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与路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关键因素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在国内外压力下逐步升值,生态环境压力和成本上升,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这些因素使中国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压力。如何理解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如何正确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部门关注的问题。
一、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从资源导向到环境导向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培育产业竞争优势,产业竞争优势理论经历了从资源导向到环境导向的过程,反映了经济学界对产业竞争优势的认识过程。
(一)资源(要素)导向
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发端于亚当·斯密(Adam Smith)创立的绝对优势学说,完善于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说。他们把劳动作为唯一的生产要素,并且在各国之间不流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劳动熟练程度是有差别的,而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又导致各国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异。在斯密看来,劳动生产率是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唯一源泉。
赫克歇尔(Heckcher)和俄林(Ohlin)在古典产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论,认为产业竞争优势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国家的生产要素结构和产品的生产要素投入结构,而要素结构简化为资本和劳动。当两者基本一致时,产业竞争优势就形成了。由此推论出,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丰裕而劳动力相对稀缺,其资本密集型产业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由于劳动力丰裕而资本相对稀缺,其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共同结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低的生产成本是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应当努力构筑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优势。其局限性是:一是以要素不流动为假设前提,但在全球化背景下除了普通劳动力的流动受到限制外,高级人力资源和其他要素是可流动的。二是它运用静态分析法来探讨各国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资本存量与劳动力总量的非均衡增长必然导致一国的生产要素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各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原有格局。因此,资源(或要素)导向适合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此时开放程度低,市场发育程度低,要素流动比较困难。
(二)市场需求导向
要素禀赋理论假定两个国家偏好相同,只考虑供给因素而没有考虑市场需求因素。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出版了《论贸易和转变》,提出代表性需求理论。林德认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的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这种收入水平的代表性消费品是各国消费品产业发展的主导。因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其生产才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其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异。因此,一国专门生产某一个代表性需求层次上的商品,就意味着它不能满足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消费。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林德的代表性需求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只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问题的不足,但只从需求的角度或者说仅从人均收入的角度来说明问题也是有失偏颇的,因为一国的需求结构,除了受人均收入的影响,还受产业结构、生产技术水平、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把受代表性需求理论影响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称之为市场导向的竞争优势理论。
图1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
(三)环境导向
在国际竞争中,为什么一个国家的一些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而另一些产业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呢?迈克尔·波特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各个产业对其发展环境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国家会特别有利于某些产业的发展,使这些产业特别发达,同时会阻碍另一些产业发展,使其变得特别落后。因此,分析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必须考察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等环境如何影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了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波特提出了一个“关键因素图”。“关键因素”是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来源,被称为影响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参见图1)。
生产要素指的是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这些资源的数量、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生产要素的状况。因产业性质差异,不同产业对这些要素的依赖程度不同。在有的产业中,只要能控制低成本或独特高质量的生产形态,就能够形成竞争优势。例如,新加坡位于中东和日本的航运中途点,自然成为很好的修船中心;瑞士境内拥有拉丁语、法语、德语三区,具有处理复杂语言的文化能力,使得它在银行、贸易和维修等服务业上占有特别优势;德国和瑞士拥有充沛的光学技术工人,因此光学相关产业能够蓬勃发展。
