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社会党发展演变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匈牙利论文,探析论文,社会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社会党的发展演变
剧变以来,匈牙利社会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其间有过辉煌,也遭受过沉重的打击。从1989年到2011年的22年中,在多党议会民主制下,匈牙利一共进行了六次国会大选,社会党经历了两次大的起落浮沉,由此形成社会党发展演变的两大周期。
从1989年到1998年是社会党发展演变的第一个周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党既遭受了被疯狂打压的痛苦,也迎来了成功的喜悦,经历了其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第一次沉浮。
(一)在野、第一次执政与下野
1990年3月25日和4月8日,匈牙利分两轮举行实行多党议会制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自由大选”。社会党得票8.55%,获33席①。本次大选是在一片“打倒共产党”、“选谁都可以,只要不选共产党”的叫喊声中进行的,结果可想而知。反对党在本次大选中迅速崛起,并大获全胜,民主论坛与独立小农党、基督教民主人民党组成民主联合政府②。社会党虽然是国会中的第四大政党,但终因没有一个政党愿意与之联合组阁而沦为在野党。西方媒体纷纷报道“左翼被打败了”,“左翼从根本上消失了,从长远来说没有未来”,“社会主义和所有相关的左翼都结束了”。
在反共浪潮中,下台后的社会党内外交困,不得不为生存而努力。为赢得下一次大选,社会党立下三大目标:一是重塑政党形象。同前社工党划清界限,加强党的社会民主党性质,以加入社会党国际为目标。二是制定积极的政治战略以确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社会党深入实际,接触民众,了解情况,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一整套整治匈牙利经济和社会弊端、着眼于大多数人利益的竞选纲领;注意团结和联合左派友党和团体,如注意联合匈牙利最大的群众组织——全国工会,还表示如果大选获胜,愿意同自由民主主义者联盟联合组阁。三是使选民深信保守联盟必败。社会党拥有一大批从中央到地方的具有多年从政经验和实际能力的干部,社会党的这些做法也顺应了既对现实社会主义失去信心又厌倦了给他们带来痛苦的趋向西方模式的转轨,想在现实社会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寻求“第三条道路”的社会心理。
1994年5月8日和29日匈牙利分两轮举行剧变以来的第二次国会大选。这次共有15个党派参加竞选。选举的最终结果是:社会党得票54.14%,赢得了386个席位中的209个席位③,社会党东山再起,重新成为执政党。社会党与自民盟组成联合政府。
社会党上台执政后,顺应多党议会民主制、私有化和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回归欧洲的历史潮流,突出显示了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寻求发展的特性。
大选后,社会党为避免形成一党与多党联合力量抗衡的局面,在做出让步的情况下与自由民主联盟联合执权。虽然自民盟与社会党有着某些共同的思想基础,但是在经济政策等方面两党却存在较大分歧,致使联合政府危机频发,社会党执政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此外,社会党内部也存在分歧,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执政能力。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在整个东欧地区私有化大潮的推动下,加速私有化,实行经济紧缩政策。紧缩政策的实施,致使执政党内部矛盾加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各种社会矛盾一起爆发,游行示威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紧缩政策虽然收到了一定成效,为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但是社会党却不得不吞下因经济紧缩而失去选民的苦果。
1998年5月10日和24日,匈牙利分两轮举行剧变以来的第三次国会大选,青民盟首次上台,与独立小农党和民主论坛组成联合政府。社会党获得135席④,沦为最大的在野党。
(二)在野、连续执政与三度下野
从1998年到2010年是社会党发展演变的第二个周期。社会党经历了其发展演变的第二次沉浮。在这一时期,由于匈牙利政治经济转轨的主要工作大体完成,政党制度基本建立,党派斗争逐步纳入有序轨道,努力争取和维持执政地位成了社会党活动的主体。
