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降低线损情况,提升电力的供应效率,是当前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有效的提升,增强电量计量数据的精准程度,及时保养、维修电力设备,加强相关的法律监管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宣传活动,这样才能确保民众具备一个较为稳定的用电环境,有效降低线损情况。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降低线损;措施
1造成线损的主要因素
1.1管理因素
在实际调查中了解,线损影响因素在管理内容的范畴中,主要体现在以下这3个方面:首先,由于我国近些年加大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所以电网改造的规模也在逐年增大,尽管当前电网改造工作趋于完善,农网改造工作进展顺利,但是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线路的路径较长,导致其线损率偏高,难以达到正常的线损标准值;其次,对于供电企业,由于当前线损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一些管理内容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或者是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这也导致线损问题逐渐加剧,并且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可能一些管理人员的思想过于保守,对激励政策的运用有待强化,这也会造成一线员工工作态度消极;最后,在对线路执行检测工作的时候,可能一部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强化,对于线损以及保养等技术不够完善,且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影响到电网线路的正常检测,致使线损概率不断提升。
1.2用电因素
在造成线损的各类因素中,用电内容所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其大体上可以归类为以下这几个方面:第一,变压器和用电设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符,二者之间的偏差,导致变压器长期处在满负荷的运行状态下,损失了大量的电能;第二,一些用户缺少用电的相关知识,并未按照经济功率的内容来进行“无功补偿”;第三,在用户用电的过程中,一些违章情况,或者是估抄、漏抄的情况时有发生。
1.3设备因素
设备对线损造成的影响,大体上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线路规划的合理性不强,导致负荷中心与电源点之间的距离较远,较长的输电线路也会导致损耗较大。一些地区的线路布局使供电半径较长,也造成了过多的线路损耗问题。在电网建设中,线路老化或者是绝缘设备绝缘性下降,会使线损率增大。无功补偿的位置也会影响到整体的供电能力,增加线损率;其次是变电设备的损耗问题,像主变压器改造、更新滞后,设备缺乏合理的运行方法,主设备老化严重,设备的无功补偿缺乏有效的容量等等,都会导致线损增大;最后,在用电计量方面,由于计量仪器的精度不高,或者是其本身老化问题较为严重,二次降压过大,或者是用电负荷较低,导致用电计量设备出现了轻载、空载的问题,这些都会增大其本身的误差值,进而影响到线损率。
2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具体措施
2.1调整三相负荷平衡
在对电力进行传输的过程中,要对三相负荷的平衡进行有效的调整,对配电变压器的工作效率进行合理的提升,有效降低线损率。调整三相负荷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将配电变压器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控制在10%的范围之中,并且要把电路干线以及主要的支线始端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控制在20%以内,这样才能对中性线电流进行较好的控制,并在降低线损率的同时,也可以减少电能的消耗情况。
2.2选择合理补偿位置
在电力进行运输、使用的过程中,要对配电线路的功率因素进行实时的调整,将分散补偿、随机补偿和自动补偿的内容结合到一起。与此同时,在进行补偿位置的选择的时候,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对设备的整体供电性能进行提升,尽可能降低电能的损耗情况。在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以实现“预想”为工作目的,对无功补偿的位置进行合理化的选择,并且在设备的选择使用上,也要倾向于那些反应比较灵敏,且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加强营销部门管理
在对营销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时候,不妨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让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抄表,并建立合理化程度较高的抄表规定,按时抄表,避免因为抄表时间差,而导致用电线路会出现损耗波动的问题。可以根据各个行业的实际情况,对抄表进行分时间、分类别的操作,对于那些用电大户,也应该额外制定特殊的抄表时间。在制定抄表时间之后,要进行严格的操作,对时间差线损进行消除;其次,是要对抄表时的误差率进行降低。工作人员在进行抄表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避免估抄、漏抄的情况,应该根据用户的以往用电情况和实际的抄表数据展开对比,经过估算来确定用户,或者其他人员是否存在窃电行为。对于电量统计工作,也要进行信息化的处理,实施远程集中式的抄表,或者是引入无线抄表等方法,降低人工可能会出现的误差;最后,则要对电力行业内容进行强化管理,对其核算方法展开改进,确保电价、电量、电费的计算保持零误差,并严厉打击一些工作人员私吞电力财产的行为。
2.4提升计量管理水平
要想对电力计量管理的水平进行提升,那么管理者首先需要对电力工作者的兼职问题进行改革,打造出一只具有较强专业化的计量队伍,对线损问题进行强化管理。在组织专职人员进行计量工作的时候,也需要对计量所用到的装置定期进行校对和维修,确保这些设备都能够具有较高的精度;电能表也要定期进行维护,有效延长其使用的寿命,并制定出一份统一化的抄表制度;根据电力供电设备所能符合的容量、性质以及变化情况,要对计量装置进行合理化的配置;在计量的过程中,最好采取集中式的计量方法来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计量,也即使用集中用户电能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窃电事故的出现。
2.5细化核心因素
线损由于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所以从解决这些因素出发,细化影响因素,并进行进一步的分类、整理工作,增加其管控的操作性。工作人员遇到问题是应和专业管理人员研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解决措施。落实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规划。
2.6完善评价体系
保证线损指标的下达与制定的合理。在制定方案时,先估算导线的性能与实际情况结合的情况,科学合理的估算其线损值。再由专业人员通过对导线的跟踪监测,进行适当调整。完善管控评价体系和员工考核制度。建立有效健全的管理制度,改进完善已有的系统功能,使其符合现实。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守“三评一报”制度,记录和维护异常情况,并进行汇总、整理、分类,根据情况出现次数做进一步的管理调整。
2.7健全管理体制
目前,在电力线损管理方面的体制存在着漏洞,这是因为制度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导致制度的不完善,致使线损现象频发,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因此,想提高企业效益、减少电力线损,就得加强线损管理。对线损做出完整的规定,明确职责划分,有效的提出方法和保障。建立考核机制,推进管控作用,做好监督工作,及时的反馈运行数据。通过实施奖罚制度,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创新管理模式和系统,优化数据信息。促进落实管理措施。
结束语
线损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了解线损产生的因素、做到划分到位细致并提出有效措施。促进电力企业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洲.论电力营销管理中有效降低线损的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7(11):96+98.
[2]刘贻允.电力营销管理在降低农村低压供电线损方面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7(10):151-152.
[3]张鹏飞.研究电力营销中线损异常的成因和精益化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15):229-230.
[4]刘向新.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策略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7):130-131.
论文作者:丁少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线损论文; 电力论文; 抄表论文; 情况论文; 设备论文; 因素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