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硕丰[1]2003年在《以制造业为突破口发展中国电子商务》文中研究说明电子商务,这种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发式,正在对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某些方面,已经让人联想起历史上蒸汽机和电灯的发明。而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却远远超过了蒸汽机、电以及人类历史上其他重要的发明。从电的发明到电的普及,这中间花费了近100年。收音机诞生38年后,使用人数才达到5000万。拥有同样数量的使用者,电视和电脑分别花了13年和16年。然而,当互联网对社会大众开放后,仅仅4年时间,联网用户就已超过5000万。互联网良好的界面与互动性,加上各国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电子商务在各国有着优越的发展前景。在1999年中,已经有1/3的网民通过互联网订购过商品或接受服务,各国大部分二手汽车交易已通过互联网进行。亚马逊网上书店的创立者杰夫贝索斯被命名为“电子商务之父”,他曾精辟的总结说:“我们开业伊始,顾客即来自全国各地,这充分说明电子商务是商业革命的大趋势。”面对全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政府和企业意识到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在加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应根据我国电子商务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寻求合理的突破口,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经济上的跨越式发展。由于我国制造业拥有良好的物资资源和大量受过初级教育的、熟练的低价劳动力,并开始以集聚形势发展,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众多跨国公司纷纷将产品的制造环节向我国大陆转移,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等更是不断将制造业基地转移到我国大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渐并加速向我国大陆转移。目前,较为开放的珠江叁角洲、长江叁角洲地区基本上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制造基地,某些地区的某些专有产品已达到全球供应量的50%以上。无可置疑,当前中国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制造业,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制造业仍将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力量,而这种制造业是置于全球化背景之中的。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实施全球化战略;另一方面,众多的中国企业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节点。众多因素造成了中国制造业的集聚能力和竞争优势,进而使我国有可能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一个中心。本文通过分析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说明我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然后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发展制造业的积极效应、传统制造业在信息化大潮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和障碍等问题,提出了中国以制造业为突破口发展电子商务的这一对策和相关的一些建议
陈冬[2]2004年在《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关工业化、现代化的论述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相关思想、理论和经验,在全面透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我们面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我国工业化的道路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系统阐释了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评价体系,并把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分析框架和核心内容,对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及其政策选择进行了探讨。本文对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指出了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辅相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由半农业半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或者工业一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本文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统一、质转化与质优化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规定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资源集成的工业化、是产业协同的工业化、是城乡互动的工业化、是区域协调的工业化、是全面发展的工业化。在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运用研究成果,以福建省为例,对福建的新型工业化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工业化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重大转换,是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尚慧丽[3]2010年在《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来优化产业结构是近些年来国外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特征,这也是与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相符合的。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服务业的增加值和就业比重不断地攀升,服务业取代了制造业的社会主导产业地位,成为了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国外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中国也进入了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历史时期,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鼓励和刺激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产业地位也越来越明晰,积极发展服务业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黑龙江省,这个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一直都很严峻的老工业基地,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应用了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系统科学方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来推进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建国之初的经济强省、工业重镇,曾经为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充分显现,经济发展迟缓,面临着产业结构落后带来的种种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而迫切。目前,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第一产业效率低、第二产业大而不强,都与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落后有直接的关系。虽然黑龙江省的服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第一产业,上升到了第二位,但是从总体上来说,黑龙江省服务业事实上的总量和结构上的问题成为了制约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瓶颈,黑龙江省服务业自身低水平的发展使其无法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支持和形成互动的发展,造成了更为严重的产业结构不协调问题,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更为复杂和艰难。服务业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将呈现快速发展是一个客观规律,黑龙江省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初期,即将迎来一个大的发展时期。那么如何迎接这一大发展的时期呢?全面支持、引导服务业快速发展,进而推动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快发展服务业对推动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综述和梳理服务业和产业结构相关理论入手,应用理论原理作为依据研究了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从对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践研究中获得了进一步的证实。