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等在谚语翻译中的体现——Focusing on the Chinese-English and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Proverbs

动态对等在谚语翻译中的体现——Focusing on the Chinese-English and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Proverbs

顾蓓蓓[1]2008年在《中文菜谱翻译的异化与归化》文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中国饮食感兴趣。这样,有关饮食文化的翻译肩负重责,无疑会在饮食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以促进和繁荣中外的交流和友谊。所以,中文菜谱的翻译非常重要。然而,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版的研究寥寥可数。至今在中文菜谱的翻译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文章主要简介了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并回顾了直译和意译,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理论,强调了两者的区别。同时,对与中文菜谱翻译相关的研究做了总结。作者概述了中文菜谱翻译的定义,翻译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中国菜谱的可译性研究,并分析了中国饮食的特点及菜谱命名的特点。因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作者又提出了菜谱翻译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将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运用到菜谱翻译中并详细提出了具体的方法:直译,意译,零翻译等。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并指出了研究的重要性和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文菜谱命名的特点并提出几种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旨在解决现今中国服务行业菜谱翻译的困惑。通过比较详细地研究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中文菜谱翻译上的运用,作者建议使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主要为直译和零翻译,同时,表明异化的翻译策略已经在菜谱之类的文化翻译中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尚丽君[2]2008年在《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翻译策略》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对外国的语言及文化也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是由于各国语言文化的差异性,翻译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变得尤为重要。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许多外国优秀影片涌入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市场出现繁荣景象。然而电影市场的繁荣却与翻译界对电影翻译的重视程度不符合。鉴于电影翻译的现状,作者试图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进行研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目标语读者的对翻译的反应并要求目标语读者与源语读者反应一致。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翻译理论家和学者把翻译看做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更是一种文化交流方式。他们把研究重点转到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英语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论文首先简略介绍了国内外电影字幕翻译的现状。翻译学者及理论家传统上根据文化优越性来选择他们翻译的目标。他们认为翻译文学作品要比翻译电影更有声望。但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作者列举了在电影翻译界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理论家及他们各自的成就。通过了解前人的成就,分析出其中的不足,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道路。其次作者探讨了电影字幕翻译的概念及特点。许多翻译理论家对电影字幕翻译有不同的定义及不同的看法。电影字幕翻译不同于其他文学翻译,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电影本身就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因此电影字幕翻译受空间及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只有了解了这些制约因素才能提出正确的翻译策略。本文运用奈达的对等理论来探讨电影字幕翻译,所以有必要对奈达的理论及应用此理论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做出介绍。第叁部分讨论了文化与翻译。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更多学者将注意力放在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上,因为翻译不只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本文所指的文化因素,主要是指英语成套词,如动物词,颜色词,人名和地点词等;英语成语及文学作品及日常生活中文化意象的翻译。通过吸收前人经验及成就,作者总结出叁条翻译原则:准确,简洁并要达到功能对等。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问题主要从叁个方面体现:翻译者本身,电影字幕与画面统一及对话中文化词语的翻译问题。为解决这类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王健[3]2007年在《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英文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飞速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几年来,国内市场逐步开发,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了中国市场,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作为产品重要附件之一的说明书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焦点就集中在产品说明书的翻译质量上。译文准确、明了、符合国人习惯的说明书不仅可以使消费者迅速掌握产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而且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好感和满意度,提升企业形象;反之,译制粗糙、晦涩难懂、未做好本地化工作的说明书只会降低消费者的满意度,损毁企业形象。近年来,鉴于说明书的重要性被人们所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产品说明书的译制工作。与企业的认识相反,作为翻译学的一部分的说明书的翻译研究在国内一直未获重视。许多翻译家将其归入科技翻译的一个分支,对其论述一笔带过;而且这些研究多以经验为基础,侧重于译例的描述,缺乏整体性,没有融入当前翻译理论知识,缺乏理论性和普遍指导意义。无可否认说明书的翻译隶属于科技翻译,但它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本特点,值得深入系统地加以研究。本文另辟蹊径,尝试从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出发,探讨英文产品说明书的翻译。功能派翻译理论以翻译整体目的为导向,其核心理论“目的论”主要法则有叁,按重要性递减依次为“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这叁个法则解决了翻译策略以及方法间的对立矛盾,解放了译者,使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作为一种实用文体,说明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能性,适用于功能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说明书的翻译目的,就是要实现原文的写作目的,使目的语受众在阅读说明书后获得与原语受众相同的感受。根据目的论的翻译原则,结合说明书的语言和文本特点,作者选择了“功能对等法”作为说明书的翻译策略。然后提出了说明书翻译的叁点原则1)实现原文的预定目的;2)忠实于原文;3)做好本地化工作。为了实现该翻译策略和原则,作者提出了叁种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和本地化翻译。并通过例子加以验证。最后作者希望本文所探讨的翻译策略、原则和方法可以为说明书翻译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并对说明书翻译者的工作有所帮助。

