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清名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021)
【摘要】目的:观察评价过渡性治疗义齿在疑难全口义齿修复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疑难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修复前选择应用过渡性治疗义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44例患者,旧义齿使用阶段OHIP-EDENT评分为(5.91±1.28)分,治疗义齿使用阶段(1.34±0.51)分,终义齿使用阶段(0.57±0.31)分;(2)44例患者,19例修复理想,23例修复效果较好,2例修复不良。结论:过渡性治疗义齿在疑难全口义齿修复前的应用价值高,建议推广。
【关键词】过渡性治疗义齿;疑难全口义齿;修复;应用价值
缺失第一颗牙齿,到全口牙列缺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时间推移,口颌系统呈现出退行性变化及功能紊乱,以咬合关系不稳定、神经-肌肉功能不协调等为显著表现【1】。本文笔者为了更好地治疗牙列缺失疑难病例,回顾性分析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牙列缺失的疑难病例,所有病例都因为常规全口义齿难以修复或者修复失败而就诊,其中,男性占25例,女性占19例,年龄区间52-81岁,平均年龄(72.45±5.27)岁。根据临床检查及诊断,依据常规义齿修复困难或者失败的原因进行分类,15例Ⅰ类(咬合异常类),19例Ⅱ类(黏膜面问题类),6例Ⅲ类(咬合异常伴黏膜面问题类),4例Ⅳ类(全身疾病导致口颌系统神经-肌肉不协调类)。
1.2方法
1.2.1治疗义齿总流程
本次研究中,治疗义齿的治疗流程一共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制作治疗义齿,第二阶段,治疗义齿戴入与咬合调整和/或黏膜面调整,第三阶段,治疗义齿复制与最终义齿制作。治疗义齿制作时,后牙区人工牙的排牙设计是治疗义齿与常规总义齿的最大区别。一方面,下颌后牙区需要放置一个树脂平面板,且与牙合平面保持平行状态;另一方面,上颌后牙排列瓷质人工牙,仅仅舌尖接触下颌平面板,接触点在下颌牙槽嵴后牙区受力区域内,颊尖和平面板脱离接触。初次佩戴治疗义齿后,病人将其当作过渡性暂义齿,在1、2、4、8、12周定期复诊,予以咬合调整和/或黏膜面调整,8-12周后,治疗义齿详细记录病人的个性化特征,如组织面形态、咬合关系与边缘位置等,复制治疗义齿,并且转移病人的个性化信息。
1.2.2咬合调整与黏膜面调整
所谓咬合调整,就是在定期复诊时,对治疗义齿的下颌平面板上咬合印记进行分析,并且进行选择性调整。咀嚼运动中,上颌瓷牙舌尖接触下颌树脂平面板,前者坚硬,后者柔软,如此一来,平面板就可以记录下下颌相对上颌舌尖的相关运动轨迹,调整过程中,应该将正中咬合的早接触点去除,保证上颌每一颗后牙至少存在一个舌尖接触下颌平面,上颌颊尖不接触下颌平面板。
黏膜面调整,就是说于治疗义齿组织面上,均匀去除基托材料,约1.5mm,衬入组织调整剂,复诊时,稍微磨除组织面基托暴露处以及不适宜的基托边缘,重新垫入组织调整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咬合及肌肉软组织两者的力量,经材料反复添补及调整,让调整剂均匀附着在组织面上,以免暴露基托组织,改善黏膜对义齿的适应程度,减少并且均匀分散基托下黏膜承受的压力,形成与颊、唇及舌肌运动适宜的义齿组织面形态,提高义齿的稳定性。
1.3观察指标
根据口腔健康影响程度(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 For edentulous subjects ,OHIP-EDENT)【2】,评价口腔健康情况,总分0-76分,得分越低表示口腔健康状况越好。
根据固位力与稳定性,评价修复情况,>8分表示修复理想,6-8分表示修复效果较好,<6分说明修复不良【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于本次研究的44例患者,旧义齿使用阶段OHIP-EDENT评分为(5.91±1.28)分,治疗义齿使用阶段OHIP-EDENT评分为(1.34±0.51)分,终义齿使用阶段OHIP-EDENT评分为(0.57±0.31)分,不同阶段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44例患者中,19例修复理想,占43.2%(19/44),23例修复效果较好,占52.3%(23/44),2例修复不良,占4.5%(2/44)。
3讨论
最终义齿修复前,应该修复无牙颌病人的口颌系统,就是说保持神经-肌肉-颞下颌关节-咬合的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同时,最为理想的印模形态就是源于真实的、动态的语言、咀嚼以及吞咽等口腔内部功能运动,并不是将材料放在口中,在医嘱的指导下,一次性完成上述所有动作。因为,功能印模也是一个动态且循序渐进的获得性过程【4】。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涉及的Ⅳ类(全身疾病导致口颌系统神经-肌肉不协调类),属于特殊性无牙颌病人,多伴有脑卒中、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症以及精神病等,此类病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肌肉运动,难以良好配合,需重视。
总之,过渡性治疗义齿在疑难全口义齿修复前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文翘, 刘蝶, 陈陶,等. 过渡性治疗义齿在疑难全口义齿修复前的临床应用初探[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8, 36(3):277-281.
[2]孙珍, 边华琴, 许晓波,等. 长效硅橡胶软衬材料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 30(4):237-239.
[3]刘国存. 老年人全口义齿再修复疑难病例的临床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17, 33(9):97-99.
[4]刘瑞瑞, 牛林, 王方,等. 生物功能性义齿修复系统在全口义齿中应用的疗效评定[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8, 16(3):43-46.
作者简介:李敏,女(1972.11.17)汉,籍贯:江苏无锡,本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研究口腔全科方向。
邮寄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林里堡中学对面李敏收15373769811
论文作者:李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义齿论文; 过渡性论文; 下颌论文; 黏膜论文; 疑难论文; 后牙论文; 上颌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