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乌龟和兔子的第二场比赛_乌龟论文

语言活动:龟兔第二次赛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想想,幼儿能理解龟兔第二次赛跑有关情节,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2.幼儿能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重点与难点

理解小兔在关键时刻舍己助人、坚持到底的精神,鼓励幼儿大胆合理地想象。

三、材料创设

1.兔子、乌龟的扮演者二名(幼儿)。

2.森林场景。

3.录音片断(故事、音乐)。

4.故事情节图片张。

四、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对故事较感兴趣,特别是一些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更是深爱不已,由于在图书角活动中,孩子对故事《龟兔赛跑》既熟悉又有兴趣,为了在激发幼儿浓厚兴趣的基础上促进思维活跃及合理想象,大胆地表达,因此,创编了故事《龟兔第二次赛跑》,尝试以情景贯穿整个活动,以倾听、观察、开放性、究因性提问为中介,诱发幼儿积极思维,合理想象,大胆表达。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想象表达→分析讨论→对话交流

(一)激发兴趣

1.(森林里响起热闹的音乐)话外音:“兔子和乌龟又要赛跑啦,快来看呀”师:你们刚才听到说什么?幼:兔子和乌龟又要赛跑啦。师问:为什么说又要赛跑啦?幼:它们已经进行过第一次赛跑了。

2.师:噢,原来它们已经有过第一次赛跑,那么兔子和乌龟第一次赛跑情况怎样呢?

幼A:上次是乌龟赢了,兔子在半路睡了一觉,所以输了。

师:原来是乌龟赢了。

幼B:因为那只兔子太骄傲了,在路上大睡了一觉,而乌龟特别努力,跑得满头大汗还是坚持到底,最后获得冠军。

师(小结):听你们这一说,我明白了,原来,第一次赛跑时小兔是因为太骄傲自满,而失败啦,小乌龟却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到底,最终取得了胜利。

幼儿插:骄者必败!

3.师:第二次龟兔赛跑的结果又会怎样?为什么?

幼A:我觉得这次还是乌龟赢,因为这只兔子一定还是特别骄傲,所以它又会输的。

师:你对小乌龟充满必胜的信心。

幼B:我猜这次一定是兔子赢,因为上次兔子已经输了一次,它一定会吸取教训,这次肯定不会再骄傲啦。

幼C:我也觉得小兔会赢,它本来就跑得比乌龟快嘛!

师:你们的预测都很有道理,别急,想去观看这场激烈的比赛吗?

幼儿:想(拍手)。

(二)想象表达

1.“运动员入场”(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小乌龟和小兔精神饱满来到场地上。

2.师:瞧,运动员真神气,你们有什么想对它们说吗?

幼A:我想对乌龟说,“乌龟,乌龟,你这次一定再拿块金牌噢!”

乌龟:你放心,我这次一定再努力拿金牌。

幼B:我想对小兔说:“小兔,小兔,这次你可别骄傲了,争取获得冠军!”

小兔:你们放心,我这次不再骄傲,一定拿个冠军。

幼C:我想对它俩说:“你们一定要加油,不要骄傲噢!”

小兔、乌龟:我们一定加油!

3.师小结:看来,它俩对今天比赛特别有信心,让我们祝愿,它们获得成功吧!

幼集体:“加油——加油——”(拍手,高呼)

背景:“运动员准备:预备——跑!”(小乌龟,小兔跑了出去……)

(三)分析讨论

情节1:1.师:不知道,这次比赛情况会怎么样?(放录音片:“比赛开始了……小鸭哭着说:我迷路啦”)

2.师后问:发生了什么事?

幼A:我听见比赛开始了,小兔跑得最前面,突然听到了哭声。

幼B:我听见小兔问小鸭:“小鸭你怎么啦?”小鸭说:“我迷路了,我找不到妈妈啦!”(幼加上伤心表情)

3.师:你们听得真仔细,这下可怎么办呢?

幼A:小兔还是一直往前跑,争取得冠军。

幼B:我觉得小兔一定会送小鸭回家。

幼C:小兔会问小鸭,“你的家在哪儿呀?”“我的家在池塘里。”那我送你回家吧!

4.师:“说得真棒,小兔真的会这么做吗?(幼儿听)

(放故事:小鸭迷路了……把小鸭送回家后赶紧去追乌龟。)

幼儿把掌声送给了刚才猜对的幼儿。

情节2:1.师:小兔这回可要拼命追赶乌龟啦,“笛笛——”(传来汽车声)

2.出示故事情节图片(观察)

师问:啊呀,又怎么啦?

幼A:一辆车子开来,掉下了一束鲜花,小兔正朝前追乌龟呢。

师插:小兔有没有看到花掉下来呢?

幼B:小兔看见啦,花从车上掉下来啦。小乌龟快要跑到终点啦!

师插:你看得真仔细,说得真好。

问:这回,你们说说该怎么办呢?

幼A:继续去追乌龟,乌龟马上要到终点啦,否则小兔又要输了。

幼B:我觉得小兔会停下来,把花送还给小猴,再继续跑。

师插:难道小兔真不要冠军了吗?

幼B:小猴丢了花,一定很着急,得不到冠军,下次还可以得。

师:你会想到先帮助别人,真是个好孩子,那这小兔究竟是怎么做的呢?(幼儿听故事—结束)

录音:小兔帮助小猴后,又坚持跑到了终点。(幼儿拍手)

裁判:各位观众,今天的冠军是……?小朋友,你们说今天的冠军究竟是谁呀?为什么?(幼儿互相商量,师倾听幼儿讨论)

3.师:怎么样,你们觉得这次冠军是谁?