在短期的内部混乱和推避失败责任后,社会党很快开始了内部的重新调整。社会党从三方面进行改革:一是结束党内派系争斗,在保持原有的老的领导人基础上吸纳一些年轻人进入党的高层领导集体。在之后的几年中,许多年轻人和女性职员加入了党的高层领导集体⑤。二是拓宽社会基础,把女性选民、年轻人、中下阶层民众作为争取对象,与贸易联盟和国内其他社会组织结成联盟来吸引那些持观望态度的民众的支持。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民主纲领。2000年11月党代会通过文件,该文件以社会党国际《斯德哥尔摩宣言》中表述的欧洲社会民主党理论为基础,是为符合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规范而作出的努力,但同时申明必须符合匈牙利特殊的国情。社会党试图从实际国情出发,通过改革成西欧模式的政党来洗掉自己本身所固有的“污点”,以期在2002年大选前给选民以新面目⑥。2002年4月7日和21日匈牙利举行了剧变以来的第四次国会大选。社会党得票42.1%,在国会386个席位中获178席,其竞选盟友自民盟得票5.5%,获20席,两党在国会中所占比例达51.3%,再度夺回执政权⑦。
社会党和自民盟再度联合执政,联合政府面临着与第一次执政时基本相似的处境。
第一,社会党内依然存在分歧,与自民盟存在矛盾。在社会党党内,以党主席科瓦奇·拉斯洛为首的一派坚持扶贫原则,要求改革分配体系,减少贫困。以党的全国委员会成员久尔恰尼·费伦茨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必须改革卫生、福利和教育制度,削减社会开支。在与自民盟关系方面,为执行紧缩政策,减少政府开资,麦杰希进行政府改组,来自自民盟的经济与交通部长奇洛洛·伊什特万被撤换。自民盟强烈反对撤换奇洛洛并表示不再信任麦杰希,致使麦杰希辞职,久尔恰尼就任政府总理。
第二,经济转轨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任务依然严峻。
2002年匈牙利的国家财政赤字为15722亿福林(1美元约合226福林),不仅相当于原计划的3.1倍,而且比补充预算计划规定的数额也高出26%,是匈牙利社会制度变更以来数额最高的一年。匈牙利国家财政预算赤字原计划为5055亿福林,但实际执行情况表明,上半年的赤字数额就已达到全年计划的99.1%,7月便突破了全年计划,此后又一路攀升,头11个月增加到9564亿福林,相当于全年计划的189.2%。鉴于赤字不断增加,2001年12月匈牙利国会通过的补充预算计划将当年的财政赤字提高到12490亿福林。但实际结果是,仅12月一个月的财政赤字就增加了6158亿福林。2002年匈牙利财政赤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从上年的3.3%增加到了9.4%⑧。迈杰希一上台就宣布以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吸引外资、扩大就业等为目标的“百日计划”,久尔恰尼接任总理后,推行“百步走”计划来改革和发展经济。社会党执政四年,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但财政赤字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影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继续推进匈牙利“回归欧洲”的进程。
为了顺利实现入盟目标,社会党政府缓和了因上届政府实施《邻国匈牙利族人地位法》而引起的与邻国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的矛盾,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改善了与俄罗斯的关系,与维谢格拉德集团国家协调了入盟谈判中的立场,并于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
为应对反对党的挑战,巩固执政地位、实现连续执政,以总理久尔恰尼为首的全国选举委员会,开展“形象运动”,提出“安全、勇气和公正”的口号。在选举前夕,久尔恰尼亲临布达佩斯抗洪现场,帮助抢险人员在堤岸旁堆积沙袋,为自己和社会党赚得了选民的好感。
2006年4月9日和23日举行了匈牙利剧变以来的第五次议会大选。社会党和自民盟两党总共获得210席,占议会席位的54.4%⑨。执政党获得连任,这是匈牙利剧变以来第一个赢得连任的政党。
连续执政以后,社会党政府继续推进匈牙利“回归欧洲”和欧洲化一体进程。但在内政方面,社会党政府却实施了与民主社会主义倡导的社会福利主张背道而驰的紧缩政策和医疗改革。
紧缩措施加重了民众的就业压力和社会负担,引起了社会的普遍不满。随着久尔恰尼在5月社会党代表大会上的发言录音被曝光,社会上的不满情绪更加激烈,社会党的声望大幅下降。以青民盟—匈牙利公民联盟为首的反对党借机发起对社会党的进攻,要求久尔恰尼和社会党政府下台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
医疗改革法案导致社会党内部以及社会党与自民盟之间的矛盾加剧,分歧更加扩大。3月底,久尔恰尼在社会党代表大会上批评自民盟,宣布解除自民盟成员霍尔瓦特·阿格奈什的卫生部长职务,引起自民盟的强烈不满。4月底,自民盟退出联合政府,社会党单独执政。
2008年9月以后,国际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使得执政的社会党雪上加霜,以青民盟—匈牙利公民联盟为首的反对党以政府应对危机不力为由,多次要求政府辞职并提前举行议会选举,社会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为了缓解执政危机、维持执政地位,社会党以退为进,久尔恰尼辞去社会党主席职务,选举社会党议会党团负责人兰德沃伊·伊尔迪科为社会党主席。接着,社会党向议会递交了对总理久尔恰尼的不信任动议,议会通过动议并选举鲍伊瑙伊为总理。
鲍依瑙伊总理在最短的时间内任命了政府各部部长,成立了在他直接监控和领导下的危机管理小组并且紧急出台了一揽子反危机紧缩计划。这些步骤和措施有利于改善匈牙利的竞争力,但却大大地影响了消费、投资、就业和出口,社会党已无力挽回民心。
