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摘要:《音腔论》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及其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音腔论》的解读入手,依托“对比统一”的规律来探析民族声乐表演学科理论,从理论层面解释了汉语声乐演唱过程中“依字行腔”的原理,将“依字行腔”、“声情并茂”、“乐感”、“音乐修养”等因素有机融合,同时指出根本性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民族声乐;表演;审美规律
1、 相关概念
“依字行腔”作为民族歌曲演唱水平的准绳,其关键是理解“腔”所蕴含的特质。这里所提到的“腔”与沈洽先生“音腔论”提出的“音腔”是一致的。“音腔”包含“静态音响”与“动态音响” ,前者是能够从心里层面给人带来稳定感,时值较长,被称为“体” ;后者是能够从心理层面给人带来不稳定的动感,时值较短,二者的融合给人带来“知觉完型”效应,其过程也就是“音腔” 。“头”、“体”、“尾”是“音腔”的组成结构,“头”、“尾”部分为“动态音响”,“体”为“静态音响” 。 我国的汉字单音节都可以分析为“字头”、“字腹”、“字尾”。“字腹”是韵母中的韵腹部分,由元音构成,发音时值长,与“体”相对应。“字头”、“字尾”分别为辅音声母与韵母尾部的韵尾构成,发音时值短,与“头”、“尾”相对应。由此可见一个汉字的音节实际可以对应一个“音腔”。
根据《音腔论》相关论述,声乐演唱中的“依字行腔”定义为:依据汉字音节的字头、字腹、字尾发音特点,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变通处理,将汉字音节的发音转化、升华为演唱中“音腔” 式的旋律片段的过程及其相关方法。
民族声乐演唱中“声情并茂”是审美评价的标准之一,从字面来看“声”指的歌者唱出的“乐音”,“情”是歌者对演唱作品能够很好的彰显作品所蕴含的人类情感的一种完美表现状态。
“乐感”是一种表现音乐的方法和手段。乐感定义为:人们对音乐作品中各音存在意义的认识,音与音之间微妙关系的感觉,以及在音乐方面的记忆能力,模仿能力等。
“修养”指的是人的综合素养,由此可见音乐修养是指个体在音乐领域所表现出的综合素养。歌者在演唱过程中,通过“依字行腔”逐渐积累“乐感” ,通过歌者丰富的“乐感”做到“声情并茂” ,这些都需要依托音乐修养底蕴才能体现出来。
二、民族声乐表演的审美规律解读
运用汉语演唱民族声乐作品,“依字行腔”是必由之路。沈洽先生的《音腔论》可被视为“依字行腔”的典范论著,这篇论著提出了“音腔”的概念。音腔由“体”、“腔”两部分构成,由于人们对音高的变化最为敏感,因此“体”对应的“静态音响” ,它代表用音高来代表一系列的音成分的相对静止(包括音高、时值、响度、力度、节奏、音色等要素),“静态音响”可以发挥“知觉完型”的效应;“腔”对应的是“动态音响” ,能够从心理层面给人们带来不稳定的动感。“音腔”是在汉语声乐演唱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声乐演唱的过程,也就将汉字的音节转化为“音腔” ,再将音节转化为旋律的片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音腔论》的研究成果来看,“依字行腔”是一种必然之举。
早在明代就有李渔对声情并茂的生动解读,在他的《闲情偶寄·解明曲意》一节中写出了声情并茂的圆满状态。清代徐大春的《乐府传声》中对声情并茂的方法与途径做出详尽的分析,指出只有歌者设身处地的去深入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进而歌者用可以彰显歌曲内蕴的情感状态去诠释声乐作品。《乐府传声》细致的探讨了歌唱过程中涉及的顿挫、徐急、轻重等方面的问题,揭示出声乐演唱过程中歌者内在的情感变化。《音腔论》中对声情并茂的论述主要是在“音腔”观点下展开的,在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歌者通过合理的调节及安排“音腔”中各种音成分的变化状态及变化过程,以此来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
在艺术实践中,提升声乐学习者的音乐文化修养对于声乐教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声乐演唱的艺术实践来看,音乐文化修养可以更为直接的去指导声乐学习者的艺术实践。对于民族声乐演唱而言,歌者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化修养及理论水平,同时熟悉各种音乐艺术现象,那么就会让歌唱的过程游刃有余,并且能够参照民间音乐中的各种音成分变化进行专业技巧上的处理,使得歌者的演唱更符合对比统一规律的要求。综上所述,高校在声乐教学上有必要制定相对长远的教学计划,与此同时开设必要课程,通过学习来强化声乐学习者的综合音乐文化修养,进而提升歌者在声乐演唱实践中的艺术处理能力。
三、音色审美过程中的自然文化
在传统的文化自然观、哲学观中,都讲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之间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因此在许多乐器制作材料的选择过程中,与西方有所不同,我国材料一般选择生长在我们身边的竹子、芦苇等天然材料上,从西周时期,就有记载,对于乐器的“八音”分类中,除去“金”之外,其他的材料如石、土、丝、木、竹等材料都属于自然材料。天然材料的使用就意味着人类对于这些自然物品属性的保留和尊重,这些材料自身都带有着十分多样的独特性。例如,在二胡、板胡等胡琴类的乐器制作过程中,选用的材料大部分为红木、紫檀木、竹等,选择不同的天然燃材料能够直接决定乐器之间的音色差别。二胡主要描绘南国温婉缠绵的风情,京胡描绘的是北方高昂的激情。而西方国家常用提琴中的大提琴、小提琴以及低音、被低音提起,他们都选择了同样的材料,在音色方面,他们的材质并没有很大的本质性差异。而他们之间低音、高音、明亮、浑厚的差异主要来至于提琴的大小不同,即共鸣箱的大小不同。在音色赏析的过程中,不能忘记自然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
五、音色审美过程中的民族声乐
在我国,民族声乐占据的比重较大,在各种民族声乐或是其他戏曲中,都很少出现较低的声部,而高音部也比其他地区的高音部来说更高一筹。民族音乐中选取的乐器也一般都没有低音部的乐器、中音部的乐器也并不常见,因此,不管从民族音乐的哪个角度而言,在声音和乐器两个方面都是偏高的。但是,在这种高阶音乐的趋势影响下,音色也明显的趋向于更加清透的审美,在我国声乐中,尤其是山歌等民族声乐,对于音色的透亮有着十分明显的追求偏向,尤其是对于头声、假神的发声方法来说,更是明显。这一美学的偏向收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些民族语言演唱的歌曲,发音的部位与常见的发声有所不同,并且在民族语言中元音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都是导致民族声乐特征的因素。除去民族元素之外,还要考虑中西方的发生特点和音乐类型。音色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将音乐类型、演唱语言、高音部低音部等因素到考虑进来,更加明显的进行音色分析。
结语
总的来说,总之,音色分析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活动,我们必须要清晰的意识到,音色虽然只是参与影响运动的要素之一,但是却不能单一的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创作者在表演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运用基本的审美法则,协同其他的音乐手段,演奏出更加有没得音乐篇章。声乐演唱作为一种审美艺术,演唱者或者欣赏者对于作品审美的分析、领悟和演绎对最终的审美结果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声乐演唱中,对演唱者进行审美心理的研究,有助于演唱者音乐文化修养的提高。演唱者也可以有目的的进行自身的审美心理调控,达到更好的演绎作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声乐表演基础教程[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2] 苗菁著.中国现代歌词流变概观[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 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人民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赵英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声乐论文; 民族论文; 音色论文; 过程中论文; 音乐论文; 声情并茂论文; 修养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