幼A:我觉得冠军应该给小乌龟,因为它第一个冲过终点。

幼B:我觉得冠军应该给小兔,因为小兔在路上帮助了两位朋友,而且还坚持跑到了终点。

幼C:我觉得冠军应该给它们两个,因为小兔在路上帮助了别人,最后还坚持跑到最后,而小乌龟也是第一个冲过终点,所以它们俩都应该得冠军。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那就把冠军颁给它们两个吧!

幼:好!

(四)对话交流

1.师:让我们用掌声请出两位冠军(音乐起,小兔和小乌龟进场,幼儿掌声起)。

问:你们谁愿意为冠军颁奖吗?

(请两名幼儿给冠军发金牌,并拍照留影。)

2.师:冠军就站在你们面前,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

幼A:小兔,你不仅帮助别人,还坚持跑到终点,你真棒!

小兔:谢谢大家鼓励!

幼B:小乌龟,你也很了不起,第一个冲过终点,下次再拿金牌,好吗?

乌龟:好!

幼C:小兔,我要像你一样,也要做一个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3.师:你们有说不完的心理话,我们把两冠军请到我们班里好好和它们聊聊好吗?(好)

(放欢乐的乐曲,幼儿离开)

龟兔第二次赛跑

还记得龟兔的第一次赛跑吗?自从那次兔子因为骄傲而输给了乌龟以后,心里可难过啦,这不森林里又热闹起来:“乌龟和兔子又要进行赛跑比赛啦……”

瞧,两位运动员雄纠纠、气昂昂地来到场地,小乌龟想:“这次我还得坚持到底再获金牌。”而站在一边的兔子呢?“这回,我一定吸取上次的教训,再也不骄傲,把这个冠军夺回来!”

只听见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小兔一下子跑到了前面,把乌龟远远地甩在后面,小兔心里可高兴啦:“这回,我一定赢!”刚想到这,突然从树丛里传来了哭声,“是谁,哭得那么伤心?”兔子跑近一看,原来是只小鸭,兔子问道:“小鸭,你为什么哭呀?”“我迷路啦,找不到家啦!”小鸭伤心极了。小兔想:别人有困难,我一定要帮它,于是它抱起小鸭就跑。在池塘边,鸭妈妈终于看见了自己的孩子,别提有多高兴啦,“谢谢你,小兔。”“不谢,不谢,我得赶紧去追乌龟啦,再见。”

正当小兔送小鸭回家时,小乌龟拼命爬,又一次超过了小兔,小兔呢可不想再输给小乌龟,撒开四条腿,一溜烟地追了上去。“笛笛——”“咦,这是什么?从哪儿来的鲜花呢?”小兔又纳闷了,回头环顾四周,“原来,是小猴的运花车上掉落的,它还不知道呢”,那可怎么办呀,这时,小乌龟就要爬向终点,“我是继续跑,还是……?”小兔猛地一跳决定大声地叫住小猴:“你的花掉了,你的花掉了!”当小猴拿到丢落的鲜花,真是对小兔感激万分,这时小兔才发现小乌龟已经冲过了终点,对着它笑呢。小兔憋足了气,继续朝前跑,“加油,加油!”小动物们为小兔欢呼呐喊起来,最后,小兔终于还是坚持到底,冲过了终点。

激烈比赛是结束啦,小朋友觉得这次的冠军应该是谁呢?

评析(林剑萍)

龟兔第二次赛跑是我园教师自己创编的故事教材,它通过生动、曲折、感人的情节,展现了龟兔赛跑中兔子舍己助人的品质,深受大班孩子喜欢,此活动设计有情、有景、有动。孩子在活动中兴趣浓厚、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大胆表述,使活动取得高效。

1.有情。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注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始终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感染孩子,将鼓励的目光投射给孩子,特别在师生、生生对话的过程中,善于把评析与激励两种方式有机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当孩子参与对话大胆发表自己意见时,教师用“说得真棒”“你看得真仔细”等语言由衷赞赏孩子。当孩子在对话过程中出现缺漏时,教师则给予补充完善的机会,如:“有没有看到花掉下来呢?”等等,充分表现出师生平等交流的姿态,既激励了孩子说的欲望,又激发了孩子继续探索的勇气。

2.有景。

本活动设计以情景为基础,通过创设情景,营造声势,烘托氛围,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活动伊始,教师借助森林场景、音乐、话外音等将孩子带到了龟兔赛跑的现场,让孩子带着想象,带着愉悦进入龟兔比赛过程,达到活动开始、兴趣亦生的效果。当孩子看到扮演龟兔的幼儿来到赛场时,情不自禁拍手欢迎,鼓励的话语纷纷涌出,而龟兔同时与全班孩子对话调动了幼儿无意识的心理潜能,孩子的语言在情景中得到很好地运用和发展,达到了活动进行、兴趣更浓的效果,特别在比赛结束,幼儿经讨论为龟兔共同颁奖时,孩子们触景生情,心灵之语由感而发,“做一个帮助别人的好孩子,成了大家的心愿”,取得了“活动已终、兴趣未了”的效果。

3.有动。

所谓“有动”,体现在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大胆表现表达,使活动以“活水流动”。而教师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问题设置是“活水的源头”。如“第二次龟兔赛跑的结果会怎样?”“兔子知道小鸭迷路了,它会怎样呢?”这些预想后果的设问,对孩子的思维起到了点拨作用,它点在了孩子思维的生长点上,让每个孩子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想象、“异想天开”。又如“你们认为今天的冠军是谁?为什么?”这些究因性的设问,激活了孩子的思维,有助于孩子有序思维的发展,如“你有什么想法对运动员说的?”“让我们祝贺运动员获得成功”等等,极大地激发了孩子说话的欲望,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尽情地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大胆表达表现,使活动生动、有效,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标签:;  ;  

语言活动:乌龟和兔子的第二场比赛_乌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