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在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建设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长期以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打造乡村建设的广阔天地,做好新时代美丽乡村实用性规划显得尤为迫切。文中对乡村振兴中的美丽乡村建设共性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共性问题;对策
一、美丽乡村的内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表述赋予了美丽乡村新的内涵。
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所谓美丽乡村就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乡村。从其内涵中可以看出,美丽乡村建设在秉承“乡村振兴战略”的宗旨下,其建设内容不断丰富与充实,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政治建设等方面,对美丽乡村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发展方面,转变农业单一产业模式,发展多功能产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做好乡村文化的保护及传承,注重乡村特色风貌的塑造和个性的挖掘;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宣传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建设生态宜居家园;在政治建设方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民主管理水平。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美丽乡村建设不应该全搞成统一模式,而是应当通过内涵建设来体现本地特色,要充分挖掘本地独具特色的地域元素,梳理传统文化遗存,突出山水田园特征、地域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特质,尊重自然美,突出个性美,体现现代美,构建整体美。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共性问题
1、用地与功能布局
存在问题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相嵌,建设用地充裕但布局零散,用地结构单一,缺乏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
对策与建议在保护农田景观的基础上,适度集中村民住宅用地;增加医疗卫生用地、服务设施用地用地,以完善公共建筑用地种类和规模;增设广场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以及绿化用地,丰富村庄功能及景观环境。
2、道路交通
存在问题大多数村庄道路交通状况良好,但存在人行空间考虑少,宅间巷道硬率化低, 遇到雨雪天,村民出行极其不便。
对策与建议优化道路系统,有扩展条件的应增加人行步道,完善道路硬化。
3、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存在问题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功能较弱,利用率低亟待完善、提升。村庄排水体制基本为雨污合流,由于未修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雨、污水通过明渠直接排入村内壕沟内。普遍存在公共设施配置不完善,缺少文化活动、养老、停车设施及供村民休闲娱乐的绿地广场等。
对策与建议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卫生改厕、污水治理、垃圾收集系统、排水系统。对村庄土地整合,可利用空闲场地、边角地等增加公共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
5、景观风貌
存在问题村庄入口景观不突出,道路绿化维护管理不足,绿化效果较差。垃圾收集点较小,不能满足全村人的垃圾收集,垃圾乱丢乱放在空闲地或道路边,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等公共配套景观均显得不足,直接导致村民生活景观质量不高。
对策与建议清理垃圾乱堆乱放,净化村庄。通过复垦、经济化利用,采用乡土植物,运用乔木、灌木、花草的搭配种植等手段进行对道路绿化景观的整治与优化,营造美丽乡村景观风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产业发展
存在问题产业类型发展比较单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村民受认识水平和文化程度和限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一家一户各自为政,对产业化发展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对策与建议在村庄现有的种植业基础,加快传统农业产业的调整,根据村庄不同的情况,在传统的农业方式之外,加入了深加工产业链和各种服务内容的产业。建立多元化发展模式,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效融合,延续乡村生活模式,融入城市文明享受,增加观光、体验、娱乐、养生等功能。
7、思想认识方面
存在问题
(1)普遍存在美丽乡村规划出台后镇村两个层级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2)在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方面方面不够。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也是直接受益人——普通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还不够高涨。目前思想认识上普遍存,还处在“要我干”,而没有达到“我要干”的境界,未能很好的落实用基层党建带动美丽乡村建设,一点带片,联动发展。
(3)民众思想认识不够。
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使厕所革命推行困难,存在对水冲式厕所不习惯使用、不舍得使用,将统一配备的垃圾桶别作他用、庭院宅前绿化荒废等现象,使其未能发挥规划实际意义,形同虚设。
对策与建议
通过强化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力,发挥党员在清扫卫生死角、建设水电路房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党群、干群共筑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根据普通群众重视面子、重视物质利益的特点,综合运用物质、精神奖励的办法,发挥好他们对建设美丽家园的主体作用,逐步改变,革除陋习,树立新风。建议可在村镇内开展建设美丽庭院、爱护村容村貌等各方面的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特别是普通群众的个人典型,表彰宣传。也可对群众参与建设美丽家园的活动进行量化积分,与物质奖励利益挂钩。
8、规划引领方面
存在问题
美丽乡村规划的编制目前市域内的村镇层面编制尚未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主要靠镇村来实施,这两个层面缺少具体的规划,只能是短期行为,想到哪干到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对策与建议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抓好落实:“编制村庄规划不能简单照搬城镇规划,更不能一个模子套到底。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要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实施”,对当地有特色的山体、树木、河道、涝池,千方百计留下来,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房子、老建筑、老物件,要进行保护,镇村层面规划要与城市规划进行对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在国家关于乡村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下,乡村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水平,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同时,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乡村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扫除这些障碍,使得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N].人民日报,2018-12-29(001).
[2]王岩松.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实践[N].文汇报,2018-12-28(W16).
[3]黄志武.提升文明程度建设美丽乡村[N].西藏日报(汉),2018-12-27(010).
论文作者:高 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乡村论文; 美丽论文; 村庄论文; 对策论文; 景观论文; 存在问题论文; 设施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