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论文_王公旭,高庆伦

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论文_王公旭,高庆伦

王公旭 高庆伦

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创新融合,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

前言

信息化时代要注重信息的搜集和使用,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建筑工程管理也要与时俱进,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通过信息化管理创新改变传统的低水平管理现状。

1建筑工程管理的存在的难题

1.1建筑业的分散性、流动性、非标准性使得集约化管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共性难题,制约着建筑施工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发展质量。多年来,建筑业企业的管理水平一直处在低水平徘徊,管理手段守旧、管理效率不高,对于信息化等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相比于其他行业已经严重滞后。

1.2建筑产品体积庞大,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用途的不同,工程结构、造型和材料亦不同,施工方法也随之变化。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施工多在露天和高处进行,常常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施工技术复杂,还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多工种配合作业,多单位( 土石方、土建、吊装、安装、运输等单位) 交叉配合施工。因此,从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在管理上实现标准化和集约化难度很大;

1.3 从行业管理水平的现状而言,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仍显粗放,“责任不明确、组织不落实、监督不到位、财务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以及“以包代管、重项目承揽、轻过程控制”等问题,致使企业应收账款多、资产负债率高、运营能力低,劳务纠纷和法律诉讼多发。

2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上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单据等纸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信息的交流则绝大部分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手工传递甚至口头传递,信息的检索则完全依赖于对文档资料的翻阅和查看。

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部门和单位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频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可见,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明显地限制了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具有广泛深刻的内涵。首先,它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对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共享的信息为项目管理服务、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它使监督检查等控制及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使以生产计划和物资计划为典型代表的计划工作能够依据已有工程的计划经验而变得更为先进合理,使建筑施工活动以及项目管理活动流程的组织更加科学化,并正确引导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3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模式

3.1准备工作

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之前,首先针对工程项日本身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实施人员和相关业务的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利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结合项目管理软件,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能够准确的用施工工序的逻辑关系反映项目实施过程;

(2)理解网络计划中如工期等时间参数及其含义;

(3)结合现场施工经验,标明关键路径与关键作业;

(4)结合现场施工经验,理解进度、资源、费用的相互关系;

(5)结合目标工程,了解目标管理与网络计划技术结合对项日实施动态跟踪控制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管理层次的划分

施工企业总部管理层使用网络版PM项目管理软件,项口部管理层使用P3单机版或VPN(虚拟个人网络)方式直接登陆PM网络版,采用工程组形式管理工程,进行。分头管理、统一协调……各工程之间人、材、机项目协调调度,充分利用资源,在工程组层面进行分析统计。

3.2.1公司总部管理层

该层可以认为是工程项目的业主监理、总承包商。公司工程技术处和信息中心总体规划,由各业务处室包括财务、物资、经营计划、档案、质量、安全部门等部门参与。主要负责工程进度、成本、合同、安全、质量、协调等信息的控制和管理,及时掌握公司所有工程的进度、资金使用、物资到货、安全、质量、成本等信息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3.2.2项目部管理层

该层是施工现场管理层。主要负责工程进度计划的具体实施和实际的进度控制、资源加载、安全、质量、工作联系等信息的提供。并且负责向公司总部定期上报具体工程施工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的报表。

3.2.1施工队管理层

该层提供施工现场实时数据。施工部门根据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并负责将本日、本周的施工情况进行上报。

工程项目人员使用P3单机版在现场输人工程的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后,将工程导出,并在规定时间上报至总部管理层,由总部管理层人员导人PM网络版中对应工程,进行数据更新。

工程项目人员还可以在工程项日所在地采用拨号卜网,使用VPN(虚拟个人网络)方式直接登陆公司PM网络版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输人工程的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

3.3工程管理信息编码分类

PM中项目信息编码包括工程项目分解结构编码(WBS)、作业分类码、作业代码、作业代码分类码、资源代码、费用编码、日历代码、自定义编码等。

3.4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及审查

项目进度管理人员将工程分为4级进度计划,进行控制与管理:

(1)里程碑进度计划,此计划由业主/建设单位根据项目总体安排确定;

(2)由业主或建设单位编制的指导性计划及各承包商的总进度计划合并的总控制计划;

(3)公司总部各部门编制的详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上一级级控制计划编制。反映公司总部对项目内容的整体安排,此计划要报监理批准,为3级总体目标控制计划。

(4)项目部编制的具体指导施工的进度计划,根据第3级进度计划编制。反映项目部对具体施工方案的安排。此计划要报公司总部批准。各级计划相互依存,各级进度计划工序与工作分解结构编码对应。

计划员利用PM软件将多层的计划纳人一个工程或工程组进行管理,生成目标计划并进行动态更新,通过分析现行工程的进展与目标工程的对比,采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产生的定量数据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结束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时间就是金钱。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有助于我们引入动态管理的概念,企业管理人员通过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可及时掌握企业当前各工程的进度、费用和资金使用情况,准确、迅速地制定企业今后经营、工程资源、资金调拨等决策。以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作为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 梁毅;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

[2]高龙龙;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7(01)

[3]兰海燕;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建材与装饰;2016(06)

论文作者:王公旭,高庆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论文_王公旭,高庆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