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1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需求不断的提高,大型工程项目日益增多,这些大型项目不仅地理环境比较复杂,而且涉及的各项辅助工程也较为复杂,对项目工程管理与施工成本控制的要求要高于以往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作为一种先进的工程信息管理理念早已被西方发达国家的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目前,BIM在我国一些大型项目的设计、造价、工程管理及施工中也实践性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BIM技术;施工成本;控制应用
一、BIM简介
1、BIM概念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起源于美国查克?伊斯曼(ChuckEastman)博士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建筑计算机模拟系统(BuildingDescriptionSystem),BIM是一种新型的工作模式,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并将信息共享给所有的项目参与方,从而进行建设活动的过程。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对BIM的定义是:“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概念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在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2、BIM特点
(1)可视化。BIM技术的核心是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是通过三维模型形成的,而三维模型具有可视化的特性,因此BIM技术的可视化是显而易见的。BIM模型带有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同样可视化指的是几何信息和构建属性的可视化。所以,BIM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建筑设计、碰撞检测、施工模拟、避灾路线分析及生成效果图的展示,还能够将构件属性(如材质、体积、接触面积、相互关系)更直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可视化操作为项目团队进行的一系列分析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
(2)协调性。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牵涉到不同参与方、不同专业,协调尤为重要。信息协调一致,信息传导的损耗低,可避免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冲突和丢失现象。BIM可以将各专业的信息集中在模型中并进行关联,使项目各参与方通过BIM模型清楚全面地了解项目,通过BIM信息平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改变了过去点对点的沟通模式,增加协调效率,节约成本。
(3)模拟性。BIM的结构是一个复合结构,不仅包含数据模型,可反映图形和数据,而且包含行为模型,将二者关联结合赋予数据意义,可模拟真实行为。BIM技术的模拟性不仅是指建筑物模型的建立,还包括节能模拟、日照模拟等。在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施工模拟,优化施工方案,控制项目成本。在运营过程中可以进行消防疏散、地震逃生等灾难处理方式的模拟。
(4)优化性。信息、复杂程度及时间限制着建设项目的优化。建筑工程一般工程量大、时间紧迫,有些现代建筑物更是非常复杂,参与人员的能力不足,会出现考虑不周的情况。而BIM数据库涵盖项目全部建筑信息,BIM及其配套的优化工具通过修改前后的形象对比,能轻松地做到优化项目。
(5)可出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IM技术通过对建筑物的可视化展示和协调、模拟、优化后,将经过完善后的综合管线图、预埋套管图、碰撞检查报告及合理改进方案等提供给业主。
二、我国BIM技术的应用现状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以说是当前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这种产物,选择BIM技术能够对于当前建筑工程给予全寿命周期的控制和相关管理,在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中获得了非常普遍的使用,可是因为我国BIM技术自身的起步相对较晚,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技术理念与操作方法去对其进行支撑,很多大型企业无法去对BIM技术进行使用,只在部分管理过程中去对BIM技术进行使用。例如,在开始进行工程的施工之前,技术部门把已经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数据去录入进入BIM数据库里,同时按照数据相关的内容去对建筑施工模型进行设置,同时对于相关的施工情况给予跟踪监测,这种情况能够非常直观的认识到每一项施工环节所必须的人力和物力等,同时对其给予有效的优化配置,从而使其能够完成对于工程管理以及施工成本上锁进行的控制。
三、BIM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
目前,国内建筑行业的特点是,各类工程项目的要求逐级提升,工程向高综合性、复杂性以及施工过程高动态化发展,但受制于全球经济疲弱及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尽管去年前三季度新签合同额总量较2015年有较大提高,有触底反弹之势。但投资下行,市场需求萎缩及产能过剩的态势没有变化,建筑业整体复苏缓慢,未来经营压力依然较大。为了从竞争者众多的行业内突出重围,施工企业必须要提高施工过程管理的科学性、透明性、高效性,因为这关系到了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成本利润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尤其对结构复杂、功能综合以及系统的工程,施工企业的过程管理、协调调度更加重要。对此,施工企业利用BIM,可以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前的可行性论证,并且模拟当前环境条件下的工程施工周期,并发现施工过程中未暴露的问题,同时建立施工过程的实时数据库,整合现场工程管理与施工,提高现场可操控性,解决传统的工程管理问题。避免由于缺乏协同设计而造成错漏,如设备管线开洞与梁柱的冲突,有效地进行管线碰撞检查、工料分析、进场调度、运输调度分析、进度检查等。运用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事先模拟施工过程及运料、人工、设备等的资源配置情况,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减少反工、窝工、浪费,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
四、BIM技术应用于施工成本控制
在运用BIM技术构建施工模型的过程中,由于建立了工程现场的3D模型以及数据库,并在模型中导入各类工程数据以及工程成本数据,BIM技术能够对各类的信息进行拆分整合,从而发现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错、漏、碰、缺等错误问题。BIM技术能够详细地分析容易产生碰撞的施工点,从而得出最佳的工程施工顺序,提高承包商之间的协调度,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将效益最大化。
利用BIM技术当中的数据系统分析计算各施工项目之间的工程量以及成本,施工方可以通过分析结果,直观地预测工程进展,了解各部各项资金的应到位情况,预测工程材料的用耗,及时安排资金补充工料,通过预测工程进展,及时协调不同工种、不同设备进退场施工,让物资流、设备流、人工流、资金流、时间节点完全在施工方管控之中,让施工现场的复杂情况变得直观清晰,同时施工人员能够通过各种数码设备及移动通讯技术,追踪施工现场的实时状况,让施工人员为现场提供出更为准确、直观的施工指导,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保证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目前随着我国进入到了信息化的时代中,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也是成为了大势所趋的一件事。针对于BIM的技术而言,主要是信息化的技术,也是促进建筑行业可以向着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将施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把BIM的技术合理的进行引入,对工作的效率进行不断的提高,使企业的管理以及盈利等方面的水平进行全面的提升,同时随着BIM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的进行创新,在对施工的成本控制中对于BIM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去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勇,郄恩田,郭阳.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四大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世界,2014,02:103-107.
[2]于景飞,谢宇晨*.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与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3.
[3]王亚中,李伟,李洪义,张洪军.BIM技术在长春万豪东方广场城市综合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5,S1:765-769.
[4]杨志敏,李惠玲,徐晓晴,刘宁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中的应用价值[J].建筑与预算,2017,03:5-9.
[5]于景飞,谢宇晨.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与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2:223-225.
论文作者:韩新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技术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论文; 信息论文; 是一个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