新政府同时面临着五大挑战:时间的短缺、执政的社会党内的意见分歧、前任的政治阴影、在议会中起平衡作用的自民盟的制约以及紧缩政策将会引起的社会抗议。
6月7日欧洲议会选举,社会党丧失很多选票,得票率仅为17.37%,只有4名候选人当选,是社会党成立以来选民最少的一次。选举结果意味着人民对执政党进行惩罚。同时,参选率之低又表明,很多选民对政治失望。800万选民只有250万人参选⑩。欧洲议会选举对匈牙利的国内政治虽然没有任何直接的影响,但是,可从中发现很多动摇匈牙利政党制度的迹象。社会党痛定思痛,从上到下,开始了反思、反省和总结教训的过程。关于失败的原因以及今后何去何从,党内也出现了一些争论。
2010年4月11日和25日,匈牙利分两轮投票进行剧变以来的第六次国会大选。青民盟和基督教民主党在57个未决选区中的54个选区胜出,共获得263个议席,占全部议席数的68%(11),即2/3以上。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匈牙利首次有政党在选举中获得如此压倒性的支持。以排外和民族主义为号召的“更好的匈牙利运动”尤比克党名列第二,执政的社会党支持率只剩下16%,最终获得59个议席,社会党遭受惨重的打击。
二、社会党的政治定位与作用
纵观剧变后的匈牙利,社会党在匈牙利经济社会转轨和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无论在台上或台下,社会党都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和作为,不仅积极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着力推动制度的变革,而且充当了塑造新社会制度的践行者和中下层社会群体的代言人。
(一)社会党是积极支持和推动匈牙利社会制度变革的重要力量
剧变初期,社会党的纲领明确申明:党的目标是民主社会主义,建立以混合所有制经济、社会市场经济和法制体制为基础的多党议会民主制度。为了进一步消除人们的误解,在党的二大文件中再次申明党的性质是社会民主党,以加入社会党国际为目标,并于1992年成为社会党国际观察员国。社会党努力重塑党的形象,淡化意识形态,积极发展与社会党国际的关系,反复强调“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将以反对党的身份”出现,成为一个建设性的反对派(12)。
社会党不仅在纲领宣言中多次申明自己的议会民主政党身份,而且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社会政治经济转型。在台下,社会党遵循议会政治原则,在议会中恪尽职守,为政治经济转型建言献策,充分展示了议会中“建设性反对党”的良好形象;在台上,积极推进政治经济转轨进程,匈牙利的私有化正是在“博克洛什计划”下完成的。
(二)社会党是塑造匈牙利新社会制度的积极践行者
社会党不仅积极支持和推动匈牙利的社会变革,而且以理论和实践表明自己是塑造匈牙利新社会制度的积极践行者。主要表现在:
首先,进行休克补课,推进私有化,加速经济社会转轨。
在经济转轨的方法和手段上,匈牙利面临两种选择,激进疗法和渐进疗法。剧变后上台的右翼政府实行了渐进疗法。社会党上台后,进行休克大补课。在号称“休克疗法”三原则的“稳定化、自由化、私有化”中,安托尔政府只实行了一定程度的价格自由化,而以紧缩求稳定的宏观政策和加速私有化都是由霍恩政府来完成的。“博克洛什紧缩纲领”,以“令人不快和不受欢迎”的“强制性措施”,实行空前严厉的财政紧缩,停止安托尔政府时期一直维持的拨给亏损国营企业的财政支持,削减社会福利、冻结工资、放开物价、贬值福林以促进出口、让企业破产、增加失业等。左派政府声称已准备好“和工会将有激烈的斗争”,而最终解决这种困境,“只能靠加速私有化”(13)。
社会党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党外抗议、党内分裂,仅1995年一年便有7名社会党人部长辞职,紧缩政策的制定者财政部长博克洛什更是众矢之的。但是紧缩纲领却使匈牙利的经济发生了根本的转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匈牙利第一次从东欧债务危机之首的阴影中走出来,成为只有中等外债的国家。1999年,匈牙利经济(不计灰色部分)已超过1989年剧变前的最高水平,虽然落后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但不仅走出了剧变后的滑坡与萧条时期,而且也走出了自80年代以来一直持续的高债务、高通胀、低增长状态(14)。
其次,促进政党制度的良性发展,成为政党政治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现代多党议会民主制国家,左右两大政治力量之间的平衡是政治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如果两者之间的力量严重失衡,则有可能带来政治动荡和社会的不稳定。1994年大选左翼的胜利打破了右翼一统天下的局面,避免了社会的持续动荡,使匈牙利政党政治处于一种稳定发展态势,甚至西方一些媒体和匈牙利一些学者认为,“在政党分化过程中出现了两党制”(15),匈牙利由此逐步形成了左、右翼二元化政党政治格局。在推动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方面,社会党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政党制度的良性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社会党是代表了匈牙利中下层人民的利益
