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称代词研究

《国语》称代词研究

袁金春[1]2003年在《《国语》称代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所说的称代词指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叁人称代词,还包括用于谦称和敬称的名词。 本文逐一考察了《国语》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余”“予”“朕”、第二人称代词“女”“尔”“而”“若”“乃”、第叁人称代词“之”“其”“彼”“厥”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并对照何乐士《<左传>的人称代词》,跟《左传》的第一、第二、第叁人称代词作了比较。文章还考察了一些用于谦称和敬称的名词如“寡人”、“不谷”、“臣”、“君”、“子”等的使用状况。 通过研究我们得知,《国语》的人称代词和《左传》的人称代词用法基本相同,但有些细微的差异也不容忽视,比如《国语》和《左传》中都因为敬称名词的发达导致第二人称代词使用极少。《国语》和《左传》中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基本相同,但《左传》中没有人称代词“若”。《国语》和《左传》人称代词表示单复数的情况基本相同,但《国语》中没有用“吾侪”表示复数的用法。《国语》和《左传》中人称代词的指代意义基本相同,但《国语》中使用的“彼”字除引用的外只用来指人,《左传》则不但指人而且指事。《国语》和《左传》的语义功能基本相同,但《国语》的“女”字在使用时表示贬斥的程度比《左传》轻。另外,《国语》用于谦称和敬称的名词的使用符合汉语史的一般规律,但有一些词如“孤”、“不谷”的使用有地域限制。

郑益兵[2]2007年在《《国语》代词语法研究》文中指出代词是特殊的实词,是任何语言所不可缺少的成分。对古代汉语代词的研究可以带动对古代汉语词语训诂、短语结构、句子类型等语义语法多方面的研究。我们以《国语》这部先秦典籍为语料,对《国语》中代词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研究。《国语》代词共41个。数量远远超过甲骨文。根据代词的作用把代词分为叁大类:人称代词(11个)、指示代词(16个)和疑问代词(14个)。对每大类代词又进行下位分类。把人称代词细分为自称代词、对称代词和己称代词;把指示代词细分为近指代词、远指代词、特指与泛指代词、谓词性指示代词、辅助性指示代词、不定指示代词和特殊指示代词;对各个疑问代词进行了分类。我们讨论了人称代词的数量、频率、单复数和句法功能,分析了指示代词的数量、频率和句法功能,探讨了疑问代词的询问功能和句法功能。代词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构成多种句式。我们重点讨论了与代词相关的双宾句和宾语前置句的分类和特点。如近宾语的不同以及从代词宾语的位置等角度对双宾句特点进行了分析。我们还尽可能地与《左传》等先秦典籍进行了简明的比较,如与《左传》相比,《国语》可看出“莫”由代词向副词虚化的过程。对韦注之误以及前人的观点作了说明,如除人名用字外,《国语》中“斯”已虚化为语气词,而非代词。此外,现代汉语中的不定代词“谁”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与代词相关的其他词类本文也时有涉及。我们全面揭示《国语》代词的语法特点,仅希望能对古汉语研究提供一些资料。

