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口腔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从而确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5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患者的资料,并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的给药途径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不同,静脉给药49例(65.33%)口服给药26例(34.6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率和性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女性49例(65.33%),男性26例(34.67%),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最为常见的为胃肠反应,30例,占40%,过敏反应29例,占38.67%,神经系统损害12例,占16%,静脉炎4例,占5.33%。结论:合理使用阿奇霉素,科学控制药物浓度,及时调整滴注的速度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24-02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在临床上有较强的稳定性,且半衰期较长,选择性较高,所以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且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该药物的临床使用量逐渐增加使得 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提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5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47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45±9.8)岁。其中,呼吸道疾病患者39例,泌尿道感染17例,前列腺炎6例,盆腔炎4例,子宫肌瘤4例,胆结石5例。患者使用阿奇霉素进行了指标检查,并确诊符合阿奇霉素的治疗指征后予以用药。
1.2 研究方法
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元病灶和临床表现进行全面总结,根据患者使用阿奇霉素的原因、不良反应出现的具体时间、转归、临床表现类型以及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科学的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P<0.05表示 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同的给药途径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同,静脉给药49例。占65.33%,口服给药26例,占(34.6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中,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反应,患者例数为30例,过敏反应29例,神经系统损伤12例,静脉炎4例。其中过敏反应的男性为 13例,女性为16例,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和皮疹等症状;胃肠反应中男性8例,女性22例,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中男性4例,女性8例,患者会出现眩晕的症状。静脉炎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3例,患者临床上回出现静脉发红疼痛,压迫后不会有颜色的转变。
3.讨论
阿奇霉素的过敏反应主要表现在躯干和脸部,若患者过敏反应较轻则可以耐受,但若患者的过敏反应较重,就可能会出现休克或死亡等后果,过敏反应较轻的患者会出现皮疹,而由于患者体质的差异,皮疹出现的时间也有明显的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十几分钟后就出现皮疹,有些患者可能在服药几小时后出现皮疹症状,皮疹的颜色为弥漫性红色,且呈对称状分布[2]。对于该类患者应在 停药后开展变态反应治疗。2~3天就 可恢复正常状态。过敏性休克起病较快,一般该病症在几分钟内就可发作。患者会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剧烈咳嗽、四肢冰冷等症状。对于此类患者应立即停药,同时开展抗休克和抗过敏治疗[3]。
胃肠反应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中所占比例最高。胃肠反应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胃痉挛等。为了避免上述不良反应的出现,患者应尽量避免空腹输液,一般而言应选择饭后输液,从而有效提高胃肠对药物的耐受性。行胃镜检查时,清晰可见患者胃粘膜充血、水肿 。为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可为患者服用思密达和维生素,从而有效减轻患者腹泻、腹痛以及呕吐等症状[4]。该方法操作便捷,患者容易接受。
阿奇霉素的使用也会引起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其主要表现为肾区疼痛、血尿、小便检查潜血、蛋白尿等症状,一部分患者还可能在用药后出现腹泻的症状,若患者出现该症状 应 首先考虑患者是否患有假膜性肠炎、若患者出现肾衰竭或尿潴留的症状应立即停用阿奇霉素[5]。
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也是阿奇霉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不良反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神经错乱、眩晕、锥体外系反应、或步态不稳等。若采用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应注意控制滴注的速度,一般选择快速滴注的方式。滴液的浓度 不宜过高,滴注的时间一般为 一小时以内[6]。阿奇霉素 对患者神经系统的影响非常明显,患者容易出现烦躁、幻觉、胡言乱语等症状。
阿奇霉素的静脉制剂引发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高于口服制剂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静脉给药吸收快,且吸收率高,此外 ,若滴注的速度过快,药物对血管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刺激作用,因此也容易使患者出现静脉炎。所以除病情需要,临床上一般应用口服制剂,而使用静脉制剂时必须要对滴注的速度加以严格的控制[7]。
医生在为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时应首先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掌握适应证,避免患者因使用阿奇霉素 而出现不良反应,在用药时还应严格控制用药的剂量,科学选择给药途径,按照疗程用药[8]。若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常反应,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从而有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医护人员应对此予以高度的关注及重视。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应保证检测和防治工作的质量,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进而使医护人员提高其对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认识水平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荟仿,罗浩波.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4):154-155.
[2]杨淑玲.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J].北方药学,2013(6):34-35.
[3]张慧琴.50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J].海峡药学,2013,25(2):261-263.
[4]付彩芳.164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3):44-45.
[5]曹效红,李保锋.儿童及青少年使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5):625-626.
[6]王迎春,周学琴,刘玉琴.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1):73-75.
[7]时荣同.34例阿奇霉素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安徽医药,2012,16(7):1043-1044.
[8]莫灿强,陈慧敏,姚永全.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5):175-176.
论文作者:赵子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霉素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阿奇论文; 皮疹论文; 给药论文; 药物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