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的现状和培养论文_林常青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的现状和培养论文_林常青

林常青(广西贺州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广西 贺州 542800)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02-0052-02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深入改革与发展,各幼儿园对幼儿师资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幼儿歌曲弹唱更成为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都需要具有良好的儿歌弹唱能力。因此《幼儿歌曲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更是一名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因此,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歌弹唱能力,本文做了初步的探究。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自弹自唱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自弹自唱主要指的是利用钢琴的弹奏来给歌曲伴奏,在教学中应该以教唱为主,弹奏为辅。由于钢琴除了具有伴奏功能之外,它还具有校音器的作用,学生可以利用钢琴的演奏来掌握节拍,还可以在出现休止、句尾时值较长的情况下给学生提示准确的拍子。有了钢琴,还可以减少教师的嗓子负担。根据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在教唱一首儿歌时,教师的第一第二遍只能让他们对歌曲产生初步印象,到三四遍时才开始对歌曲产生审美意向。这时候让他们听听钢琴演奏的歌曲旋律,不仅可以对他们加深对歌曲的印象,也可以使教师的嗓子得以休息。有些孩子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了初步印象,就可以开始跟着钢琴哼唱了。这样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边弹边唱可以给学生营造出较强的音乐氛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专注于歌曲的旋律中。如果用多媒体播放伴奏音乐,他们很可能被画面吸引而忘记了歌曲本身。

在幼儿教学中,一般的幼儿园在配备音乐教师时不可能配备一名教声乐的和一名伴奏的音乐老师,教师除了自己伴奏外,就是利用多媒体,但多媒体在教学中使用起来也不便,只有在学生学会一首儿歌之后才可以利用,因而,教师的自弹自唱是提高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

二、中职学前专业学生弹唱能力的现状

幼儿歌曲弹唱音乐教学多学科的综合体现,把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即兴伴奏五门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达到弹唱自如。因为弹唱在关注钢琴伴奏的实用性、准确性、艺术性的同时,还在关注演唱时的气息控制、咬字吐字、断句处理、情感表现等各方面的问题,所以既要求弹唱者灵活运用声乐技巧和方法艺术化诠释作品,也要求弹唱者熟练运用与歌曲旋律相适应的和声和伴奏织体为歌曲进行伴奏,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双手能流畅、富有表现力的弹奏,还要声情并茂的演唱。学前专业的学生多数来自县、镇、乡、村,音乐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需要从头学起。毕业前要让学生达到一定的水平要求,难度较大。是有的学生帮别人伴奏就弹得好,有的学生在别人帮伴奏时就唱得很好,但是让她们自弹自唱时就常常是唱和弹就不能兼顾,造成唱和弹脱节。

三、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训练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自弹自唱不是演唱加伴奏那么简单。作为一种音乐教育的技能,自弹自唱是将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和声、歌曲演唱、钢琴演奏等多种音乐素养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技能。在学习中要坚持演唱为主,伴奏为辅的原则,不能让钢琴声音盖过自己的演唱声音。也不能只顾弹奏,将演唱变成哼唱。而是手、脑、口并用,达到弹与唱高度协调状态,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求学生要经过认真学习声乐知识和弹奏技巧,然后反复练习。

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遵循循序渐进、从简单到难的规律。我们中职的学生都是艺术素质起点低,而幼儿歌曲弹唱的学习,是一个漫长,枯燥的过程,需要学生慢慢积累,不断从中吸取各种知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得马虎,因此钢琴教学要加入唱谱,而声乐和视唱教学中也要溶入弹的要求。那么,处理好学生弹与唱之音的关系,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歌曲弹唱能力很有必要。

(一)解决“能弹不能唱”的问题

能弹不能唱的学生一般者是因为比较注重钢琴的技巧,无瑕顾及演唱,所以,造成弹唱时声音细小甚至没有声音的现象。鉴于此,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从事钢琴伴奏工作的心得体会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训练。

方法一: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不管是钢琴还是声乐或视唱教学,从最基础的刚入学开始,从最简单的识谱开始,就要求学生边唱谱边弹奏,让学生养成弹琴唱谱或唱谱弹琴的习惯。

方法二:视唱分析法。在学习新曲的第一步就是先视唱,感受乐曲,再对乐曲进行分析:(1)划分句子;(2)以句为单位进行指法的编配;(3)先弹唱曲谱,再弹唱歌词。要求学生演唱里发声自然,吐字清晰,富有表情在歌唱。在练习的过程中还要求学生把握好曲子的速度和情绪。