政治经济转轨过程需要付出高昂的社会代价,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中下层民众的利益会严重受损。作为左翼政党的社会党天然地是社会中下层民众政治代言人,因而其责任尤为重大。社会党在维护中下层民众利益,充当其政治代言人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转轨初期,社会党明确反对右翼政府的不合理的国内政策,如反对宪法修正案。同时在经济社会领域中,积极维护工人和中下层人民的利益。右翼政府所实行的土地补偿法和重新私有化,严重损害了农业和与之相关的中下层人民的利益,社会党强烈反对右翼政府这一做法,捍卫了中下层人民的利益。作为议会党,社会党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根据民意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竞选策略,如降低失业率、控制通货膨胀,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增加社会保障,改善人民生活等,这得到了广大中下层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
左翼政党不仅在台下竭力维护中下层民众的利益,而且一旦执政,便努力兑现竞选时的诺言。社会党提出了在经济领域改革计划,主张把重点放在缓解失业,减轻社会最贫困阶层的负担等广大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如久尔恰尼上台后采取了新的税务政策、住房政策、民族政策、取消兵役制、打击伤害儿童等颇有成效的政策,实行减税计划,进行医疗体制、教育体制改革。他本人也表示:“应该建立这样一个社会政治体制:政府是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而不是帮助那些生活安定的人。”(16)当然,由于转轨的复杂性,社会党政策调整的空间实际非常有限,不得不采取一些与其政治理念不符的举措,但总体来看,社会党总是努力实施有利于中下层民众的政策,减轻经济转轨给他们带来的阵痛。
三、社会党发展演变的经验教训
自剧变以来,匈社会党历经沉浮,其间有许多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主要体现在:
(一)经济问题是影响政党沉浮的首要因素
经济因素是衡量任何一个党派或政治力量功过是非的根本标准。一个党派能否获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上是否能够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取得实际的经济绩效。考察匈牙利社会党的发展历程,在台下时曾经对右翼政府的经济政策大加抨击,上台后,反而进行休克大补课,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博克洛什计划”,社会经济经历了激烈的震荡后才基本步入正轨。但是,在匈牙利无论左翼还是右翼上台,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财政赤字和失业率问题,尤其在大选年,大选后高额的财政赤字经常威胁到执政党的命运。能否驾驭经济的发展是决定一个政党成败的关键。
(二)政党的自身建设是影响政党沉浮的关键因素
剧变后,匈社会党作为议会政党,首先要适应新的议会制度的要求与规范,同时加强党自身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对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至关重要。社会党1994年大选获胜的重要原因在于社会党拥有一大批从中央到地方的具有多年从政经验和实际能力的干部、高素质的领导集体。而且作为反对党,不断的加强自身思想理论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切合匈牙利实际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政策,赢得了多数选民的支持。
当今时代,腐败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匈牙利也不例外。社会党在上台执政后,未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自身建设,因而出现思想混乱、组织涣散、作风败坏等严重问题。“托奇克”丑闻事件曝光后,执政四年的社会党,虽然政绩良好,但最终失掉了政权。
(三)竞选策略、执政联盟之间各党派的关系是影响政党沉浮的重要因素
在西方现代政治制度中,掌握好、利用好游戏规则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匈牙利采用混合选举制度,竞选策略选择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选举的结果。首先,竞选宣传极为重要,也是各政党广泛采用的一个策略。由于匈牙利选民大都属于无党派人士,所以大选前的竞选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撤出战略在第二轮选举中作用重大。如2006年第一轮大选后进入国会的四个党派,社会党与自民盟很快就结合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为下一轮的大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相反,右翼政党之间由于在重大问题上的矛盾分歧而未能实现有效的联合,削弱了右翼的力量。2010年大选如出一辙,由于社会党与自民盟因政见分歧而分道扬镳,在大选前又没有形成联合而导致大选惨败,而青民盟和基督教民主党却有效地联合在一起,并在大选中获得决定性的胜利。最后,灰色选民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选的结果,1998年的大选结果最能说明这一点。
