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应用论文_吴迷川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应用论文_吴迷川

(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初级中学校,615715)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下,就要及时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满足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来做好调整工作。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到学法的运用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导学;应用研究

前言:

作为初中教育中的主要学科之一,数学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不仅关系到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同时也影响到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在教育中就要从问题导学上入手,关注学生的特点,通过使用问题来将学生带入到思考中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一、借助问题进行教学导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入一直是教育的重点所在,且导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教育中想要做好教育指导,就要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确保导入环节上的合理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现阶段学生在面对数学知识时并不会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到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在教育中教师就要从提升自身思想认识上入手,认识到导入的重要性,并借助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所在。只有发挥出问题导学的优势,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也就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其次,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还要求教师要先掌握学生的特点与知识层次,确保内容上的准确性,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层次上出发,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只有让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才能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取到数学知识与技能。如学生在学习“有理数”这一知识时,就可以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上出发,借助问题来吸引学生,将学生带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在课堂中还可以向学生展示温度计,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温度计中刻度所代表的内容是什么?随着问题的提出,在学生观察与探究后也就可以明确0度所代表的含义,并产生出了继续探究的兴趣。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知识探究中去,同时也可以在物体的辅助下帮助学生实现注意力的转移,从而保持学习的兴趣,实现学习目标[1]。

二、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育指导

数学知识有着逻辑性强与抽象性强的特点,如果学生依然以常规性的思考来学习,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在教育中就要从培养学生数学感觉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上来进行,在设计问题时就要从教学内容上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感受与理解能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降低教学的难度。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与教育,才能实现创新教育目标,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其次,在教育中就要从生活实际出发,避免问题设计过度生活化,而是要从保证问题启发性上来进行。问题导学法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且创建生活化的问题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教育中就要做好设计工作,确保教育的有效开展。如学生在学习“平行线及其判定”这一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平行线的概念与掌握好判定方法,就可以在教学设计中从生活实际上出发,做好结合工作。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使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出常见的生活物体,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思考欲望。随着问题的提出,能够将学生带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也可以在相互探讨与总结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2]。

三、创建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要从问题到学法上出发,确保所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也应当要明确的是,如果使用传统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同时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育中就要从创建趣味性的问题上出发,确保学生能够受到问题情境的影响,从而产生出学习的欲望。所以说在教育中就要求教师要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来创建问题情境,同时还要做好与教材内容的结合,以此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所在。只有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学习乐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如学生在学习“画轴对称图形”知识时,就可以从帮助学生掌握画图方法等内容上出发,借助情境来引导学生,同时还要向学生提出问题,确保学生思维上的深入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3]。

四、做好学生组织工作

问题导学法的重点就是要做好问题设计,以此来实现导学目标。所以在教育中就要从问题引导上出发,通过组织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可以说探究的重点就是要做好问题分析与解决。所以教师就要从问题上入手,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同时还要确保问题设计的探究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所在,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说在教育中就要做好学生组织工作,鼓励学生运用活动或是游戏的方式来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也就可以逐渐产生出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实现了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目标,让学生可以在合作探究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知识时,就可以从小组探究活动上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组,并提出相应问题,确保小组之间的有效探究[4]。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要从问题导学法的优势上入手,做好教育内容的研究工作,在综合学生特点的同时来确保导学法的科学性,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吕德权.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04):29-30.

[2]廖金木.探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06):27-27.

[3]吴健.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6,(15):89-89.

[4]张春金.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7,(36):61-62.

论文作者:吴迷川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应用论文_吴迷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