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和探讨肠系膜动脉供血障碍肠管可逆性改变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经治疗恢复的肠缺血患者的CT表现特征,观察病变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表现及相应供血肠管的异常表现(观察组),将缺血肠管与正常对照组肠壁CT表现进行比较,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21例,肠系膜下动脉病变3例,6例肠系膜上、下动脉均有异常。28例小肠缺血表现为肠管扩张,管径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肠腔内积液18例,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于静脉期增强,小肠壁呈不均匀强化,平均CT值为43.02±4.15HU,低于对照组(P<0.05),小肠黏膜强化中断20例,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小肠和结肠的缺血性改变,治疗后复查均恢复正常。结论:肠系膜动脉供血障碍性肠缺血可逆性改变的多排螺旋CT征象为肠管轻度扩张,肠腔内积液增多,小肠改变较结肠改变显着,是诊断肠系膜动脉供血障碍肠管可逆性改变的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供血障碍;肠管可逆性;CT表现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217-02
当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发生阻塞时,就会造成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肠壁营养或运动障碍,肠管难以维持正常工作[1]。若不能获得及时治疗,肠管自身的“存亡”堪忧,严重时可发生广泛性肠梗死。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经治疗恢复的肠缺血患者的CT表现特征,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经治疗恢复的肠缺血患者的CT表现特征,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41.8±1.6岁。
选取同期的随机抽取30例全腹 CT平扫、动态增强作为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2~76岁,平均42.7±1.6岁。均为非肠系膜血管病变和肠管病变的患者,其中泌尿系病变、肿瘤标记物增高来检,CT 检查前未接受过任何治疗。随机抽取 20 例观察以观察正常小肠表现,10例以观察正常结肠表现。
1.2 检查方法
使用设备为256 层CT(Brilliance,iCT,Philips公司),平扫及增强,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50mAs,探测器排列128mm×0.625mm,采集矩阵512×512,0.9mm间隔及层距螺旋扫描,5mm层厚及间距重组。
1.3 观察指标
按观察CT影像的内容,将对照组和观察组首次检查的肠管改变进行比较;将观察组的首次检查与复查的CT 表现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数据用 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 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 P>0.05 时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0例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21例,肠系膜下动脉病变3例,6例肠系膜上、下动脉均有异常。28例小肠缺血表现为肠管扩张,管径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肠腔内积液18例,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肠腔积液的例数、比较及检验结果
肠系膜下动脉狭窄所致降结肠缺血。CT增强扫描静脉期矢状位MPR重组图像,降结肠管壁弥漫性增厚,官腔变窄。
3.讨论
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导致急性肠缺血时,可引起肠壁肌肉痉挛和强烈收缩,以致腹部剧痛,或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2]。在慢性肠缺血者常伴有餐后腹痛、体重减轻和排便习惯改变三联症,是进食后胃肠道需要更多血供和吸收不良的缘故[3]。CT影像与基底影像即为原图中高频与低频的成分,在观察细节影像后不难发现细节影像中强度值较高的区域为明显的梯度差信息,在连续的条状部分与中间的不规则部分尤其明显,但这样的结果还不足以用来做腹膜的位置侦测,细节影像内数个条状部分虽然有明显的梯度差但并不是连续的,若欲取得连续的条状区域还必须考虑原本的影像[4]。这样的结果启发了使用细节影像强化梯度的想法,假设在CT影像做完第一次的双向滤波之后并取出细节影像后,将细节影像与原图做加法运算,在腹膜与水的梯度将会被拉开一些,第二次再对相加的影像结果做双向滤波,所取得的细节影像将会因为明显的更清晰,反复这样的步骤,会逐渐拉开腹膜与水的梯度,在不断拉开的过程中会有效分开腹膜与水之间的区域[5]。系统在对真实大肠内视镜影像做边缘侦测时会出现大量噪声,造成噪声的原因大部分在于大肠壁血管网络,血管网络于真实内视镜影像上是势必存在的,血管网络在影像中有几个特性造成棘手的问题:(1)血管网络与大肠壁的梯度过于相近,这将导致大部分之高通滤波器无法有效滤除该部分,大肠壁与血管网络会被视为一种低频的分量。(2)而针对不同的影像,调用单一的高通滤波器会有不同的参数设置,无法统一的参数设置将会降低系统的实用性。(3)在滤除血管的过程中,皱褶的边缘梯度也会被大量降低,这将导致在进行边缘侦测时无法完整取出皱褶边缘被系统视为噪声被滤除掉。基于以上理由,滤除血管无法调用一般影像处理中常用的滤波器处理,如中值滤波、高斯高通滤波、平均滤波等。本组资料显示,肠系膜动脉供血障碍性肠缺血可逆性改变的多排螺旋CT征象为肠管轻度扩张,肠腔内积液增多,小肠改变较结肠改变显着,是诊断肠系膜动脉供血障碍肠管可逆性改变的重要依据,能够达到预期的诊断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治国,张玉梅,郑亚安,等.以下肢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22(11):1241-1244.
[2]程献杰,黄建华,许顺驰.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破裂1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29(03):361-362.
[3]韩宾,盛百伐,张治草,等.小鼠肠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芳香烃受体活化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2(10):1090-1095.
[4]王爱丽,牛琼,史宁,等.谷氨酰胺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闭合蛋白的保护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20(02):364-368.
[5]彭科,许超,于敏,等.S-亚硝基谷胱甘肽对小鼠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屏障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20(06):724-726+729.
[6] Menke J.Diagnostic accuracy of multidetector CT in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Radiology. 2014,20(12):190-194.
论文作者:胡荣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肠系膜论文; 肠管论文; 动脉论文; 影像论文; 小肠论文; 梯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