陈翠珠[3]2009年在《汉语人称代词考论》文中提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历时考察为纵轴,展开横向的共时研究,进一步系统、深入地考察研究汉语从上古到现在所使用的人称代词的发展演变及其语法化历程;从共时的角度,探讨人称代词的大致分布情况及各自的存在依据;从语用和文化的角度,考察人称代词的语用特征和适宜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缘由,概述汉语人称代词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综合了汉语人称代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历史成就,也指出了研究的困难和不足。从1898年马建忠先生《马氏文通》对“代字”(今“代词”)的阐述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汉语人称代词的研究从未间断,研究论文和着作颇丰。但由于人称代词的历史太久远及其自身系统的复杂庞大,界定困难,边缘模糊,有些问题一直未得圆满解答。因此,汉语人称代词的研究尚有很多工作有待深入。本章还简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首先界定“人称代词”这一概念,理清由于人称代词和名词相交叉而产生模糊的两大关系:一是人称代词与称谓词的关系,二是谦敬辞、倨傲辞与人称代词的关系。然后,对人称代词进行归总分类,为后面的论述和研究理清线索,打下基础。第叁章考论典型人称代词。典型人称代词包括自称代词、对称代词和他称代词,它们体现人物之间的客观关系。自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卬、台、言、侬(侬家、阿侬)、身、咱、昝(喒、偺)、俺、洒家、某、某甲、某乙等等。自称代词的考论以传统难点“我”、“吾”的区分为重点,着重对比考察了上述自称代词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语法、语用等方面的特点和相互间的差异,并补入了以前很少论为自称代词的“某、某甲、某乙”。对称代词最早有女、汝、尔、而、若、乃、戎七个,中古时期统一于“汝”、“尔”两个,其中“尔”逐渐写为“你”,并在用法上得到全面完善。元代以后,随着白话的日趋成熟与完善,“你”几乎成为对称代词的唯一形式。近代汉语还出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对称代词——“您”,有时也用作“恁(nín)”,相当于“你”。清代以后,“恁”不再作人称代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对称代词完全统一于“你(们)”和“您”,并且“您”演变为一个对称尊词,多用于指称单数。汉语中的他称代词,多半是从别的语法成分变来的。大多由指示代词转化而来,有的由甄别代词演绎而来,还有的是借用名词而来。由于他称代词所代指的主体不在当场,称代上就不必有太多的讲究,一般直呼其名称就可以了。重复提到该主体时,就再以其名称称之。所以,他称代词的发展较自称代词和对称代词缓慢,而且远没有自称代词和对称代词发达。不过,重复罗嗦也不符合语言发展的需要,于是借用了几个指示代词作为他称代词,这就是上古汉语中的“厥”、“其”、“之”、“彼”、“诸”、“夫”。它们形成了一个功能上互为补充的相对完整的他称代词系统。秦汉以后,方言他称代词“伊”、“渠”和“他”才逐渐产生并盛行起来。最终“他”以绝对优势取得主流地位成为汉语通用他称代词。清代以后,逐渐产生了几个补充性的他称代词,即“她”、“它(它)”“祂(tā)”、“怹(tān)”等,现代汉语中统一于“他(她、它)”和“他(她、它)们”。第四章考论话题人物代词。话题人物代词是指称话题中心人物、非中心人物和表示遍指的人物等的代词,表示主观的指称对象,在交谈时这类代词的指称对象随发话人的主观愿望或话题而定,可因需要而改变。因此它的本质特征是指代的主观性。话题人物人称代词包括反身称代词、旁称代词、统称代词、无定代词和隐名代词。反身称代词又称“复称代词”或“复指代词”,表示对别人称某人本身,主要有“自、己、身、躬、自己(自个儿)”几个。“自己(自个儿)”还可以跟在其他人称代词后面以强调前面的人称代词所指的人本身,如“我(们)自己”、“你(们)自己”、“他(们)自己”。但单音反身称代词无此用法。旁称代词主要考论“人、人家、别人、旁人”四个,它们词汇意义相同,但语用条件和语用意义却存在差异,当二者的称代指向逐渐明确时,可以转指他称代词。无定代词是指没有确定指示对象的代词。“或”、“有”和“莫”、“无”是古汉语特有的代词,现代汉语则没有这一类代词。它们分别表示肯定和否定,可以代人,也可以代事物。统称代词,即统括自称、对称,或并统括他称的人称代词。有“诸位”、“列位”、“各位”、“众位”、“大家(大伙儿、大家伙儿)”、“彼此”、“各自”等。统称代词的产生相对较晚,现在汉语中都有使用,但其自身发展也还不够完善和稳定。隐名代词是一类特殊的代词,其作用主要是“隐讳其名”。主要有“某”、“甲、乙、丙、丁”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汉语中只要不能、不便、不愿明示的人或事物名称,均以“某”等代之。第五章考论非典型人称代词。非典型人称代词是人称代词的借用形式,是典型人称代词谦敬功能的补充形式,是普通名词或称谓名词借用而来的一类人称代词,其本质特征是词性的双重性,是否作人称代词,较多地依赖于语境,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它主要包括两大类叁小类词:一类是表示自称的谦称代词和傲称代词,另一类是表示对称的尊称代词。非典型人称代词的考论主要按使用人群的不同来分类考察。谦称代词主要考论孤(孤家、孤身)、寡人、不谷(不榖、不彀)、哀家;臣(臣下)、仆(仆)、走、民、鄙(鄙人)、下官(末官、小吏)、卑职、末将、奴才;妾(妾身、贱妾、臣妾);奴(阿奴、奴家、奴奴)、愚(愚生、下愚);晚生、晚学、小生、鄙生、学生;老朽、老拙、老奴、鄙老、小老(小老儿)、老夫;小可、在下、不才、敝人、小人、不佞,等等。傲称代词的语用表述功能明显与谦辞不同,主要考察“尔公、乃公、老子、老娘”四个。尊称代词表示对交际的对方的尊敬,其语用意图也是抬高对方以确保交际更加圆满、顺利地进行。广义的敬辞范围也很广,我们主要考论敬辞中的对称代词“公、子、君、吾子、卿、您(恁)、官、仁、尊、尊家、陛下、殿下、足下、阁下、执事、左右”等。并将词汇意义最为接近的古、今对称敬词“子”和“您”进行比较,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语用差异。清代以后,“恁”不再作人称代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对称代词完全统一于“你(们)”和“您”,“您”由典型对称代词演变为一个对称尊词,多用于指称单数。第六章考论汉语人称代词的变异使用与发展。人称代词的语用变异,实际上是指在语用中对人称的性质和数量的违反上,人称代词所称代的对象不再是原当代指的人称、性和数,而是转而代指其它人称、词性、数量,或者只是起到区别、任指或强化语气、暗示等作用,主要包括转化、泛化和虚化叁种情形,转化有包括人称转指、数量变异,词性活用叁种情况。我们还简要考论了近年来出现的自称代词“我”的网络变体——偶。第七章结语。对本文的汉语人称代词研究作出总结,对前面各章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金顺吉[4]2009年在《韩汉语人称代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对比分析现代韩汉语人称代词的意义特点、适用语域、语用功能、使用限制、省略现象等问题。全文内容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要地介绍本文研究的对象、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我们对韩国语史和汉语史的分期、基本语料的来源等问题。第二章对比分析韩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在区分韩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单数与复数形式的基础上,对韩汉语意义特点与用法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对比。尤其是对韩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从包括/排除性、个体性/群体性、谦恭/非谦恭性、有标/无标用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体现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上的共性与个性。第叁章对比分析韩汉语第二人称代词。对韩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的有标和无标用法、适用语域进行静态描写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分析韩汉语言者动态择用不同形式的第二人称代词的现象,从中揭示了韩汉语动态择用所受的限制和韩国语下行择用、汉语上行择用第二人称代词的不同特点。第叁章对比分析韩汉语第叁人称代词。详细描写了人称代词的意义特点,特别是对韩国语第叁人称代词,界定下位小类,并探讨不同形式在意义以及适用语域方面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韩汉语第叁人称代词在现场内话语直指、现场话语回指、非现场内话语回指等对话体话语结构和叙述体话语结构中的使用和制约因素,力图总结韩汉语第叁人称代词的共性与个性。第四章探究韩汉语省略人称代词的各种制约因素。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对韩汉语人称代词在不同话语结构中的使用及省略进行了数据统计,并从语言结构内部、语言结构内部+语言结构外部、语言结构外部的角度考察制约省略人称代词的因素,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揭示韩汉语人称代词的共性与个性。最后是本文的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创获与不足。