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二者之间并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发展,黑龙江省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缺乏推动作用,而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黑龙江省服务业的发展缓慢,由此导致了其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在论证了黑龙江省应以发展服务业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黑龙江省服务业的发展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策略选择。论文整体的结构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绪论和理论研究。具体包括第一、第二章的内容,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及论文的结构安排;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阐明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概述了产业结构理论、服务业基础理论、创新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理论,这些理论为本文的研究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的研究。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四章的内容,即第叁、四、五、六章。首先,在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在第叁章对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从理论方面证明了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二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其中侧重于对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第四章研究了美国、日本、德国的鲁尔区、中国的山东省和浙江省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重要作用,既印证了理论假设,又为实践提供了借鉴和指导。其次,将第叁章的研究结论应用于对黑龙江省的研究,在第五章中侧重于研究产业结构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第六章则侧重于研究服务业发展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第五、第六章的研究结论表明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没有形成紧密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对服务业的发展缺乏促进作用,同时黑龙江省服务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作用也是相当的有限。二者要形成互动发展的关键就是要积极发展服务业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第叁部分,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来推动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的依据及策略选择。这一部分具体包括论文的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内容。在第七章,我们构建了黑龙江省叁次产业产出与总产值的计量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得出发展服务业是推动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继而形成二者互动发展的关键。目前,在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推动的,服务业并不是黑龙江省的主导产业,那么选择其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和突破口的依据是什么呢?服务业主导经济已经和正在成为现代经济的趋势,黑龙江省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都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和支持,同时积极发展服务业也是黑龙江省主导产业发展的需要,另外发展服务业对于黑龙江省来说缓解就业压力,建立创新型城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黑龙江省还具有快速发展服务业的条件。表现在黑龙江省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黑龙江省的服务业具有较强的成长能力;另外,黑龙江省较高的城市化水平也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那么应该如何发展呢?论文在第八章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首先要优化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即要加快和完善市场经济建设、加强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还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对服务业的引导作用;其次要选择信息服务业、现代金融业、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研发产业、现代旅游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为重点发展领域,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再次要加强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农村服务业与城市服务业、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最后要通过组建大企业集团、实施标准竞争、开发人力资源建立多层次的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等手段提高服务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第四部分,研究结论。仅包括最后的第九章。归纳、总结全文。根据以上的研究得出了十条主要的结论,期望能对加快黑龙江省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有所贡献。在以上研究的过程中论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在理论上归纳总结了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侧重对服务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关于服务业、产业结构的研究成果非常多,但是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却是少而又少,本文的研究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二是丰富了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论文设计、构建了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对黑龙江省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对黑龙江省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叁是填补了服务业省域实证研究的空缺。构建了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型,通过量化分析,对应加快黑龙江省服务业快速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决策提供了依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论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以使得提出的对策更加符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
杨振宇[4]2014年在《青岛创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建设思路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贸易中心通常是国家战略规划的产物,是一个国家参与世界竞争与全球化分工、进行资源分享与配置、开拓世界市场的重要战略平台。2013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规划,并将建设青岛自贸区和争取东亚海洋合作平台落户青岛列入工作计划。青岛市创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势在必行。本文研究目的是在基于青岛市政策导向的大背景下,以探索青岛市创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路径和思路为切入点,以纽约为参考典范,从交通运输、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产业升级四个角度静态分析青岛市对外开放的优势,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客观考察了青岛市在外向型经济方面存在的潜力和不足,最后整合优势、潜力、不足和借鉴经验,提出了青岛市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思路意见和建议。本文由引言、第一章至第五章的正文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对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理论阐述,从区域开放优势理论和城市发展理论两个角度对其本质和载体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总结了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概念。