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常规康复治疗与运动康复疗法的应用分析论文_周永

河北省迁安市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山医院 064404

摘要:目的 比较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58 例来我院接受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两组,29 例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作为对照组,29 例患者接受运动康复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9.31 %,对照组为62.07 %,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 平分和ADL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康复疗法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作用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运动康复;脑卒中;康复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and sports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7 and December 2018,58 cases in our hospital to accept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rehabilitation of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routine rehabilitation therapy,29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29 patients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as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effects,limb motor function and daily life ability.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79.31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62.07 %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reatment,FMA bisection and ADL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motor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daily life ability of stroke patients,and it has obvious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atients,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ports rehabilitation;Stroke;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脑卒中作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脑卒中属于脑血管循环障碍,其可造成患者出现智力障碍、猝然昏倒[1]、半身不遂等症状,具有病死率高、病残率高的特点,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患者经过临床救治后生命安全基本可以得到保证,但是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等后遗症,需要继续接受康复治疗,如何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院分别使用运动康复疗法和常规康复治疗进行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并对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58 例来我院接受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两组,29 例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作为对照组,29 例患者接受运动康复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14 例,女性15 例,年龄42~71 岁,平均年龄56.13±5.82 岁,脑梗死11 例,脑出血12 例,缺血出血并存6 例,对照组中男性13 例,女性16 例,年龄43~75 岁,平均年龄56.32±5.88 岁,脑梗死12 例,脑出血12 例,缺血出血并存5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原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即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积极开展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降低患者颅内压,并给予患者中医针灸推拿按摩治疗。观察组接受运动康复训练,即 ① 语言功能训练 医务人员应增强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通过抚摸、拥抱、微笑等强化患者的语言感知能力,同时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增强患者的语言表达欲望;②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医务人员应协助、鼓励患者使用健侧肢体辅助患肢进行进食、更衣、刷牙、洗脸等日常生活活动,增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③ 步行训练 医务人员指导患者进行重心转移、迈步联系和单腿负重等步行训练[2],增强患者患侧下肢的肌力,促进患侧肢体步行能力逐渐恢复;④ 主动运动 患者患侧肢体恢复主动运动的能力后,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异常姿势的观察、纠正和调整,如指导患者主动上抬手腕、将五指伸开,向上伸展手心,髋关节、膝关节控制,站立位负重联系,屈髋、屈膝练习等;⑤ 肌力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坐位平衡、桥式运动、翻身和起坐等动作训练,强化患者核心躯体部位的肌力;⑥ 肢体被动训练 患者卧床休息期间,医务人员应指导患者坚持急性脑梗膝关节被动活动度训练,调节肌肉和组织的状态,增强膝关节的保护功能,患者被动运动过程中[3],医务人员应注意动作应轻柔,在保证患者无痛感的前提下对各个关节进行活动,避免患者出现疼痛加重。患者出院后,每2 周回医院进行复诊,康复医师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接下来2 周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定期对患者的家庭康复效果进行随访。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作为评价指标,其中运动功能使用Fugl-Meyer量表(FMA)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上肢运动功能越优,日常生活能力使用Barthel指数(ADL)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优。治疗效果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基本恢复正常,脑卒中的症状、体征也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得到显著好转,各项体征也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无明显改善,甚者较治疗前恶化。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治疗前后FMA评分和ADL评分进行t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9.31 %,对照组为62.07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经过治疗后,通常会出现偏瘫等并发症,往往需要接受漫长的治疗,给患者和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4],如何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是临床治疗的重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从而加强其社会生活能力,最终可以回归社会生活。运动康复疗法通过给予患者语言训练、肢体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等多种方式,循序渐进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同时嘱咐患者定期回医院进行复诊,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并再评估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了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FMA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运动康复疗法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作用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熙斌,孟兆祥,马灿灿,等.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疗法用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5):449-451.

[2] 魏丽萍.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常规康复治疗与运动康复疗法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3):162-163.

[3] 王蕊,苗春艳.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131-132.

[4] 沈力,袁红玲,吴剑林.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40 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1):66-69.

论文作者:周永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常规康复治疗与运动康复疗法的应用分析论文_周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