需求条件指的是国内市场对某类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内市场的大小及性质不但影响生产的规模和效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会刺激本国企业对产品或服务的改进和创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区别在于,本国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国内市场需求的形态和特征,并在市场压力下努力改进和创新,满足市场需求,形成更独特的竞争优势,进而成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是指与某个产业相关联的上游产业和互补性产业。支持性产业主要是指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机械设备等上游产业。相关产业是指因共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对形成国际竞争力极其重要。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的国家环境中如何创立、组织、管理公司,以及竞争对手如何。在不同的国家中,相同产业的公司在目标、策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大相径庭。国家竞争优势就是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如果某一产业的公司在公司目标、策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选择与该国在该产业的优势资源恰好相符合,则这个国家该项产业的竞争优势就会充分展现出来。一个国家内部市场的竞争结构也会对该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会迫使企业不断更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以取得持久、独特的优势地位。
除了上述四种主要影响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变量可能对国家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机遇和政府。机遇是那些超出企业控制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如技术的重大创新、石油危机、战争等。机遇可以打破现存的竞争环境、竞争秩序,创造出“竞争断层”。这种断层的出现虽然可以使原有国家的竞争地位丧失殆尽,但也提供了新的机会,使原来竞争力弱的国家后来居上。政府通过在资本市场、补贴、生产标准、竞争条例等方面的政策直接影响企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实际上已远远突破了经济学上的要素、市场概念,涉及产业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方方面面。其中心思想是,一个国家的钻石体系的特质构成了该国产业和企业发展的环境,并促进或阻碍国家竞争优势的产生。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生产要素分为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相应地,也可以把产业环境划分为一般性环境和专业性环境。一般生产要素是指可以用在任何一种产业上的生产要素,如公路系统、资本、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资源等。专业生产要素,是指只能用于特定产业的生产要素,如技术型人才、专业化的基础设施、专业知识等。一般生产要素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基础,在现代经济中,越精密的产业越要求有专业的生产要素,在国际市场上越具有强劲的竞争优势。因此,专业生产要素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性的、持续性的基础。一个国家若要建立起强大而又持久的产业竞争优势,就必须发展专业生产要素。除此之外,市场需求环境、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市场结构等,也是产业竞争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把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称之为环境导向的竞争优势理论。
二、企业与区域两个层面的转型升级
从资源(要素)导向、市场导向到环境导向的竞争优势理论,反映了不同时期产业竞争的环境和路径。在市场经济发展早期,市场基本特征是卖方市场,产品短缺,产业竞争是提高生产能力,资源和要素是否充裕就决定了产业竞争的能力。随着社会生产能力的发展,市场条件逐步转变,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产业竞争仅仅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已远远不够了,还必须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才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除了不可移动和不可复制的要素外,要素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市场竞争完全突破了国家边界,而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展开,社会分工由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拓展到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分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业竞争不仅依靠资源(要素)禀赋、市场需求,而是要素、市场、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市场结构等环境的竞争,甚至包括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等非经济因素。
在环境导向的产业竞争中,有的要素和条件由竞争主体企业创造,有的要素和条件需要由政府提供。相应地,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层面,另一部分来源于区域或国家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转型升级包括两个层面的转型升级,一是企业的转型升级,二是区域或国家的转型升级。无论是企业,还是区域或国家,转型升级的目标是培育和增强产业竞争优势,转型升级的本质是培育和改善产业竞争的要素和环境。
(一)企业转型升级:要素与能力