第二章以与青岛市发展存在高契合度的纽约市为参考典范,分析了纽约市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过程,详细研究了推动纽约市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两大核心因素——物流体系建设和产业结构情况,并得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六条经验,即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配比、具有庞大的国内外商贸体量、具有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具有比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具有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第叁章以静态分析的形式探究了青岛市在交通运输、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优势。第四章选取了青岛、上海、广州、宁波等13个样本城市,利用能够衡量城市对外开放程度、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及外贸发展实力的10个指标构建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测度了青岛市在创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方面存在的潜力和不足,指出青岛市虽然对外开放水平较高、航运能力突出,但其交通运输网络综合运力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相较于部分样本城市仍存在差距。第五章以青岛市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水平为基础,同时借鉴纽约市的发展经验,以提升交通运输综合运力、优化投资环境、实施人才吸引战略、发展电子商务、推动服务贸易和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等为切入点为青岛市创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提供了建设思路和建议。
汪洪翔[5]2011年在《贵州省工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工业化道路已被深深地打上了鲜明的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烙印,信息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面临发展工业化、推进信息化的任务。本文从工业信息化的理论出发,结合国际国内工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趋势等,分析了工业信息化的构成要素、形成机制,以及工业信息化的层次内容、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针对贵州省地理位置处于劣势、工业化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多年来工业信息化取得的效果和经验。找出贵州省工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绩效不规范、应用水平低等问题;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包括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满足、地缘决定配套不完善、环境制约发展等;分析贵州工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基础条件。最后结合贵州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信息化工程管理标准化工作、建立信息化项目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培育重点示范工程等推进贵州工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为贵州省公共管理部门信息化研究提供客观的依据,从而对政府宏观决策产生积极影响,对贵州工业信息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暴琪[6]2012年在《长叁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经济现代化不仅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来,经济现代化就成为全球最热和最为关注的研究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自身积累和全民奋斗持续发展经济的实践历程,而且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争取比较优势、占据全球经济发展至高点的角力过程。因此,现代化的梦想和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要求我国必须大力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叁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产业、城镇、财富最密集的精粹之地,也是我国跨省市区域一体化进程起步最早、基础最好、发展最快的地区。作为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叁角区域理应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努力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全局树立良好的示范和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经济现代化为逻辑起点,以哲学层面对于生产力内涵重新讨论及生产力体系与现代化关系的探索为突破口,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长叁角经济发展现状,通过理论层面的分析和论证,提出属于社会生产力范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属于自然生产力范畴的低碳经济,应当以耦合与联动的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和长叁角经济现代化建设目标,本文在对长叁角总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回顾以及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率先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长叁角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建设联动与耦合发展的基本模式,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全文结构共七章,分为理论与实证两大部分。前叁章为理论部分,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与理论的回顾、梳理和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方式要与经济现代化内涵变化相适应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是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供选择的重要方向的新观点。后四章为实证部分,在详细分析长叁角原有发展方式以及转型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长叁角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联动与耦合发展的基本模式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以及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在对本文相关重要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经济现代化内涵进行总体介绍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对经济现代化的理论认知;第叁章,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一方面从哲学层面、理论层面论证了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通过具体地分析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进而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的耦合与联动发展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并跨越式地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第四章,长叁角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分析。通过对长叁角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影响以及新时期长叁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条件的深入分析,详细论述了长叁角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五章,长叁角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创新模式研究。围绕空间规划、内在动力、核心要素、基础环境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长叁角同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建设的基本模式。第六章,加快长叁角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从转变思想观念、构建统一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快速发展、搭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力资本平台等四个方面出发,提出加快推进长叁角经济现代化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归纳与总结,提炼本文的主要结论,指出本文分析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詹浩勇[7]2013年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前叁十多年取得高速发展的中国,当前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发展的严峻挑战。