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路面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监理研析论文_朱丹

交通路面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监理研析论文_朱丹

朱 丹

周口瑞鑫城建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 466000

摘要:交通路面基层的材料、工艺对路面使用性能、寿命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对交通路面基层材料进行合理选择,以科学的工艺流程进行处理,做好现场施工准备工作,认真落实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监理工作,确保各道工艺质量标准满足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质量过关的交通工程。

关键词:交通工程;路面;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

1水泥稳定土基层概述

1.1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主要特点

水泥稳定土是水泥作为结合料的混合料统称,不仅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细粒土,也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中、粗粒土。水泥稳定土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稳定性、板体性较高,但是水泥与各类粒料土经加水拌和、压实后内部发生水化反应,混合料的水分逐渐减少,受多种因素影响,水泥稳定材料会出现收缩,继而产生裂缝问题,若上部面层厚度不足,裂缝会逐渐反映到面层上。

1.2 水泥稳定土基层材料的构成

水泥稳定土基层主要是由水泥、土混合在一起构成。其中,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能用于稳定土,但一般情况下最好选择终凝时间在 6h 以上、标号较低的水泥类型,其他类型水泥不建议使用;另外,只要是经过粉碎的土都可用水泥进行稳定,但有机质、硫酸盐含量超标的土或者胀缩性黏土都不宜选择。

1.3 影响水泥稳定土基层强度的因素

1.3.1 材料含水率及干容重

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的含水量需要满足水化作用和压实需求。水泥水化作用会影响基层强度,若含水率较低,水泥无法充分水化,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水泥稳定土效果,基层强度就会降低。另外,水泥稳定土的强度还会随混合料干容重的增加而增大,干容重越大,则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压实效果越好。

1.3.2 施工工艺流程

在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工艺也会影响基层强度。水泥若不能均匀撒铺,无论使用什么机具进行拌和,都不能轻易得到水泥分布均匀的混合料,同时,所选择的拌和机具对混合料的均匀程度也会存在较大影响。而拌和深度、宽度以及基层接缝处的处理情况都会直接影响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强度。从水泥稳定土基层材料加水拌和到完成压实所使用的时间长短等对混合料密度、强度也存在影响,同一种混合料所使用的时间越长,所能达到的干容重越小,最终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强度越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交通路面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及质量控制

2.1施工中所需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施工结合

现阶段交通路面施工的实际发展现状,可知路拌法及厂拌法在拌和水泥稳定路面土基层混合料的操作中应用较多,为水泥稳定土基层实际作用效果的增强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运用路拌法制作的混合料对路面土基层进行施工时,必须确保拌和操作中不存在素土夹层,主要在于这种夹层的存在将会使上下层无法进行正常地黏结,影响稳定土基层最上层的结构稳定性,影响了路面实际应用中的抗承载力。拌和过程中涉及稳定细料土时,素土夹层的存在将会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对原先土层的结构稳定性造成较大的破环,最终形成软土层,影响沥青路面的安全性。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需要将拌和机及多铧犁两种工具有效地结合起来,适当地增加拌和次数,确保混合料在路面稳定土基层施工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运用厂拌法进行混合料拌和施工时,其中所涉及的布置位置、不同材料的配合比等需要经过监理人员的严格审查,达到一定的检验标准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在具体的运输过程中,需要结合混合料的强度及运输距离的长短配置合适的车辆,并在远距离运输的过程中对混合料表面进行必要的覆盖,避免其实际的功能特性发生改变。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合料,为了使其准确地达到摊铺回填位置,应在双胶轮车的支持下进行针对性的操作。

2.2 水泥稳定土基层中混合料的铺筑及整型

合理地利用水泥的功能特性,可以为交通路面稳定土基层提供可靠的保障。在对水泥稳定土基层中混合料的铺筑及整型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具体工作。1)只有当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相关的施工参数后,在某些机械设备的支持下施工单位方可开展填筑施工,并在具体的操作中检查填料中是否含有杂质。符合所有技术指标的填料应在行业规范条例的要求下,将所有的混合料按照合理的方式均匀地摊铺在指定的位置区域。2)当开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为了消除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应该利用两幅作业的方式完成施工计划,并在两台摊铺设备的支持下实现同步摊铺机碾压。碾压机使用过程中铺料方向应该与其中的轴线方向保持一致。3)利用专业设备进行振动碾压作业时,可以结合交通路面的实际概况,采取进退错距法进行针对性的操作。作业开展中的碾压宽度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强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振动碾压效果。机械碾压中某些区域无法压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进行夯实。运用双向套压的方式处理夯迹,并将其中的行压行保持在 1/3 左右。实际操作中遇到超高段落时,为了增强土基层结构稳定性,应该遵循由低到高的碾压顺序进行作业。4)机械碾压过程中进行平碾作业时,车速应保持在 2km/h 左右;采用振动碾压时机械碾压形成速度与平碾作业时的速度保持一致,也为 2km/h。5)水泥稳定土基层的过程中,其压实厚度应控制在 100~200mm的范围内,运用先轻后重的方式完成施工计划。作业开展中发现实际的摊铺厚度大于规定的厚度时,为了提高摊铺效率,宜采用分层摊铺的方式。具体操作中需要对第一层的摊铺层进行压实,增强其表面的清洁性。6)采用振动碾的方式对某些特殊的地形无法碾压时,可以在某些专业工具的支持下对这些地形进行必要的修整,确保振动碾可以对这些区域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受到地形影响的范围较小时,可以采取人工及机械共同操作的方式,增强这些区域的夯实效果。经过 6~8 遍的夯实操作后,基本可以达到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的具体要求。7)混合料拌和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含水率进行严格地控制,采取均匀性的拌和方式确保混合料使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具体的摊铺作业开展中相比试验参数中的含水量,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比这些参数规定下的含水量多 1.0%左右,确保了摊铺过程中水分的充足性。8)当所有的路段施工计划完成后,监理人员需要结合行业参考标准的具体要求及施工图纸的内容对施工段进行严格地检查,存在问题的路段需要重新碾压。监理工程师采用抽检的方式对施工段进行检查时,实际抽检的组数应该保持在施工单位自检组数的 20%左右。9)在施工计划开展的过程中,经过拌和后的混合料需要进行及时地摊铺,并对其拖延时间进行严格地控制,并通过试验路段中参数的大小对延迟时间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估。一般情况下,这种延迟时间保持在 35h 左右。与此同时,不同天气施工中需要对水泥及混合料进行必要的保护,尤其是已经摊铺完成的混合料。气温较低时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提高土体结构的稳定性。

2.3 铺装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在交通路面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计划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行业参考标准的具体要求,做好施工区域的清理工作,确保路基横坡的调整能够达到工程施工计划的具体要求。在对上层混合料开始铺筑之前,为了增强实际的铺筑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下层表面实施拉毛操作,经过监理工程师检验后开展后期的施工计划。

结束语

水泥稳定土基层广泛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施工,认真落实好现场施工监理工作制度,加强旁站、监督、检验工作力度,严格遵守施工标准规范及设计要求,控制好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整体施工质量,更好地发挥出交通工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新星.试论交通路面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监理[J].建材与装饰,2015(50):236-237.

[2]卿捷.交通路面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监理[J].山西水利科技,2013(1):25-26.

论文作者:朱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交通路面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监理研析论文_朱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