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掌握科学的方法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历史教学结束后,对历史学科的评价和检测离不开有效的复习,只有复习才能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系统的认识,从而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历史复习课教学设计上,可从宏观上构建一个整体清晰的认知结构,形成点、线、面整体知识框架体系,围绕重点问题进行训练和巩固记忆,使学生明了所学知识的内容联系,而不是死记硬背零碎、分散的知识点,有利于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一、抓住要点,浓缩考点精髓
历史复习必须以考点为核心。初中历史从中国历史到世界历史,从古代历史到现代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内容覆盖面大,知识点多。要想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在历史复习课上,教师要善于抓住历史知识的精髓,帮助学生浓缩要点,从而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例如《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五四运动”这个考点,可提炼出导火索、爆发时间、过程、领导人、口号、结果、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作用等知识点。
再如“太平天国运动”,可紧紧扣住爆发、纲领、失败、意义这些要点。
复习《鸦片战争》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这一时期事件发生的年代为线索,让学生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鸦片战争发生的具体时间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期间我国出现了哪些爱国人士或英雄人物、鸦片战争的历史成就及意义等方面总结要点。
这样一来,抓住了内容的精髓,浓缩了历史知识要点,对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以及深化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按纲理线,串联历史知识
思维导图的图示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复习课让学生动手制作知识点的思维导图,通过导图形成的复习提纲是学生将知识内化的表现,让学生的学习有一致性和连续性。
初中历史复习要以知识为主线,提炼出能够串联起知识的主线,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框架。可将知识前后、横向、纵向联系比较,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在复习过程中,弄清楚这个知识结构,可以让学生详尽掌握历史知识,对历史发展全局心中有数,从而优化复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复习时要紧扣考试说明,按纲理线,帮助学生理清结构。
如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本单元主要安排了5课内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开拓疆土与对外交流》《昌盛的秦汉文化》。仔细理清脉络可以发现,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围绕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来设计的。因此,在复习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以秦朝与汉朝作为主要脉络,从大一统格局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优势及利弊进行对比。这样的复习,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秦汉时期历史文化的认识,而且通过脉络清晰的对比,学生对这两个时期历史的不同以及它们的延续性有了清晰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树立大历史观。
三、结构剖面,强化考题训练
历史复习要以整体为理念,指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建构和方法体系建构。有效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复习效果的必要手段之一。因此,历史复习课上,针对各个习题类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弄清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通过练习及时巩固,并查缺补漏,练习要有的放矢。
一般说来,初中历史学业成绩考评考查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材料解析等。
例如选择题型: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法治”
就这个选择题来说,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不光要让学生知道答案应该选择“B”,还要让学生知道“A、C、D”分别是谁提出的。如此一来,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死知识,或者单纯地只会做一道习题,而是学会了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一道题到一类题。这样的复习对学生来说才是真正高效的。
因此,在历史复习教学中,对于单项选择,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知识。其次,对于一些材料分析题,教师一定要精心选择练习内容,并且注重对学生的错误类型进行搜集整理,以使学生养成随时改错或者认真审题的习惯。由此可见,在复习时,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学练结合,巩固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在学完所学知识以后,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教师在历史复习时一定要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提炼出精髓和要点,并善于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历史复习高效化。
论文作者:龚晓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7月总第1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历史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 教师论文; 要点论文; 内容论文; 《教育学》2019年7月总第1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