在这一过程当中,制造业尽快摆脱要素投入与产品低端锁定、产业竞争力弱、大而不强的困境,实现整体转型和升级,成为最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而问题的真正解决,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因为众所周知,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增加制造业生产的迂回度和知识含量,提升制造业效率和竞争力,以及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上述基本认识只涉及到“应该发展”和“发展什么”的问题,而没有涉及到“如何发展”特别是“何地发展”的问题,也就未能真正把握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随着地理因素被纳入主流经济学考察的视野,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状态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因为一个显着的事实是,基于报酬递增和外部性的产业集聚及由此形成的集聚经济圈正有力地推动着一国及其区域的经济增长,并成为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工具。近年来,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显着出现了向集聚经济圈中心城市、城市中央商务区和制造业园区集聚的趋势。可以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已经成为区域和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的显着规律,成为区域和城市的新兴增长极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产生了积极的外溢效应,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那么,生产性服务业如何在空间上形成合理集聚,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值得重点研究。产业集聚有着颇为久远的理论渊源,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新经济地理理论奠基以来,正式宣告产业的空间分布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主流研究范式。其后,产业集聚的研究领域迅速丰富和扩大,伴随着主要发达国家服务经济崛起主导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已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分支。然而在以往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中,多只是静态地讨论既有的不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层面的影响,而很少结合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其主要服务对象——制造业的联系,从产业发展升级动态匹配的视角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作用和对策问题。本文尝试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和紧迫要求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何地发展”的问题,以期更好地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产业结构和工业化理论为基础,以集聚经济圈和城市产业空间演化为现实背景,把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关系与作用的主线,按生产性服务业“为何集聚——怎样集聚——如何促进集聚”的逻辑顺序渐次展开,为以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的合理集聚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对策。本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是理论与文献综述。本部分梳理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演变和最新实践,接着回顾了制造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的主流方向和进展。进而,概括了生产性服务业及其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互动研究的现状。随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和需要重点突破的几个问题。其次,从理论、实证和对策的角度,回答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叁个主要问题,即“为何集聚?怎样集聚?如何促进集聚?”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具体来说:第一,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与关系,并寻找经验证据,回答“为何集聚”的问题。即在区分制造业价值链中的生产性服务职能基础上,分别探讨功能型服务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而利用我国城市单元数据,验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溢效应及其中介渠道,为后续对策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第二,基于城市分类的视角,研究不同类型城市发展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重点行业和区位分布,回答“怎样集聚”的问题。即把握区域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和区位禀赋特征,分别分析中心城市、先发工业化城市、后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内涵,探讨怎样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格局,进而构建城市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结构机理和一般性分析框架。第叁,研究以生产性服务业合理集聚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政策和建议,回答“如何促进集聚”的问题。产业集聚离不开“有为政府”政策和措施的有力支持。基于当前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作用的关键性因素,并结合不同类型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要求,提出相应的保障政策和建议,为产业集聚提供外部动力。最后是本文的结尾部分,概括主要研究结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拓展的可能方向。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为制造业价值链基本性活动服务的功能型服务业通过集聚,在服务业企业产生竞争和协同合作的基础上,为制造业提供了基于商业便利的外部性,其传导机制是降低了制造业的贸易成本,也就是说使制造业取得了一种成本上的剩余。另一方面,为制造业价值链支持性活动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不仅集聚在制造业企业及其集群周边,还体现出向集聚经济圈中心城市及其中央商务区集中的趋势。该类型服务业集聚有利于知识的加速生产和积累,并通过知识空间溢出,为制造业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而且,伴随着集聚经济圈内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在更广的区域范围内提升了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获得了整体经济性。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使制造业取得了一种收益上的剩余。贸易成本的缩减和创新收益的提升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反过来,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将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更高的专业化要求,从而强化后者集聚的规模报酬递增效果,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和集聚程度加深,从而为更新一轮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于是在一种累积循环因果机制中可以实现产业的良性互动。(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效应的发挥,与城市经济基础和区位禀赋密切相关,同时还需要克服阻碍这种外溢跨区域传递的制约条件;功能型服务业集聚完全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来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还未体现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明显的推动作用。基于我国城市样本2009年横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确实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积极的外溢效应,但这种作用只局限于集聚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城市,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发挥对制造业影响的有利作用,需要获得其所在城市经济基础和区位环境的有力支撑。