahalad,C.K.and Hamel,G.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Business Review,May-June,1990.)两位作者强调的是核心能力的整合性和技术性特征。也正是由于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对核心能力的动态性要求没有给予重视而遭受到批评。一些学者认为,核心能力模型过于静态,它的一个潜在的假设是技术变革的速率是恒定的,因而未能指明在导致企业高创新性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演进经济学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了动态创新能力对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必要性。演进经济学认为,一个组织的惯例决定了它与众不同的能力,公司的决策不是由利润最大化决定的,而是由公司惯例决定的。虽然企业并不经常改变组织惯例(因为组织惯例的改变成本较高),但公司要长期生存发展必须根据环境变化对现存惯例进行改善和修改,这要求企业要有能力不断寻求改善现存惯例的方法。这种能力被认为是企业保持和改变其作为竞争优势基础的能力的能力,即所谓的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具有有限动态能力的公司是无法使得竞争优势来源适应时间的发展的,最终其优势地位会被其它竞争对手所替代。(注:[美]戴维·贝赞可等:《公司战略经济学》(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98页。)从这个角度看,核心能力必须也是一种动态能力,否则不可能成为持久竞争优势的根源。创新理论所强调的是,企业要想取得长期的成功,仅仅利用隔绝机制来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自己是不够的,还应该培育不断创新的能力,关注核心能力的动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竞争对手真正无法模仿,使企业具有持久竞争优势。
更进一步分析,企业创新理论的观点实际上是与企业知识理论分析是紧密相关的。一方面,企业创新需要以企业员工吸收、交流和共享知识为基础,组织学习是企业创新的必要条件,而且企业创新的结果体现为企业原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新的知识出现,即企业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另一方面,企业家创新精神是企业组织学习和知识积累的根本动力,而企业组织学习和企业知识的吸收、共享、积累的根本目的在于支撑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企业创新,培育持久竞争优势。这种紧密关系体现在企业核心能力上,可以认为核心能力就是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创新企业知识结构和数量的共同的隐性知识,显然这个表述是对上述从企业知识理论和创新理论对企业核心能力表述的一个综合。而且这个关于核心能力的表述无论是与普拉哈拉德与哈默把核心能力界定为“组织中的共同知识”相比,还是麦肯锡(Mekinsey)公司把核心能力界定为“企业由于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累积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相比,从内容上都是协调统一的。既然企业核心能力是保证企业不断创新的知识,那么,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途径就是企业家创新精神主导的组织学习。具体而言,企业家创新精神主导的组织学习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含义。
其一,企业家创新精神是企业组织学习的原始动力。
发现和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同义词,企业家的角色是制定创新决策,并进一步执行创新决策、产生所谓的新组合,从而保证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获得经济利润。具体而言,一方面,企业家创新决策需要建立在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和未来发展的预见基础之上,从而实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另一方面,企业家的创新决策还同时实现了对已有的竞争优势来源的破坏。从总体动态上看,由于众多企业家的创新决策的存在,已有的竞争优势源泉的不断被破坏、新的竞争优势源泉的不断出现,这意味着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基础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具体一个企业而言,企业组织必须通过组织学习适应这种变化,支持自己企业的创新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不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源泉。实际上,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在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创新获得超额利润,这是企业组织学习的原始动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另外,企业家创新精神推动企业组织学习还具体表现在组织形式和结构创新本身。企业家创新不仅包括产品、技术、市场和原料方面的创新,而且还包括根据市场机会和发展战略对企业组织形式和结构进行不断创新,这也构成新的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而在组织创新中进行组织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还应指出的是,企业家精神不仅强调发现和创新,而且重视对原有事物的冲击和破坏。跳出现有资源条件约束、具有打破已有优势源泉的勇气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体现。
其二,组织学习和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企业不断创新、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要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必须依靠企业的不断创新。而企业家创新精神主导的企业战略指导思想是机会导向的,在制订企业战略时主要关注环境中存在的变化,如原有机会消失、技术变革和新技术的产生、消费者行为和习惯的变化、社会价值观念转变、政府政策的改变等,较少顾忌实施战略过程中自己手中的资源条件如何。而弥补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资源“缺口”的途径在于组织学习。通过组织学习,企业不仅可以提高现有资源、知识的利用程度,更为关键的是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改善企业的资源和知识存量,从而持续提高企业能力,弥补缺陷和不足。因而,学习成为企业组织惟一的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
