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体育超市”优化儿童早操_运动论文

运用“运动超市”优化幼儿晨间锻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超市论文,晨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晨间锻炼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开始。在开展晨间锻炼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单一、集体的体育活动不能满足每个孩子无拘无束、活泼好动的天性。而“运动超市”能弥补活动的不足,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材料和伙伴,从中体验多种运动的快乐,得到多形式的运动经验,从而培养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因此,笔者提出“打造运动超市,优化晨间锻炼”的想法,提取超市的特点,打通材料、班级、幼儿的界限,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调动思维,体验运动的乐趣,对幼儿的身体、社会性和创造性发挥重要的发展作用。

      一、“运动超市”的场地规划和管理规划

      良好的运动环境对人体的运动状态会起到唤醒作用。为此,我们设计了各种标志,一方面保证活动过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教师能根据预定要求来组织有效的活动,渗透活动规则,从而保证活动有序开展。

      (一)“运动超市”的场地规划

      1.场地分区图。根据各班器械种类与特点进行合理划区,各区域相对独立,同年龄段、不同班级、种类、运动量分出来,以适合幼儿运动、易管理指导为宜。让区域分布更为清晰、明显,减少区域与区域间干扰。

      2.超市指示牌。管理与运作提倡自主选择,各班在指示牌制作注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图文并茂、清晰明了,能凸显各区域的方位,能清晰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区域,又便于了解该区域的名称、玩法、注意事项等。

      3.路线活标记。设计方向箭头、路线、起点、终点等活标记,运用在场地划分、区域调控、及常规指导中。清晰地引导幼儿情境游戏的路线和方向,较好地帮助幼儿进入情境游戏中,方便教师组织活动。

      (二)“运动超市”的管理规划

      1.规则示意。规则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自己发现、讨论,用简笔画与文字相结合形式,进行简单说明,暗示大家遵守规则。这样的规则具有亲切感,容易被学生接受,逐步使规则内化为自觉行动,从而学会自主管理。

      2.挂牌入区。这是“开放式”常规建立的首要工作。制作采取“统一要求、个性制作”的方式。让幼儿产生入区意识,方便教师管理本区域的孩子。

      3.分区管理。从班级活动和班级轮换制,逐步过渡到年段同龄活动和全园混龄活动。此方式打破班级界限,幼儿共同进行年段间活动。“运动超市”的管理者是教师和幼儿。

      二、选择适宜的素材、器械打造“运动超市”

      材料是引发幼儿活动的介质,有了适宜、有意义的素材,才能激发每个幼儿的活动兴趣和需要。因此在投放“运动超市”器械时,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要有趣。运动超市中的体育器械注重趣味性,选取学生熟悉的材料和颜色鲜艳的器械。

      2.要丰富。在购买足够数量的体育器械的基础上,保证“超市”物品的齐全、多样,尽可能提供种类多样、数量充足的活动材料。可以发动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有创意、实用性的各种自制体育器械,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创新能力。

      3.应用性高。自制的体育器械充分挖掘材料的多用性,探索多种玩法,引导幼儿“一物多玩、变形重组”,拓展探究空间。

      4.要有针对性。器械的投放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此阶段应该达到的运动能力和教育目标,进行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投放,让幼儿的运动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以达到活动目标。

      三、让学生自主选择,调动思维

      让幼儿在“运动超市”中自由愉快地活动,是此活动模式的最大特点。在其中,幼儿能选择自己感兴趣且适合自己的器械材料、玩伴和游戏方式,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对幼儿的身体、社会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

      1.“我会玩”——个体探究式。运动超市的体育器械引导幼儿“一物多玩、变形重组”,充分挖掘材料多用性,探索多种玩法,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探究力,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2.“小组玩”——自由组合式。幼儿运动技能需要有序全面地进行,对晨间锻炼的运动器械进行重新规划,自由组合进行游戏。幼儿间交往机会更多,使幼儿通过大带小、强带弱,共同游戏,提供自主交往、主动合作的机会。在运动场地上自由选取各种材料,器材、使用方法、活动伙伴、活动内容和形式也可自主选择。

      3.“创新玩”——创新开发式。当一种器械玩到一定程度,幼儿会出现喜新厌旧、兴趣降低的情况,教师可以开发不同种类的游戏,引导幼儿多动脑、多尝试,创造出更多新颖有趣的活动。

      4.“我能玩”——不同难度式。为了更好地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还要考虑到幼儿能力水平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选择,在保护幼儿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情况下,有策略地鼓励幼儿进一步挑战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师应适宜引导

      在运动超市中,幼儿自主地参与各类活动,教师可以从中观察到幼儿与同伴之间、与材料之间的互动,幼儿的个性、兴趣、爱好、运动能力得以充分体现。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从而做出适当的调整。

      (一)分层指导

      1.不同运动水平的幼儿

      

      2.不同运动量的幼儿

      

      (二)适时指导

      教师对幼儿有效指导让幼儿愉快地参与晨间锻炼,教师主动接纳孩子,和幼儿一起游戏,并实施“开放式”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参与晨间锻炼,逐渐形成晨间锻炼的习惯和兴趣。

      1.成为伙伴,引导参与。教师以“伙伴”身份加入游戏中,教师的热情引入能直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我来和你一起玩吧!”会给幼儿极大的兴趣,同时让幼儿模仿教师的玩法,对幼儿活动有促动作用。

      2.不断鼓励,勇于挑战。教师适时引导,不断地鼓励幼儿,不断提出新的努力方向,让幼儿在反复不断的练习中,总结运动经验,培养勇于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

      3.细心观察,增加自信。在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遇到困难、兴趣减弱、创新玩法或发生碰撞、摔跤等不安全因素。教师必须细心观察每个幼儿的一举一动,积极捕捉教育契机,进行适时指导。

      4.师幼合作,提高乐趣。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以平行游戏的方式参与,通过参与幼儿游戏来对幼儿施加影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师幼共同合作的游戏,体验师幼共同游戏的快乐,传递成人对幼儿游戏的关注态度。

      总之,“运动超市”是让教师打破以往过于保守、陈旧的晨间锻炼组织模式,以更加开放、多变的形式带领幼儿投入到充满挑战的体育游戏之中,让幼儿从趣味器械中,激发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

标签:;  ;  

运用“体育超市”优化儿童早操_运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