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缺憾是追求完美的动力论文_何显强

课堂缺憾是追求完美的动力论文_何显强

——记一次区语文优质课比赛有感

何显强

摘要:月有阴晴圆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和事,课堂上亦如此。有缺憾是好事,有缺憾才有动力。追求完美是目标是理想,完美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才有过程的精彩。笔者通过担当初中语文优质课选拔赛评委的机会,思考总结出存在的五点缺憾,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拙见,一期用同仁们交流,共同进步。

关键词:语文优质课;课堂缺憾;动力

2017年3月15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了初中语文优质课选拔赛,并通过网络向区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实况直播。这是一台语文教师的盛宴,不管授课教师还是观摩教师均有收获,尤其对青年教师更是一个学习提升的好机会。笔者荣幸应邀做评委,一天下来,共听了十位年轻才俊的展示课,领略了区里的语文风采。整体水平较高,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优点,如授课教师态度端正,备课认真,能较好地钻研教材,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流程完整,能较好地使用课件服务于教学,教态得体……优点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个人认为还是有些缺憾。先明确表个态,有缺憾是好事,有缺憾才有动力。追求完美是目标是理想,完美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才有过程的精彩。笔者提出个人看法,不是批评,更不认为自己能做得更好,而是商榷是探讨,以期与各位同仁们共同进步。

一、“阴”“阳”失衡。

“阴”为女教师,“阳”为男教师。十个参赛选手均为女教师,没有一个男教师,纯“阴”,属于《易经》里的坤卦。话说“道法自然”,而“一阴一阳之谓道”,如此现象,不符合阴阳共存共生之理。从前有识之士惊呼小学学校里男女教师严重失衡,难觅男教师踪影,呼唤要改变这种现象,大量补充男老师。否则,这对孩子性格的养成不利,导致许多男孩子因缺乏男教师阳刚之气的引导,养成女孩子之性格,甚至有男孩子还因身为男生而自责;而女孩子却不“女孩子”,少了女孩之贤淑气韵,人人以“女汉子”为荣。曾几何时,初中学校也是这个现象了。笔者记得上世纪末刚刚参加工作时,所在学校还是以男教师居多。近些年来,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多,教师职业因诸多原因,男性选择当教师的越来越少了。学校只有一些原来一直从事教师职业的男教师,而这些人也大部分进入中老年行列了。年轻男教师就少之又少了,都成国宝级了。这是社会现象,也是社会课题,笔者在这里只是列出而已,对此题本人无解!

二、“城”“乡”失衡。

此次比赛的成绩,一等奖均来自城区中学,即黄金中学、文清外国语学校、厚德学校三所城区学校的教师,整体实力明显更胜一筹。无论是教学设计、教材解读,还是教学的方法、课件的精美,甚至教态之从容、衣着之得体都有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没有任何贬低乡镇教师之意,反而很尊敬他们,他们的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生源质量、教学设施、外出学习的机会均更差或更弱些,但也是一样地奋斗在第一线,为培养祖国的花朵贡献青春与力量。笔者想城区学校教师的优势主要应该是:一是教师们的学习机会更多,视野更宽,见识更广,教学资源明显更丰富,教师素养整体上就略显更好;二是团队的力量,城区的学校普遍更大,学生人数更多,教师也更多,精英也自然更多,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这就是团队的力量,正如三个一等奖得主均感言说自己的成绩来源于集体的智慧,是团队的力量共同打造的。有些乡镇学校教师人员本身就少,加上城区学校年年选拔教师,年轻教师就更少了,比如这次笔者听说湖边中学就只有一个年轻的语文教师,于是去年区里的语文优质课比赛是她来参加,今年还是她来参加,因为学校选不出其他人员了。乡镇教师如何实现提升?外力是上级部分和学校的重视,但笔者觉得更重要的应该是内在的求学意识与行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上网观看名家的课堂实录,先行模范,大胆拿来,再慢慢创新,渐成自己风格。

三、“倒”“导”失衡。

“倒”指的是教师直接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倒”是教学中的必要手段,对于学生不懂或以其能力难理解的,或纯知识性的没有多少思维含量的可直接“倒”给学生。“导”是学生在探研讨论引导启发中掌握知识,属于主动发现。《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这句话经常用来说明要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倒”是必须的,但不是唯一的,而今有些课明显地以“倒”代替了“导”。教师给的是现成的,必然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探求失去兴趣。探求兴趣的培养才是真正能力的提升,才是学生素养的真正提升,才是真正的智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已早深入人心,但更要落实在行动上。教师是主导,如教师“倒”的太多,就是教师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由主导地位上升到了主体地位,这就站位错了,有填鸭式的满堂灌之嫌。

四、“鱼”“渔”失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此理大家都懂,也早被大家认可。“鱼”指的是知识,“渔”指的是方法。知识是力量,但如何获得知识就是智慧了。知识可能淘汰可能遗忘,但智慧却永存实用,我们真正要教给学生掌握的是方法与技能。在实践操作中,我们老师大多数是菩萨心肠,爱生如子,担忧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希望一股脑儿地全教给学生,加上教师自身对教材提炼的不够,于是就一箩筐一箩筐的“鱼”给了学生。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法和学法必须同步,相互协调,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得一而知百,对同类文体、相同主题或同一作家的作品有一个总体认识并提炼出解读方法。如此次赛课中,第一名获得者章怡芳老师在教授《吆喝》一文中,就较为注意把传承传统文化一类主题的文章解读方法教给学生;沈佳琪老师在教授《五柳先生传》一文中,也能较多地总结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五、“点”“面”失衡。

一篇课文的所包含的东西是很多的,有知识与技能,有过程与方法,也可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尤其是知识点上是很多很杂的,一篇课文可教授之处自然也很多,这就是说不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就要多化心思去甄别,取一个或几个点有针对性地去突出重难点,带领学生一起去钻研,正如著名特级李镇西老师说的让学生做到一课有一得。如曾妍瑛在教授《未选择的路》一课,就能抓住现代诗歌阅读的特点,深入解读文本,在朗读中去体味诗的意境和主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师生互动非常出彩。如钟成老师在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胆地“字斟句酌”,带领学生们在“知人论世”中去深刻体会杜甫之情怀——忧国忧民。敢于取舍是勇气与魅力、懂得取舍是智慧与能力,需要老师对文体的全面把握,需要老师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无一处精通,甚至杂而无序。再说一节短短的四十或四十五分钟课堂,也不允许我们面面俱到。此次赛课就有二三堂课略有些思路不清晰,内容太碎太杂,显得老师有些重点把握不准,难点突破不够,使得学生有些无所适从。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341000

论文作者:何显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课堂缺憾是追求完美的动力论文_何显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