张艳[4]2007年在《基于功能派翻译理论看外宣翻译策略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宣传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外宣的媒介和桥梁,汉译英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的英译外宣资料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甚至外国读者不知所云,影响了我们的对外交流,削弱了我们对外宣传的预期效果。汉译英外宣翻译的目的在于向国外读者客观真实地介绍中国。译文在译入语语境中能否实现交际功能是翻译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探讨外宣翻译的原则、策略和技巧是有必要的。本文从文本功能角度出发,探讨外宣翻译所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其翻译的因素以及可采用的方法。功能翻译理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功能派翻译理论以目的文本及目的语文化为导向。功能派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它对翻译理论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将目的语文本功能的实现引入翻译批评体系,并将其作为衡量翻译质量的主要标准。它的另一个优点在于为一些非常规的翻译策略、方法比如改译、改写等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这些非常规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则常见于外宣翻译中。除了德国学者费米尔提出的翻译“目的论”这一功能翻译的主导理论以外,美国学者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论”和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说”也属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范畴。他们的理论都将翻译研究和语言功能结合起来,注重文本功能在翻译中的作用,但又有本质的不同。在实际翻译活动中,“目的论”可操作性更强,更有指导意义。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按照费米尔的理论,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要依交际情景、译入语文化以及译文交际目的而定。因此为实现交际目的和功能,对原文作恰当的增删以及改变原文中的某些形象的翻译策略是可行的。通过大量例证,本文得出结论: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确实对外宣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刘拥军[5]2007年在《论外宣翻译的译者主体性》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世界认识中国的媒介,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现阶段对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研究也呈多角度多层次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在传统的翻译研究观念“忠实”“对等”的束缚下,着重于语言层面的转换分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分析,几乎完全忽视了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本论文将对外宣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从认知的角度,把翻译分为两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进行研究。第一章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着手,分析传统翻译思想的有关译者主体性的观点,然后探索翻译主体研究在当代的发展情况。第二章介绍译者主体性的理论基础-----关联理论。第叁章研究对外宣传材料的定义,特点以及对外宣传材料翻译的特点。第四章分析关联理论与外宣翻译译者主体性的关系。第五章介绍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外宣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第六章对外宣翻译中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第七章介绍外宣材料的翻译策略第八章最后做出总结:译者应该辨证地看待外宣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策划者,一方面具有许多不依赖于作为客体的原作而存在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主体性的发挥也是有限度和范围的。