方法三:节奏训练法。奥尔夫说过“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那么我们训练弹唱时也可以从节奏入手进行教学:即双手演示乐曲的两声部节奏,先分再合,在双手配合熟练后再加上唱主旋律或歌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乐曲《大雨小雨》:

唱: 5 3 3 ︱ 2 12 3︱1 — ‖

右手:× × × ︱× ×× ×︱× — ‖

左手:× ×︱× × ︱× ×× × ‖

以身体做为打击乐器,体验和培养节奏感,训练学生耳朵,有效利用听觉和体态动作去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

方法三:分组训练法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原则,让学生分组讨论明确和细致分析乐曲中的重难点,并进行解决,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提示并帮总结。然后按组进行分手弹唱:(1)先弹右手,再弹左手;(2)弹左唱右,弹右唱左;(3)然后一组学生双手弹奏,一组学生唱;(4)最后再双手配合,同时唱旋律或歌词。

(二)解决“能唱不能弹”的问题

方法一:默唱先把唱、奏分开练熟,然后放慢速度,手里在弹着钢琴伴奏部分,心里想着歌词和曲调,注意力重点分配在“弹”上,直到练得成竹在胸。

方法二:模糊唱词。这是一种过渡性练习。但是要求做到歌唱的声音流畅,唱与奏协调,重点放在结合上。熟练以后,逐渐由模糊过渡到清楚。教师可以在旁边“引唱”,能加快掌握熟悉程度。由于模糊了唱词,降低了演唱要求,可以将注意力分配到练习弹奏上。

方法三:轻声唱。有助于更好地加强聆听,轻声演唱有利于训练气息的控制,节省精力,保护嗓子,更好自控,聆听旋律和声线条,以及加强对歌曲情感的领会。

四、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歌曲即兴弹唱能力方法

首先,我们要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有关知识:第一,学好钢琴即兴伴奏要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基本的乐理、和声基础知识,并能正确编配合声,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和声连接的一般规则。第二,学好钢琴即兴伴奏必须具备一定的键盘弹奏能力。学习并熟练掌握各种大小调音阶,琶音及原位与转位和弦在键盘上的位置及所用指法。第三,学会熟练运用多种伴奏手法,学习和掌握不同风格歌曲的伴奏织体。伴奏织体必须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风格来选择,否则就不能准确地塑造歌曲的音乐形象。第四,在实际弹奏过程中,除了运用正确的和声与织体,还应注意歌曲演奏的速度和艺术表现力,充满感情地弹奏,使歌曲的音乐形象更为生动、更具艺术性。另外选择伴奏音型的根据主要是儿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根据儿歌所表达的情绪可以将其分为三类,进行曲风格的儿歌常用2/4,4/4的拍子,用中速进行,用柱式和弦伴奏,以表现出充满朝气的情感状态;活泼的儿歌因为节奏明快,可以采用有弹性的适中的速度,用半分解和弦、断奏的方式来表现其欢快的情绪;抒情类的儿歌可以用半分解和弦或短琶音来表现其安静、舒缓的心情。

其次,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在歌唱当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熟悉歌词与旋律,要从容地控制好声音的气息和音色。用声音的气息带动手指的音符流动,做到交相呼应,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第二,歌唱时要掌握好共鸣的位置,熟练运用各种腔体,做到咬字、吐字清晰、音色统一、声音连贯、音量适中、声音具有灵活性和耐久力。第三,在坐着唱时,把气息贯穿至小腹,稳稳扎牢,不应随着伴奏音区的变化,或者自体演奏时的移动而改变。吸气时喉头放松,小腹微托,呼吸自如,使气息稳定,声音通透,明亮。

总之,要想学好幼儿歌曲自弹自唱,除了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钢琴弹奏技巧以外,还要训练自己的“眼”、“脑”、“手”、“耳”、“心”同时并用的功能;在不同教学阶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重难点,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的信心。对于一个缺乏音乐基础,又有多门技能需要掌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掌握好儿歌的即兴弹唱技能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应该多安排一些实践练习,然后根据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其弹唱技能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曾杰.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3).

【2】李媛.学前教育专业弹唱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S2).

【3】高芳梅.让我们的声音自然和谐——由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想起[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5).

【4】马拉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能力培养的探索[J].北方音乐,2012(04).

论文作者:林常青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的现状和培养论文_林常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