陈超[5]2014年在《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先秦时期,人称代词繁复,常见的有“我”“吾”“余(予)”“朕”“卬”“台”六个,这些人称代词是语法研究中的热门,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先秦时期的人称代词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力图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人称代词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讨论先秦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句法功能、称数问题、感情色彩、使用时间等问题,以期对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有较全面的认识。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现阶段学者们对第一人称代词研究的成果,说明本论题研究的意义,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也进行了说明。文章的主体部分为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一章探讨了先秦汉语人称代词的大致情况,以下几章分别从句法功能、称数、感情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一一说明,总结出每一个人称代词的发展演变规律,为汉语语法史人称代词部分研究储备更丰富的材料。

贾晴[6]2009年在《基于数据库的汉韩对话语篇指称研究》文中提出语篇研究中的指称问题,不少前辈学者已进行了不少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然而在研究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指称研究过于集中在独白式语篇中的第叁人称的回指研究,而对于对话语篇以及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指称运用方面关注不足等等。因而,我们建立数据库,对所选取的范围内的语料进行穷尽研究、并由此扩展出去的方法,首次对汉语和韩国语对话语篇中的指称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与研究,对于汉语和韩国语对话语篇当中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叁人称指称词语的类型及分布、回指语与先行语的关系、制约各类指称词语分布的影响因素等都进行了较为全面与系统地描写与研究。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对所谓对话语篇进行了界定,廓清了对于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指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语境的概念,提出了第一人称指称词语和第二人称指称词语同样具有语篇建构功能的主张,对于汉语和韩国语对话语篇中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叁人称的主题管理及新主题引入情况进行了考察利研究,在阿里尔的可及性理论的基础上对汉语和韩国语对话语篇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叁人称的指称和回指情况进行了详细地描写和分析,并且考察了言语交际中的势位原则与礼貌原则对汉语和韩国语对话语篇中叁个人称的指称和回指的影响。

