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以上海张江集电港 B 区 2-4 商务办公项目为例,对项目的建筑设计及设计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设计管理方法,力求通过引入明源系统、BIM技术进行辅助管理的方式,使产业园设计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便捷高效。
关键词: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智慧园区、设计管理、BIM技术、明源系统
引言:在上海市委市政府、浦东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经信委、市科创办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11月28日,张江集电港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的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揭牌成立。张江集电港是集成电路产业最集聚、城市形态最健全、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区域,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同时,加快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培育细分行业领军企业,承接设计业重大项目落地,构建国内“技术水平最先进、产品门类最丰富、创新资源最集聚”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
1.项目建设背景
上海张江集电港 B 区 2-4 商务办公项目位于上海张江集电港区域内,是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重大项目之一,项目为集成电路产业园提供了约12万平方米的商务办公用地、5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1.7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区,建设集会议、餐饮、住宿、文化休闲、体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配套区,成功构建出国内“技术水平最先进、产品门类最丰富、创新资源最集聚、综合配套最完善”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的重点项目。
2.上海张江集点港 B 区 2-4 商务办公项目介绍
2.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B区2-4地块,总占地面积为57747.7m2,用地性质为商务办公用地。项目南临2-5地块,属于公共绿地,西临盛夏路,东临张东路,北临规划道路(集电路),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基地的东西向长度为288m,南北向长度为220m。
图1 集电港B区2-4地块效果图
2.2功能定位
目前,张江的集成电路产业得到飞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员工数量逐渐增加,需要新的办公楼满足现实需求,特别是可分割为小面积单元销售的公寓式办公项目,更是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产品。本项目拟建商务办公与公寓式办公楼,吸引集成电路与相关产业用户入住,在功能定位方面具体如下:
(1)商务办公楼,分套出售,单套办公区域面积为100—300m2;
(2)公寓式办公楼,分套出售,单套面积为100—200m2;
(3)配套商业设施,如便利店、咖啡馆、自助银行等多种功能业态,适用于提供配套服务。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商业部分分割为50—150m2;
2.3项目设计特点
本项目为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严格按照生态学原则,注重整体空间肌理的塑造,将建立高效、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国际先进设计理念指导下,将国外较为成熟完善的新技术、新材料引入其中,提倡绿色设计,注重节能减排,提高建筑节能效益;运用建筑节能技术保护生态环境,设计出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建筑,在保障建筑产品功能与品质的同时,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具体有以下特点:
(1)项目的天际线与周边产业地块相互协调,充分结合沿街景观条件,以中部宽景观带为轴线进行分割,将地块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建筑为4幢14层商务办公建筑,西部建筑为2幢17层商务办公建筑、2幢15层商务办公建筑及其两层商业裙房和1幢单层的商务用房组成,充分发挥地形优势,使每栋楼均可享受商业街独有的景观带。
(2)园区规划上由一条商业内街划分为了两个区域,商务办公区与公寓式办公区,商业内街为两个区域提供充足的配套,同时将含有居住功能的公寓式办公区独立,动静分离,互不干扰。集电港园区项目均采用开放式,无围墙遮挡,商业内街联通了北部地块办公和南部的公共绿地,为商业带来了人流,提升了商铺的商业价值。商务办公区设置4栋高层,分别位于四个角落,形成一个天然的超大景观中心绿地,与基地内部景观均好性相结合,每栋楼的景观均可观赏到独特的基地内景致,与北部现有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公寓式办公区由四幢板式楼平行布置,考虑到有居住功能,故平面布局相互错落,满足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3)项目提出绿色健康办公概念,除了满足国际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外,参考最新的Well building标准,项目空调系统增设pm2.5过滤网,建筑涂料均为知名品牌,在环保方面有良好的性能。充分考虑办公人员活动需求,以人为本,在配套商业中考虑引进健身房项目,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健康生活需求。
(4)智慧园区智能办公,项目在今后的管理上拟建立智慧园区APP或者公众号,提供物业保修跟踪,费用缴纳,服务预约等,足不出户即可享用高品质服务。在园区管理上拟引入智慧园区理念,园区安全监管方面,主要功能体现:监控监测、预警预报、隐患排查、综合应急联动等方面。园区环保监管方面,如园区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监控监测,大气污染、水污染监控监测等。园区安防管理方面,如园区封闭式管理、园区周界监控报警管理等。园区能源管理方面,针对园区企业用能的监控监测,如企业水、电、燃气等数据进行物联网远程采集分析,对园区能源调度及响应政府节能降耗指标起到决策支撑作用,具体包括智能停车、访客登记、感应式门禁通道管理、电梯控制、会议自动签到以及多功能消费管理六个子系统。采用一卡通形式,打造全新的园区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的体验模式。园区卡具备优良的远距离自动感应识别效果,用于停车场管理、感应式门禁和会议自动签到等,只需将卡作为工作证佩戴,无需主动刷卡,到达设定的感应距离便可自动识别,大大提高了车辆人员的通行和识别速度[1]。