从企业层面看,产业升级的实质是要素和能力提升,表现形式是产业链、价值链和附加价值的提升。通过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提升而发生要素密集度的变化,并促使产业链、价值链由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提升,最终提高附加价值,即要素→能力→产业链→价值链→附加价值。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观点众多,但综合资源基础论、核心能力论、知识基础论和动态能力论的观点,共同的观点是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具备什么样的资源(要素)结构,就具有什么样的竞争能力,企业能力取决于其所占有的资源(要素)结构。资源(要素)包括劳动力、技术、知识、信息、资本等,能力包括研发能力、操作和技术能力、营销能力和整合能力等,要素结构是本源,能力结构是结果。英国经济学家彭罗斯(E.T.Penrose,1959)在《企业成长论》中认为,企业是广泛的资源集合体。沃纳菲尔特(B.Wernerfelt,1984)在《企业资源学说》中认为,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获利并获取竞争优势具有战略价值。企业要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具备“战略性资源(要素)”(Strategic Resource),这种资源(要素)具有四个特性,即有价值的(Value)、稀少的(Rareness)、难于模仿的(Inimitability)、不可替代的(Non-substitutability)。同样的,企业转型升级,首先是资源(要素)的转型升级。其中,人力资本和知识体系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按照彭罗斯的见解,企业拓展生产机会的知识积累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企业积累“非标准化操作规程”和“非程序化决策”方面的知识,二是企业积累“标准操作规程”和“程序化决策”新知识。
价值链/产业链由一系列能力组合而成。有什么样的能力组合,就有什么样的价值链/产业链。产业链/价值链可以分解成三个层面:由主要生产流程组成的生产价值链/产业链;由所有交易流程组成的交易价值链/产业链;含更多知识创新元素的知识价值链/产业链,如产品设计、产品管理、品牌整合等。不同的价值链/产业链,要求的要素和能力也不同。生产价值链/产业链主要依赖劳动或技术密集要素,相应的能力是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交易价值链/产业链主要依赖信息密集要素,相应的能力是营销能力;知识价值链/产业链主要依赖资本和知识密集要素,相应的能力是研发能力和整合能力。
当前,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都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根据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内容,多数地方把产业转型升级定位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的地方明确提出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的地方提出大力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腾笼换鸟”。对此,有的专家已经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产业升级≠淘汰劳动密集型企业。
实际上,从企业层面看,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现阶段许多企业的主要问题是处于价值链/产业链低端,某些价值链/产业链缺失。多数企业的竞争优势仍集中在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阶段,产品加工深度不足,在核心技术、设计、软件、关键零部件、关键设备和模具、供应链管理、销售和品牌等环节上,多数依靠进口或被跨国公司所控制,尤其是关键环节的缺失使得一些行业发展基础脆弱。例如,电子信息产业30多年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增长速度,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二,个人电脑、手机和电视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终端的家用视听、计算机、通信设备以及中端的器件、元件、材料上,产业链中高端核心部分仍然被跨国公司所控制。可见,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还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价值链/产业链的升级。
可以说,以企业所处“产业”来评价企业是否转型升级、向哪里转型升级是错误的。在企业的转型升级方面,有两点认识十分重要。
第一,没有传统产业,只有传统思维。迈克尔·波特说过,任何传统产业只要加上知识和技术,都可以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是关于传统产业升级最到位的说法。现在,有些地方认为传统产业缺乏创新空间,只有高技术产业才具有创新,因此片面地强调淘汰传统产业,支持新兴技术产业。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传统产业经过技术革新,也可成为新兴产业,如果没有技术革新,所谓的新兴产业也是传统产业。陶瓷产业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但是经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革新,新型陶瓷是属于技术含量很高的新材料产业。可见,没有要淘汰的传统产业,只有要淘汰的传统思维。
第二,产业链升级比产业升级更重要。产业可以分解为研发、设计、生产、物流运输、品牌营运、销售网络建设和维护等不同的产业链条。不同产业链所需要的知识不同,附加价值也存在很大差异。越靠近产业链两端,对知识创新依赖越大,附加价值越大。统计上的高技术产业,如果处于加工生产环节的产业链,也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的产业,正如沿海许多计算机生产企业,所需要的是年纪轻、文化程度不高的廉价劳动力;统计上的传统产业,如果处于研发、设计、品牌运营等环节,也是知识产业,正如服装产业,一个顶级的设计师,其知识含量不会亚于顶级的软件程序员。因此,产业不是片面强调引进高技术产业,更重要的是促进现有产业在产业链上升级,把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链重新布局到其他地方去。
(二)区域转型升级:环境与平台
产业发展从早期的资源导向,发展到市场导向,再发展到环境导向。环境导向的核心就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以及市场结构和竞争环境。当然,环境也包括市场环境、制度环境、区位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人文环境等。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环境对区域资源配置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它决定了特定区域对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吸引力。发展平台则是在一个划定范围的区域内,集中提供生产设施作为城市的产业载体与经济载体,以便吸引更多、更优质的产业投资,常见的形式是开发区或园区。
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发展环境和平台是综合性的,相应地,区域环境和平台提升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优化区域环境和平台,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的中心,城市功能逐步从生产中心向资源配置中心转型,是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内容。资源配置中心,反映着城市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物资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控制权,这些要素的流动是制造业投资区域导向的“指挥棒”,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支撑点”,更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
