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规划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论文_谢学平

论城乡规划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论文_谢学平

天津天乐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02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我国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决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个方面。与城市发展为人所诟病的“千城一面”不同,我国的乡村在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与现代发展理念的冲击下,呈现出“千村千面”局面。乡村的发展应当在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选择发展策略,以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只有经济振兴了,才具备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城乡规划;乡村振兴战略;作用;实施

1“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重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此后,“乡村振兴”成为业界研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笔者认为,对比十六大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进一步升级,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的论述,就可以看出“乡村振兴”战略定位之高。同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乡村振兴2020-2035-2050年“三步走”的时间表:到2020年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更为重要的是,会议明确了实现乡村振兴的七大重点。限于专业领域,笔者仅从重塑城乡关系、农村产业结构性改革、农业人口保量提质等三个方面的具体路径进行初步的探讨。

2如何发挥城乡规划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2.1建立城乡新关系

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等战略,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等方面有其积极的历史意义,但依旧把农村置于城市的从属地位,被动地接受城市发展的外溢效应和辐射作用。农村地区的发展驱动力,仍然来源于城市。而乡村振兴战略,则将乡村放到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立足于农村的产业、空间、人口,自下而上地激发乡村的积极性,实现内生性的增长。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机制。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向城市是畅通无阻的,反之从城市流向农村则阻碍重重。经过多年的发展,集体产权制度已成为最后、最大的政策障碍,需要通过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打破农村集体的封闭性,从而基本消除阻碍农村吸纳城市资源要素制度障碍。

2.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农村垃圾治理,启动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和治理试点县建设,完成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进一步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进垃圾治理PPP项目实施,开工建设垃圾中转站,完成标准化垃圾填埋场。实施农村污水处理,深化“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政策,推进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认真开展好乡镇污水管网建设情况摸底调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考虑建制镇驻村地,对于一些人口密集、污水量大的乡镇,建议实施工程式、集中式污水处理,对于一些人口分散、偏远的乡镇,提倡联合建设污水处理厂(站),真正实现区域统筹、共建共享。实施村通提质项目,着力推进县域农村公路路网建设,狠抓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完善提质、窄路基路面加宽、水毁公路修复、危桥加固等工程,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公共交通均等化。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利用现有较大规模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尽可能向周边农村延伸供水,加强老化失修村级管网的改造,实现一乡或多乡、一村或多村联合供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农村安居工程,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工作,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把四类重点对象放在农村危房改造的优先位置,做好改造农户信息录入,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到2020年,基本解决困难家庭住房安全问题。开展环境整治工程,集中精力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持久战,以农村地区“三环三沿”(环城镇、环村、环景点,沿路、沿河、沿沟)为重点目标,以“拆、清、治、整、建”为主攻方向,有效解决违章建筑、乱搭乱建、厕所改造等突出问题,实现城乡面貌大改观、人居环境大变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实施气化农村工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建制镇驻村地、中心村、移民搬迁村为重点,加快实施“气化”建设,推进燃气管网进村入户,推广太阳能、秸秆利用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2.4打造特色镇和美丽乡村

积极培育特色小镇,紧紧围绕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确定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思路,破解“千镇一面”困境,以打造商贸重镇、工业强镇、旅游名镇等为重点,其他乡镇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实现城镇化。努力打造美丽乡村,按照“一城一带一圈一区”战略布局,加大撤乡并村的工作力度,鼓励向县城、集镇和中心村移民。抓好传统村落保护,对已完成的传统古村落项目进行“回头看”,不断完善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开展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工作,进一步修复传统村落格局和肌理,加强传统建筑改造和利用,为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2.5推动产城融合联动

促进三产融合,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以县级行政区为基础、建制镇为支点、一村一品为抓手,发展中小微企业,着力破解融资、用地等方面问题,搭建起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促进提质增效,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鼓励农民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重点培养和引进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重要的健康养生养老休闲基地。促进产城融合,在培育特色小镇的过程中,给予土地指标、金融支持等政策倾斜,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提升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建设工业园、物流园、创业园等产业片区,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聚集、人口集中、要素集约。

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而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农业农村农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实际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因此,探索城乡规划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对于推进农村全面发展、城乡全面融合、决胜全面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宇轩.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实施路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3):103.

[2]侯满平,刘平辉.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乡村的思考[J].新农业,2018(08):31-33.

[3]张松.浅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大关键[J].农家参谋,2018(04):58-59.

论文作者:谢学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论城乡规划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论文_谢学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