周文静[6]2007年在《后殖民翻译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1972年于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叁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当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执教的美国翻译学者霍姆斯(James Holmes)发表论文《翻译学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首次提出以“Translation Studies”作为学科名称,并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和响应(方梦之,2003)。从此,翻译学科正式建立。此后十数年,翻译学经历了蓬勃发展,其中一些发展态势更是学界内人士所未曾预见。在这些新兴翻译派别中,其中一支便是名为“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文化研究派。后殖民翻译研究派是由后殖民研究和翻译研究跨学科结合而成。该翻译学派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出现在译学领域,此后便一直保持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如今,主流译学研究再也不能对这一新兴学派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许多翻译学者也开始关注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而不少来自前殖民地国家的翻译学者更是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后殖民翻译研究这一新兴学派的理论及方法论创建。所有这些关注和努力也最终促使后殖民翻译研究成为翻译文化学派下的一个独立分支。正如其他文化学派一样,后殖民翻译研究所关注的也是文化及其他非文本因素,研究这些外在因素如何对翻译及翻译过程所产生影响。而从该学派名称便能看出,后殖民翻译研究主要是围绕殖民和后殖民时期的各种文化因素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而展开讨论。其中,前殖民国家同前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权利关系,这种关系对前殖民地语言及文化的负面影响,以及处于弱势的前殖民地如何力争通过翻译挑战这种不平等语言文化状态等话题都属于后殖民翻译研究讨论的范畴。本论文目的在于能将后殖民翻译研究这一新兴译学领域尽量系统并全面地展现给读者。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笔者不仅追溯了这一文化翻译学派的历史和理论根源,介绍其理论及实践发展情况,还不忘将该学派目前受到的批评言论陈列出来,以便读者在纵横和正反各方面有较全面了解并做出个人判断。为了使论文思路得以清晰呈现,笔者通过以下六个部分完成对后殖民翻译研究的介绍:引言部分首先简略介绍翻译研究的历史,区分翻译研究和翻译学两个概念的内涵之不同,并引入后殖民翻译研究这一新兴译学领域;随后便对后殖民翻译研究的研究现状进行一番认识——学界对其关注越来越多,相关文章和着作数量也不断增加,但多数学者只是对该译学领域的某一或某些因素进行探讨,或是局限于本国进行相关研究——正因如此,笔者希望尽量搜集资料对后殖民翻译研究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述评,让读者对其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和现状既有纵向的了解又有横向的认识。第一章对后殖民翻译研究的理论源泉——后殖民研究——进行了一番探索,主要讨论了叁个方面问题:其发展过程,中心议题和主要理论家。在结束本章之前,笔者对后殖民研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进行了说明,预见了两个学科的合并,为整个论文起到了铺垫作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后殖民翻译研究学派的理论发展情况。首先笔者随时间顺序分别探索了人类学家,后殖民理论家以及翻译学者对后殖民翻译学理论发展所作的努力及贡献;接下来则对该学派一些主要观点进行了讨论,显示该学派内在的一致性。第叁章与上一章在内容上呈并列关系,主要探讨的内容为后殖民翻译研究学派的实践发展情况。本章主要选用了叁个民族特色鲜明的后殖民翻译研究方法作为实例,分别是:巴西的“食人主义”,印度的书写翻译,和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边界写作。这些翻译实践都显示了后殖民翻译研究多元和创新的特点。第四章主要向读者介绍了该翻译学派自出现以来在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所受到的批评。对于其中一些批评言论,笔者也做出回应谈及个人观点。但笔者不希望因此而影响到读者对该学派的解读;希望这些观点只是抛砖引玉,让读者也能对这些批评意见做出个人反应并逐渐对该译学派别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引言部分笔者首先对后殖民翻译研究的主要特点进行了一番回顾性小结;然后将中国纳入后殖民翻译话语探讨二者兼容性,并提出希望——中国译学也能试着从本国历史和现状出发,像巴西和印度那样发展一套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翻译理论及方法。

高行珍[7]2008年在《论英文电影字幕汉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应用》文中提出翻译文本通常需要面对各种翻译策略的选择,但更多的情况下要在归化和异化之间做出选择。尤其在影视翻译的过程中,在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的最初选择上的不同将影响整部电影的翻译。本文旨在探索在翻译英文电影字幕中应用这两种翻译策略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文,讨论了英文电影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提高字幕翻译水平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大量外文影片涌入我国的文艺市场,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大多数的电影爱好者都不具备专业语言能力,尤其在外语方面更为欠缺。因此,为了使国内观众能够更好的欣赏外文电影,译者应该充分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第二部分详细分析电影语言和影视翻译尤其是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本质和特征。影视翻译是翻译世界的一项主要内容。它强调交际方式的尺度。实际上影视翻译分为两类:配音翻译和字幕翻译。配音是指用观众所在国家的语言(目标语)覆盖外文电影中的对话和叙述。字幕翻译是指用观众所在国家的语言将电视节目或者电影中的口头语言译成书面文字;译成的文本通常出现在屏幕的下方,出现的同时伴随着源语言的对话或者叙述。第叁部分是对国内和国际上影视翻译的文献综述,同时论述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对影视翻译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尽管有了一些介绍经验和建议的出版物,仍然有待于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欧洲是影视翻译的研究中心,有很多影视翻译作品都是在欧洲完成的:欧洲学者做了许多工作。本文研究影视翻译的理论基础是翻译对等理论。第四部分介绍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归化是指译者从目标语读者的角度出发,为了将外语文本中的“异域性”最小化而采取的一种透明的、通顺的翻译策略。归化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Dr.Eugene Nida。异化是指译者通过保留源语文本的“异域性”,从而有意地打破目标语的语言规范和文化惯例的翻译策略。异化的代表人物是LawrenceVenuti。第五部分将这两种翻译策略与影视翻译尤其是英文电影字幕翻译联系起来。英文电影字幕汉译包含很多要点,例如与宗教有关的短语,具有地方特点的短语和概念,谚语和固定短语等等。第六部分是结论。在影视翻译实践中,没有绝对的归化,也没有绝对的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共存于英文电影字幕的汉译中并且相互补充:在翻译字词层面上多使用归化手段,在文化交流层面上多使用异化手段。

