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论文_韦海荣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论文_韦海荣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伴随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与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同时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标准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是影响整体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此,相关企业应优化施工技术,加大相关管理力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建设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规模大、工序繁琐且专业性冗杂等基本特征,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在整个施工作业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只有促进各分项工程、各工序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协调配合,且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全面把控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才能从根本上强化工程建设质量,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1各类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基础钢筋施工技术

在整个建筑工程体系中,基础钢筋施工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综合施工水平直接决定了工程建设质量。为提升基础钢筋施工技术水平,相关人员应当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①严格检查钢筋材料,确保钢筋材料的规格、型号与质量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②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钢筋弯折与连接工作。施工技术人员要全面了解施工图纸,并结合施工现场概况,选定钢筋规格与尺寸,从根本上避免钢筋型号不配套、弯折与连接处理不合理、接头数量不足,以及材料损耗过大等问题;

③施工技术人员要积极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反复审验钢筋材料的下料单,并严格检查加工材料质量;

④在钢筋接头处理环节,需根据处理要求及标准规范,适当错开两个接头部分,保证接头处于同一平面。

1.2混凝土施工技术

1.2.1运输混凝土

针对混凝土运输作业,应当着重把控如下几方面工作:

①相关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概况,规划混凝土运输路线,并指定材料存放场地。优选运输路线,压缩运输成本,保证路途平稳,以防出现分层、离析等问题;

②严格控制混凝土存放时间,以防混凝土塌落度超限;

③施工技术人员需结合实际需求,优选混凝土运输容器,保证容器内壁的平滑度与光洁度;

④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若运输距离较短,可采用滑动翻斗车或自卸手推车等;若运输距离较长,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车,确保材料运输的充分性。针对垂直运输作业,应配备塔式起重机与井架等辅助设备。

1.2.2施工准备工作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①严格检查钢筋、模板及预埋件等必要设备的质量,如实记录检查结果,并且充分清理各基础设备的残存污垢,确保表面洁净度;

②施工技术人员需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速率与高度。一般情况下,应当将浇筑距离控制在2米以内。

1.2.3浇筑混凝土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作业,应当遵循分层浇筑的基本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预防初凝或不均等问题,最大限度的保证浇筑质量。例如,在实际浇筑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初层浇筑深度,并将振捣厚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若浇筑面积有限,则需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让混凝土的抗剪力指标符合标准要求。在确保振捣密实度达标的基础上,务必严格把控插点位置,避免出现气泡或翻浆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防水施工技术

众所周知,盥洗室、干湿分离区及厨房是用水需求较大的功能空间,如果防水性能不达标,就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返水、渗水等问题。为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着重把控防水作业。具体内容如下所述:其一,在工程设计阶段,相关人员要优化盥洗室、干湿分离及厨房的防水设计方案,从根源上杜绝返水、渗水等问题;其二,在防水施工阶段,相关人员要根据功能空间基本特征及防水位置,优选防水材料,在确保材料属性符合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投入使用。此外,针对门窗结构、内包给排水管道的墙角等易漏水位置,要加大防水处理力度,优化防水性能。

2简述增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实际意义

2.1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优化施工技术,强化现场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针对建筑工程,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交付竣工与质量验收。在确保施工技术合理规范性与现场管理有效性的基础上,还需优化施工作业环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进而为提升施工效率,强化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有利条件。

2.2实现工程建设目标

对于任何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在正式施工前,都需要设定合理的工程目标。通常,设定工程目标应综合考量施工环境特征、物资储备及资金投入情况。若要实现工程目标,就需加大对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的重视度。依照常规理论,建筑工程所用施工技术越规范、现场管理工作越严明,实现工程目标的机率越大,以此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符合现代化标准要求。

3提升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水平的可行性策略

3.1制定完善的施工规划方案

制定完善的施工规划方案是确保工程建设正常运转的必要前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制定施工规划方案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①在工程正式启动前,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环境勘察与分析,根据气候条件、地质结构条件及地下水文环境等,制定完善的施工规划方案,为后续施工作业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②在施工前期阶段,设计人员要全面且详实的了解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具体包括工程规模、任务量及难度系数等。以此为基准,针对施工进度、施工材料、机械设备、财政预算及人力资源等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工程建设的有序衔接与流转。

3.2强化相关人员综合素质

对于工程项目建设来说,强化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实际意义。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强化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体系中,管理人员发挥着宏观调控作用。为此,施工企业应加大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一方面,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与质量控制意识。另一方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确保工程的有序运转。通过定期开设专题讲座、专业学术交流会等方式,帮助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化思想觉悟,为管理工作献策献力;

2)增强施工技术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绝大多数一线施工技术人员自认为实践经验丰富,在未按照要求配套安全帽与防坠落绳索的情况下投身工作,甚至对工作环境的危险性缺乏应有的重视,极大的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

3.3加大监督管理投入力度

加大监管力度是强化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相关企业应当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加大材料质量监管力度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建设质量。为此,强化材料监管工作势在必行。一方面,要综合考量施工材料的性价比,在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压缩施工成本;另一方面,有效监管现场材料,以防自然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导致材料变质或丢失。且相关企业还需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材料的保存与管理工作;

2)加大工作人员管理力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诸多突发安全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为此,约束并规范施工技术人员行为具有实际意义。一方面,制定并执行施工安全规范,确保施工作业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让员工明确职责权限的划分,促进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工程建设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各类建筑工程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优化施工技术,强化现场管理势在必行。为此,施工技术人员应当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深化其安全防范意识与质量控制意识,并不断完善员工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为工程建设的顺利竣工提供助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梅红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思考研究[J].智能城市.2019(04)

[2]倪赛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居舍.2018(36)

[3]郭成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7)

论文作者:韦海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论文_韦海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