在整个东欧国家,“多党联合执政成为一种普遍模式”(17)。剧变后的匈牙利,历届政府,无论左翼还是右翼都是联合政府,处理联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执政的成果和大选的结果。匈牙利的历次大选和执政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出这一点,只有妥善护理好执政联盟或竞选联盟的关系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四、社会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匈牙利的第六次国会选举开创了匈牙利第三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这从根本上关系到1989年改制以来形成的多党议会民主制度的命运。欧尔班政府是民主转制以来第一个非联盟的多数党政府和第一个右翼党政府,2/3的多数使得匈牙利的政治格局从此走到“拐点”,同时也赋予了欧尔班政府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对国家宪法进行修改,推荐新的共和国总统,改变地方政府的法律,挑选和剔除国会议员队伍以及削减地方政府机构等等。2011年4月18日匈牙利国会通过名为《基本法》的新宪法,新宪法于2012年1月1日起生效,虽然社会党和LMP党抵制了这次投票,但是由于执政的青民盟和基督教民主人民党在拥有386席的国会中占2/3多数议席,因此新宪法毫无悬念地获得通过。
大选后的社会党处境艰难,表示将以其信念和意志“跌倒了再爬起来”。社会党明白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是重新赢得选民的信任,首先进行了切实和坦诚的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的左派政策的实质、内容和风格。社会党明确指出,将会成为建设性的反对党,将在议会里代表劳工、工薪阶层、退休人员和学生的利益。
总之,社会党虽然地位和处境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过20多年的成长,社会党已经羽翼丰满。无论在台上或台下,作为国内与右翼势力相抗衡的主要政治力量,社会党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在匈牙利政党政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注释:
①http://www.electionworld.org/hungary.htm
②The Ann Arbor News,9,April,1990; New York Times,9,April,1990,p.23.
③http://www.electionworld.org/hungary.htm
④http://www.electionworld.org/hungary.htm
⑤Nepszabadsag,7 September 1998 p.1~4.
⑥Andras Bozoki & John T.Ishiyama.The Communist Successor Partie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rmonk,NY.M.E.Sharpe,Inc,2002,p.108~113.
⑦http://www.electionworld.org/hungary.htm
⑧2002年匈牙利国家财政赤字猛增。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1月08日,新华网。
⑨http://www.electionworld.org/hungary.htm
⑩《匈牙利欧洲议会选举结束——青民盟获胜,极右派大爆冷门》。http://www.xindb.com/html/xiongyalixinwen/2009/0609/652.html
(11)http://www.electionworld.org/hungary.htm
(12)张月明:《民主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崛起》,载《俄罗斯研究》1995年第5期。
(13)贝凯希·拉斯洛:《摆在我们的面前的是沉重的过去》,载[匈]《人民自由报》1994年8月18日。
(14)80年代前五年匈牙利经济总共只增长10%,1985年后至剧变前年均增长更降至1%左右,而外债却在1973~1989年间增加20倍,年均增加达21%!参见阚思静、刘邦义《东欧演变的历史思考》,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第116~126页。
(15)Ian Fisher.Hungary Socialists Win Narrowly in Early Parliamentary Vote.The New York Times,8 April 2002,A/3.
(16)《久尔查尼新内阁执政百日》。http://w3.enternet.hu/ouya/Hungary/n315h006.htm
(17)朱晓中:《十年巨变》,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