企业组织的学习与一般组织成员的个人学习不同,虽然二者密不可分,但组织学习更加强调整个组织获得集体性的隐性知识。也就是说,组织学习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形成直接相关,是企业创新知识的根本手段。与组织学习对应的是学习型组织,所谓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1990)指出,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善于不断地学习是它的本质特征。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就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能让成员在工作中体验到生命意义的组织;能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展未来能力的组织。圣吉认为,组织中学习存在一个循环:组织中成员通过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改变员工看待世界的方式,形成新的认识和观点(例如新的知识可能会使员工以新的方式看待客户,或者对公司定义市场的潜在假设提出质疑),为企业创新奠定了基础。进而新的认识和敏感性将发展成为新的态度和信仰,对于组织而言可形成新的文化。新的文化、新的世界观将企业员工带到新的高度,从而导致新的组织学习。(注:[美]马尔科姆·沃纳:《圣吉·彼得(1947~)Senge,Peter M.》,《管理大师手册》,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07~412页。)“学习——创新——学习”循环的存在,保证了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存在。
四、总结:多重理论阐释的内在一致性
虽然上述各种理论关于企业持久竞争优势来源的观点不同:企业资源理论强调资源,能力理论强调核心能力,知识理论强调组织学习,而创新理论强调企业家精神,但上述分析也表明各个理论阐释是密切相关的。实际上,我们认为这四种理论阐释之间是存在内在一致性的,如果我们以“企业核心能力”概念为核心,综合企业资源理论、能力理论、知识理论和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构建一个如文后图2所示关于企业竞争力、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这个框架不仅揭示了多重理论阐释的内在一致性和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且对一个企业培育持久竞争优势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具体而言,这个分析框架包括以下几方面要点。
图2 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理论分析逻辑
第一,企业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这种优势的持续性。
不同于一般的能力,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所具有的“对抗”能力。在资源稀缺、市场需求有限、企业异质和复杂动态的环境条件下,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在企业是否具有在特定业务经营领域内能够向顾客提供超过竞争对手的价值,即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一般意义的竞争优势只能保证企业短期具有竞争力,类似“百年老店”之类的企业长期的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能够在动态复杂的竞争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日历时间概念,而是说明竞争对手没有能力复制相应的竞争优势。
第二,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直接支撑,而持续竞争优势则来源于企业具有的战略性资源(或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
企业资源理论认为,对于企业短期竞争优势而言,一般意义的企业资源就可以支撑,甚至一些偶然的机遇也会形成企业短期的竞争优势。然而,对于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言,只有那些满足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和替代性标准的企业资源——战略性资源才能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能力理论则认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自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也就是说,企业核心能力对企业能否形成关键资源具有决定作用,并最终决定着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企业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的观点是可以统一的,如果说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活的源泉,那么企业战略性资源或关键资源可以认为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固化形态。同时还可以认为核心能力作用的发挥也依靠企业战略性资产的积累。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支撑企业的持续的竞争优势。
第三,组织学习是建立并不断强化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途径。
企业知识理论认为隐藏在核心能力背后并决定核心能力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企业核心能力也表现为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通过不断的组织学习而得到和更新的。如果把组织中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成为能力“基因”,那么企业组织中一个团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构成了单项核心能力,而整个组织的学习则整合单项核心能力,构成了一个能力体系,形成了企业整体核心能力。(注:谢恩、李垣:《组织内部要素与竞争优势获取》,《中国管理科学》2001年第8期。)也就是说学习是使企业的个体能力向组织能力转化、最终形成核心能力的必要手段。知识的共享、经验技能和失败教训的共享,是企业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使个人的能力、知识转化为企业集体的组织能力和知识。
第四,由企业家精神主导的企业创新文化是组织学习的动力,也就是说,企业家创新精神主导的组织学习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活的源泉。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建立、生存和发展的原始动力。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和实现创新能力的代名词。企业家精神主导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创新机会的发现和实现创新的能力培育都需要组织学习,创新文化是一种鼓励组织学习的文化。
总之,从最根本上说,企业家创新精神主导的组织学习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活的源泉,是保证企业竞争优势持久性的根本途径。是否具有企业家创新精神、能否有效地开展组织学习最终决定了企业能否具有核心能力和持久的竞争优势。
标签:核心能力论文; 资源基础理论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模仿创新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异质性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经济学论文; 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