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规划设计的作用论文_赵红芬

浅谈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规划设计的作用论文_赵红芬

涞源县水利局 河北 074300

摘要:众所周知,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对于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关系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现,因此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之前必须要切实做好规划设计,以便为相关工作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促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整体提升。本文将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规划设计的重要作用加以探讨和分析,以期充分发挥规划设计的重大优势,从而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设计;作用

引言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要想保证我国水利事业能够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给予高度的关注。规划设计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在工程建设之前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不但会延误施工进度,还会增加施工成本,导致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大幅度降低。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应从规划设计入手,加强水利设施的总体布局,构建标准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保障,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一、规划设计在水利建设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的水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在整体上分布不均,南部地区的降水量要多于北部地区,使得北部地区面临着缺水危机,而南部地区饱受洪涝灾害的威胁。为了保证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的避免水资源的浪费,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风险,我国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来预防和治理水患,如南水北调工程、水力发电工程、防洪除涝工程等等,在防洪抗灾、灌溉发电、供水节能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这些水利工程项目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在这些水利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规划设计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每个水利工程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往往需要与其他的工程相配合,由中心向着周围辐射,才能保证所在区域内水利设施的良好运行,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否则,若在建设前没有统筹规划,随意进行开发建设,极易造成资源的损耗和浪费,工程效益也会大打折扣,大大制约了水利设施的稳定运行,甚至会给水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由此可见,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规划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消除水利工程给环境带来的不利效应,应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前的规划设计,确保水利工程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规划设计要体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所谓水生态文明即是指在保证人们和水资源和谐共生的前提下,对水资源进行持续、有效、合理的利用,保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良性循环,是一种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理念。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然而以往人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致使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低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一般来说,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既要构建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又要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无疑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生态文明的规划设计要遵循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原则,打造优美的水生态环境,实现水利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水利工程不仅要具有防洪、蓄水、灌溉、发电等功能,还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为人们创建安全、舒适的居住空间,提高人们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对生态环境实施有效的保护,这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各种新型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技术工艺不断涌现而出,使得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结合成为了可能,同时也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三、规划设计要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规划设计要求在重视水利工程前期规划设计的同时,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与其他规划和谐统一。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水利经济,各地区经济发展和规划布局都以水利规划为前提和基础,必须充分重视水资源与水环境安全,提高各地区的水安全保障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水资源论证方面,要注意在水资源严重短缺而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用水保障,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满足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必须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布局。

(2)在工程总体方案论证方面,要考虑工程建设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计列投资预算。

(3)在生态河道治理方面,必须考虑生态基流,水质必须达标。要保护河流生态的多样性、上中下游的生境异质性、河流纵向的蜿蜒性、河流横断面形状的多样性、河床材料的透水性等,要满足植物、鱼类、鸟类、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等的生存要求。要避免河道的直化、白化、硬化。

(4)在新开挖河道方面,在规划设计时要提出与两岸原有生态系统有机联系的措施,要重视周围生物群落的存在,不能忽视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

(5)在新建、加固水库方面,在注重主要建筑物功能完备的同时,要重视库区植被的设计,要恢复原有陆生及水生植物,为鱼类、鸟类及两栖动物的栖息与繁殖提供条件。在建筑物外观造型设计中,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要美观、大方,同时方便运行管理。

(6)在工程管理方面,在重视工程主体设计的同时,要重视工程管理设计,特别是运行调度、管理手段等,要为江河湖库的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出调度运行方案和措施。

(7)在生态湿地建设方面,规划设计生态湿地,要考虑汛期时蓄洪、滞洪、雨洪水资源利用,作为水源或补充地下水;非汛期时种植水生作物,净化水质,消减区域点源、面源污染;还要考虑原生植物、动物的生存环境,成为动植物生长的乐园;同时又要考虑水生经济,向人们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提供人水相亲、休闲娱乐场所。

(8)在经济评价方面,充分考虑生态效益,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效益评价。

(9)在景观河岸治理方面,用沿江、沿海、沿河、沿路的一条条线形、带状、楔形绿地和环城绿带,把城镇各类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相互联结起来,使其连续不断,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

(10)重视功能与景观相结合,两者互为促进,相互依存,景观能够保证功能的发挥,功能的完善也能够促进景观的发展。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能够不断改善当地自然条件,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水利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结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观念的增强,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也越来越严苛,为了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需求,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防止水利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破坏,必须在施工之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争取早日实现水生态建设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建华.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中国水利.2013(10)

[2]钟玉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认识及政策建议[J].中国水利.2013(15)

[3]唐克旺.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评价体系探讨[J].水资源保护.2013(04)

论文作者:赵红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浅谈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规划设计的作用论文_赵红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