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信息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确定的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要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企业外部相关决策三方面的需要。而会计信息的质量好坏就成为能否实现上述会计目标的关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可比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要求。然而,我国会计改革这些年来,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而且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程度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已达到非治理不可的程度。因此,深入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中寻找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会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准确地反映会计对象,从而丧失其真实性。其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如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帐外帐,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等等。会计信息失真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都危害严重。其危害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一)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会计信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使得有关核算资料发生扭曲,掩盖了某些矛盾,使国家宏观调控失去了可靠的基础,造成国民收入超量分配,消费基金过于膨胀,给国家经济建设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使国家宏观调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进而严重影响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二)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经济预测和决策
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依据,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使得投资者和债权人失去了正确预测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没有了科学的预测,难免给投资决策带来误导,造成社会经济资源浪费、国有资产流失,给国家带来严重损失。
(三)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恶化社会环境
会计信息失真还会给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带来一些不良影响,给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和不良风气提供了温床。由于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企业收入和利润虚增,财政虚收,领导干部多拿,职工多分,致使企业出现大量潜在亏损,最终必将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导致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和价值危机。
(四)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弱化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在利益机制趋动下的一种短期行为,这种短期行为是以虚化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利润税金等为主要手段的,企业为了急功近利的需要,原始记录不再健全和完整,计量验收制度成为虚设,内部价格和各种定额不再发挥作用,结果全面弱化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使企业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多种多样,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和追求局部利益
企业负责人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经营政策的制定负有重要责任。按照会计法规定,单位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执行会计法,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和企业负责人的法制观念关系十分密切。许多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不强,为追求个人和企业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指使会计人员违心地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会计人员必须抵制领导的错误决定,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但这种规定是比较难以执行的,因为会计人员的聘用、任免和工资奖金以及福利待遇等都是由企业负责人决定,而要求会计人员去抵制自己领导的决定,这对会计人员来说是一件非常难以做到的事情。会计人员由于抵制领导的决定而遭到打击报复的事件常有发生就是一例。因此,对会计人员的保护不够,一些会计人员不肯抵制而听从企业负责人的错误决定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企业负责人违纪违法往往得不到严厉查处,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会计法制建设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规范越来越重要,为此国家也陆续颁布了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一系列法规、制度,初步克服了无法可依的状况。但是会计法规建设往往跟不上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由于在会计领域缺乏严密的会计规范体系,一些重要的法规制度没有制定出相应实施细则,造成会计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差;又如由于会计监督不力,许多单位出于私利而将其经营行为置于法律之上,造成有法不依、明知故犯;同时在执法过程中也力度不够,对于那些在经济上得到好处的违法行为也没有受到严厉查处,给会计信息失真有了可乘之机。如会计法在八五年就公布实施并在九三年作了修改,明确规定了不许编造失真的会计报告,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否则将由有关主管部门严厉查处。规定是清楚的,但由于没有与会计法配套的实施细则,使会计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实施。
(三)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导致会计信息虚化
企业处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会计,会计对社会经济环境又具有反作用。会计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环境的现状和发展必然对会计起着重大的影响,影响着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法制建设等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较快,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和企业的经济自律在许多方面跟不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无秩和不健康因素,必然反映到会计工作中。企业领导追求非正当的经济利益导致滥发奖金实物,为达到某种目的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请客送礼,为控制承包经营目标而人为虚增利润或隐瞒利润等。这些形形色色的违纪行为,是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由于会计不能将这些如实反映在帐上,只好编造假造报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上的造假,有许多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健康、不廉洁的风气在会计上的反映。
(四)企业外部监督体系尚未健全
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出现了经济蓬勃发展的局面。为了保证经济健康有秩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企业外部强有力的监督体系,由政府或中介机构来承担。除了国有企业占经济主导地位外,近年来涌现出了众多的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和合资企业,企业数量众多,经济成份复杂化,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许多方面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管理水平上,显得很不适应。企业经济自律固然重要,但光靠自觉遵纪守法而没有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是不行的。许多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组织严密的会计行会和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机制,成效显著。在我国,目前虽有代表国家利益的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国家监督,也初步建立了民间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实行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社会监督,但由于相关法律的完善配套和各事务所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尽管这些监督机构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远远没有形成组织严密的企业外部经济监督体系,不能有效地对企业进行监督,这也是诱发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要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它不仅涉及到国家的会计法制建设,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治理,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诸多方面。