也就是说,不同区域和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利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方式要有所区别:对于中心城市和工业较发达的城市,可全面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对中小城市,应围绕其主导或者支柱制造业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具体目标,有侧重地形成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另外,区域性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也没有体现出显着的对相邻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而服务业的特殊属性、不恰当的区域保护主义和区域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的缺位等都成为制约这种区域间外溢效应的主要因素。因而,需要努力创造破除这些障碍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在我国集聚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功能型服务业集聚的贸易成本缩减中介效应来实现的;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还缺乏对制造业的创新驱动作用,这和行业发展规模、集聚区运营管理及基础制度等方面的因素相关,合理加快和改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发达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是支持区域全局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的政策着力点。(3)各类城市应根据自身经济基础和区位禀赋,在加强区域产业合作的基础上,发展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以集聚经济圈为基本单元,并根据其工业化特征和产业结构基础以及区位环境,将其中的城市划分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先发工业化城市和后发工业化城市,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方向,及城市间怎样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格局。首先,中心城市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甚至服务经济时代,也适宜于集聚高端生产性服务要素。因而,中心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在于以创新驱动制造业价值链层次的整体提升。为此,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宜采用以城市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圈层式专业化集聚,重点集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兼顾集聚功能型服务业,推动中心城市及集聚经济圈区域范围内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其次,先发工业化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它们的区位环境却决定了高端生产性服务要素集聚还缺乏比较深厚的基础。所以,先发工业化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在产业内升级,即提高产业加工程度和附加价值。因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宜发展围绕特定产业集群配套的体系化集聚,并积极与中心城市加强协作,主动接受知识溢出和智力支持,依托若干主要产业集聚区形成合理集聚。第叁,后发工业化城市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近年来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中快速发展;然而,这类城市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需实现转型发展,重点关切提高人的素质,妥善处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避免重走发达地区传统工业化弯路。为此,应以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节能与环保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业为重点,发展和集聚有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利作用,应着力提升发达区域知识生产和外溢的能力、后发达区域服务要素集聚的设施和制度保障力,及关键性基础制度环境的支持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离不开“有为政府”有效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为进一步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溢作用,我国发达区域需要优化创新集聚环境,营造创新集聚氛围,善用创新集聚成果,协调创新集聚资源布局,提升知识生产和外溢的能力;后发达区域则需要加强现代化交通、通讯网络设施建设,降低服务业要素集聚的商务成本,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的进程,夯实区域转型发展的制度基础。而在更根本的层次,需要改善关键性基础制度建设,构建一个良性竞争、健康公平、人尽其才的市场交易环境,提升基础制度环境的支持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以产业集聚理论、产业结构和工业化理论为基础,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和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的系统梳理和归纳,区分了功能型服务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溢作用机制,并构造了相关的理论分析模型。同时,基于我国城市一级数据,提供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外溢作用及其中介效应的经验证据。本文实证研究的贡献之一,是在全国范围城市层面上提供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对制造业作用效果的经验证据;另一方面,则对不同类型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进行了中介效应检验,从经验证据上进一步印证和深化了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内在原因的认识,这是本文实证研究的又一增量贡献。(2)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出发,基于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和区位禀赋,创新性地从统一完整的角度划分了叁种城市类型,探寻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先发工业化城市、后发工业化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发展思路,并凝炼了不同类型城市形成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结构机理与一般性分析框架。上述结构机理和一般性分析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3)对通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创新性对策建议,尤其是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体的业态模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例如,从全球绿色创新浪潮的大背景切入,在总结广西南宁商品交易所发展基于循环利用资源的废弃物商品交易有益启示的基础上,将其提升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协同创新的高度,并建议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先发工业化城市中积极发展这一新兴交易方式,推进区域制造业绿色转型。又如,建议在城市科技型制造业集聚区全面推进设立各商业银行的科技金融专营支行,为急需资金的科技型制造企业提供注重成长性、面向未来的金融支持;提出推广发展基于网络数字化平台的“虚拟性”集聚模式,创新对小微制造企业的高效金融支持。对于上述集聚创新,还提出了相关扶持政策的设想。当然,本文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重点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作用机制与外溢效应的基础上,关于后者对前者影响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同时,文中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横截面分析也可能未能反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变化趋势。另外,对我国不同类型区域和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应用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化,从而为其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决策参考。