(5)项目开发中突出人文特色,在项目配套商业设施中,单层商业活动中心为教堂式建筑。项目所在区域历史有一大姓“张”姓,该姓氏从1740年开始信仰天主教,在1922年建造该教堂,后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使教堂受到损坏。由于该教堂具有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对于当地居民与张氏后人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在本项目中秉承文化传承,拟建一栋商业活动中心,对原始教堂进行修缮后,利用该教堂的牌楼作为装饰,在三个面采用玻璃,使建筑内部的精美木构架一目了然,不但使现代化使用要求得到充分满足,还可体现出较好的历史文化传承[2]。
图2 集电港B区2-4地块教堂效果图
为了保留这座教堂,项目采用平移的方式,将教堂移走,待项目完成,再行移回。由于老教堂年代久远,各构件之间连接大多松动,内容空间较大,且层高较高,墙体没有横墙支撑,墙体本身的刚度及整体稳定性均较差,故先对教堂进行了整体的加固处理。本平移过程包含了平移、顶升、旋转多种组合平移工程,为了能够确保历史建筑的顺利平移和复位,在最重要的平移环节,进行了滚动迁移,滑动平移和液压悬浮千斤顶滑动平移方案的比选,最终选择了平移平稳、便于纠偏、施工方便且平移换向及旋转难度小的液压悬浮千斤顶滑动平移。目前,教堂已顺利完成平移迁出[3]。
3.上海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项目设计管理
3.1明源系统应用
上海张江集电港 B 区 2-4 商务办公项目具有27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是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中规模最大且功能最为复杂的项目,项目分为两个标段进行招标,现场的设计管理需要面对两家总包单位,协调难度增加,因此公司将明源系统引入项目管理中。
公司引入明源系统管理提升目标是:以目标成本为基准,以动态监控为手段,实现成本管理可知可预测。在管理基础方面,基于公司发展的大趋势,借鉴标杆企业的成熟体系与做法,梳理和统一业务基础,在权责、流程、科目、分摊规则等方面建立符合需要的管理架构。将项目各专业的基础数据输入系统,实施动态监控,针对各个参建单位设置系统端口,利用明源系统完成设计变更、技术核定、业务签订相关的申请、审批工作,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节约更多沟通成本,还可将工程建设成本情况实时反映出来[4]。
3.2 BIM技术辅助管理
公司响应政府的引导,在项目管理中采用了BIM技术,特别是设计管理上,BIM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应用过程中,BIM模型伴随着设计进度的推进一步步的深化,方案阶段,便于设计单位与业主更加直观的沟通,方便业主领导更快的决策。总体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BIM帮助设计师及业主审核图纸,避免图纸上的管线碰撞,如风管、桥架和消防管的碰撞等,将这类问题在图纸上就解决干净,避免造成现场施工错误,引起经济损失。本项目在总体设计阶段,检测出碰撞点300余处,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就只有60余处,审图完成时已全部解决碰撞问题,大大提升了图纸质量和设计精度。
BIM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实时模型应根据施工进度不断更新,项目管理将模型中的信息与计划数据进行比较,以便准确判断项目的施工情况,为施工计划调整提供便利。BIM技术可辅助进度管理,一方面,通过三维模型,直接明了的监测施工进度,为项目报告和沟通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实时模型对工程量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模型中相应的工程量进度进行比较,对当前建筑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使进度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辅助成本管理,将施工进度的资源消耗输入模型,与模型中的成本进行比较,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成本分析,并利用实时模型预测未来的成本。
BIM的设计水准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当下一些BIM开发公司多是依托设计院背景,由于设计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在模型中也存在一定的遗漏现象,如模型中风管遗漏了保温的厚度等。我认为BIM技术的开发应该在各个项目参建方中进行,特别是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是项目建设的第一线,对于项目的了解深刻,建立的BIM模型也是最为全面。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中最大商务综合体-上海张江集电港 B 区 2-4 商务办公项目,功能定位、规划设计、设计特点,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教堂的保留是该项目最大的亮点,给予项目品质的极大提升。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给设计管理带来了很多新的技术手段,如明源系统、BIM技术等,这必将给以后的项目开发设计环节带来更大的提高。
上海张江集电港 B 区 2-4 商务办公项目即将封顶,各专项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这样高品质的物业必将创造出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区新形象,对后续建筑的设计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叶冰, 胡丹彻. 智能园区系统集成的三大平台:智能园区家居自动化功能[J].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2017(8):13-15.
[2]张凯书, 张怡, 严杰. 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J]. 信息通信, 2017(6):118-119.
[3]肖岳. “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的研究与探索[J]. 硅谷, 2018(15):99-100.
[4]刘叶冰, 董欣, 张家维. 智能园区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园区家居自动化功能及发展(一)[J].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2018(7):11-13.
论文作者:张保志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3
标签:项目论文; 园区论文; 上海论文; 建筑论文; 教堂论文; 商务办公论文; 模型论文; 《房地产世界》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