为此,笔者认为要全面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须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综合治理,可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会计法规是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矩和准则。因此,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首先必须加强各项会计法规建设,不断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通过健全会计法规体系,使各项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且各项会计法规都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修改,以提高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另外,各项法规都应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使会计法规具有可操作性。其次,在加强和完善会计法规建设的进程中,要认真做好以《会计法》为中心的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会计人员增强法治观念。同时要维护《会计法》的权威,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人员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法律保障。
(一)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企业在组织和开展会计工作中所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有利于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和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有利于企业会计工作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可以规范化、制度化地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如建立内部会计管理责任制度,就可以明确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就可明确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与内部稽核制度,就可加强企业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建立各种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以及各项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领报、审计制度,就可为会计核算做好基础工作等等。通过企业内部各项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使会计工作做到规范化与制度化,就可保证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与完整。
(三)强化企业约束机制,完善外部监督体系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对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建立一种约束机制,实行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企业会计信息实行外部监督主要是指接受国家与社会的监督。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机关代表国家对企业会计实施的监督;各企业必须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如实地提供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不能拒绝、隐匿、谎报、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对查出的问题要予以纠正,对弄虚作假、提供不真实会计信息的行为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社会监督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委托注册会计师公正地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的审计。实施社会监督,可以实行会计信息的社会评价,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另外,上市公司除了要接受上述外部监督,还必须接受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以及投资者的监督,上市公司要按国家的法规及证券管理机构的规定向外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四)建立健全对企业领导人的财务监督机制,完善一支笔审批制度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取决于企业领导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视程度。如有的企业领导人遵纪守法,顾全大局,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就高;而有的企业领导人法制观念淡薄或追求局部利益,就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也有许多企事业单位为明确企业领导人责任,建立了诸如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财务收支进行“一支笔”审批的制度。这项制度从其出发点看是好的,它能明确企业领导人的领导责任,防止多头审批造成混乱。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企业领导人的特殊身份与地位,再加上对企业领导人进行相关监督机制的不够完善,也造成了由于企业领导人的原因而引起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危害又是极大的。因此,在完善对企业领导人“一支笔”的审批制度中,应建立健全对企业领导人的内部与外部的监督机制、在企业内部应加强企业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通过企业财务收支的预决算来防范由于企业领导人的原因而产生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在企业外部,要加强国家政府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领导人的监督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通过一系列对企业领导人的监督机制建立,来减少或杜绝企业领导人的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另外,对企业领导人在离任之时,也要加强企业领导人的离任审计,从而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五)改变现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人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双重身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人员的身份发生倾斜,由于利益机制的作用,会计人员的利益取向倾向于企业,使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不能很好地实现。目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弱化问题,与现行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有关。要真正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除采取上述对策外,还必须改变现行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使会计人员的身份回归到投资者,由出资者聘任企业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应成为名副其实的投资者代理人。彻底改变目前会计人员由企业经营任免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广大会计人员依法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作用,也只有会计人员的内部监督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六)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改革,解决了会计人员的身份问题,使会计人员能够理直气壮地进行会计监督,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创造了条件。然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不还在于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止和杜绝会计信息因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而虚化,必须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要对会计队伍进行不断地充实与提高,对现有的会计人员在业务上,要通过各种培训使其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要坚持会计人员的技术资格考试制度与持证上岗制度。同时,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与政治素质。对违反会计法规和职业道德,提供不真实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要坚决查处,吊销其资格证书,不得从事会计工作,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有违反执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帮助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也要依法从严查处,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课题由浙江财经学院会计系张隆兴(执笔)、杨鹰彪、郭德贵三同志合作完成。
标签:会计法论文; 会计人员论文;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财务与会计论文; 财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