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证书考试#183;高考#183;语文教学_高考论文

中国教育证书考试#183;高考#183;语文教学_高考论文

语文会考#183;高考#183;语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考试,其基本目的在于测验应试对象的有关素质和水平,对教学工作来说,它能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系统,作出相应有效的控制。目前,普通高中主要有两次大型考试,一是会考,二是高考。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会考是“向后看”,着重考察学生对中学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是目标参照性考试,是学绩测验;高考是“向前看”,着重考察学生发展潜力及适应今后大学学习的能力,是常模参照考试。两者在命题范围、难易程度上有较明显区别,但又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研究两者的相关因素及其在教学上的导向作用,对中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会考试题和高考试题在形式上一致,分为“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四大块,都紧扣现行教学大纲,这对稳定教学秩序有利。但两者又有区别,会考扣纲据本,语基部分、两段现代文一段文言文阅读题都出自基本课文,这充分体现了会考的水平测试功能;而高考则是据纲离本,课本只是“跳板”,语基、阅读题都出自课外,它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具体地说,在语基部分,字、词、句、标点、文学常识等都是必考项目,会考是书本中来书本中去,考查学生识记、判断、理解水平,而高考主要是书本中来生活中去,测试考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以1995年试题中文学常识题为例,江苏省会考试题第9题内容涉及《诗经》、《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屈原》、《荷花淀》等,要求选出叙述错误的一项,这些在中学课本中都有表述,考查知识的再现。高考试题第9题“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问“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谁”,同样考文学常识,这题难度较大,要根据掌握的知识去理解、筛选、推断,考查重点是思维能力。名句考查也是“两考”共有项目。会考的题目通俗常见,1995年江苏省会考五题全出自高中课本,体现考查学生语文基本水平的意图。而高考基本不出课本上的,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功底,见识要广一点,题目有一定难度,考生在答题中也容易产生错别字。1995年高考试题一题出自初中诗词阅读,一题出自高中自读篇目,其余三题皆出自课外,试题具有区分度,也有一定信度。

阅读方面,会考大多出自基本课文,课外的阅读题也较浅易,主要为记叙文或简单议论文,题量较少,试题平实不偏。而高考阅读题选材全出自课外,且有一定量的科技或学术小论文,阅读难度较大,试题设置的迷惑点也较多,并且需要有局部认识和整体概括、评价的综合能力,分数值易拉开档次。

写作方面,会考、高考虽然都突出应用能力,但在取材和审题难度上有很大差异。会考作文取材基本上不脱离中学生生活实际,立足于让学生有话说。纵观各省市近些年试题,不外乎这样四种题材:一是直接取材于课本,如上海市1988年出自《劝学》,题为《从“善假于物”说开去》,1989年出自《游褒禅山记》,题为《险以远与有志者》,江苏省1990年取材于课本训练材料《吸收和给予——绿树的启示》等。二是直接与学生学习相关,如上海市1987年对课外阅读三种观点的讨论,1988年广州市联系材料谈怎样读书等。三是和中学生思想认识实际密切联系,如1994年江苏省会考作文题要求学生针对几种说法,反映出自己对勤备、意志、方法与学习关系的认识。四是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如浙江省1991年会考作文题《从“粒粒皆辛苦”谈起》,切中学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等。这四类作文取材都以学生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为基点,且审题上没有什么难度,有些题目还加了明确限制,便于考查学生在中学阶段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水平。高考作文则不同,取材的视野更开阔,联系社会实践,并且着重考查学生的思辩能力,审题有一定难度,近十年的高考命题基本上涉及到学生如何认识实践理论二者的关系,如何全面辩证地看待人和事,如何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社会问题等。中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些作文中都会得到充分体现,中学生总要走向社会,高考作文正由此检测出学生的智慧潜力,便于选拔并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毛泽东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我们研究会考和高考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认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误区:

1.课本使用上的误区

会考之前抓课本,会考之后抛课本,这是当前教学中的普遍现象。会考之前围着课本团团转,盯着基本篇目,教学思路不开阔,课堂教学练习化,细“耙”课文,多方设“点”,滥做试题,期望借此取得好成绩。这种做法与会考的原则是相违背的,这必然会让学生再陷题海,加重负担,导致新的应试教育出现。叶圣陶先生说:“课本无非是例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借“例子”训练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把理解“例子”作为终极目标,岂不是本末倒置?

