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严格、科学、合理的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保障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塑型的关键,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的前提。结合本文提出的几点分析,在今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还要多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浇筑施工技术,防止裂缝现象的发生。这需要大体积混凝土生产厂家在提高生产技术的时候也要严格把控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和顺序进行浇筑的维护,控制好容易产生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并积极寻找和采用合理的防范措施与补救措施。本文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水平的提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要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裂缝问题,可以从前期准备、选材、配比、运输和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规避,使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可以给施工带来很多方便,大体积混凝土也是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特点
1.1工程条件复杂,混凝土的需求量大
现浇的大体积建筑项目因条件比较复杂,这对于浇筑技术的需求比较高。大体积混凝土本身的体积要比普通混凝土要大,在浇筑的全过程需多种原材料。
1.2施工技术与养护工作的要求高
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大,构造厚实,而且在浇筑时容易形成裂缝,因此在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其整体性。通常状况下需要混凝土实施连续浇筑,防止留下任何缝隙;后期养护工作一定要做好。
1.3施工难度相对大,易形成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在现实浇筑中水泥的水化热量相对大,再加上混凝土的体积大,因此混凝土内部不容易散发热量,而混凝土外部的热量散发快,这就产生了温差。温差就会造成应力的出现,会造成混凝土发生裂缝。易产生质量问题。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产生裂缝的分析
2.1温差原因
温度是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一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原因,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差造成裂缝;二是外部的因素,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外部以及各质点间的约束,使得收缩变形受阻,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很强但是拉力却不足,因此在温度应力大于拉力强度时候,裂缝就产生。
2.2水泥水化热作用
水泥遇水会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热能,而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导致水热化产生的热能无法及时散发出去,在大量的热能积累下,出现了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出现裂缝。
2.3大体积混凝土的收缩作用
混凝土的收缩指的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硬化的过程只需要一小部分的水分,剩下的水分会随着混凝土本身的热能产生蒸发,这时候就是混凝土的收缩。如果在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后还有水分没有蒸发,就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重新吸收水分而恢复到原来地方体积。在这种干湿交替的过程中,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这种原因和混凝土的水分配比有关。
2.4外界的气温
在混凝土达到25摄氏度时候就容易产生裂缝,尤其是在夏天的施工中最为明显。温差导致的结构变形产生的温度应力,温差越大,温度应力就会增加。外界的温度决定着大体积混凝土表层的温度,一旦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异大时候就会出现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分析
3.1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来说,混凝土的配比对其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保证其质量,所谓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即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和最大化的降低水化热,和易性要好,水和水泥的用量也不能过多,其中降低水热化是特别重要的,为此,可以选择用水化热值低的矿渣水泥加入粉煤灰的施工方法。
2.2施工重点
在我国当前的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之中,建筑施工部门使用较多的两种施工方式分别是分层浇筑法和推移浇筑法。分层浇筑法主要是指在施工之中,浇筑作业分层进行,以保证浇筑作业的质量。在浇筑的过程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浇筑的连续性。连续浇筑可以避免在浇筑过程之中出现混凝土接缝,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质量。其次,在浇筑时还要注意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同的混凝土材料配比决定了在工程的进行之中不同的摊铺厚度。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主要是由混凝土自身的和易性以及振捣作用所决定的。除此之外,浇筑混凝土时的运输方式也要求混凝土具有不同的摊铺厚度,泵送方式要求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超过600mm,人工运输以及浇筑混凝土时,要求摊铺厚度不能超过400mm。在浇筑之前,混凝土要进行搅拌以保证原料混凝土与加入的骨粉以及粉煤灰等材料的均匀混合。同时,由于非水泥材料的加入,最终用于浇筑的混凝土之中,水泥的量并不大,因此要求更长的搅拌时间,在一般的搅拌工序之中,施工人员要求进行30分钟以上的搅拌,以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混合均匀。第一层浇筑施工完成之后,施工监理人员要对其浇筑的质量进行检验,在检验其满足施工的质量要求之后,才能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作业。同时,第二层浇筑应该在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为完全凝固之前进行浇筑作业,并且,各层的施工时间最好不要相隔太长,不要超过混凝土层的初凝时间,以保证浇筑作业的高质量完成。除此之外,在分层施工的进行过程之中,在进行第一层的浇筑之前,要保证浇筑表面不存在阻碍浇筑作业的杂物。如碎石等影响浇筑质量的杂物,在进行第一层的浇筑之前要保证将浇筑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均匀露出待浇筑的表面和骨架。在浇筑作业的进行过程之中,要保证浇筑作业从建筑的短边开始,正确的浇筑工序对于建筑的质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除此之外,在现代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之中为了后期施工的便利,一般会在混凝土结构的边缘预留水平施工缝。在水平施工缝的后期处理之中,加入处理不当,施工缝的邃户爱会造成后期工程的无法顺利开展,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水平施工缝的处理之中,施工人员应该注意在浇筑之前,为了浇筑结构的强度以及浇筑质量,可以在将骨粉均匀的露在混凝土的表面,并将工程之中的杂物比如结构表面的小石子等进行清理,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施工浇筑。分层进行浇筑时,为了水平施工缝的成型,可以在本层混凝土初凝之后在本层表面进行湿润,然后进行下一层的浇筑。
2.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预计温度与养护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用专门的设备进行内外膜保护,在浇筑后待硬化后及时撤掉。在约束条件和补偿措施确定下,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收缩应力取决于降温值和降温速率。用公式表达为:降温值=浇筑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另外钢筋结构中的钢筋要套好专业的复合材料套管,这有利于保护钢筋。如果是在夏天,浇筑养护的时间安排应该依据硬化的时间和强度而定,定时检测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和水分检测,降低温差,控制水分,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还可以在表层铺上湿润的麻片或者干燥杂草,根据检测的结果对表层进行喷水或者清除水分,如果是冬天进行的浇筑应该适当保温。
3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它们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然而因此带来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也应运而生,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有关人员要及时了解并全面把握浇筑技术以及产生其问题的原因,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尽可能解决问题,完善高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
参考文献:
[1]杨铁瑜.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建筑科技风-新科技与新工艺(电子版),2015.
[2]王凡.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管理[J].民营科学技术-管理纵横(电子版),2015.
论文作者:李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裂缝论文; 作业论文; 质量论文; 温差论文; 水分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