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大学王继志教授论文的思考:高新区的发展:给我一双眼睛_国家中心城市论文

对北京大学王继志教授论文的思考:高新区的发展:给我一双眼睛_国家中心城市论文

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文章所引发的思考:——高新区发展:借我一双慧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大学论文,慧眼论文,高新区论文,教授论文,文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新区发展:不能雾里看花》——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畅论我国科技园区发展的现存问题,前不久发表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笔者认为这是近年来少有的好文章,对面向新世纪的高新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许多问题提得一针见血。从1991年国务院首批批准27个国家级高新区至今,已过去了11年,我们有许多成绩,也有许多的经验。过去11年我们走了多远,脚下这10年的道路怎么走,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决不能含糊,这是关系到开发区生存的大问题,确实不能再雾里看花了。

十年发展参差不齐

国外大多数成熟科技园区的发展,可以划分出以下四个阶段:初创阶段——创业阶段——强化阶段——成熟阶段,一般来说这四个阶段要经历20年左右的时间。对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多数国家高新区基本上完成了初创时期的主要任务,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与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原始资本的积累,为在新形势下推动高新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五”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因此,可以认为我国的多数高新区经过十年时间的发展,走过了初创阶段和创业阶段,今后十年多数高新区将进入强化阶段和成熟阶段。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从总体指标上看高新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而具体到各个区域,则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不少高新区自身循环及进入外界大循环情况并不好,高新区之间产业、功能、结构、模式趋同,比较优势不明显,创新能力较低,发展后劲不足。为具体评价各高新区发展状况,原国家科委曾颁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考核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从经济、资本、建设、企业、创业中心、人才、外国企业和工业产值等8各方面27个指数构造了考核标准的评价体系。有专家用该套评价体系从经济增长、高技术产品和产业发展、引进外资和技术、新增就业机会、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五个方面对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评价,评价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时段介于1989-1994年,评价过程中采用了13个因子。结果不同开发区得分悬殊,从最高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24分到最低分XX市高新区的-3分,而0分以上的Ⅰ、Ⅱ类较好的开发区,也只有17家。专家建议对最后15个国家级高新区降为省级高新区。

通过与国外比较发现,上述考核体系具有一定中国特色,比较强调经济、基本建设和企业(包括外企)的评价,而国外对高技术园区的评价则偏重于人才和风险资本的流动性,公司和园区的国际化,科研—大学—产业的相互作用,以及政府支持。

针对已经过十年发展的高新区,其发展潜力如何、经济实力如何、创新能力如何,有专家建立了一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成两级,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3个。五个一级指标按其在高新区评价中的重要性依次排序为:(1)创新能力;(2)经济实力;(3)社会贡献;(4)区位条件;(5)对国际开放程度。从《1999年中国火炬计划统计资料》、《中国科技发展报告(2000)》、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提供的有关资料,得到高新区23项指标的特征值,采用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对1999年国家高新区进行排序评价,结果是: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等四个高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综合评判值0.6以上),武汉、西安等八个高新区发展较好,分值在0.25-0.5间,而发展很差,分值在0.1以下的竟有27个之多。该专家建议应重新评审我国国家高新区的战略布局,撤销一批,突出重点,建立高新技术发展的“增长极”,仅保留北京(北)、深穗(南)、上海(东)、西安(西)和武汉(中)等六个国家级高新区,形成一个有较强拉动和辐射能力的菱形发展布局。在相隔五年的不同时间、由不同的专家、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得出的结论却是类似的:我国的高新区发展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高技术人才、项目、风险投资进一步向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聚集,并正在其周边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落后开发区的数量远大于优秀者的数量,导致其落后的主要因素并没有多大改观,发展乏力,有些已难以为继。当然,撤销之说也是一家之言,本人是不赞成的。

过去十年,有的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迅猛,已走上康庄大道,还有不少高新区仍似在乡间小路蹒跚。

高新区发展新思路

按照高科技园区发展的一般规律,未来十年我国的高新区将进入强化阶段和成熟阶段,对此我们要有紧迫感,要有明确的认识、明白的办法。怎么办?那就是认清问题,针对全国高新区的不平衡发展,选择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对高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大家讨论的已经比较多了。谨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五’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所指出的——高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1.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特色产业不突出;3.国际化水平较低,企业市场覆盖为区域级;4.发展不平衡;5.对传统产业改造贡献不够大。怎么解决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是我们都要深刻思考的课题。

由于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仍将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所以要在5-10年时间里,在53个高新区都解决这五大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如果继续把53个高新区放在一个跑道、去冲击一个目标,都要求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园,那么也许十年后的格局仍没多大变化,相信上述两位专家的排序届时也没多大变化。对此我们应当换一种思路。

这种思路就是:为我国高新区的发展选择三种模式——创新基地型、高技术产业基地型、区域经济辐射型。

创新基地型的高新区只能是极少数的,它们总是位于知识中心城市,靠近最好的大学和研究所,有最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集聚着精英级专业人才,是风险资本最活跃的地方,有充分的国际交往和合作,与产业界有深入的和广泛的合作,既有国内外的大公司又有层出不穷的小公司。在创新基地型高新区组织生产不是第一位,第一位的是组织技术创新,并不断输出新技术、新产品和人才,对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国民经济有积极的影响。北京、上海的高新区最有希望建成创新基地型高新区。

高技术产业基地型的高新区是具有全国性意义的产业区,区内集聚了大量的全国性公司和一定数量的国际性公司,大部分企业已进入规模化生产,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的出口能力,有若干特色产业在全国有影响。区内大中小企业已形成梯队,内外资企业在竞争中共同发展,企业国际化意识较强,常有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较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生产企业配套的第三产业较完善,有一定研发能力,注意加强产、学、研的联系,使区内不断有新技术新产品引进,区内企业自身也不断投入巨资开发新产品。高新区能够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如深圳、广州、青岛、苏州等地的高新区。

区域经济辐射型的高新区占大多数,在此我们多用些笔墨来分析。首先这种类型的高新区都形成于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认识到,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前进的发动机,在该经济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和服务作用,除了其自身发展以外,更重要的还有促进周边地区繁荣、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和商品流通、信息交流和传播文明的多重作用。而高新技术产业是中心城市带头和带动发展的核心力量,高新区是中心城市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优势,开发和重组地区的局部优势,强化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条件,在形成一定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服务于中心城市和地区经济,同时这种服务和协作反过来又促进了高新区的发展。这里要注意的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中心城市,而非高新区,伴随着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过程,高新区的辐射作用才得以良好发挥,高新区不能超越中心城市而孤立地去发挥带动作用。

这些高新区内的企业以中小企业占多数,但有不少专、精、特的公司,生产型企业占不到绝对多数,一般集中在新建区内。这些开发区往往在市内开辟有政策区、科技一条街、科技楼、创业中心等,集聚了大批技工贸型和服务型企业。既有新建区又有政策区是这类开发区的一个特点,通过政策区加强了与母城的联系,提高了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如果切断了这种联系,这些开发区可能就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工业小区。

区内企业投资主要来自中心城市所服务的经济区,企业与地区经济天然地具有很多连带和互动作用,企业在充分利用中心城市优势资源基础上,对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发展、城市经济产生辐射和渗透,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高新区的发展一直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关心支持,理论界、经济界和高新区的同志也经常在探讨高新区发展当中的各种问题。但我的感觉是,高新区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定位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把自己的定位明确了,就能确定针对性的发展模式,再以模式定运行,以运行出效益,以效益促发展。

标签:;  ;  

对北京大学王继志教授论文的思考:高新区的发展:给我一双眼睛_国家中心城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