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基本构成与行为特征——基于129个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调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首领论文,组织论文,黑社会性质论文,西部地区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9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95(2015)05-0104-06] DOI:10.13310/j.cnki.gzjy.2015.05.017 一、问题的提出与数据来源 长期以来,神秘、恐怖、暴力等成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社会写照,让人们既心存畏惧又甚感好奇。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学者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这一特定组织,并试图揭开笼罩在黑社会性质组织上的一层层面纱,进而深入探讨其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生成、发展、演化等问题。 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其黑社会首领往往在整个组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黑社会性质组织发展的文化特质、结构形态、犯罪属性及特征。就西部而言,为了更深入、全面、系统地考察和审视该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成问题,除了客观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基本形态及特征、组织成员及特点外,还有必要深入考察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基本构成与行为特征。 事实上,如同所有的涉黑组织一样,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同样覆盖着神秘的面纱,而如何走近这一特殊组织,揭示其组织的形态及特征、组织成员及特征、组织首领及特征,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与任务。 为了达成上述有关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问题的研究预期与目标,笔者及相关项目成员使出浑身解数,克服重重困难与阻力,有幸从西部各省、区、市涉黑犯罪案件及卷宗中提取了129个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基本资料与信息。通过对这些第一手资料的整理、归类、指标量化等工作,我们构建了一个真实反映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形态的调查数据库(即SPSS调查数据库)。①尽管这一调查数据库的基础数据、量化指标还不够全面、不够系统,但是,相对于以往有关黑社会性质组织研究而言,本研究中无论是收集到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个数,还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员人数,都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以此次调查数据库为基础,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描述分析、交叉分析、相关分析,以便对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群体属性进行客观考察与审视,让人们更直观、更真实、更全面深度地把握这一特定人群的基本形态及区域特征。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的分析与结论,主要反映和体现的是样本群体的基本状况,虽具有较好的样本代表性,但仍需结合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客观现状进行认真的考察和认识。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基本构成及特点 无论自然构成还是社会构成,都是反映人的属性的重要内容。其中,自然构成是根据人的自然特征来划分的,它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的质的规定性,主要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而社会构成是反映人的社会属性,主要包括民族构成、文化构成、职业构成等。②那么,当前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在性别、年龄、民族、文化、职业等构成上有何本土化特点?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相比又有何差异? (一)性别构成 从性别构成看,调研发现,在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中,通常男性占据着绝对主体的地位,而女性所占比例则极小。因此,女性成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可能性也极小。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所收集129个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资料的整理,目前尚未发现有女性成为黑社会首领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女性受自身性别属性的限制,难以适应黑社会暴力、血腥等方面的要求,也难以在黑社会性质组织中扮演组织者、领导者的角色。 (二)年龄构成 以下资料皆来源于2013年“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成机制及治理对策研究”调查数据。 从年龄构成看,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平均年龄为35.48岁(均值),标准差6.412,其中最大值47岁,最小值22岁。具体来看,调查数据显示,在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中,“21-25岁”的占5.8%,“26-30岁”占19.2%,“31-35岁”占15.4%,“36-40岁”占36.5%,“41-45岁”占17.3%,“46-50岁”占5.8%(见表1)。 与组织成员相比,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平均年龄(35.48岁)明显大于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平均年龄(28.33岁),前者比后者小了7.15岁;其中两者最小年龄之间相差7岁,最大年龄之间相差14岁(见表2)。这说明,在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年龄整体上要大于组织成员的年龄,其年龄结构更多处于中青年阶段,并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超过七成)。 由上所述,当前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以中青年为主,其年龄分布的几大峰值分别处于“36-40岁”、“26-30岁”、“41-45岁”等区间,表明该群体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超过七成)。 (三)民族构成 从民族构成看,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129位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中,汉族人口为120人,占93.1%,少数民族人口为9人,占6.9%。这表明,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以汉族人口为绝对主体,而少数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极低。 若进一步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相比,则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少数民族比例更低,整体低了8.6个百分点,前者是后者的2.25倍。可见,在西部地区,不仅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民族性特征不突出,而且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民族性特征也不突出。 (四)文化构成 作为社会构成的重要组织部分,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文化构成将对其组织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与作用,甚至决定其涉黑犯罪的类型、形式、运行等方面内容,直接影响该组织的内部文化与特质。 从文化构成看,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74年(均值),标准差2.65,其中最大值15年,最小值1年。这表明,当前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整体文化已接近于初中水平,但又尚未完全达到这一程度。具体来看,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58位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中,其文化程度属于“文盲”的有1人,占1.9%;属于“小学”的有15人,占28.3%;属于“初中”的有27人,达到半数,占50.9%;属于“高中”的有6人,占11.3%;属于“中专”的有1人,占1.9%;属于“大专”的有3人,占5.7%;此外,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中有5人的文化状况不明(缺失值)(见表3)。