徐丽[7]2014年在《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本的汉语学习历史悠久,留下了较为丰富的语学资料。明治时期是日本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出于外交、军事的需要,日本国内兴起了一股学习汉语(主要是北京官话)的热潮,同时编撰出版了一大批汉语官话教科书。这些教科书编排十分全面,包括日常会话、声韵发音、语言对比教学、日汉互译等诸多方面。在教材的具体内容上则涉及商业、政治、军事、调查、文化、物产、风俗习惯等,既是日本人学习中国语言的基础教材,也是日本人对中国进行基本了解、进而加深对中国全面认识的重要读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人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和帮助。除此之外,教材中对话的设计涉及诸多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如中外商业贸易,西方人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待遇,清代晚近以来的鸦片贸易与吸食状况,北京风土人情等。近代中国在西方武力的威胁下社会、经济、文化所发生的变化和这些变化在语言上的表现等,在教科书中也都有所反映。对从他者的视角考察晚清的历史研究而言,有独特的参考价值。本论文以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序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出版、收集整理情况,并梳理日本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目前对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研究没有从历史学和文献学的角度考虑,把历史学和语言学结合起来综合研究是本论文的一大创新之处。第二章论述明清时期官话的大致情况和东西方所编撰的汉语教科书,分为两节。第一节简要论述历代关于官话、正音的概述并介绍近代东西方人士对北京官话的认识。第二节主要介绍朝鲜时代、琉球王国以及日本江户时代的有关汉语官话教科书的种类及反映的官话特点,指出呈现不同官话类型的原因,提出明清时代官话不存在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音。第叁章叙述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概况,主要分析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的大致分期,种类以及编辑群体。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的编写基本分为四个时期:初期的沿袭唐话教材期,模仿改编《语言自迩集》期,独立编撰期以及战争催生期。以中日甲午战争为界,日本国内外出现了编辑出版汉语教科书的热潮,这一时期的教材不仅有北京官话教科书,还出现了上海话教科书、台语(其实是闽南话)教科书以及一部分称作满语的东北官话教科书,这是适应日本侵略政策的结果。并且编撰了专门供在中国的日本女性学习的《燕京妇语》、《燕语新编》等书。教材编撰群体范围广,其中大都有中国人参与编撰或审定,保证了教材的质量。第四章主要论述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所反映的晚清社会状况。本章主要选取《官话指南》、《谈论新篇》、《官话急就篇》等教科书,从他者的角度反观教科书素材在日常起居、民俗文化、政治外交、经济贸易等方面反映的晚清时代北京社会图像,从史学的角度发掘教科书的文献价值。第五章主要论述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所反映的晚清北京官话的语言现象,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的角度来揭示教材中反映的晚清北京官话的特点。本章分四节,第一节主要从语音的角度阐述日本学者关于北京官话的语音意识和教材反映的声韵调系统以及有关的变调、音变等现象。第二节从词汇的角度论述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中的常用词汇、称谓语、口语词、外来词、词缀等的特点。第叁节主要探讨教材中代词、副词“所”等词的用法特点。第四节从句法角度探讨教材中的疑问句式、处置句和被动句式。通过明治时期的教科书反映的语法特征,我们发现晚清北京官话是由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为近代汉语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第六章结论,主要评价明治时期的汉语教科书对近代汉语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意义,并指出其不足,最后就研究中的不足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明治时期的汉语教育是近代世界汉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编选的汉语教科书不仅反映了由南京官话向北京官话转变的过程,并且和日本对外扩张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具有极强的目的性,表明了近代日本的对外扩张的事实。而且这些教材也从他者的角度反映了中国晚清的社会状况,有助于我们从周边看中国,真切体会到近代中国艰难的社会转变历程。