贺莺[8]2015年在《高阶思维取向型翻译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结合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水平翻译人才的迫切需要,考虑到翻译作为新兴专业急需加强课程与教学建设的需求,基于国内翻译专业教学模式综合系统性研究缺乏的现状,本论文选择翻译专业教学模式研究这一国内翻译教学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论文从对翻译观的研究出发,结合翻译的社会属性和认知属性,将翻译定义为一个兼具文本性、文化性、社会性的心理过程,以语言为载体、以知识为内涵、以体验为路径,通过译者思维与文本、文化、社会等多重外部环境的交互,实现人类知识的迁移与共享。基于这一认识,指出翻译思维能力是译者超越现有静态知识和经验,实现内部知识与外部环境交互,形成认知框架,继而对源语文本世界加以表征的必备条件,在辨识翻译问题、界定问题性质、选择翻译策略、评价翻译产品、构建认知模型等诸多过程之中发挥主体作用。研究认为,翻译思维具有反复性、交互性、不规则性、多元性、不确定性、自我调节性和意义建构性,属于典型的高阶思维。在教学设计中关注译者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决策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围绕复杂翻译问题求解,结合文化、社会、文本环境与思维之间的交互作用设计翻译专业教学模式,以高阶思维培养整合过往翻译教学范式的优点,对于提高教学绩效,实现译者深度学习、个人发展、终身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以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契合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符合翻译学科本质规律,符合翻译学习的规律,有助于实现翻译教学模式研究由离散性向集成性的转变,是端正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提高翻译学科地位的有益探索。高阶思维取向型翻译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归纳和演绎两种路径,采取实践-理论-实践的研究范式,围绕经验抽象-概念研究-理论建模-案例分析的进路,从教学模式本体的不同维度出发,构建翻译教学的实践模式,包括理论基础、目标指向、实现条件、操作程序、效果评价五个维度。就理念构建而言,高阶思维取向型翻译教学模式是一种与翻译学科知识紧密结合的融入式思维教学模式,以解决复杂情境下劣构的翻译问题和任务为路径,以培养译者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决策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为目标,关注译者自我发展能力、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旨在促进学习者形成适应现实翻译情境需要的译者素养。就程序设计而言,高阶思维取向型翻译教学模式是围绕“学习者-教师-社会组织”叁元主体,体现“认知-社会”二维过程,集成探究、反思两个学习理念,兼具认知学徒制和实践共同体特征,蕴含多种教学方法的递归型教学模式。模式具有元认知策略前景化、思维过程外显化、学习过程情境化的特征,遵循反思原则、反馈富集原则和递归原则,强调高阶思维发展过程中翻译学习者的主体建构性,关注学习者与外部社会环境的交互推动作用。模式强调对于设计原则的整体性把握,遵循理性与感性(体验)、结构性与重构性、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在具体课程操作环境中的继承性创新。就评价设计而言,高阶思维取向型翻译教学模式的特点是:1)过程与结果统一的发展性评价;2)思维技能与思维倾向、知识理解与思维品质统一的整体性评价;3)围绕翻译问题解决的思维表现性评价。评价模式与教学流程中的多元反馈机制对接,以多元主体协商为特征,围绕思维质量、交互质量、知识质量、产品质量、发展质量开展综合评价。本研究认为,翻译问题产生的源泉是双语理解与表达过程中的歧义性、非对称性和干扰性,高阶思维在消解以上矛盾、解决翻译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因而是翻译教育的关键问题。鉴于译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超越语对差异,具有高度共性,本教学模式对于不同语对(如汉英、汉日、汉法)的翻译专业本科高年级、研究生课程教学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本研究具有跨学科研究的性质,综合思维科学、翻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认知领域对翻译高阶思维运行机制的探索,对翻译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决策性思维的核心属性和内涵进行具体界定,并据此提出翻译高阶思维的教育目标指向和主要发展路径。在系统梳理、评价现有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在后现代教育哲学、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框架内,基于认知科学以及翻译学理论的前沿成果,对高阶思维取向型翻译教学模式的目标指向、实施条件、操作程序、评价体系进行精细化建模、可视化表征。所设计的模式较为充分地汲取了学科研究成果和教育理念,结合行动研究,形成了较为坚实的理论支撑和良好的实践基础,与以往的同类研究相比,更具理论的系统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更能体现翻译学习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点,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国内翻译教学模式研究领域的空白。