王西兵[8]2018年在《关于“互联网+制造业”的经济学思考——兼论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借助"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实现低碳转型发展。"互联网+制造业"是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核心体现,"互联网+"战略下制造业将朝着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应打破传统工业化思维,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借助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为制造业发展注入绿色动力,从而实现制造业的服务化、绿色低碳化转型。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在校大学生通过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为"互联网+制造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互联网+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能力的机会和舞台。
朱剑刚[9]2004年在《中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与竞争力提升》文中指出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产业运作对家具制造业传统的生产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家具制造业更是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固守成本领先的单一竞争策略已不能适应新的竞争格局,因此,中国家具制造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竞争力。 论文的立题依据是: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宏观战略指导下,进行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的选择。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经由在家具制造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观点,在充分结合中国家具制造业的行业特性的基础上,就通过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提高中国家具制造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和具体策略及实施方案等方面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力求抓住家具制造业信息化的本质,建构出适切中国家具制造业现实情况的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信息化策略和模式,从而真正提升我国家具制造业的竞争力。 论文共分为5个部分八章,以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地论证了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我国家具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方法和策略。 通过研究分析,笔者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虽然针对中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专门研究还尚未真正展开,但进行我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是当今家具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中国家具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我国家具制造业是我国家具制造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家具制造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 2.通过问卷调查、企业现场调研和参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践,笔者初步整理出我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现况的研究报告。 3.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家具制造业的S.W.O.T.分析和总结有关学者对提升中国家具制造业竞争力的选择,得出进行信息化建设既是我国家具制造业克服弱势、摆脱威胁、塑造优势的重要机会,同时也是提升我国家具制造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4.本研究在对竞争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家具制造业的实际,阐述了信息化建设与供应链、产业集聚和产业链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可推动我国家具产业转型和升级,提出了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竞争力的产业层面策略建议及家具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 5.本研究结合实证分析对家具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数据准备和信息平台进行了探讨,整理出适合我国家具制造企业的基础数据准备要点及方案,着重分析了基础数据的编码原则,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家具制造企业的ERP系统实施方法论。 6.本研究初步架构出了一个适合我国家具制造业现实情况的信息化建设理论分析体系,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张杰[10]2007年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型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需求多样化以及制造业个性化定制时代的到来,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受到同行业企业竞争的影响,也会受到来自于自身管理上的制约和挑战。在新的发展趋势下,客户关系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制造业企业只有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和完善自己的管理模式,构筑独特的差别和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综合运用了产业集群理论、关系营销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组织结构理论等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作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制造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所处的市场特征,揭示了企业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管理的必然性。同时,结合制造业企业自身特点,借鉴一些世界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型。最后,根据实际案例加以分析。制造业企业,特别是目前居于主体地位的国有大型制造业企业来说,其发展快慢、竞争力高低影响着我国整个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竞争格局。因此,探讨我国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该方面作一些探讨,为该领域的理论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以制造业为突破口发展中国电子商务[D]. 喻硕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2]. 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D]. 陈冬. 福建师范大学. 2004
[3]. 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尚慧丽. 东北财经大学. 2010
[4]. 青岛创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建设思路探讨[D]. 杨振宇.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5]. 贵州省工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 汪洪翔. 天津大学. 2011
[6]. 长叁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D]. 暴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7].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D]. 詹浩勇.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8]. 关于“互联网+制造业”的经济学思考——兼论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J]. 王西兵.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8
[9]. 中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与竞争力提升[D]. 朱剑刚. 南京林业大学. 2004
[10]. 以客户为中心的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型及应用[D]. 张杰. 吉林大学. 2007
标签: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转型升级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中国制造业论文; 企业转型升级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互联网经济论文; 互联网产业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电子商务发展论文; 电子商务分析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