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景观园林设计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在具体的设计构造中,包含着植物、建筑、水体、地形等不同的元素,加深空间艺术效果的发展理念,能够提升景观园林设计的效果。为人们构建一个美观、和谐、生态的景观园林。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空间艺术
引言
景观园林空间艺术,是以空间环境为载体的艺术形式,是从园林的尺寸空间比例与平面布局以及功能结构等方面,来展现出景观的美学艺术,从而达到对景观空间的意识追求。景观空间艺术不仅能够很好的突出了景观空间的层次,并且还能丰富园林空间,对于加强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应用意义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就包括:首先,提高观赏游玩的娱乐性。这是景观园林的基本作用,巧妙的空间设计可以很好的增加观赏者的趣味性,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给到人们舒适的空间感受;其次,给人立体化的感受。景观园林属于空间设计,通过色彩与图案,提高园林立体层次感与艺术感染力;最后,增加了园林景观类型。在注重空间的作用下,园林的景观类型也更加的丰富,植被与岩石以及河流等自然景观,还有亭台楼阁等人为景观充分融合,提高了园林景致的整体效果。
2 景观园林空间设计的主要原则
2.1 以人为本原则
景观空间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场所,因此,在景观园林空间设计中,设计师要结合当地居民的基本需求,综合考虑人文、风俗习惯等各项因素,保证景观空间的功能、形式以及体量可以切实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为人们提供舒适的景观空间。
2.2 绿色生态原则
绿色生态原则也叫生态效益原则,即在设计时要选用绿色生态的景观植被。在设计景观园林时,必须要顾及到生态园林整体系统,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的不要破坏原有的生态结构,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各种灰尘、扬沙等生态园林的破坏。另外在园林设施方面要尽量选择低碳环保的设备与材料。
2.3功能多样化原则
除了实现景观园林的观赏性功能外,还要注重其自身的实用性。一般的景观园林当中会设置有座椅与假山以及园区灯等设施。在空间艺术设计当中,必须以功能多样化为原理,合理安排这些设施,充分发挥出设施的功能,提高设施的利用率。例如,景观园林当中的座椅,可以将其设置到景色密集并阴凉的地方,从而保障游客在休息的同时,也能很好的观赏景观。
2.4文化艺术
景观园林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是评判园林价值的重要标准。因此,设计师要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融入文化艺术,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引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提高空间设计的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
3 拓宽立体空间艺术设计技巧
3.1山体设计
城市建筑物的高度不能超出山的高度,城市设计预留出了一定的视线轨道,将城市完美地融合于建筑之中,从而体现出了“自然为主,人工为辅”的设计思想。除了依山而建的设计方法,凭借山势也十分常见。凭借山势的发展优势在于,设计师能够借助于高低起伏的山峦,密切结合地形,利用高差的变化创造出特色的景观园林空间。例如青岛的旧城区、西藏的布达拉宫,都凭借着独特的山势,将建筑物沿着平缓的山坡蔓延排列,将建筑物和自然地貌融合在一起,使城市景观设计既具备扎实的地理环境基础,又具备富有艺术特色的设计效果。
3.2 围合空间
顾名思义,围合空间指的是人们生活的一种空间方式。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围合通常情况下呈现出来的是全包围、半包围的植被覆盖结构。要让景观园林能够在比例、形态等构成方面,传达不同的空间情感体验,围合空间的融入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而言,由围合塑造的小尺度更适合打造亲密、私隐的空间,而大尺度则更适宜打造气势、恢弘的开放氛围。在围合的空间之中,人们的视线被周围的景物所遮挡,形成一种闭锁植被风景。当植被遮挡物的顶部与游人的视线所形成的夹角越大时,所产生的围合感觉也就越强。这一空间设计模式能够形成视觉丰富的纵深空间,在纵深空间的顶端部,将会形成视觉焦点,起到聚景的作用,增加景观园林设计的艺术感染力。
4 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的布局
4.1 植物中的空间艺术
在众多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软空间元素,也是实现景观园林设计方案的重要元素。植物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的应用,最为主要的体现在植物颜色的搭配、形态的构成上。因此,设计师需要结合景观园林的施工形式,选用适应的植物,采用不同的种植手法,对景观园林进行科学的规划。从当前的植物空间艺术上看,包括水生植物、草本植物、常绿灌木、竹子等等。而在不同主题的空间艺术形态上,根据设计主题的需求选用不同的植物。例如休闲娱乐、观赏类的景观植物适应一些水生植物和盆栽,表达舒适的环境和轻松的氛围。纪念性景观植物适合松树、柏树、竹子等等,渲染出严肃庄重的空间艺术效果。庭院类景观植物,则以高大的乔木、杉木为主体,营造出“庭院深深”的景观空间。在具体的园林小空间设计中,可以栽种鲜艳的花卉、温馨的植物,营造出“因人而异” “因地制宜”的景观效果。借助于植物的表达,用低矮的植物能够形成开阔的空间,用高大的树木能够形成半敞开的空间。在植物材料营造的空间中,形成更加具备冲击力的视觉空间。尤其是要利用植物不同的高度组合,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特别是对于乔木、灌木等高干类植物与草坪、地坡等低矮植物的有机组合,形成层次分明的垂直绿化,营造一个既有趣味性,又有特色性的视觉空间。
4.2地形设计
目前景观园林设计中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进行地形设计,地形设计内容较多且设计活动较为繁杂。空间艺术在地形设计方面需要注意 2 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突出因地制宜的基本理念,相关设计人员需要从景观园林原有的地形地貌角度出发,在最恰当合适的位置布设景观。比如在江南水乡,景观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践行因地制宜的基本理念,利用当地已有的山水资源,将丰富的山石资源作为设计基础。其次需要注重以人为本,因为参与景观园林的大多数游客都是采取步行方式为主,所以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人为活动的基本规律,使得建筑、地形与基本设施配置之间更加合理,以此来提升景观园林带给人们的舒适感和良好的观赏性。
4.3建筑空间艺术
风格各异的建筑物是景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功能多样、形状造型各异,对空间艺术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空间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功能与风格,如利用艺术文化廊、景观亭、艺术墙等建筑,提升景观空间的艺术情调和文化内涵。
4.4水体中的空间艺术
几乎所有的景观园林设计都会运用到水这一要素,水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不仅能够为园林增添活力与生机,而且在设计、选址得当的情况下,水元素的运用还能够大大提升景观园林设计的空间艺术效果。因而分析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水体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水本身具有的流动性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造型,而这千变万化的造型能够打造出许多不同的空间艺术效果,如平静的湖面、流动的活水等,设计师通过在景观园林中,根据不同功能、不同场所设计池塘、湖、瀑布等水体景观,可以构建出独特的,具有吸引力的空间艺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景观园林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空间艺术的构建在营造良好的空间形态的同时,实现了植物材料和园林空间景观的相互结合。借助于科学的空间配置,不但能够使人们在游玩观赏的过程中,体现到亲近自然的乐趣,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增加景观园林的人文气息。使空间艺术魅力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表达,不断提升植物、建筑、水体等方面的相互结合,使现代园林设计能够将观赏性、实用性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王静.论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5(08)
[2] 李文雯.关于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探索[J].美与时代(中).2015(02)
论文作者:黄倩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景观论文; 空间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园林论文; 艺术论文; 植物论文; 地形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