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邑市都昌街道双台小学 261300
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对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教学管理中的语文教学创新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因其能直接影响小学语文阶段的教学成果。所以,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创新问题,是教育者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育观念过于陈旧。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成为了课堂控制者,极容易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教育目标不够明确,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难以实现教学目标。而造成这一情况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学校过于注重追求升学率,而教师及家长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太大的负担,严重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小学生还是处于认知阶段尚未成熟且认知能力相对比较弱的阶段,所以其接受的教育有限,经常出现部分学生对某知识点理解不了的现象,教学效果不明显。这都是因大部分的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讲解课文时,只是把课文拆解开来,如:学习生词、解释词义、划分段落以及总结中心思想,大多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并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与时间,尤其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不顾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只顾把课程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都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背景下进行学习,完全没有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利于开展教学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积极进行教学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深化教学创新,全力调动起自身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学中的指导者与引导者,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化为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身的建议与想法,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与想法时,即便是错误,教师也不能及时地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应该学会鼓励敢于质疑的精神,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真正提升小学语文的创新力度,达到优化教学结构的目的。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新课程中有明确的指出: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多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与时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展开教学,而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譬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字词句,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西沙群岛的视频和图片,最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技术范读课文,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3.善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并不强烈,完全弱化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实现教学创新改革。而合作学习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就是以小组为形式,既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还可以让学生知道团结协作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进而为教学改革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为中华崛起之而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这章内容设计以下问题:周恩来为什么要闯租界?一位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巡警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并要求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回答,最后,教师就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与整合,以确保答案的完整性。通过将课程内容转化为问题,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创新评价体系
以往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轻语文综合能力,都是采用一种评价方式如:期末考试,这种注重教学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不能反馈出学生的真实情况。为了改善语文教学现状,教师应该改革与创新评价体系,从注重智力教育的发展转化为注重非智力的教育发展,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情况、作业完成度等等,还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分析与总结。一般来说,评价方式主要分为: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与学生互评等等。譬如:在学习完一单元内容过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评价或者让学生自评,判断这一单元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推动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齐金宗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注重论文; 课文论文; 西沙群岛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评价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