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汕头经济特区的特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汕头论文,经济特区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兴办的五个经济特区,都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突破口,以市场经济为改革的方向,发挥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初步奠定了“龙头”地位。然而,汕头经济特区既无深圳、珠海毗邻香港与澳门的独特的区位优势,也无海南独立建省,成为中国最大特区的规模和气势;虽面对台湾,可由于面积小、起步晚、基础产业滞后,也失去了象厦门那样捷足先登的机缘,从而在中国五个经济特区的建设中略显逊色。但素以勤劳朴实、艰苦奋斗著称的潮汕人民,不甘落后,大胆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从自己的条件和实际出发,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分批开发建设,大环境依托老市区,小环境自行配套的作法,以建设龙湖工业区为重点,相配套地建设港口码头区、农业水产区、金融商业区、住宅区和旅游娱乐区等,并发动特区内的农村和企业,自筹资金开辟珠池、广澳、渔港等6个小加工区,较快地改善了投资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示了自身独具的特色。
一、从0.2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区起步,迈向综合性经济特区
社会主义国家创办经济特区是史无前例的事业,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中央在创办经济特区的起步阶段,把汕头特区的范围仅确定为1.6平方公里,以加工出口为主,同时发展旅游等行业。由于自身交通不便,能源、电讯等基础设施落后,资金筹措困难,汕头特区只好依靠老市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整体规划,分五小片进行开发。首期开发了规模仅为0.2平方公里的“五通一平”工程,吸引了第一批外资兴办出口加工企业,接着又开发了第二个小片的0.24平方公里,到1984年底,已有18家外商在这里兴办出口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投资少、规模小,但用工多、见效快、耗能低、产品外销比例大。
1984年初,在邓小平巡察深圳、珠海和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后,全国对外开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汕头特区也从1.6平方公里扩大为52.6平方公里,这是汕头特区从出口加工区向综合性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标志。从此,汕头特区朝着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目标前进。工业总产值1984年仅为555万元,到1986年达到1.4亿元,其后每年上一个新台阶,1987年为3.2亿元,1988年为5.59亿元,1989年为9.2亿元,1990年为15.3亿元,工业技术水平也有显著提高,通过“外引内联”建立了一批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额也从1980年的449万美元发展到1987年的1.78亿美元,且以后年年飞跃发展,1988年为2.98亿美元,1990年为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984年为779.3万美元,到1990年已达8368万美元,1991年达到1.97亿美元。随着以工业为主综合性外向型经济基本格局的形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形成了规模,1984年仅投入4537万元,到1990年已达6.82亿元。尤其是1988~1990年的治理整顿时间,由于在其起步阶段,步伐稳妥,未引起大起大落,不仅生产性项目没有压缩,且飞跃发展。龙湖这块原来荒芜的沙滩,终于被建设成一座以工业为主,交通运输、商业、旅游、房地产业等综合发展的经济特区,显出具有侨乡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雏形。
二、以外向型、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基础,逐步向集团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群发展
汕头特区在创办初期,主观上也力图办一些技术先进、投资额大的项目,但由于交通设施严重滞后,水电供应不足、通讯落后,大项目往往谈不成,因此只能从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轻工业有一定基础的实际出发,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业。
到1987年底,汕头特区已兴办了163家工业企业,主要行业有服装、陶瓷、电子、塑胶、食品、玩具、钟表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这些产业在国内有资源、国外有市场,投入少、产出快、用人多,便于形成生产能力,在特区设点,易于发挥窗口和辐射作用;带动非特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服装行业,冲出潮汕地区,与浙江、江苏、湖北、福建等地的原料产地直接合作,推进了内地丝绸行业的振兴。同时汕头特区极重视发展其所属国营企业。密切与全国原材料产地建立生产协作关系,扶植生产,扩大出口。1990年,特区所属13家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在内地办了几十个产品出口生产基地,组织内地产品出口或在汕头特区精加工后出口,有效地发挥特区的“窗口”、“辐射”作用和“聚合效应”。
汕头经济特区,如上所述比其他特区发展虽慢一点,但在工业化进程中起点高,在主要行业中都建立了若干家能推动本行业发展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1993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批准入区的65个项目中,电子信息行业占60%,机电一体化占20%,新型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医疗机械占20%。投资额(包括基建投资)约31亿元,其中外资占50%,可新增产值70亿元。在这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形成三大高新技术产业群:第一产业群为电子工业、精密医疗机械、自动化机械;第二产业群为海洋化工、生物工程等;第三产业群为信息工程、能源、原材料等,计划在今后20年内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50%以上。这些企业和区域都是汕头经济特区发展高新技术的增长点。
特区办农业,是汕头特区的另一大特色,目前汕头正从传统农业向依靠科技、发展出口创汇农业转化。如汕头特区最早兴办并办得很成功的“水产养鳗联合发展公司”,1985年创建以来,以补偿贸易的形式,前后从日本引进三条烤鳗生产线,把鳗鱼的养殖扩展到潮汕平原7个县,公司还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捕苗、养成鳗、烤鳗、出口生产体系,成为汕头特区最早的“贸一工一农一科”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出口创汇农业模式。这种模式,现正在潮汕平原的水果、蔬菜、水产和食品等行业中广泛推行,为人多地少的潮汕农民致富开创了新途径。
三、调动海外华人参与家乡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从初期的捐资兴办公益事业发展成为汕头现代化建设的投资主体