2.集群化布局。产业集群不仅能够通过设施共享和规模效益递增而降低成本,获得集聚经济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流动,达到知识外溢、创新促进的目的。
3.产业链配套。创新的过程需要上下游产业及其相关支持性产业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达到制造商——供应商——客商三位一体的群体性创新,这就需要在布局上产业链配套。
4.中小企业扶持。产业根植性需要具备良好的制度环境,也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通过长时间的磨合和适应,才能在本区域扎根。多数企业,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民营企业,产业链会随着要素禀赋和成本的变化而调整布局,但总部总是设在诞生地。意大利很少生产服装,但全球顾客都喜购买意大利的品牌,因为总部和品牌还在意大利。
5.创新网络构建。创新过程是很多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协同作用而创造(生产)知识和技术的过程,需要创新主体相互依存的集体学习环境。因此,创新环境首先是一个集体学习的环境,创新区域首先是一个学习型区域。优越的区域创新体系,应当充分挖掘利用区域内要素,并尽量吸引域外可利用的要素,以增强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机制将产、学、研等创新主体联系起来,也要重视支持相关企业通过中介机构和协会、行会、商会等机构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联系网络,更要重视知识、技术人员聚会、居住、交往环境的建设。
6.人居环境改善。要素集聚的关键是人才的集聚。区域环境对人才是否具有吸引力,人居环境至关重要。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包括人居硬环境和人居软环境。所谓人居硬环境是指一切服务于城市居民并为居民所利用,以居民行为活动为载体的各种物质设施的总和,包括居住条件、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人居软环境是指人居社会环境,是居民在利用和发挥硬环境系统功能中形成的一切非物质形态的总和,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如生活情趣、生活方便舒适程度、信息交流与沟通、社会秩序、安全和归属感等。一般而言,高知识、高能力的人才具有较高的收入,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是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改善区域环境和平台的重要内容。
三、转型升级的路线图
(一)企业转型升级路线图
美国杜克大学的格列芬(Gereffi,1999)较早认识到转型升级的路线问题,提出了企业转型升级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产品层次上的升级,也就是同类产业从简单升级到复杂;二是经济活动层次上的升级,亦不断提升设计、生产和营销能力;三是部门内层次上的升级,也就是从最终环节的制造到更高价值产品整合服务的生产,包括供应链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四是部门间层次上的升级,也就是从低价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2000年,美国汉弗莱(Humphrey)和施迈斯(Schmitz)提出以企业为中心的分类法:即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功能升级和链的升级(参见表1)。
1.流程升级,就是对工艺、生产流程的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对我国多数制造企业而言,就是提升制造水平,采用国际一流的制造装备,不断改进工艺流程。
2.产品升级,就是开发和引进新产品、改造老产品以提高产品更新能力。对我国多数制造企业而言,就是要不断地设计、开发新产品,形成快速响应市场的制造模式。
3.功能升级,就是从低附加价值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前后两端延伸,进入产业的高附加值环节。对我国多数制造企业而言,就是提升研发水平和营销水平。要靠技术创新和智力支持,提升营销水平,核心是打造品牌,这是最难的环节,也是附加值最高的环节。
4.跨产业升级(或称为链的升级),就是从一个特定产业转到新的产业领域。这是一个风险比较大的升级模式。
对这四种转型升级路线,根据国际经验,普遍认为升级一般是遵循从流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再到功能升级,最后到链条升级这样一个渐进过程。这种逐步升级的过程,是随着资金、技术优势的逐步积累和关联产业的形成发展而逐步提升。对出口加工企业而言,呈现出如下阶梯状演进: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生产和出口——零部件的分包和出口——中间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OEM和ODM)——自创品牌的生产和出口(参见图2)。在这方面,台湾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二)区域转型升级路线图
区域层面的转型升级,涉及的因素更多,也更为复杂。根据各地转型升级的经验,一般由易到难、由局部到全局,逐步推进。许多地方政府,先在开发区或园区内“先行先试”某些特殊政策,根据这样的原则,区域转型升级大体上可遵循以下路径:发展平台升级→创新环境升级→空间环境升级→制度环境升级。
1.发展平台升级。通过开辟新的产业园区、城市功能区,配套新的设施和政策,如依托港口的临港产业区,开辟总部园区、金融区、商业中心、创意园区等,吸引投资主体,发展新的产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2.创新环境升级。通过建立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技术产业化与交易平台、行业服务平台、教育培训设施的平台等,设立专项研发基金,提升区域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吸引和培育创新型企业。
3.空间环境升级。改善道路、能源、水、环境等基础设施,优化区位条件,降低产业成本,吸引高级生产要素;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强化城市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强化城市管理,形成宜人的居住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
4.制度环境升级。按照规划导向,创新土地、财税、产业、技术、人才、市场等政策,优化政府服务功能,吸引高级生产要素,升级要素禀赋结构,创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
标签:产业转型升级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路径分析论文; 价值链分析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产业金融论文; 产业转型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环境分析论文; 产业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