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信息化建设的误区——访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产业部论文,副部长论文,信息化建设论文,误区论文,曲维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对于信息化建设,各地都比较重视。然而,信息化不同于其他工程,在某种意义上同当初的工业化进程一样,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平台,信息化建设也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避免信息化建设的误区,真正使信息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倍增器?最近记者就此专访了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枝。
信息化建设不是推倒重来
曲维枝认为,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解决认识上的误区。我们谈信息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建设信息化网络。另一个是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的附着性和粘连性,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后者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意义可能更大,也更加紧迫。
我国传统产业普遍存在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迫切需要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而信息技术无疑是目前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曲维枝认为,这是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的。电子信息技术可渗透到任何一个传统产业领域,可以成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从各地的实际情况看,对建设网络,热情很高,但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重要功能却显得认识不足,一些地方甚至认为发展信息化就是推倒重来,抛弃传统产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这样发展信息化无疑是片面的甚至有害的。因为信息技术是工具,它无法替代其他产业,因此在信息化热情高涨的时候,各地一定要在“结合”上下功夫,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发展经济的倍增器。
要实用,不要时髦
信息技术是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曲维枝认为,无论信息化建设本身,还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都要注意信息技术的这一特点,要有务实的态度,要讲求实用,不要赶时髦。要量力而行,好钢用在刀刃上。
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是巨大的,据美国思科公司介绍,该公司完成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工程累计投入达14亿美元。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办?办法就是分段实施,量力而行,不贪大求洋。比如思科公司的14亿美元的大工程,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每个部分也不同。据思科公司总裁介绍,思科的内部管理信息化中,售后服务系统的经济效益最明显。过去要派工程师去世界各地服务,现在在网络上进行,这样一年就节省6亿美元。因此,曲维枝提醒大家,信息化建设也好,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也好,都要掌握一个原则,把有限资金先投入到最快产生经济效益的地方,这样有利于滚动发展。
要引进更要注意创新
总体而言,与发达国家比,目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还比较落后,因此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是必要的。但是我们的立足点要放在吸收、创新上,不能走重复引进的路子。
曲维枝认为,我们目前的关键问题是缺乏吸收、创新的机制。很多传统产业,比如冶金连轧、连铸改造,几乎都是引进国外的技术。国内的系统集成企业由于拿不到项目,技术很难提高,从而恶性循环。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机制,引进一套技术,同时传统产业部门和信息产业部门联手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工作,我们的成长会大大加快。如果仅靠一个企业去做这个工作是力不从心的。其实日本的发展主要就是走的这个路子,事实上也是成功的。
发展信息化别忘了提高人的素质
信息技术是当今的高技术,发展信息技术要求人员的素质也要相应提高,否则好东西也用不好。信息化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工要迅速提高文化素质,新的设备要会用。曲维枝提到,有一次她去天津一个传统企业调研,发现新的电子设备在企业迟迟用不起来,车间主任们培训4次都上不了岗,结果成了摆设。因此,信息化建设要和提高职工的素质互动。
另一面是管理素质。曲维枝介绍,由于信息化使管理透明了,必然影响到旧体制下一些人的利益,信息化往往会遇到一些阻力。比如天津的一家大商场搞信息化管理,销售部门有意见。原来销售部门过去每月都要报损耗,部门利益也在损耗中。信息化管理后,损耗透明了,所以部门利益被挤掉了。但由此换来的是整个商场效益的提高。因此,信息化建设也需要我们的管理者进一步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