汕头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600多万(其中港澳台同胞120多万人),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80%集中于东南亚地区。这些在海外的同胞,有些已发展成当代超级巨富,其财源成为当代国际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印尼的三林集团、力宝集团,泰国的卜蜂集团,新加坡的吉宝集团,以及香港的长江实业、新鸿基等,其资产都以百亿美元计。在东南亚以外的华人,其财力虽无法与东南亚的华人相比,却拥有为数众多的高级科技、教育、文化、医药等专业人才,他们已成为当地社会的中坚。他们的后代也较为优秀,将在上述各个领域大放异彩。正由于中国海外华人有可观的有形资产和科技文化上卓越的成就,他们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所能作出的贡献,已引起国际的关注。
汕头的海外华侨、华人也同样关心潮汕家乡的现代化建设。汕头特区一成立,就聘请了21位潮汕籍港澳同胞中的知名人士,组成顾问团,对汕头特区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等问题出谋献策和开发咨询活动,并通过他们联系海外华侨和华裔,广泛地开展宣传、经贸洽谈、展览和资金筹措等活动,以增强汕头特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1979年到1993年底,海外华人和港澳同胞共捐资15.5亿元人民币,用于发展潮汕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益事业。
1991年国务院决定把汕头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区,汕头市人民政府确定在20年内把汕头市建设成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后,更加激发了海外华人参与家乡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汕头特区成为侨资和港资投资的新热土。1991年到1993年实际利用外资9.8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汕头特区吸引外资总额的75.4%,即三年吸引外资的数额相当于前11年的三倍。截至1994年6月底,汕头经济特区已有3649家“三资”企业,协议投资总额为42.74亿美元,实际投入为13亿美元,其中侨资、港澳资本占95%以上。香港长江实业财团李嘉诚先生也更加看好汕头特区的发展前景,除了以前参与投资建设的海湾大桥、深汕高速公路东段和现代化集装箱码头外,又投资成片开发房地产,建设“汕头第一城”和“安居工程”,投资于电厂建设,有长潮、长浦、长海三大装机容量达28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以及南澳装机容量为8.2兆瓦的大型燃煤发电厂,年发电量达300亿度,相当现时汕头市发电量的十多倍。这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将为汕头迈向国际化港口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并对汕头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起重大作用。可见,侨资和港澳资本在对汕头投资中已起了主体的作用。
四、走求实和创效益的路子,稳步地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
汕头经济特区在其起步阶段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特区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方针,努力探索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的路子。首先在建设资金投向上,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性企业的建设。其次,区域开发坚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由小到大,逐步配套,相应发展。再次,硬件不足,软件补。汕头特区的建设者深感汕头特区硬件投资环境欠佳,为了吸引外资,只能在软件上下功夫。原特区的管理机构,坚持按“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在管委会下只设14个局;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少干预、多服务”的教育;制定24小时内答复询问制度;对项目的申请是否可行,在一周内答复;对投资者办理的各项手续,在10天内办完。正由于软件投资环境具有优势,外商的投资规模日益扩大。
截至1989年底,汕头特区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累计为15.73亿元,其中内资为11.07亿元,回收额为6.47亿元,占国内投资额的58.5%,是当时的几个特区中效益最高的一个,被外界誉为“粤东的蛇口”,“走求实的路子”。1990年6月20日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汕头经济特区时,高度评价汕头特区的建设成就,他指出:“汕头特区规模虽小,但你们工作扎实,与发展快的特区比,看起来慢,但实际不慢”。
1991年汕头特区范围扩大到234平方公里后,为特区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开发空间。汕头市委和市政府为把汕头人民蕴存已久的积极性聚合成一股建设热潮,确定了汕头新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其内容简括为“一、二、三、四、五、八”系统工程。一个战略目标,即经过20年的努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汕头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在内地造香港”的宏伟构想;两个层次,即从特区和开放区两个层次推进经济共同发展,更上一层楼,以市区(特区)为中心,以南澳为前沿,以潮阳和澄海为两翼,推进汕头经济全面腾飞;抓好三个重点区的建设,即保税区、高技术产业区和南澳岛的开发试验区。保税区位于南区,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把原潮阳市的河浦区划为汕头市区与原达濠区构成南区,面积为250多平方公里,与现在汕头市区面积相当,按“一市两城”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为汕头迈向新世纪提供广阔的投资空间;实施四项战略方针,即海洋活市、工贸富市、科教兴市、法制治市;祟创和发挥五大优势,即沿海优势、特区优势、侨乡优势、对台优势、商贸优势;落实八大基础工程建设,即汕头深水港、海湾大桥、深汕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第三水厂、煤电厂、燃机电厂和南澳跨海大桥等。同时,规划建设广澳深水港和南澳岛的深水港群、汕潮厦高速公路、第二座跨海大桥、过海隧道、汕樟铁路和潮汕国际机场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将从根本上改变汕头面貌,一座以深水港群为中心,以发展海运为重点,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架,拥有陆、海、空并举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将在我国北回归线上的唯一一个出海口兴起。这样,汕头特区的地位和作用,就不再局限于是潮汕平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其辐射能还将波及长江以南和珠江以北,及回归线上尚未开发的粤东、闽西、赣南这些国土。而且随着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在龙川接轨并延长到南澳跨海大桥的桥头,以及汕樟铁路的建成,将使我国南北走向的两条铁路大动脉和与东南沿海铁路连接成网。这样,在铁路和公路沿线必将形成新的投资热土,汕头市的经济腹地将延伸到广袤的中华大地,届时,汕头成为我国与亚太地区进行经济联系的纽带、桥梁和前哨便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