安丽虹[8]2013年在《汉韩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对比》文中提出汉韩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主要针对“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人名词”和“NP1+指示代词+NP2”两种形式,其主要功能是用来指示人称。本文先描述组合式的结构类型,然后从语义、句法、语用叁个方面,分析汉韩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的应用特点,并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对比。全文共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说明以及相关研究现状。第二章是从结构类型上,对汉韩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进行对比。汉韩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主要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人名词”和“NP1+指示代词+NP2”两种形式。第叁章是从语义方面,对汉韩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首先对汉韩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的基本语义进行描写,阐述汉韩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短语的语义类型和语义关系,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异同点。第四章是从语法角度,对汉韩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的句法功能进行对比。首先对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在汉韩语中所充当的句法成分进行描写,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异同点。第五章是对汉韩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的语用功能进行对比。首先总体描述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在汉韩语中所具备的语用功能,然后进行对比、归纳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异同点。第六章是结语部分,归纳全文的主要观点,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高世娟[9]2013年在《《国语》单音节动词同义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语》又称《春秋外传》,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但学术界对此有所争议,至今未有定论。本书记录了西周末至春秋时期(约公元前967年至公元前453年)的史事,全书共二十一卷,即《周语》叁卷,《鲁语》两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两卷,《吴语》一卷,《越语》两卷。本书所记史事时代明确,记述内容真实可靠,记载内容广泛、词汇量大。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以《国语》单音节动词同义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以《国语》单音节动词同义词为研究对象,运用“系联法”、“参照法”等理论,力求在全面分析《国语》单音节动词同义词的基础上,勾勒出《国语》的同义动词词义系统,从语义方面为专书词汇整理做一份基础性的工作。本文共分叁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我们对本文的选题意义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国语》语言研究情况和先秦专书动词词义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再次,对本文运用的理论方法,版本依据等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首先,我们确定《国语》动词判定标准,并对动词进行归纳。对于动词的判定,以功能为标准。20世纪50年代学术界对词类问题进行了讨论,其结果表明汉语动词的分类应依据语法功能来判定。故本文根据《国语》的实际情况,从语法功能角度进行动词提取。在动词义位的归并中,坚持独立性、区别性、符合实际等原则。其次,对《国语》单音节动词同义词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说明,包括同义词的界说、单音节动词同义词的确定方法、单音节动词同义词的辨析方法等叁个方面。再次,列举《国语》单音节动词同义词,并对其从语法、语义、语用叁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寻找各组同义词中成员之间的差别。通过对比89组同义词,找出《国语》单音节动词同义词中成员之间的细微差异。第叁部分是总结部分。总结单音节动词同义词的确定、辨别的方法等内容,希望可以为其他研究者进行历时和共时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读者阅读本书提供方便。本文的研究价值在于:对先秦典籍——《国语》中的单音节动词同义词进行研究,勾勒出《国语》的同义动词词义系统,从语义方面为专书词汇整理做一份基础性的工作。

金海芸[10]2012年在《英、汉、韩第叁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篇章语言学的角度,以Halliday&Hasan的衔接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英、汉、韩中第叁人称代词照应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在语篇照应中的异同,并作出了相关的原因分析。通过选取英、汉、韩对应的语篇语料,并对这些语料进行逐句的对比和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结合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理论,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英、汉、韩中都会以第叁人称代词来实现语篇上下文的指称照应,其中英语和汉语的使用相对频繁一些,尤其是英语最为广泛,而韩国语中以第叁人称代词实现语篇指称照应的情况显得比较少一些,能不用就尽量不用。(2)在英、汉、韩第叁人称代词的前指照应中都相对地存在第叁人称代词省略的现象。不过在英语中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在汉语中更倾向于省略的用法,而在韩国语中则是能省则省。从与英语文本语料的对比中发现,汉、韩相对与英语,常以省略第叁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以及所属格形式的运用,或者以其他语言形式来填补(3)在英语中需要重复的所指项,常会用到第叁人称代词来替代指称,来达成语篇的衔接,而在汉、韩中,尤其是韩国语,更倾向于重复所指项,以避免出现歧义或者理解困难。(4)第叁人称代词的后指照应在英语语篇中很是普遍,而在汉、韩的文本语篇中较为少见,如果汉、韩中运用到了,也大多为了创造某些特定的语言风格,不过汉、韩的第叁人称代词后指照应在文本语篇之外的口语中是普遍存在的。

参考文献:

[1]. 《国语》称代词研究[D]. 袁金春.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2]. 《国语》代词语法研究[D]. 郑益兵. 广西师范大学. 2007

[3]. 汉语人称代词考论[D]. 陈翠珠. 华中师范大学. 2009

[4]. 韩汉语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 金顺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5].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综述[D]. 陈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4

[6]. 基于数据库的汉韩对话语篇指称研究[D]. 贾晴.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7]. 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D]. 徐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

[8]. 汉韩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人名词组合式对比[D]. 安丽虹. 延边大学. 2013

[9]. 《国语》单音节动词同义词研究[D]. 高世娟. 吉林大学. 2013

[10]. 英、汉、韩第叁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对比研究[D]. 金海芸. 延边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国语》称代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