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预结算造价管理不利因素的消除方法论文_昝淑娟

广东建勤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 5280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发展规模的逐步提升,导致资金消耗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且主体建筑工程项目数量还在提升,让工程预结算造价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建筑工程预结算造价管理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从预结算动态管理、预结算管理内容、预结算管理方法三方面,论述了建筑工程预结算造价管理不利因素的消除方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结算;造价管理

前言: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首先开展工程预算操作,之后再进行结算,再配合完善的审核流程,避免工程造价工作出现漏洞。在实际预结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对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工程量费用标准等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有效的监督操作模式,确保整个造价管理工作变得更具科学性。

1.建筑工程预结算造价管理影响因素

1.1成本构成因素

在整个预结算造价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预算主体应该在工程预结算计划拟定和完善之前,从自身角度出发,对成本类型和成本额度进行全面分析。通常来说,工作人员所认定的成本构成,与认定的工程量分析相对应,但在实际施工上,施工环境、工艺等均可能与认定工程不符,这些变化因素往往是预结算计划拟定过程中考虑不到的。例如,在工程加固及外墙保温操作过程中,之前设计往往以普通保温材料应用为主,保温效果和性能有限,此时业主可以根据实际工程造价预结算流程,套用原有的材料价格。但到了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上,承包单位将会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查,该种材料无法与现阶段施工质量要求相符。从这里可以看出,本工程预结算工作开展并没有将动态性分析效果展示出来,最终对预结算工作产生影响。

1.2施工方案因素

在建筑工程工程量确定之后,承包单位将通过对比分析等手段,对具体的施工方式和施工程序等内容进行设计,以及后续施工所需要的材料、人力、物力资源等,最终形成明确的施工方案内容。在此过程中,业主方需要认真审核承包商规划的施工方案,判断其质量、工期等是否与既定目标相符,尤其是在成本控制目标考察上,需要进行重点关注,一旦发现与预结算规划内容不相符情况,需要对实际设计方案进行重新设计。一旦在相关计划方案可行性研究上出现疏漏,将会遗留很多施工隐患,最终无法确保工程造价工作开展的完整性。

1.3项目管理因素

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现场其他费用等内容,业主在技术、材料等内容上应确保全部到位,避免出现项目施工成本提升等问题。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预结算工作主体没能和承包单位进行深入沟通,导致相关工作开展出现不协调等问题,在项目成本费用管理上,也没有展示出较好的预见性,一手资料匮乏,让预结算工作无法展示出严谨性特点[1]。

2.建筑工程预结算造价管理不利因素的消除方式

2.1预结算动态管理

整个预结算动态管理工作需要和工程时间和空间内容相符,避免主客观变化规律出现问题,让预结算工作展示出因地制宜特性。由于部分工程在成本管理上没有展示出动态性特点,这也让动态管理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工作人员可以与实际工程建设情况相结合,做到预结算目标的动态设计。站在预结算动态管理角度来说,首先是对动态型预结算管理方式进行打造,让控制组织体系机构更加完善,为后续数据的动态分析创造有利条件。另外,各个业主还需要对工程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合理设计,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比对,确定真实成本和目标成本是否存在差异,一旦在工作中发现较大偏差,需要对相关工作进行合理调整。具体预结算管理架构如图1所示。

2.2预结算管理内容

2.2.1实时成本数据的收集

业主预结算工作,主要以基础数据收集为主,如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材料需求量等,在整个预结算计划编制之前,业主还需要将各项成本数据信息整合到一起,除了原始的施工资料收集之外,还要对实际材料需求类型和数量进行把握。与此同时,一旦工程建设中出现较多的修缮项目,其成本费用也会得到提升,这一点也需要业主进行提前考虑。最后,统计好未来工程款的总计数额,形成完整的成本报告分析单。

2.2.2在整个预结算计划编制过程中,综合承包单位应该展示出良好的管理效率和盈利水准,只有这样,才能编制出更合理的预结算施工计划。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的项目工序极多,计划编制只有做到足够细化,才能将各个工序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帮助业主寻找工程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站在某些工程预结算计划编制角度来说,应该将施工组织进度和流程编制结合到一起,利用定额估算,赋予成本管理跟多的弹性空间,提升预结算编制计划的灵活性。

图 1 预结算管理架构示意图

2.2.3预结算分析

从实际对比分析工作中可以看出,各个工序成本偏差均能找到确切的原因,方便管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费用县的实际形态进行有效了解,将各种费用的影响因素记录下来。在后续工作之中,人们可以根据实际费用线情况,将预算工作变化内容展示出来,确保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全面协调。其次,当实际预算报告形成之后,人们还要对具体报告结果准确性进行查验。最后,根据实际成本和经费变更情况,承包商有权向业主递交变更费用申请,但此时承包商的变更要求必须合理合法,不能超出合同条约范围[2]。

2.3预结算管理方法

常见的预结算管理方式有很多,如价值工程法、成本累计曲线法等,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方式进行选择。以成本累计曲线法为例,该种方式在使用时,需要累计曲线图提供配合,将施工成本变化情况通过曲线图反映出来,帮助人们了解预结算管理工作是否具备科学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工程将工期作为自变量,通过纵向和横向上的偏差比较,得出预算偏差具体的存在位置,以及工程实际建设进度情况。该种方法虽然很方便,但却无法将更直观的项目抵消情况反映出来,这样一来,整体预结算情况反映也就不够完整,更无法确保预结算管理保持很高的可靠性。

总结:综上所述,在实际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过程中,由于成本因素、施工方案因素等影响,让预结算管理工作很难达到预定效果。因此,各个企业和相关部门需要对预结算动态规律进行把握,掌握好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实时数据,为后续预结算工作编制一共依据,并借助于相关管理方式,提升预结算分析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皮维斌.住宅小区安装工程预结算造价与控制分析[J].低碳世界,2017(21):254-255.

[2]向显文.分析房屋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内容及造价管理优化措施[J].四川水泥,2016(08):179.

论文作者:昝淑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探讨建筑工程预结算造价管理不利因素的消除方法论文_昝淑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