因为高考试题基本出自课外,于是会考之后,教师学生都认为课本已完成使命,将其抛到一边,去反复扫描繁多的复习资料,课后是大量的练习,课堂上是各种讲评,学生整日头脑昏昏,遨游于题海之中,至于效果,微乎其微,师生都慨叹语文学习事倍功半,考试全靠碰“运气”,教与学都存在盲目性。其实,高考只是比会考多一点运用上的难度,如果平时重视生活中实用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以课本为据,重视课本的使用,充分发挥“例子”的作用,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质,日积月累,考试时便能得心应手。

2.教学目标上的误区

语文教学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大重要形式。接受学习主要是借助课本快速系统地奠定知识基础;而发现学习则是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将知识进一步转化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考主要检测学生接受学习的效果,高考则主要检测学生发现学习的水平。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是会考前后不分、课内课外不分、初中高中不分,一股脑儿把有关各种知识点的基本概念、练习及参考答案全“灌”给学生,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中,其思维始终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老师对一些练习往往也是对照答案自圆其说,学生不能也不敢提出异议来,更不要谈创造性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似清晰实模糊,学习形式似“发现”实“接受”,学习思维似活动实静止,由此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资源、人力浪费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急功近利,整个教学中缺乏计划性、系统性,目标性。

鉴于以上情况,我认为当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能力培养目标,必须从推进素质教育、改进命题、用好用活教材三个方面着手。

会考、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由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组成。知识维指所需知识,时间维指工作阶段,逻辑维指思维过程,这三维建构便于人们用系统的思想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中学生所需知识应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掌握了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高中阶段必须从高层次上让学生去理解、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推断语义,去思考为什么要用某种修辞手法,去理解某个句子在句群中甚至全篇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归纳、评价,这些都是教学大纲也是高考大纲上的要求,教学中不能背离素质教育这一根本,不教给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纵使平时死记硬背得高分,会考高考一遇“生面孔”,也会显出低能儿的本质来。

中学生所需知识还应包括与社会生活有关的语文知识和学习心理、应试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前几年考试中有关语言是否得体的试题,使一些人慌了手脚,大发感慨,其实平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课内课外总是要有语言交流的,只是从未有人留心罢了。另外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也很重要。魏书生给学生讲语文学习的大背景,讲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以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素质,以及为学生语文知识实践提供“大舞台”等做法可以为我们借鉴。就拿《班级日报》来说,学生在观察生活提炼生活素材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观察、分析、归纳、综合、概括、表达等各种能力的锻炼。只有全面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会考、高考才能接好轨,学生才能形成健全的立体化的知识网络。

会考、高考应该成为“一盘棋”,教学计划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平时教学中应始终围绕思维训练这根主线,这样就可避免考试复习时不问题目深浅,“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题海战现象。只有全面抓好会考、高考这个系统工程,语文教学才能纳入素质教育这个轨道上来。

会考命题具有导向作用,直接影响到中学教学。作为水平测验,语文会考命题应该返朴归真,并具有一定灵活性、创造性。比较起来,上海市考查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更趋向平实,其中1994年10题中有6题是解释、指认、表述,1991年考《警察与赞美诗》时,命题者把课文稍加改动,试题紧扣基础,又富有创造性。这应该成为会考命题的方向。标准化测试无法测试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选择判断中易产生侥幸心理,这一点已成为语文学界的共识。试题灵活性、创造性的导向作用,就会促使师生在语文教学中更注重积极培养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对于教材,应该着力于用好用活,如果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批评的那样,“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那么教材远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著名特级教师方仁工曾打比方说:“检查一个人的营养状况,不能只看他服用了多少维生素ABCD,更应看服用的养分在这个人体内吸收了多少,有多少转化成了有机体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看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也不能只看他广播操姿势是否正确,体育课上得是否认真,而更应看这个人在经过锻炼后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各方面实际达到的水准。”我们每一课上完后,也得用能力培养目标加以衡量。为此,用好用活教材,教师首先要消化教学内容,转化为内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根据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多种方法组织实施。学生也要有良好的“吸收消化系统”,把握好预习、上课、复习三个环节,只有经过思维暴露、纠正引导、强化,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特别要提及第六册语文教材的处理问题,有人错误认为,高考似乎不考教材内容,会考后可以不教。我以为应继续教学。会考把学生的知识、能力的缺陷都暴露出来了,而通过第六册教材的教学正可以为学生纠偏补缺,如果弃之不用,却一头扎入题海中,那真是舍本逐末,殊属可惜了。

只有充分理解语文会考、高考和语文教学三者关系,功夫花在平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语文教学才能进入新境界。

标签:;  ;  ;  

中国教育证书考试#183;高考#183;语文教学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