可见,当前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以初级及以下文化为主,其比例超过8成。 从表4中可看出,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平均受教育年限(8.74年),少于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8.88年),前者比后者少了0.14年;前者在“小学”文化上高出后者5.7个百分点,而在“初中”文化上则低了后者5.7个百分点。这说明,在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整体文化程度较低,且低于组织成员的文化水平。 (五)职业构成 研究表明,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职业分布相对较广,既包括最高职业层次的领导干部,也包括最低职业层次的无业者,基本上涵盖了各主要的典型职业人口。具体来看,调查统计显示,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最主要的职业为“无业者”(这也是“众值”所在),其比例高达37.7%;“农民”则成为该群体的第二大主要职业,其所占比例超过3成(35.8%);而与之相比,“领导干部”、“董事长、老板等”、“企业、这说明,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公司经理”、“个体户”、“普通经商人员”、“采矿工人”等职业的比例较低,均不足1成(见表5)。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职业层次较低,并高度聚集在社会底层职业之上(超过7成)。 参照有关十大社会阶层的划分方法③,我们对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进行了新的分类统计。调查统计显示,除了“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外,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在其他八大社会阶层上都有所涉及。具体来看,在129位被调查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中,其领导干部阶层占1.9%、企业管理者阶层占3.8%、私营企业主阶层占7.5%、个体劳动者阶层占7.5%、商业服务业人员阶层占3.8%、工人阶层占1.9%、农业劳动者阶层占35.8%、无业者阶层占37.7%(见表6)。 进一步比较表6中数据,可以发现,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社会阶层构成与组织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是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在较高社会阶层中的分布比例均高于组织成员的分布比例;二是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在社会最底层中的分布比例则明显低于组织成员的分布比例(如无业者阶层、工人阶层等)。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角色行为及特征 目前,根据角色或身份的不同,可将黑社会性质组织中的组织成员分为领导者、骨干成员和普通成员三种类型。调查发现,由于角色、身份、地位的不同,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中领导者、骨干成员、普通成员三者之间的行为表现也不尽相同。那么,在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中,其首领的角色行为是怎样的?又有何特征?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犯罪行为 事实表明,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犯罪行为或倾向。在西部地区,其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也同样如此。通过对收集数据的整理,可发现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几乎都曾有不同的犯罪前科。 具体来看,调查统计显示,在被调查的129位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中,其中有125人存在着“犯罪前科”的资料记录,高达97.1%;而没有“犯罪前科”资料记录的仅4人,只占2.9%。可见,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存在着严重的犯罪行为及前科,并强化了其在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中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保护行为 如果说拥有保护伞事关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发展与存续问题,那么,对于组织首领而言,其自身能否拥有强大的保护伞和支撑力量,则事关其能否成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领导者,并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具体来看,调研发现,在被调查的129位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中,高达近半数(46.6%)的人拥有自身的保护伞(见上表7)。在这些保护伞中,其主要集中分布在司法、权力、行政等部门,其保护等级高至厅局级,低至乡科级以下。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掌权行为 从掌权行为看,在西部黑社会性质组织中,其首领掌权时间的长短,既取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自身的组织或领导能力,又取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存续时间的长短。调查表明,在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平均掌权时间为5.92年(均值),标准差3.28,其中最小值不足1年,最大值为14年。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平均存续时间(6.21年)相比,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平均掌权时间稍微短一些,平均少了0.29年。 具体来看,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在129位被调查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中,掌权时间为“1年以下”的有3人,占2.2%;“1-5年”的有60个,占46.7%;“6-10年”的有54个,占42.2%;“11年及以上”的有11个,占8.9%(见上表8)。这说明,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掌权时间相对较长,并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其对黑社会组织的控制力、领导力,进而增加了整体社会治理的风险与成本。 四、结论与思考 不难看出,在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不仅在性别、年龄、民族、文化、职业等构成上呈现出特有的群体属性,而且在犯罪、保护、控权等角色行为上也凸显出本土化特征。毋庸置疑,客观、全面、真实地考察黑社会性质组织首领的群体属性及行为特征,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审视这一特殊人群在黑社会性质组织中的角色扮演及行为取向,有利于更深入探究西部地区乃至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成机制及治理对策。 在这里,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本研究更多停留在微观层面的分析上,因而仅在推进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问题研究上迈出了一小步,而今后如何更深入关注和考察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基本形态及特征,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尚需学界的共同关注与努力。基于此,笔者拟将另文分别就“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基本形态及结构特征”、“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基本现状及特征”、“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成机制及社会影响”等内容展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以便达成走近黑社会性质组织、揭开神秘面纱的研究预期与目标。诚然,这也是社科工作者应尽的一种“义务”与“责任”。 ①2013年“西部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成机制及治理对策研究”调查数据库。有效样本129个,其范围涉及重庆、贵州、四川、云南、陕西、新疆、甘肃等西部省区(市),其中:重庆市55个,占42.6%;贵州省35个,占27.1%;四川省24个,占18.6%;云南省6个,占4.7%;陕西省5个,占3.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个,占2.3%;甘肃省有1个,占0.8%。若无特殊说明,在本研究中的分析与数据,均来自本次调查数据。 ②李竞能编著:《人口理论新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136-138页。 ③在这里,主要参照陆学艺先生有关社会阶层的划分办法(引自: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析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8页)。标签:黑社会性质组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