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海绵城市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一场重大绿色变革。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城市提高生态治理和生态智慧水平,确保城市绿色宜居和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安全型和人口均衡型社会,都突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价值意蕴。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简要综述了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状况,同时简要探讨了南宁建设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南宁;建设经验;综述
一、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城市不同,特点和优势也不尽相同。因此打造"海绵城市"不能生硬照搬他人的经验做法,而应在科学的规划下,因地制宜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出海绵作用,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二、海绵城市国外应用
1、德国模式:高效集水,平衡生态
德国城市地下管网的发达程度与排污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分布在柏林市中心的管道多为混合管道系统,可以同时处理污水和雨水。在郊区,主要采用分离管道系统,即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不同管道中进行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水处理的针对性,提高效率。
2、瑞士模式:雨水工程,民众参与
20世纪末开始,瑞士在全国大力推行“雨水工程”。以家为单位,用水管将雨水引入室内的储水池,再用小水泵将收集到的雨水送往房屋各处,用以冲洗厕所、擦洗地板、浇花,甚至还可用来洗涤衣物、清洗蔬菜水果等。
3、新加坡模式:疏导有方,标准严格
新加坡作为一个雨量充沛的热带岛国,雨水收集和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科学、分布合理,有严格的地面建筑排水标准,并建立大型蓄水池。
4、美国模式:强化设计,加快改建
美国大多数城市在郊外储存雨水,利用水渠送到市区,污水通过地下沟渠排走。美国的一些城市在若干年前就开始了“海绵城市”的尝试。西雅图通过降低柏油路面的宽度,在道路两侧设置生态草沟,生态草沟中的植物和土壤可以有效吸收一部分污染物。
三、海绵城市建设中央政策
1、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2、试点城市由省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部门联合申报。试点城市应将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试点城市年径流总量目标控制率应达到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试点城市按三年滚动预算要求编制实施方案。
3、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选择试点城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将对申报城市进行资格审核。对通过资格审核的城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将组织城市公开答辩,由专家进行现场评审,现场公布评审结果。
4、对试点工作开展绩效评价。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定期组织绩效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罚。评价结果好的,按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基数10%给予奖励;评价结果差的,扣回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5、各地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部门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谋划,组织有关城市做好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研究制定配套政策。
四、国务院关于海绵城市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并提出十项具体措施。
1、科学编制规划。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城市规划的刚性控制指标,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
2、是严格实施规划。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在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
3、完善标准规范。抓紧修订完善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标准规范。
4、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从2015年起,城市新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要结合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建立工程项目储备制度,避免大拆大建。
5、推进海绵型建筑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和易涝点改造,实施雨污分流,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
6、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推广海绵型公园和绿地,消纳自身雨水,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的保护与生态修复。
7、创新建设运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鼓励技术企业与金融资本结合,采用总承包方式承接相关建设项目,发挥整体效益。
8、加大政府投入。中央财政要积极引导海绵城市建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9、完善融资支持。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列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等。
10、抓好组织落实。城市人民政府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等部门指导督促各地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
五、海绵城市建设遵循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目标核心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使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这个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个要求。
六、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扭转传统城市处处是硬化路面,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的建设模式,海绵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既避免了洪涝,又能有效的收集和利用雨水。
方案一
1、减少硬质铺装区域的面积以促进自然渗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通过设计生态池、植被过滤带和种植屋面,以及进行集中开发,减缓雨水径流。
