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如何对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矿开采运输等运用中进行创新。
关键词: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增长,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也被广泛地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就煤矿开采来说,当前其越来越依赖于煤矿机电设备的自动化,而且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如今,不论哪个行业都竞争激烈,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无疑是煤矿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一个好办法,而且这是企业发展以及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此而言,煤矿企业的发展要想更上一层楼,就必须重视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创新。
1当前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管理制度上必须更加严格和规范。但实际大多数煤矿企业一直沿用过去传统的管理制度,其制度已与当前的管理需求不相适应。煤矿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机电自动化技术引起重视,使得整个煤矿工作团队忽略了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并没有在实际采矿作业中起到提升开采效率的作用。
1.2工程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
工程设计是煤矿进行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其设计包括了煤矿设备安装、费用评估、开采进度等过程。而部分工程设计因为存在缺陷,使得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无法真正发挥其有效的作用,若盲目使用则可能增加煤矿开采的成本。工程设计上的不合理性,不仅影响煤矿开采的顺利进行,而且会降低整个开采效率。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也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1.3煤矿开采技术滞后和应用能力薄弱
当前,大多数煤矿企业缺乏对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重要性的认识,很多企业仅仅从国外引进了极少部分的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和自动化设备,这直接影响了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开采中的应用效果。而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再加之大部分煤矿企业没有配备相应的专业性、高科技型的人才,对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没有透彻认识和了解。导致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各种错误和疏漏,甚至在技术设备应用过程中无法按照正确要求予以维护,还有可能出现对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设备的错误操控。以上情况不仅会影响煤矿开采的效率,同时还可能引发各种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造成众多的人员伤亡,大大降低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2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中的应用
2.1自动化技术在煤矿矿井提升机中的应用
矿井提升机是煤矿、有色金属矿中的重要运输设备,由于矿井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控制复杂、惯性质量大等特点,会经常交替转换工作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矿井提升系统的使用效果也受现场环境条件的影响,如环境较恶劣,会导致系统电气元件和各种机械零件失去原有的效能,即使系统自身带有安全保护措施,也不能完全防范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不断提高的矿井生产现代化要求,提升设备及拖动控制系统逐渐趋于完善,将微电子技术、模拟技术等应用在提升机控制中。通过进行自动化集控技术改造之后,数字化智能设备保证了机器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还提高了设备的自诊能力,同时还简化了矿井提升机的结构,便于对设备的安装和维修。随着我国数字直流提升机的核心部件试验效果显著,进一步提升了整个煤矿系统的安全性。如通过微处理装置进行多种寻址操作能够准确的发现故障所在部位,很大程度了方便了各设备之间的通信交流,改善和升级整个系统的自检能力。
2.2自动化技术在井下传送带中的应用
带式运输机承载着煤矿井下煤炭运输的重要作用,要确保煤炭在传送带上运输的连续性,必须有效提高其单位运输量和安全性能。当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带式运输机则是应用了机电自动化技术,在CST可控软件的支持下,确保井下原煤运输的不间断性,并通过智能化的监督下,极大地降低了设备工作过程可能产生的故障率、出错率。虽然井下传送带已经逐步趋向自动化技术,使得原煤运输的持续性得到了保障,由于井下运输是在恶劣环境下进行,而且处于长时间、远距离的工作状态,其中间驱动点依然存在各种不确定、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运输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所以井下传送带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探索和挖掘前景。
2.3自动化技术在矿井监控、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矿井监控、监测系统的自动化直接决定煤矿生产自动化水平的高低,这也是关系到是否能有效提升我国煤矿生产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我国煤矿开采业兴起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当前我国煤矿机电自动化监控、监测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没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力量,大部分矿井监控和检测系统主要通过从国外引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煤炭产业在持续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也积极投入到研发具有自主技术产权的监控自动化设备中来。通过研发取得了卓越的技术成就,相继掌握了远程操控技术、无人操作技术等,并广泛应用于我国煤矿生产中。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整个矿井的调度工作提供了一线实时的工作动态,并为煤矿企业的决策人员在生产组织上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整体提升了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2.4自动化技术在液压支架中的应用
机电自动化技术逐渐在液压支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支架主要是通过电液控制,并在计算机的应用配合下,对电液阀组合压力传感器予以控制,液压支架不仅实现自动移架,而且有效防止支架对顶板的冲击负荷,并加快液压支架的移架速度。在计算机程序的支持控制下,逐渐从传统的人工操控方式过渡提升到电子信号的操控阶段。液压支架不同位置中的传感器可更加准确、实时地把液压支架工作状况和环境的信号直接传输给计算机,并结合工艺所需的标准向液压支架的电液阀发送自动控制信号,完成自动对设备的控制。除此之外,液压支架通过远程通讯设备,地面监控主机在光纤、井下液压支架的应用下,对主机的实时通信情况进行控制,从而更好地掌握液压支架的远程动态情况。
3结语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原理是将自动化技术与机电设备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强. 论煤矿机电自动化的实用技术[J]. 机械管理开发,2016,(06):151-152.
[2]车振辉. 煤矿机电自动化的实用技术分析[J]. 南方农机,2015,(10):61+89.
[3]金有志,程欣.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设计创新分析[J]. 工业设计,2015,(07):112+114.
[4]司留龙. 煤矿机电如何创新应用自动化技术[J]. 电子世界,2014,(16):263-264.
论文作者:崔峰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煤矿论文; 机电论文; 技术论文; 支架论文; 矿井论文; 井下论文; 液压论文; 《科技中国》2017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