赵杰[9]2008年在《英语谚语理解的认知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探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英语谚语的理解过程,并分析了该理解过程中的认知作用问题。与传统观点相反,本研究赞同Lakoff的观点:谚语理解是一个直接自动的解码过程,而不是从字面意思到隐喻的间接转换过程。因此,本研究拟回答下列叁个研究问题1.谚语理解是一个自动生成过程还是一个从字面意义到隐喻的转换过程?其间概念映射是如何发挥作用的?2.认知过程在隐喻谚语和转喻谚语中的工作机制是否相同?二者之间有无区别?3.认知观是如何帮助人们理解谚语的文化共性和特性的?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Lakoff等人提出的谚语理解理论进行验证的研究。实证分析语料主要来自google.com,《英语谚语集锦》,和《英汉谚语与文化》两本书。语料分析步骤为:将所收集到的160余条谚语进行系统筛选、分类、编码。编码分为开放式(open coding)和主轴式(axial coding)两类。即:将所收集的语料在宽泛分类的基础上再进行详细的相关分类。然后在以下两个理论框架中对编码语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1.运用Lakoff的“理想认知模式(ICM)”和Gibbs的“概念隐喻假设(CMH)”,探究在隐喻和转喻两种谚语理解中所涉及的认知机制类属级结构(generic-level structure)和概念映射(conceptual mapping)。2.检验Lakoff和Turner提出的“大链接隐喻理论(GCMT)”,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对谚语理解的解释能力,并试图阐释人们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仍能对英语谚语的理解达成共识的原因。研究发现如下:1.谚语理解的认知过程是直接的、自动的,而非间接转换的;2.认知过程在隐喻和转喻两种谚语理解之间的确有不同之处;3.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认知的共同性是谚语理解的关键;4.谚语的正确使用依附一定的场合条件,其原因是人们选择使用谚语的理由及因素有差异。在结论中,本文在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上对以后研究提出了几点启示,同时也指出了该研究的局限性。

于园[10]2007年在《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迅速发展,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在翻译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这篇毕业论文是从文化翻译角度来撰写的,然后将文化翻译这个宽泛的题目缩小为“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纵观中国的翻译,时至今日,英译汉仍然是核心,这与中国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在世界上扮演越来越重大的角色的现状极不相符。传播中国文化已成为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词语作为语言最活跃、最敏感的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反映文化。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反映中国独特文化的词语不计其数。这些词语的翻译对于介绍中国文化意义重大。但是此类词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准确翻译十分困难。本文作者拟在此方面做些尝试性的研究,希望能为翻译研究特别是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做一点事情。本文首先从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谈起。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使用该语言的群体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扎根于文化之中,并受文化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不仅是一种双语言活动,本质上更是涉及两种文化的交际活动。接着,根据莫娜·贝克尔、胡文仲等学者提出的文化负载词的含义,得出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即此类词语只属于中国文化,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它们是汉语语言系统中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的语言层面,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概念意义相关的词语,又细分为生态词、物质词、社会词、宗教词和语言词;另一类是与内涵意义相关的词语。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中国的文化。这些词的准确翻译需要一个指导原则。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和刘重德的“信、达、切”等都把对原文的忠实作为翻译的核心。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但忠实于原文又会阻碍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的理解和顺畅交流,因此译者也应该考虑译文的可理解性。考虑到这些词语的翻译既需保存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又要使异于中国文化背景的人便于理解,通过分析,作者认为鲁迅提出的“信、顺”符合上述要求,并且他对“信”的强调尤其符合全球化趋势下传播中国文化的需求,因此本文将此作为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指导原则。与此呼应,异化的翻译方法就应作为翻译的首选,并且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异化翻译将成为趋势,归化是必要和补充。这两种方法均有其存在的价值。异化有利于保存汉语的文化韵味,从而达到对外推广中国文化的目的;而归化有利于缓和文化冲突,增进相互理解,实现交流。通过详实的例子分析,本文列出了直译、意译、替换和音译等具体方法,使文章更具实用性。最后,就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文菜谱翻译的异化与归化[D]. 顾蓓蓓. 东华大学. 2008

[2].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翻译策略[D]. 尚丽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3]. 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英文产品说明书的翻译[D]. 王健.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4]. 基于功能派翻译理论看外宣翻译策略的应用[D]. 张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5]. 论外宣翻译的译者主体性[D]. 刘拥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6]. 后殖民翻译研究述评[D]. 周文静. 四川大学. 2007

[7]. 论英文电影字幕汉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应用[D]. 高行珍. 太原理工大学. 2008

[8]. 高阶思维取向型翻译教学模式研究[D]. 贺莺. 陕西师范大学. 2015

[9]. 英语谚语理解的认知研究[D]. 赵杰. 吉林大学. 2008

[10].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D]. 于园. 山东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动态对等在谚语翻译中的体现——Focusing on the Chinese-English and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Proverbs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