3、将雨水进行收集,用于灌溉或厕所冲洗。
方案二
1、设计植被洼地或透水铺装以收集和处理雨水径流。
2、安装机械过滤设备、设计种植屋面、建造雨水生态池,沉积固体杂质以免阻塞自然水道。
方案三
1、园林绿地规划和施工,应就近土方平衡,建造雨水生态池,应避免大规模钢筋混凝土水池,应考虑在绿地范围内,下部回填城市建筑垃圾(碎砖、混凝土渣块),上部回填种植土。
2、道路人行道和道路隔离绿带,下层应有足够大的吸纳容水空间。
3、水体驳(泊)岸硬化多用干硬性透水混凝土,少用大体量垂直毛石或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七、海绵城市配套设施
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八、海绵城市主要条件
建设海绵城市,各地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
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
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有条件的还应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要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比如让城市屋顶“绿”起来,“绿色”屋顶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还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道路、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特别是城市中的绿地应充分“沉下去”。
九、海绵城市试点城市
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等16个城市为2015年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获得中央财政补贴10多亿元,用于海绵城市建设。
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北京市、天津市、大连市、上海市、宁波市、福州市、青岛市、珠海市、深圳市、三亚市、玉溪市、庆阳市、西宁市和固原市等14个城市。
十、海绵城市试点效果
2015年4月以来,国家先后公布两批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重点是要解决城市建设中的水环境、水生态和内涝问题。第一批试点的16个海绵城市中有10个发生内涝;第二批试点的14个海绵城市中有9个发生内涝,其中包括北京、天津、重庆等直辖市,包括福州、武汉、济南、南宁等多个省会城市。
“海绵城市并不是一天就建成的,海绵城市可能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解决。
十一、海绵城市两大困难
1、资金需求量大,预计海绵城市建设投资将达到每平方公里1亿元至1.5亿元。
2、缺乏稳定收益回报
《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推
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目前还没有特别成功和完善的模式,PPP模式应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还有一定困难。
十二、海绵城市经济效益分析
1、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
2、对于老旧城区,在设计建设过程中,既有的老旧建筑可通过雨水管断接技术,利用社区内部的花坛、绿地等空间布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市政道路可结合道路绿化带、树池等绿化空间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也可将老旧社区雨水管线接入周边公园、水体、集中绿地。
3、海绵城市促进园林、生态修复产业的发展
根据各个城市特点进行生态建设和修复是海绵城市的核心,直接对园林和生态修复产业产生大量需求。
4、海绵城市建设促进管道、渗水材料业发展
海绵城市的宗旨在于最大可能的吸水、蓄水、渗水及净水,前三者需要城市小区道路尽可能采用透水铺装,并完善配套的管网设施,这直接放大了透水混凝土及管材市场需求。
5、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市政工程及污水处理行业发展
海绵城市的宗旨在于最大可能的吸水、蓄水、渗水及净水,整个排水系统的建设直接拉动市政工程和污水处理的需求。
十三、南宁海绵城市建设经验
一年多来,南宁市探索总结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南宁做法”:即通过雨水“断接”等技术使雨水“分散开、慢下来、吸进去、降污染”;引入绿地周边“客水”,发挥绿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作用,对城市河湖水体进行生态修复;通过管网综合整治,强化灰色基础设施功能,增加绿色基础设施,有效削减径流污染,采用流域治理思路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增大了建设绿地的用地面积,合理的修建了广场,广场铺装多采用透水式铺装,城市道路人行道也采用了透水式铺装的方法,增强了城市内部的水循环系统;另外,城市内湿地、公园面积增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今年6月,南宁市顺利通过国家住建部等部委组织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首年度绩效评价,建设成果得到考核组肯定,获得了海绵建设年度专项奖励。
预计到2016年底,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累计开工项目70%以上,累计竣工率
达到50%以上,示范区整体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50%,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40%,2017年基本完成54.6平方公里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实现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悬浮物去除率不低于50%。到2020年实现20%以上建成区就地消纳利用70%降雨的国内领先水平,有效改善城市内河水系水质、有效提高城市防洪防涝能力,基本确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控体系。
从今年起,南宁市新建建筑与住宅小区要推广使用绿色屋顶,并合理布局雨水花园、透水铺装、雨水回用池调蓄等设施,建设屋顶雨水回用与径流控制系统。老城区要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改造等进行区域整体治理,以雨水收集利用、解决城市内涝、治理黑臭水体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
总之,加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新时期解决城市水问题的关键,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缺水困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简要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南宁海绵城市建设状况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洪蕾,曾坚.适应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03)
[2]方世南,戴仁璋.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01)
论文作者:王孟立, 陈惠玲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海绵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雨水论文; 径流论文; 绿地论文; 内涝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